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1111 1313章电化学章电化学第第1111 1313章电化学章电化学 总 结 及例 题总 结 及例 题 理解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异同点理解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异同点 理解电导理解电导 电导电导 电化学学习要求 电化学学习要求 理解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异同点理解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异同点 理解电导理解电导 电导电导 率率 摩尔电导率的定义及其应用摩尔电导率的定义及其应用 率率 摩尔电导率的定义及其应用摩尔电导率的定义及其应用 掌握电解质的活度 离子平均活度和离子平均活掌握电解质的活度 离子平均活度和离子平均活 度系数的定义及计算度系数的定义及计算 度系数的定义及计算度系数的定义及计算 掌握离子迁移数掌握离子迁移数 离子电迁移率的定义离子电迁移率的定义 了解迁了解迁掌握离子迁移数掌握离子迁移数 离子电迁移率的定义离子电迁移率的定义 了解迁了解迁 移数的测定方法 掌握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和德拜移数的测定方法 掌握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和德拜 休克尔极限定律 休克尔极限定律 重点掌握电池反应和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重点掌握电池反应和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 会会重点掌握电池反应和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重点掌握电池反应和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 会会 利用能斯特方程计算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势 利用能斯特方程计算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势 理解浓差电池的原理 了解液接电势的计算 理解浓差电池的原理 了解液接电势的计算 了解分解电压和极化的概念以及极化的结果了解分解电压和极化的概念以及极化的结果 了解分解电压和极化的概念以及极化的结果了解分解电压和极化的概念以及极化的结果 电解金属析出顺序及水的超电势影响 电解金属析出顺序及水的超电势影响 电化学电化学电化学电化学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 可逆电池可逆电池电电解解与极化与极化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 解解 导电性质 G 热力学性质 a a 可逆电池 电极的构 E的计 算 测 极 化 电 解 极 化 极 化 极 化 极 化 电 解 极 化G m 的定义 计算和应 a a m 的定义 和计算 电极的构 成及分类 电池反应 算 测 定及其 应用 化 现 象 解 的 电 化 现 象 化 现 象 化 现 象 化 现 象 解 的 电 化 现 象计算和应 用 和计算电池反应 和电极反 应 应用象 与 超 电 极 反 象 与 超 象 与 超 象 与 超 象 与 超 电 极 反 象 与 超应超 电 势 反 应 超 电 势 超 电 势 超 电 势 超 电 势 反 应 超 电 势势势势势势势 G 1 电导的定义 G 1 R G 电导的定义 A G B c m x 11 电导的测定 及计算 xx x x s RR GGA K 11 1 1 cell 1 导电导电性性 及计算 求 m mm vv m 性质性质 电电 电导测定 的应用 求 求 O H 微溶盐 微溶盐 m m 电电 解解 质质 的应用 求 c mm O H 2 微溶盐 微溶盐 c 1 质质 溶溶 液液 vvvvvvv 1 1 1 vvv 1 热力学性质 液液 mmvvaaaa vvvvvvv 1 1 1 B m 为平均质量摩尔浓度 m 为平均质量摩尔浓度 法拉第定律 nFEQ F 为法拉第常数 96500 C mol 1 离子的迁移数t 一种离子所传导的电量与总电量之比 uu u QQ Q t 及 一定时 电解质 uuQQ uQ t 及定时 电解质 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正离 子和一种负离子 uuQQ t B B Q Q t若电解质溶液中含有两 种以上正 负 离子 B B Q 种以上正 负 离子 离子强度与德拜离子强度与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休克尔极限公式离子强度与德拜离子强度与德拜 休克尔极限公式休克尔极限公式 某离子某离子 的质量摩尔浓度的质量摩尔浓度 离子强度 离子强度 m 某离子某离子 的质量摩尔浓度的质量摩尔浓度 B Z离子的电荷数离子的电荷数 B m 2 BB2 1 zmI 德拜德拜 休克尔极限公式休克尔极限公式 B Z离子的电荷数离子的电荷数 德拜德拜 休克尔极限公式休克尔极限公式 Izz Aln 为常数 在 为常数 在25oC的水溶液中 的水溶液中 0 509 kg mol 1 1 2 Izz Aln 只适用于强电解质极稀浓度的溶液 只适用于强电解质极稀浓度的溶液 可逆电极的类型可逆电极的类型 可逆电池的类型 电池与化学反应的互译 B B ln v a zF RT EE 由能斯特公式求算 G E 的的 zF G E mr zF G E mr 由 求算 mrG mrG 可可逆逆 的的 计计 算算 E 求 及 mrG mrG mrH mrS r Q 逆逆电电池池 算算 SG zFEGm r zFEGm r pmr T E zFS 电池 电动 电池 电动 势测势测 池池 mrmrmr STHG mrr STQ 判断反应趋势 E 0 或 右电极 左电极 势测势测 定的定的 应用应用 求K 包括Ksp E 的求算法 RT zFE expK 应用应用 RT 正极正极负极负极阳极阳极阴极阴极正极正极 负极负极 阳极阳极 阴极阴极 电势电势高高的极称为的极称为正正极极 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在原在原电势电势高高的极称为的极称为正正极极 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在原在原 电池中正极是电池中正极是阴极阴极 在电解池中正极是 在电解池中正极是阳极阳极 正极 正极 电势电势低低的极称为的极称为负负极极 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在原在原 负极负极 电势电势低低的极称为的极称为负负极极 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在原在原 电池中负极是电池中负极是阳极阳极 在电解池中负极是 在电解池中负极是阴极阴极 负极负极 发生发生还原作用还原作用的极称为的极称为阴极阴极 在原电池中 阴极 在原电池中 阴极 是正极是正极 在电解池中在电解池中 阴极是负极阴极是负极 阴极 阴极 Cathode Cathode 是正极是正极 在电解池中在电解池中 阴极是负极阴极是负极 Cathode Cathode 发生发生氧化作用氧化作用的极称为的极称为阳极阳极 在原电池中 阳极 在原电池中 阳极 是负极是负极 在电解池中在电解池中 阳极是正极阳极是正极 阳极 阳极 Anode Anode 是负极是负极 在电解池中在电解池中 阳极是正极阳极是正极 Anode Anode 1 1 电池电电池电动动势势 电池的总的电动势电池的总的电动势 动动 1 电极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电极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2 导线与电极之间的电势差 导线与电极之间的电势差 3 由于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之间或同一种溶液但由于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之间或同一种溶液但 3 由于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之间或同一种溶液但由于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之间或同一种溶液但 不同浓度而产生的电势差所构成不同浓度而产生的电势差所构成 液接电势差液接电势差 不同浓度而产生的电势差所构成不同浓度而产生的电势差所构成 液接电势差液接电势差 不能从理论上或实验测定上知道一个电极的电势 不能从理论上或实验测定上知道一个电极的电势 而只能从实验上测定电池的电动势而只能从实验上测定电池的电动势E E Ox Red Ox Red E 可逆电极的类型可逆电极的类型可逆电极的类型可逆电极的类型 第一类电极第一类电极 金属与其阳离子组成的电极 金属与其阳离子组成的电极 氢电极氢电极 第一类电极第一类电极 Mz a M s Mz a ze M s 氢电极氢电极 氧电极 氧电极 卤素电极卤素电极 卤素电极卤素电极 汞齐电极 汞齐电极 第二类电极第二类电极 Na a Na Hg a Na a nHg e Na Hg n a 金属金属 难溶盐及其阴离子组成的电极难溶盐及其阴离子组成的电极 第二类电极第二类电极 金属金属 难溶盐及其阴离子组成的电极难溶盐及其阴离子组成的电极 金属 氧化物电极 金属 氧化物电极 Cl a AgCl s Ag s AgCl s e Ag s Cl a 氧化氧化 还原电极还原电极 第三类电极 第三类电极 F 3 F 2 PF 3 F 2 氧化氧化 还原电极还原电极 Fe3 a1 Fe2 a2 PtFe3 a1 e Fe2 a2 还原电极电势还原电极电势 规定 以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 其它电极电势在数 值上是该电极和标准氢电极构成的电池 标准氢电值上是该电极和标准氢电极构成的电池 标准氢电 极为负极负极 其它电极为正极正极 的电动势 符号亦为 该电池的电动势的符号 即该电池的电动势的符号 即 标准氢电极 给定电极标准氢电极 给定电极 这个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 E 这样的这个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 E 这样的 电极电势称为还原电势 对于一个任意的作为正极的电极 其电极发生 是还原反应是还原反应 氧化态氧化态 ze 还原态还原态氧化态氧化态 ze 还原态还原态 则电极电势的通式写成 Re l a RT d Ox Re Ox Red Ox Red ln azF d 逆电池的书表法逆电池的书表法可可逆电池的书逆电池的书面面表表示示法法 1 左左边为负极 起边为负极 起氧化氧化作用 作用 右右边为正极边为正极 起起还原还原作用作用 右右边为正极边为正极 起起还原还原作用作用 2 表示相界面 有电势差存在 表示相界面 有电势差存在 3 表示盐桥 使液接电势降到可以忽略不计 表示盐桥 使液接电势降到可以忽略不计 4 表示半透膜表示半透膜 两种液体的接界两种液体的接界 4 表示半透膜表示半透膜 两种液体的接界两种液体的接界 5 要注明温度要注明温度 不注明就是不注明就是298 15 K 要注明物要注明物5 要注明温度要注明温度 不注明就是不注明就是298 15 K 要注明物要注明物 态 气体要注明压力 溶液要注明浓度 态 气体要注明压力 溶液要注明浓度 6 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要写出导电的惰性电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要写出导电的惰性电 极极 通常是铂电极通常是铂电极 极极 通常是铂电极通常是铂电极 原电池设计原电池设计原电池设计原电池设计 设计电池基本思路 设计电池基本思路 1 根据元素氧化数的变化 确定氧还原对 写出 1 根据元素氧化数的变化 确定氧还原对 写出 电极反应电极反应 必要时可在方程式两边加同一物质必要时可在方程式两边加同一物质 电极反应电极反应 必要时可在方程式两边加同一物质必要时可在方程式两边加同一物质 2 2 设计可逆电池设计可逆电池 写出电池简式写出电池简式 考虑电极材料考虑电极材料 2 2 设计可逆电池设计可逆电池 写出电池简式写出电池简式 考虑电极材料考虑电极材料 溶液浓度 相界面 双液电池必须加盐桥 等实际溶液浓度 相界面 双液电池必须加盐桥 等实际 因素 因素 3 3 检查所设计电池反应是否与原给反应吻合检查所设计电池反应是否与原给反应吻合 3 3 检查所设计电池反应是否与原给反应吻合检查所设计电池反应是否与原给反应吻合 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H2 g HgO s Hg H2O 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可逆电池 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可逆电池 正极氧化还原对正极氧化还原对 H2 g HgO s Hg H2O 元素的氧化数元素的氧化数0 2 201 2 元素的氧化数元素的氧化数0 2 2 0 1 2 负极氧化还原对负极氧化还原对 Pt H2 g OH aq HgO s Hg l Pt H2 g OH aq HgO s Hg l 2 非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AgI s Ag I AgI s Ag I Ag Ag 元素的氧化数元素的氧化数 1 1 1 10 0 Ag Ag aq I aq AgI s Ag 2 2 2 2 能能斯斯特方特方程程 能能斯斯特方特方程程 N Ne ernrnst equatst equati io on n GzFE 能特方能特方 能特方能特方 estest equat oequat o RT rm GzFE rm GzFE B B B ln v a zF RT EE B Brr B ln v mm aRTGG K RT El B KRTGm r ln K zF RT Eln 一个指定电池的反应的 及和电池反一个指定电池的反应的 及和电池反 mrG mrG K 应的写法有关 但和与电池的写法无关 应的写法有关 但和与电池的写法无关 mr E E 浓差电池浓差电池 CttiC ll 浓差电池浓差电池 Concentration Cell A 电极浓差电池电极浓差电池A 电极浓差电池电极浓差电池 1 1 K Hg KCl aq K Hg 21 aa 1 121 ln K Hg K Hg aRT Eaa 2 121 g g azF 2 Pt Cl HCl aq Cl Pt 2212 pp pRT 1 2 31222 ln Cl Cl p p zF RT Epp B 电解质相同而活度不同电解质相同而活度不同 3 3 12 Ag AgCl s Cl Cl AgCl s Agaa 1 ln Cl Cl aRT Eaa 2 521 ln Cl Cl azF Eaa 浓差电池浓差电池 CttiC ll 浓差电池浓差电池 Concentration Cell 浓差电池的特点浓差电池的特点 浓差电池的特点浓差电池的特点 电池标准电动势0 E 电池净反应不是化学反应电池净反应不是化学反应 仅仅是仅仅是 电池标准电动势0 E 电池净反应不是化学反应电池净反应不是化学反应 仅仅是仅仅是 某物质从高压到低压或从高浓度向低浓某物质从高压到低压或从高浓度向低浓某物质从高压到低压或从高浓度向低浓某物质从高压到低压或从高浓度向低浓 度的迁移度的迁移 度的迁移度的迁移 液体接界电势液体接界电势Ej或或El Ag AgCl s Cl Cl AgCl s Ag 21 aa 1 EEE Ag AgCl s Cl Cl AgCl s Ag 21 aa jc1 EEE Ag AgCl s Cl Cl AgCl s Ag 2 aa 12 Ag AgCl s Cl Cl AgCl s Ag 2 aa EE 2c EE j12 EEE 3 3电动势测定的应用电动势测定的应用3 3 电动势测定的应用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1 计算电池反应的有关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计算电池反应的有关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 1 计算电池反应的有关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计算电池反应的有关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 如如 rmrmrmrmR GGSHQ rmrmrmrmR FzEGm r zEFGm r rm E SzF T R E QzFT T rm E HzEFzFT T p T p T p E 原电池电动势的原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温度系数 rm p T p T 表示在等压下表示在等压下 电动势随温度的变化率电动势随温度的变化率 温度系数由实验测温度系数由实验测 原电池电动势的原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温度系数 表示在等压下表示在等压下 电动势随温度的变化率电动势随温度的变化率 温度系数由实验测温度系数由实验测 得 大多数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是得 大多数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是负值负值 2 判断氧化还原的方向 2 判断氧化还原的方向 rGm zEF 若若 则则 若若 rGm0 反应体系反应体系能能按电池反应方向按电池反应方向自发进行自发进行 反应体系反应体系能能按电池反应方向按电池反应方向自发进行自发进行 若 若 rGm 0 则 则E 0 反应体系反应体系不能不能按电池反应方向按电池反应方向自发进行自发进行 可按电 可按电 池反应方向池反应方向逆向自发进行逆向自发进行 池反应方向池反应方向逆向自发进行逆向自发进行 3 由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可以计算电解质的离子 由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可以计算电解质的离子 平均活度及平均活度系数 离子迁移数 平均活度及平均活度系数 离子迁移数 pH值等 值等 由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可以计算电池反应的标由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可以计算电池反应的标 4 由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可以计算电池反应的标由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可以计算电池反应的标 准平衡常数准平衡常数 电离常数电离常数 微溶盐的活度积微溶盐的活度积 水的水的准平衡常数准平衡常数 电离常数电离常数 微溶盐的活度积微溶盐的活度积 水的水的 离子积等离子积等 极化电极电势极化电极电势 超电势超电势 极化曲线极化曲线极化电极电势极化电极电势 超电势超电势 极化曲线极化曲线 当流过原电池回路电流不趋于零时 电极则产生极化 当流过原电池回路电流不趋于零时 电极则产生极化 超电势超电势 在某一电流密度下的实际电极电势 在某一电流密度下的实际电极电势 与平衡电与平衡电 极电势极电势E 平平 之差的绝对值之差的绝对值 平阳阳 阳 EE 极电势极电势E 平平 之差的绝对值之差的绝对值 阴平阴阴 EE 极化使阳极电势更正 阴极电势更负极化使阳极电势更正 阴极电势更负 例例 题 题 例例 题 题 25 时 电池 时 电池 Cd CdCl2 2 H2O 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AgCl Ag 的的 EMF 0 67533V 求该温度下反应的求该温度下反应的 G S 和和 H 及及Q 已已 2 1 EMF 0 67533V 求该温度下反应的求该温度下反应的 rGm rSm和和 rHm及及Qr 已已 知 知 41 MF 5 10 V K E T 解解 e2OH 1 2CdCl ClOH 1 2Cd 222 氧化左极a p T 11 Cl2Ag2e2AgCl2 e2OH 2 2CdCl ClOH 2 2Cd 222 还原右极 氧化左极 a a 2AgOH 2 1 2CdClAgCl2OH 2 1 2Cd 222 电池反应 G zFE 由电极反应知由电极反应知z 2 rGm zFEMF 2 96485C mol 1 0 67533V 130 32kJl 1 130 32kJ mol 1 1MF 2 96485C mol E SzF rm 4 1 2 96485C mol 6 5 10 V K p SzF T 1 1 125 4J Kmol 1 MF rmMF 2 96485C mol p E HzF TE T 4 1 1 298 15K 6 5 10 V K0 67533V 167 7kJl p 1 167 7kJ mol Qr T rSm 298 15K 125 4J K 1 mol 1 37 39kJ mol 1Qr rm 讨论 讨论 rHm 167 7kJ mol 1是指反应在一般容器中进行时的是指反应在一般容器中进行时的 反应放出的热量反应放出的热量 若反应在电池中可逆地进行若反应在电池中可逆地进行 则则反应放出的热量反应放出的热量Qp 若反应在电池中可逆地进行若反应在电池中可逆地进行 则则 Qr 37 39kJ mol 1 Q 与与Q 之差为电功之差为电功 W 167 7kJ mol 1 37 38kJ mol 1 130 32kJ mol 1 Qp与与Qr之差为电功之差为电功 W r 167 7kJ mol 37 38kJ mol 130 32kJ mol 若若 MF 0 p E T 则化学能 则化学能 rHm 将全部转化为电功 将全部转化为电功 注意 注意 rGm rSm和和 rHm均与电池反应的化学计均与电池反应的化学计 量方程写法有关 若上述电池反应写为量方程写法有关 若上述电池反应写为 11111 222 11111 2 22222 CdH OAgClCdClH OAg 则则z 1 于是 于是 rGm rSm和和 rHm的数值都要减半 的数值都要减半 例题2例题2 在温度 下 若将浓度为cB的某强电解质 的溶液稀释至 浓度为0 5时 则稀释后的溶液电导率 稀 与稀释前的浓度为0 5cB时 则稀释后的溶液电导率 稀 与稀释前的 溶液电导率 浓 的关系 而摩尔电导率 m 稀 与 m 浓 的关系为何 稀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浓 摩尔电导率 稀 浓 摩尔电导率 m 稀 m 浓 c m 有电池Ag Ag a1 Br a2 AgBr s Ag s 已知AgBr s 的 例题3例题3 有电池g g 1 2 g g 已知g 的 活度积在25oC时为5 10 13 EAg Ag 0 799 V EBr Br2 1 065 V 1 写出此电池的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 2 计算Br AgBr Ag 的标准电极电势 3 计算AgBr s 的标准吉布斯生成焓 fGm AgBr s 解解 解解 阳极 ea AgAg s 1 阴极 aBrAg s AgBr s 2 e 1 阴极 2 电池反应 aBr aAgAgBr s 21 2 电池的电池电势 1 EEE 2 电池的电池电势 Ag AgAg AgBr s Br 1 EEE BrAg lnlnaa zF RT K zF RT a BrAg zFzF V727 0 105 ln 96500 298314 8 13 96500 V072 0799 0727 0 Ag Ag 1 Ag AgBr s Br EEE 有电池Ag Ag a1 Br a2 AgBr s Ag s 已知 AgBr s 例题4例题4 有电池g g 1 2 g g 已知 g 的活度积在25oC时为5 10 13 EAg Ag 0 799 V EBr Br2 1 065 V 1 写出此电池的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 2 计算Br AgBr Br2的标准电极电势 2 3 计算AgBr s 的标准吉布斯生成焓 fGm AgBr s 解解 3 生成AgBr s 的反应为 AgBr s l Br 2 1 Ag s 2 解解 Pt l Br Br AgBr s Ag 2 对应电池为 其标准电动势为 Ag AgBr s BrBr Br 2 2 EEE V993007200651 1 molkJ895965009930 mfmr FzEGG 已知298K时 H2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1 molkJ 8285 Hm f 例题5例题5 已知时 2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H2O的标准摩尔Gibbs函数 1 molkJ 14237 Gm f mf 1 写出此电池的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 2 计算298K时 电池电动势和电池的温度系数 3 若电动势温度系数可视为与温度无关的系数时 计算 上述电池在0oC时的电池电势 解 解 1 阳极 ep2 kg 1mol0 H2 g H 1 2 阴极 O l H2H2 O 1 阴极 O l H2H2 g O 2 22 ep 电池反应 O l H g O 2 1 g H 222 pp 2 因为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苗木长期供货协议书范本
- 独栋写字楼出租合同协议
- 精装修房屋转让合同范本
- 签认购协议先看买卖合同
- 清洁工雇佣劳动合同范本
- 物流仓储项目转让协议书
- 美术兴趣班招生合同范本
- 门面房买卖合同转让协议
- 离职证明跟终止合同协议
- 海宁市临时用工合同范本
- 普及心理健康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课标Ⅰ卷)英语试卷
- 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冀教版)
-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课件
- 2023劳动合同法全文劳动合同法正规版
- 肺恶性肿瘤的护理查房
- 气动系统主要元件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2022年宜宾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13含条文说
- 会议场地布置标准
-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调查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