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落实整合教育资源.doc_第1页
加快落实整合教育资源.doc_第2页
加快落实整合教育资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快落实整合教育资源,拯救留守儿童教育弊端问题的建议国家惠民政策不断出台,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得到了全面的落实,广大农民不再担心因为交不起学杂费而使孩子辍学的事情。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变化,消费意识也日渐提升,农民单单依靠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产出远远不能满足一家人的正常开支,迫使一部分年轻的农民出外打工挣钱来养活一家老小。加之目前世界经济危机的加剧,使一些出口贸易的中小企业纷纷破产,农村经济状况也随之一低再低,让更多的农民不得不忍心离开难舍的家庭走出门去,把自己心爱的年幼儿女留给老人或者亲戚代管。据有关资料数据显示,这一部分孩子在全国范围内已2300万人,甚至更多。而这一部分留守儿童多数又是独生子女,幼时娇生惯养,一旦缺少父母的监管,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心里上就更加放纵起来,不健康起来,就出现了种种不良现象:喝酒抽烟,赌博,上网,甚至结伙抢劫。身在他乡的家长在教育方面又鞭长莫及。如果政府学校不采取有力措施,将来会对家庭、学校、社会带来种种不利的后果。 从我去的几个乡镇各方面调查,发现这些“问题”守儿童症结是: 一情感中的饥饿儿童他们的监护人多事爷奶,或者其他亲戚,往往是一家能留大大小小几个孩子。这些孩子生活上还可以,达到不饥不饿不愁吃穿的标准,但是由于家庭教育隔代亲现象或者教育无负担心理,使孩子随意性大,有意无意染上一些不良习气。 二偏远农村教师严重缺编每所村办学校的老师多数都年龄比较大,如瓦店李璜小学的八位老师平均年龄在56-58岁,并且有些常常是带病上班。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民办转正的,本身业务素质低,教学理念落后,力不从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比较严重,跟不上当前的教育形势,使孩子失去了良好的教育机会。另外有些学校学生过少,如官庄的七里河学校四个年级只有50名学生,教师带校长共5人。岳庙有学生45人,教师只有3名。张庄四个年级有3名教师。 三教育资源浪费 各个自然村级小学一至五年级学生人数约在70150人不等(六年级都编到初中)。每个班级的人数不等,最少的一个班只有7名学生。每个学校配备的教师加校长共6-8人的占60%。低年级基本上都是包班教学,课程开展不全面,体、音、美课基本没老师。政、史、地也是基本无人讲,每期结束后,除语文、数学外,其它学科所发书本大都还是新的。 四合并中心学校阻力大上级安排合并中心小学,但一些村委觉得撤掉本村学校自己没面子;矛盾的另一原因是留在家中的儿童多是由老人代管的,因体弱多病接送不便,又心疼自己的孙子跑几公里路上学太远太累,所以合校阻力不小。虽然有些村校撤走了四五年级,留在家门前的孩子都是包班制。一旦老师生病,有事或开会学习,只有对孩子放假,家长对学校和教师有很大意见。 五九年义务教育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有些学校仍然巧立名目,乱收费。有些学校借代收费名义,每期仍让学生交几十元到百余元不等的费用,教育质量又跟不上去,就有一部分收入比较高的农民,多花去5000元至8000元把孩子送到城市民办学校去;或者拖后门到城市公立学校,人情费也得2000元左右,使本应脱贫的家庭因此增加了不小的经济负担。使学生享受不了公平的九年义务教育,并且增加了城市学校超大班现象。 六、造成教师不足的原因。 有一部分拿着国家俸禄的教师吃闲饭、混饭;还有落聘的“特殊人员”;有名无实的、领取工资而从事其他职业的;编排在多余机构不干事的教师,如果每个乡镇都认真调查,人数肯定都在10人以上。这些是不是教育资源的浪费?通过以上几种原因,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宛城政府实施的农业稳区,工业兴区、三产活区的战略部署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如不改变这些不合理教育现象,宛城战略部署以后将受到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少年强则国强,人民富则国富,教育是百年大计,小孩是基础教育。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大学校教育管理力度,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教育部门做好“留守儿童”在校的生活学习,建立“留守儿童”全面档案与家长档案,定期让家长与学校取得联系,配合学校开好家长会、办好家长学校,教师要认真做好家访,教育部门和主管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要严格治理,对违规网吧、游戏厅,坚决关闭,让远离家乡出外打工的家长尽量挤时间回乡与教师沟通,配合学校教育孩子。 二、合理科学撤掉村级小学,办好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在校寄宿 把撤并后的教师充分利用起来,把中青年教师放在第一线,让老弱教师从事生活管理、心理辅导、学习辅导、思想教育,开足必学课程,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让孩子生活、教育都得到全面关心,使之健康发展,使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能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给他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一个有着良好道德风气的氛围中建康成长。也让他们的家长能在外面安心打工挣钱,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合并后可解决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政府加大在校“留守儿童”的生活补贴 按四个行政村级小学合并一个中心小学,一般学生人数可达到350人到450人不等,按豫教人字(1986年)40号文件规定,农村小学标准班35人,每班配教职工1.4人,其中教师1.3人,职工0.1人。以最多450人计算可需任课教师13人,职工1.3人。如学生超多可把班级扩大,最多也就需要15名到18名教师,但合并后的教师可达到28人到35人,每校可剩余教师10到15人。如把剩余教师和工人作为学生的保育员、学习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寝室管理员。这样,一是解决了留守学生的一切学习生活问题,又解决了教师不足的问题,另外每年可给财政节约了许多开支,留守的儿童也可以多方面得到健康教育保障。 四、学校配备校车,解决家长之忧。 学校的撤并困难更主要的一条原因,是一部分留守儿童的爷爷辈因学校路途太远对孩子不放心。如果学校能在周一和周五由学校统一用车接送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和身体有障碍的学生(四五年级的学生可骑自行车由老师护送),保障学生安全,家长就可以放心了。虽然每个学校配备一辆校车,每年需要一部分开支,但政府如果算一算帐就可知了:学校不合并,每个学校的教师又都缺编,老师和其他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起不到合力作用,其实是很大的浪费。每年还得从社会上招聘上许多教师,又得花费很多钱。如果学校配车或者从社会上招聘接送车辆,按目前的情况是需要不了多少钱的。如果学校采取了措施,孩子的父母可以安心在外挣钱,每年出点交通费也是愿意的。城市的孩子不是每天都搭公交车上学么?这本账政府、家长、学校、教育部门都是会算的。学校配车会给宛城农村小学校的教育带来发展,并且不会妨碍宛城经济发展。 五、打造宛城教育平等,充实农村教师队伍。 充分平等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教师竞争上岗,打造品牌“明星中心小学”。可试点每个乡镇培植一至两所“明星中心小学”,逐步使农村小学达到城市小学标准,做到教育条件均等。教育投资不要过多倾向于城市,农村的学校,农村的孩子也要受到同等教育待遇。另外,工资、职称评定方面也要倾向农村,使农村教师不感到城市教师高人一等。另外可派城市骨干教师支援农村教育、辅助农村教育。严格控制农村骨干教师调入城市,或城乡教师轮岗,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稳定。使农村的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