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课后课时精练湘教版.docx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课后课时精练湘教版.docx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课后课时精练湘教版.docx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课后课时精练湘教版.docx_第4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课后课时精练湘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1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综合题共44分。)固本训练读下图(图中e、f表示不同作用,a、b、c、d、g表示不同的辐射),回答12题。1在图中箭头所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A箭头a B箭头bC箭头c D箭头d答案A解析太阳温度高,故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故选A。2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A箭头a表示的辐射 B箭头b表示的辐射C箭头c表示的辐射 D箭头d表示的辐射答案C解析a为太阳辐射,b、g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d为大气辐射,e为大气的保温作用,f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故选C。2015年刚入秋,中国7省、约39万平方千米已身中“霾伏”。结合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34题。3下列说法不利于雾霾形成的是()A大量燃煤采暖 B城市汽车拥有量大C多大风天气 D焚烧秸秆答案C解析大风天气可以减弱雾霾。4人类提倡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AA减弱 BB增强CC增强 DD减弱答案D解析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少了,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少了,可以减少大气逆辐射。下图为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不同区域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图示区域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甲 B乙C丙 D丁答案B解析海洋较陆地昼夜温差小,阴天较晴天昼夜温差小,故选B。6深秋或寒冬的夜间,丁地常常出现霜冻,主要原因是()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B大气保温作用弱C夜晚大气逆辐射强D地面辐射弱,大气辐射强答案B解析丁地与甲、乙、丙相比较,海拔高,大气保温作用弱,温度低,故在深秋或寒冬常出现霜冻。7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答案C解析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白天陆地吸收太阳辐射能力强,气流上升为主,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故C错误。第二届青奥会于2014年8月1628日在南京举行。下图为新栽树木遮阳网示意图。据此回答第8题。8在此季节,南京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8月为北半球的夏季,白天南京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蒸发强,黑色尼龙网可以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的水分蒸腾,有利于新栽树木的成活;增加黑色尼龙网,大气成分没有变化,不能增加大气逆辐射;黑色尼龙网削弱了太阳辐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弱了地面辐射,但不是阻止地面辐射,所以本题选择D项。9读图(a、b表示等压面),回答问题。(24分)(1)一般情况下,A、B、C、D四地中,处在近地面的是_(字母),处在高空的是_(字母)。(4分)(2)B、C两处中,形成高气压的是_(字母),气温较低的是_(字母)。(4分)(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6分)(4)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方向。(4分)(5)大气热力环流的实例有_和_。(6分)答案(1)B、C A、D (2)B B (3)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水平气压梯度力 (4)如图所示:(5)海陆风 山谷风解析根据等压面弯曲方向,B处等压面向上弯曲,说明该处气压高,空气下沉。高空A处等压面向下弯曲,说明该处气压低。由此可画出热力环流的方向,判断气温的高低等。提升训练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完成1011题。10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答案A解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因而离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温度越低。11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有()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b处的地面辐射弱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b处大气的保温效应差A BC D答案B解析b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大部分热量向高空辐射,近地面大气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本题选B项。下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回答1213题。12关于甲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B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C曲线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D曲线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13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A18时次日7时 B8时当日16时C16时次日8时 D6时次日18时答案12.B13.B解析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与海洋相比,增温快,降温也快,昼夜温差大;表示的是陆地气温曲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根据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出现海风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对应图甲中的时间为8时当日16时左右。下图示意甲、乙两地上空对流层内等压面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415题。14图中M、N、P、Q四处气压的大小关系是()AMQPN BMNPQCQPNM DPQMN答案B解析由对流层气压在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可知,M处的气压大于Q处的气压,N处的气压大于P处的气压;在同一水平面上,N处的等压面下凹,M处的等压面上凸,则M处的气压大于N处的气压,同理,P处的气压大于Q处的气压。所以,四处气压的大小关系是MNPQ。15若上述等压面的弯曲是由甲、乙两地热力作用引起的,并且形成了热力环流,则有关甲、乙两地地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是绿洲,乙地是沙漠B甲地是山谷,乙地是山坡C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D甲地是城市,乙地是郊区答案D解析绿洲与沙漠、山谷与山坡、海洋与陆地上空对流层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及热力环流的方向随着昼夜的更替而变化,而城市与郊区上空对流层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及热力环流方向比较稳定,故选D项。16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土地生产优势,我国许多地区发展了冬暖式温室大棚,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丰富了我国冬季城乡居民的蔬菜供应。(20分)(1)建温室主要是改善农作物生长的_条件,实现这一目的的原理是_。(4分)(2)依照菜农的经验,每天下午都要在棚内洒水,以保证蔬菜安全过夜,试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4分)(3)A、B两位置的蔬菜,长势较好的是_,原因是什么?口感较好的是_,原因是什么?(6分)(4)分析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影响。(6分)答案(1)热量大气保温效应(2)棚内洒水可以吸收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储存更多的热量。(3)B处B处保温效果好,热量充沛,蔬菜生长状况好。A处A处处在门口位置,温差较大,蔬菜储存糖分多,口感好。(4)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解析第(1)题,温室大棚根据大气保温效应原理制作而成,能够改善冬季农作物热量不足的问题。第(2)题,水汽可以吸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