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考复习提纲.doc_第1页
2017学考复习提纲.doc_第2页
2017学考复习提纲.doc_第3页
2017学考复习提纲.doc_第4页
2017学考复习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的描述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参照系: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有质量的点.-理想模型 与此相类似的物理学抽象还有:点电荷等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以看成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不可以看成质点)。研究下列问题时一定不能把物体看成质点:x/m03-2BA1) 物体大小不能忽略时 2) 研究物体各部分运动时 3) 研究物体自身转动时 4)研究物体内部结构时3、坐标系:二、时间和位移1、时间(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与联系时间对应时间轴上一段长度时刻对应时间轴上一点。2、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的物理量)。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3、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只有当质点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同路程相等。三、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单位:米每秒,m/s,其方向为运动方向1、平均速度: (某段过程中的位移x除以所用的时间t)2、瞬时速度: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具有的速度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四、加速度(矢量)物理意义公式方向单位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计算式)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米每二次方秒m/s2(决定式)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v:速度; v=vt -v0:速度的变化量; :速度的变化率。 注:a等于,与v、v无必然联系1、错误说法:速度大,加速度就大;速度变化量v大,加速度就大。 2、讨论:加速、减速: a、v同向,加速直线运动; a、v反向,减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可以做加速度减小,但速度越来越大的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的运动。是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说:加速度a不变(包括大小和方向)的运动二、匀变速直线的规律1、基本规律1)基本公式:(1)速度公式:vtv0at (2)位移公式:xv0tat2 (3)vt2v022ax (4) 平均速度:( 只适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2)对一切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下列特殊规律:纸带公式a、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里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xxn+1xnaT2恒量 xm-xn=(m-n)aT 2b、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c、中间位移速度: (仅当匀速直线运动时相等)3)初速度为零(v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式: a、按时间均分t0t2t3t5tv0=0x1x2x3x4xxxx4tv1v2v3v4前nt内位移之比: (利用:)第nt内位移之比: 第nt末速度之比: (利用:)b、按位移均分x0x2x3x5xv0=0t1t2t3t4tttt4xv1v2v3v4前nx所需时间之比: (利用:)第nx所需时间之比: 第nx末速度之比: (利用:)2、vt图象和x-t图象tx0v0斜率表速度交点表相遇面积无意义v-t图像斜率表加速度交点表速度相同,不表相遇面积表位移x-t图像tt此图表示物体静止xtx-t图像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tx0tx0tv0xt/sx/m020406051015020s:v=0.5m/s,正向2040s:静止4050s:v=1m/s,反向50s末回到起点例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和v-t图像;t/sv/ms-1020406051015020s:a=0.5m/s2,正向加速2040s:v=10m/s,匀速4050s:a=1m/s2, 正向减速50s末在起点前方350m处例2)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像三、自由落体运动1、模型: v0=0; 只受重力, 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速度公式:tg t,t2=2gh位移公式:hg2 四、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核心: 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结合起来F=5N1N(标度) 相互作用一、力的图示:大小、方向、作用点二、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1、大小:mg; 通常g=9.8m/s2 方向:竖直向下2、物体的重心。(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2)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3、重力和压力: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压力不是重力。4、重力的测量:测力计(弹簧秤)5、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作用距离1)万有引力: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 (很远)2)电磁相互作用:电荷之间,磁体之间的电磁力。 (很远)3)强相互作用:发生在同一原子核内部的核子之间的强大作用。 (10-15m)4)弱相互作用:放射现象中起作用。 (10-18m)三、弹力:1、弹性形变: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弹力: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条件) 弹力由施力物体的形变产生2、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具体可描述为: 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缩或被支持的物体; 2)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收缩的方向; 3)固定杆可提供任意方向的力,具体方向视情况而定 可转动杆只能提供沿杆方向的拉力或推力弹力有无的判断:撤去法lF0l0xF0 3、弹簧弹力的大小: 胡克定律:x为形变量(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决定四、摩擦力欲求摩擦,先分动静动有公式,静用效果 相互接触且挤压的粗糙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处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1、静摩擦力 Fm: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有些计算时可取相等)静摩擦力大小:在0Fm之间,具体大小可根据受力与运动效果来计算。 静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无一定联系) 2、滑动摩擦力: 大小: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无一定联系)明确:1)F=FN中FN的含义:指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2)F=FN只适用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3)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压力和运动速度无关3、注意:1)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动力);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阻力) 2)运动物体可以受静摩,静止物体可以受动摩 3)摩擦力方向也可结合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来分析FF物体均保持静止mFFf=FFf=FcosFf=mgmFfFfFfFf=mgsinFfFmF物体均相对运动vvvFfFfFf=(mg-Fsin)Ff=mgcosFfmFvFf=FFfFf=mgF1F2五、力的合成与分解: 都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与它的分力效果相同(等效替代)F1F2F合 1、平行四边形定则说明:1)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1-F2| FF1+F22)两个力的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0180)3)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4)分力增大合力不一定增大2、平衡状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既:F合=02NF1=8NF2=10NF合=17.3N例:用作图法求F1、 F2合力,其中F1=8N、F2=10N,求F合大小、方向?3、用作图法进行力的合成4、同一直线上合力的计算:同向相加、反向相减六、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点上,或延长线交于同一点的几个力叫做一组共点力,力的合成只适用于共点力。七、力的分解(合成的逆运算) 1、确定分力的方向:分力的方向要视实际受力情况而定 2、用作图法进行力的分解 3、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 4、如受力情况复杂(受三个以上的力平衡或受二个以上的力不平衡),静止静止BAO6030mFmFmm静止时如何?运动时如何?静止时如何?运动时如何?(向上时?向下时?)则用正交分解的方法进行力的分解。(正交分解一般方法: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分解) 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理想斜面实验1、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笛卡尔:如果不受力,物体将保持原有速度(大小、方向)牛顿:牛顿第一定律2、运动状态改变的含义:指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3、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物体的属性:惯性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4、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vv加速或刹车时小球的运动方向 如汽车加速时人向后倾,刹车时人向前倾5、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大小由物体质量决定,与运动状态,重力等无关二、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合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1N=1kgm/s2) F合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时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说明:1)瞬时性: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消失。2)方向性:a的方向与F合一致。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1)超重:a向上(加速上升、减速下降);FN=mg+ma 失重:a向下(加速下降、减速上升);FN=mg-ma(当a=g时,完全失重)注:超、失重时,实际重力不变,变化的是支持力、压力等。 2)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g,方向竖直向下) 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和物理量三、力学单位制国际制基本单位Kg千克m米s秒K开尔文mol摩尔cd 坎德拉A安培国际制基本物理量质量m长度l时间t热力学温度T物质的量n 发光强度IV电流I其它都是导出单位,可用基本单位组合而成 N不是基本单位:1N=1kgm/s2注意物理量、物理单位的区别。四、牛顿第三定律1、力作用的相互性:一个力一定有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一力两物)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共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作用对象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时间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一定同时产生或消失力的性质一定是同性质的力不一定是同性质的力合力情况不能合成,合力无意义合力为零做功情况做功无必然联系做功之和为零五、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F合=0,a=0六、有关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问题常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已知物体的受力,求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的运动,求物体的受力情况FvFfmFvFf,方向向右m但不管哪种类型,一般总是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然后再由此得出问题的答案mFv方向竖直向下Ff 方向沿斜面向下mvFf 曲线运动一、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条件:v与F合(a)不在同一直线上 注: F合(a)方向指向轨迹内侧 a、v同向:加速直;a、v反向减速直;a、v成角度,则曲2、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a3、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所以一定是变速运动 (速度大小不一定变)a=g4、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1)平抛运动: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竖直向下g),是匀变速曲线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是变加速曲线运动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例:渡河问题:v水、v船、v合(实际运动速度)注:最短时间与v水无关 1、v船河岸时,渡河时间最短: 2、v船v水时,v合河岸时,渡河位移最短:Smin=d dv船v合v水 v船v水时,无法到达正对岸v船v合dv水三、抛体运动规律1、抛体运动:有初速度,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竖直向下2、平抛运动:初速度水平,只受重力。性质:匀变速曲线运动oxyvxvy2vtxy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1)平抛速度求解: t秒末的合速度: 的方向:2)平抛运动的位移: 合位移3)注意:平抛运动的时间与初速度无关,只由高度决定4)平抛运动的关键:求时间tvtv0a、根据下落高度h求t: b、根据末速度vt求t:xyv0c、根据末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求时间:d、根据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求时间 四、匀速圆周运动:速度方向时刻改变,大小不变1、线速度:, 单位:m/s (米每秒)角速度:, 单位:rad/s (弧度每秒)周期: , 单位:s (秒)转速: n, 单位:r/s或r/min (转每秒)或(转每分) 转速 nr/s 对应角速度 2n rad/s (如:) 转速 nr/min 对应角速度 (如:)1)时针(T=12h),分针(T=1h=3600s),秒针(T=60s)2)相切各点v相同;同一物体上相同。皮带轮传动问题 地球上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相同;v不同,纬度低处v大abc已知 ra: rb: rc=2:1:3求 va: vb:vc=1:1:3 a:b:c=1:2:2 aa: ab:ac=1:2:6向心力:F向=向心加速度:a向=2、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1)向心力:按效果命名;始终指向圆心,是变力,只改变v方向,不变v大小2)向心力可以是一个力,可以是多个力的合力,可以是一个力的分力m a向 五、应用:1、汽车过拱桥最高点汽车速度v,桥面圆弧半径R,求汽车过桥最高点时受到的支持力FN?(或汽车对桥面的压力)m a向 汽车过凹形桥最低点m a向 GFNG过山车过轨道内侧最高点要求 2、火车转弯 转弯处外轨略高于内轨:向心力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R自行推导3、简单情景中的向心力4、航天器中失重现象的本质:仍受重力,但重力完全用来提供向心力5、离心运动:当向心力消失或实际提供的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所做的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离心运动的应用:脱水筒,制造无缝钢管、水泥管道、水泥电线杆等 离心运动的防止:汽车转弯速度不能太大,砂轮、飞轮转速不能太高。6、竖直平面圆周运动过最高点:1)类绳过最高点(最高点无支撑):要求 其他:圆轨道内侧过最高点2)类杆过最高点(最高点有支撑):要求 其他:管道过最高点 万有引力与航天一、历史: 托勒密(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第谷(观测记录)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二、开普勒三定律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而言,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K是个常数,由中心天体的质量决定)三、万有引力定律:,(适用条件:质点间。如是均匀球体,r为球心距) r0,则F是错误的。1、万有引力定律由牛顿发现。2、万有引力常量,卡文迪许测出。四、万有引力定律应用:1、发现未知天体:海王星与冥王星;预测哈雷彗星回归2、重力加速度: 推出: ; 离地高h处, 黄金代换:GM=R2g , 注意:R为地球半径,g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值3、人造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1、定性判断:rv、Tr越大,运行越慢!2、比例运算注:有时要用R2g代替GMR2g=GMMrRmh4、相关运算vTfr知二得三,无法求mMa 1)求中心天体质量Ma、b、利用绕行天体的v、(T、f)、r中任意两组即可求M2)求中心天体密度a、 (R为星球半径)b、已知近地卫星绕行周期T(,f),可直接求出 (自行推导)5、同步卫星:T=T地球自转;轨道一定在赤道平面上;轨道高度一定。五、宇宙速度:v1=7.9km/s (发射地球卫星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v2=11.2km/s (摆脱地球引力束缚,进入太阳系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v3=16.7km/s (摆脱太阳引力束缚,进入银河系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赤道一般轨道赤道赤道轨道极地轨道赤道 注:,为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最大环绕速度,即为近地卫星线速度所有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圆心一定为地心,最大环绕速度7.9km/s六、经典力学适用范围:低速、宏观、弱引力;不适用于:高速、微观、强引力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一、势能EP: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动能EK: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二、功W: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单位:焦耳(J);功的两要素:力和力方向上的位移W=功为标量,代数求和,正负表效果,不表方向,做正功者动力助运动,做负功者阻力阻运动1、功的计算摩擦力(包括动摩与静摩)做功可正可负可不做功,不一定总是阻力一对平衡力做功之和一定为0;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无联系,各种可能都有重力做功特点:只与重力和高度差有关,与具体路径无关2、负功的两种说法:例:说法1:重力对物体做了-2J的功;说法2:物体克服重力做了2J的功。三、功率P:反映做功快慢。单位:瓦特、瓦、w1、功率的计算:P=应用:汽车上坡过程中,通常采用换挡减速来增大牵引力就是这个原理。Ff2、机车起动问题:三个公式tv0vmax恒功率起动:3、汽艇类匀速问题:P=Fv=fv。如fvn,则Pvn+1四、功能关系:1、动能:;动能定理:2、重力势能:;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3、弹性势能:(了解); (弹力做正功,弹力势能减小)4、机械能:; 重力势能相对性:重力势能与零势能面选取有关,但重力势能改变量与零势能面选取无关。五、机械能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力做功)1、机械能守恒的判断:1)条件法:是否只有重力或弹簧力做功2)情景判断法:例:匀速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守恒2、表达式1:表达式2: 或六、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2、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节约能量的意义:能量在利用过程中总量不变,但可利用的品质降低了,这叫能量耗散。 静电场一、电荷及守恒定律1、电荷的种类:正电荷 负电荷 绸玻玻正,毛胶胶负2、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得失; 感应起电的本质:电荷(电子)的转移 “起电”的三种方法: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实质都是电子的转移引起: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等量负电3、电荷量的单位:库仑,C 4、元电荷:e1.610-19C;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出是电量不是电荷; 任何带电体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整数倍电子电量:-e=-1.610-19C(带负电); 质子电量:e1.610-19C(带正电)5、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6、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二、库仑定律1、库仑定律: 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 ;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2、点电荷:没有形状大小的电荷,是理想模型。只有当带电体间的距离远大于带电体的尺寸时,才可当作点电荷处理。3、电荷在两个相同金属球之间等量分配的原理:同种电荷:平分;异种电荷:先中和再平分4、用库仑定律进行计算三、电场强度1、电场的物质性:电场是电荷周围客观存在的物质,其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2、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此式适用于任何电场)单位:牛每库、N/C方向:规定正电荷的受力方向为场强的方向(矢量)注意:场强的大小和方向仅决定于电场本身,与q的大小电性以及F的大小方向均无关。3、匀强电场:各点场强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电场。4、电场线1)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不是真实存在的;可用实验模拟。2)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3)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处”出发到终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处)。4)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电场线越疏的地方,场强越小。5)电场线都不相交,不相切,不闭合电场线平行等距场强大小方向处处相同6)电场线不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几种常见的电场线: 没有场强相同的点:普适式,q为试探电荷(要求电量、体积小一点);E与F、q无关: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产生的电场,Q为场源电荷,E与Q、r有关:电场强度的另一单位 V/m (伏每米)5、四、电势能和电势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W=qU,只与q、U有关,与路径无关2、电势能概念: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它从这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静电力做的功 EP为标量,与零势能面选取有关(一般取“无穷远处”或“大地”为零势面)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WAB =EPA- EPB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4、电势、等势面概念:1)电势:(计算式) 电势与电场中的位置和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标量 单位:伏特 注:1、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落最快,电势高低与场强大小无关 2、一般取大地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面2)等势面: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几种常见等势面 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垂直,并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五、电势差1、U:UAB= WAB /q=A-B (计算式、定义式)取决于电场和A、B两点的位置,与零势面选取无关 标量;计算时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要注意“+,-”符号只取决于电场两点位置,与W、q等无关 单位:伏特、V2、UAB“正负”表示A与B的高低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落最快电场力做正功,EP减小电场力做负功,EP增大+q:则EP,则EP-q:则EP,则EP六、电容器与电容1、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即组成一个电容器,能容纳电荷。2、电容器充放电1)充电:电流流向正极板2)放电:电流流出正极板3、电容器电容1)电容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定义式) :Q为单块极板带电量的绝对值注:电容C大小与Q,U无关,只由电容器本身的结构决定2)单位:法拉,法, F (1F=10-6F、1pF=10-12F)4、平行板电容器旋入电容增大旋出电容减小可变电容1)电容决定式:(正对面积增大,间距减小,极板中插入电介质,都会让电容增大)2)常见电容器及电路符号:静电计指针张角反映U,两极板Q不变3)演示实验5、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七、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受力与运动特点电场力大小方向不变,如只受电场力,则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变速曲线运动默认:电子,质子,粒子等微观基本粒子不计重力 带电小球、液滴、尘埃、微粒等宏观物体要计重力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1)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加速由动能定理W=qU=Ek,此式与电场是否匀强无关,与带电粒子的运动性质、轨迹形状也无关。若初速度v0=0 则v0m,qyvtv0vydL2)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类平抛)情况1:飞出电场 (1)侧移: 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灵活选用不同的表达形式v0m,qdL(2)偏角:,反向延长过中点情况2: 落在板上,则可从y方向求时间t 3)示波管的原理两组偏转电极分别控制电子在水平、竖直方向的偏转。恒定电流一、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1、电流形成的机制: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产生电流的条件:a、要有自由电荷;b、两端有电势差(电压)。或者:导体两端有电压2、恒定电场的含义:由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的电场3、恒定电流的含义: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4、电流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在电源外部,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在内部负极流向正极。金属导体内部发生定向运动的是电子(带负电),故金属中的电流方向与电子实际定向运动方向相反5、电流强度是衡量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安培是国际制基本单位:是标量 (I由U、R决定,与Q、t无关) ;单位:安(A) (1mA=10-3A; 1A=10-6A)二、电动势1、电源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化学能;发电机:机械能;太阳电池:太阳能)。2、电动势E: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的功W与搬运的电荷量q的比值E = W/q (定义式、计算式) 单位:伏特,V注意:1)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电源本身)决定,跟电源的体积、外电路无关。2)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3)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电量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搬运到正极所做的功。4)电动势描述电源将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物理量。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但电动势不是电压,电动势由电源本身决定3、电源内部的电阻称为:内电阻三、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I=U/R 适用条件:金属、电解液、纯电阻 (线性元件);不适用于:气态导体、半导体元件 (非线性元件)2、导体的U-I图象及I-U(伏安特性曲线)图象I0U3、电阻的作用: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定义式:R=U/I4、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四、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I=I1=I2;U=U1+U2;R=R1+R2 ; ;n个相同的电阻串联R =nR0并联:I=I1+I2;U=U1=U2; ;n个相同的电阻并联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结构1)电压表的分压原理:串分压大电阻 (:量程放大倍数)2)电流表的分流原理:并分流小电阻(:量程放大倍数)五、焦耳定律1、电流做功:导体中的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静电力做功2、电功和电功率:W=qU=IUt P电=IU 功率单位:瓦特,W3、焦耳定律:Q=I2Rt (Q: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 热功率:P热=Q/t=I2R 4、相关计算1)纯电阻电路: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如白炽灯、电炉),电功率等于热功率。P电=P热=UI=I2R=U2/R2)非纯电阻电路: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其它能;电功率大于热功率(如电动机、电解槽)P电=UI;P热=I2R;P其它=P电-P热=UI-I2R (R=U/I,P=U2/R非纯电阻电路不适用)六、电阻定律(1)电流表外接法R测=Rx并RV(偏小)外小小(2)电流表内接法R测=Rx+RV(偏大)内大大1)测量电路(2)分压式调节范围大可从零开始调节要求R变Rx测量电路R变1、伏安法测量电阻:原理:R=U/I 2、电阻定律:公式: (决定式)注:导线拉伸,l变为nl,则R变为n2R;导线折叠:l变为l/n,则R变为R/ n2:材料的电阻率,跟材料和温度有关;金属材料,温度升高,增大(单位:m)七、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内电路、外电路、内电阻r、外电阻R、内电压、路端电压(外电压)2、EIR+rU外+U内3、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内容:闭合电路中的总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与内、外电路的总电阻成反比2)表达式:EIR+rU外+U内 4、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U外=E-r(如R,则有I、U外)注:a、若R0时,外电路短路,I0E/r、U路0 ;b、若R时,外电路断路,I0、U路E“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图5、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应用1)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 (R U外)2)短路电流I0:当外电阻为零时,电路中的电流为短路电流,。(通常情况下电源内阻r很小,短路时电流会很大,会烧坏电源)3)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U外= E-r (即:闭合电路的U-I图线)斜率的大小:k=r1)E为图像与U轴的交点,如图E=3.0V2)短路电流I0为图像与I轴的交点,如图I0=0.6A3)如图r=3/0.6=5八、多用电表的使用1、欧姆表基本构造:由电流表、调零电阻、电池、红黑表笔组成。欧姆调零旋钮红表笔黑表笔I2、测电阻时,指针在中间1/3范围内读数有效1)调零: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0处。2)不要用手接触电阻的两引线;3)若指针偏角太大则说明读数太小、倍率太大,应换用倍率较小的档;且每次换档必需重新调零。4)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旋转到OFF档或交流最大电压档,拨出表笔,若长期不用应取出电池。3、注意:电流从红表笔(电表正极)流入欧姆表,从黑表笔(电表负极)流出;红表笔接内部电源负极磁场一、磁现象和磁场1、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电流能产生磁场(电流的磁效应)2、磁作用的本质: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电流之间、电流与电流之间的作用力通过磁场产生磁场基本特性:对放在其中的磁极或电流(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ABC磁场:磁极或电流周围客观存在的物质。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