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系统建设情况.doc_第1页
六大系统建设情况.doc_第2页
六大系统建设情况.doc_第3页
六大系统建设情况.doc_第4页
六大系统建设情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大系统建设情况第一节、安全监控系统建设情况左则沟煤业安全监控系统使用辽宁抚顺煤科院升级改造后的KJF2000N监控系统。一、软件概述系统KJF2000N矿井安全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软件采用WIN32编程技术,以Visual C+6.0为编程环境,为用户提供高效、稳定、快捷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管理、传输和分析功能。可运行于Win98/2000/XP系列平台。系统采用通用的R232串口通讯技术、先进的TCP/IP套接字网络通讯技术、多线程多任务并行技术、GDI动画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全部系统由四部份组成:l KJF2000N中心站程序矿主服务器,对井下传感器及分站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存储、显示及控制。l KJF2000N终端程序矿网络终端,动态实时显示各矿监测数据。l KJF2000 N动态图显示程序以动画形式动态显示监测数据的更新变化。l KJF2000 N数据查询与报表打印程序查询指定时间段内矿井的实时数据、趋势数据同时可打印出所查询的数据,生成五分钟单点日报、小时日报、综合日报、月报表等各种报表。l KJF2000 N曲线查询与分析程序以曲线形式反映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分析指定时间段内的数据变化情况。二、系统简介KJF2000N系统由地面中心站,通信接口装置、井下分站,井下电源,各种矿用传感器和矿用机电控制设备及KJF2000N安全生产综合监控软件组成。整个系统的简单框图见下图。三、系统建设情况1、地面中心站设置:地面中心站设在矿监控室内。站内设备配置:监控主机2台,互为备用,显示器2台,打印机1台,地面传输接口1台,不间断电源1台,雷击保护装置1台及系统软件1套,机房设置双回路供电,地面监控人员名、井下监控维修人员6名均为持证岗。2、井下传感器和分站布置情况:井下传感器和分站安装随矿井基建工程完成及时进行安装,安装时间段为2012年11月2013年2月,根据六大系统专项设计,矿井应按照下表进行安装。传感器类型分站设置地面风井中央变电所9101工作面9101运输顺槽下组避难硐室采区变电所2101工作面2101工作面上组避难硐室上组避难硐室2102运输顺槽2103运输顺槽二采区回风下山甲烷风速负压风门开停水位一氧化碳风筒烟雾馈电温度氧气二氧化碳压力第二节、人员定位系统建设情况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的精神,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建设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系统能监控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应保证能准确掌握井下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数量。左则沟煤业有限公司选用KJ399A矿用人员定位系统。一、系统概述深圳市哲扬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Z-NET系统是集“人员/车辆定位考勤(KJ399矿用人员管理系统)”、“无线通信(KTW134矿用无线通信系统)”两大应用和功能一体化集成实现在一个硬件平台上,同时该硬件平台采用标准的以太网传输协议和光、电网络接口构建井下环型/树状的以太网络,对井下巷道、采区工作面进行网络延伸覆盖的综合通信系统。 Z-NET系统内置的小型网络交换机在其网络的延伸覆盖区域可以无缝接入“井下广播”和“视频监控”等其它网络应用系统和产品,从而为用户组建一个网络化架构的集人员定位、手机通信、网络数据(声音、视频、离散数据)采集传输多功能一体的综合通信平台。KJ399系统采用较高速率的ZigBee无线射频技术进行人员识别定位,相比较传统的低速率系统,如采用485总线(4.8Kbps速率)且以总线传输方式的射频识别定位技术(RFID)系统,具备支持多基站应用、大容量信息采集和实时传输的能力,因此以ZigBee技术构建的人员定位系统支持数据并发的能力更强大,支持的井下定位范围、定位区域更广、定位人员数量更多,其技术体系架构更加适合和满足今后对井下人员实时定位、多点定位、全覆盖连续定位、以至精确定位的发展所产生的大容量信息的实时和无阻塞传输要求,保证人员定位的漏读率满足行业和国家标准要求。二、系统组成系统主要由系统设备、终端设备和应用软件组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1)系统设备:交换机,综合分站,虹膜识别仪,闸机,定位服务器,通信服务器。(2)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主要有本安型标识卡、本安手机。(3)应用软件:应用软件主要包括人员定位考勤服务器软件、人员定位客户端软件以及唯一性检测软件。三、系统建设情况井下人员定位分站安装随矿井基建工程及时进行安装,现已安装人员定位分站11台,计划安装时间段为2012年11月2013年2月,根据六大系统专项设计,读卡器具体安装位置如下:、 风井安全出口、 风井底、 副井口、 主井口、 集中回风下山、 集中胶带下山、 集中进风行人下山口、 集中轨道下山、 9#煤工作面运输顺槽外口、 9#煤工作面运输顺槽中部、 9#煤工作面运输顺槽口、 9#煤工作面回风顺槽外口、 9#煤工作面回风顺槽中部、 9#煤工作面回风顺槽口、 下组煤避难硐室、 集中胶带下山(二)、 集中进风行人下山(二)、 集中轨道下山(二)、 集中回风下山(二)、 2#煤工作面运输顺槽外口、 #煤工作面运输顺槽中部、 #煤工作面运输顺槽口、 #煤工作面回风顺槽外口、 #煤工作面回风顺槽中部、 #煤工作面回风顺槽口、 上组煤避难硐室、 一采区轨道下山口、 一采区回风下山口、 二采区胶带下山口、 二采区胶带下山口、 二采区轨道下山、 二采区回风下山、 二采区胶带下山、 2102胶带顺槽掘进工作面、 2103胶带顺槽掘进工作面、 二采区回风下山第三节、井下广播系统建设情况一、系统概述Z-NET系统内置的小型网络交换机在其网络的延伸覆盖区域可以无缝接入“井下广播”和“视频监控”等其它网络应用系统和产品,从而为用户组建一个网络化架构的集人员定位、手机通信、网络数据(声音、视频、离散数据)采集传输多功能一体的综合通信平台。左则沟煤业有限公司选用KTK133矿用井下广播系统,IP广播系统井下播放控制器可以直接连接到哲扬Z-NET分站上,井上的广播中心系统和井下播放控制器、音箱等借助Z-NET网络和井下工业环网平台组成一个数字广播网络,实现巷道、采区工作面等区域范围的对讲、多区域独立和组合同播、以及广播等应用。一台井下广播播放控制器可以连接多达30个音箱,覆盖3000米巷道长度,音箱无需电源输入,组成一个大范围的广播区域(同播)。一个广播系统可以有多达200个播放控制器,可以同时广播同样内容。播放控制器之间,以及与广播中心之间可以双向对讲。数字广播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可直接播放应急预案中设置好的预案语音文件,实现突发事件的快速引导;可以选择对井下全部区域广播,也可以选择对井下需要撤离的区域广播。广播功能具体有: 二、广播功能 应急调度指挥地面调度中心可以对全矿区进行紧急调度指挥广播。 井下紧急一键呼按下广播分控站或报警点的“紧急呼救”,立即连接调度中心的主控站,及时汇报井下情况。 双向对讲地面主控站与任意广播分控站、广播分控站与广播分控站之间可实现双向对讲。广播分控站与本线内的报警点可实现双向对讲。 监听录音在调度中心可对任意区域进行广播监听并录音。 终端状态巡检系统实时监测各个终端的工作状态,并在软件中显示,方便及时维护。 辅助功能可对广播系统内的主控站、分控站设置IP地址,能任意对广播分控站进行组合分区;通过工控机PC机可针对分线、分区或全部进行背景音乐播放、语音广播、定时打铃;通过前置放大器可实时采播外接音源;通过报警点强插装置接收监控系统中的报警信号,自动对指定区域进行特定内容的广播;可远程对广播系统中的设备进行音量、电源管理控制。三、系统建设情况井下广播系统安装随矿井基建工程及时进行安装,根据六大系统专项设计,井下扩音分站每隔200m安装台,共安装42台。计划安装时间段为2012年11月2013年2月,第四节、无线通讯系统建设情况一、系统概述深圳市哲扬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Z-NET系统是集“人员/车辆定位考勤(KJ399矿用人员管理系统)”、“无线通信(KTW134矿用无线通信系统)”两大应用和功能一体化集成实现在一个硬件平台上,同时该硬件平台采用标准的以太网传输协议和光、电网络接口构建井下环型/树状的以太网络,对井下巷道、采区工作面进行网络延伸覆盖的综合通信系统。 左则沟煤业有限公司选用KTW134矿用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可以与Z-NET系统无缝连接,系统采用WIFI技术手机系统,是目前数字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主流技术,广泛应用于中高端智能手机、数字城市网络、数字机场、大厦等公共区域,以及家庭无线路由等领域。Z-NET系统的KTW-S本安手机具有“三防”设计和超长待机能力(150小时以上),信号覆盖范围内,语音清新、不间断、无死角。二、系统组成井下覆盖井下覆盖共需37台分站,设计光纤使用10KM。分站布置如下: 风井安全出口 风井底 副井口 主井口 集中回风下山 集中胶带下山 集中进风行人下山口 集中轨道下山 9#煤工作面运输顺槽外口 9#煤工作面运输顺槽中部 9#煤工作面运输顺槽口 9#煤工作面回风顺槽外口 9#煤工作面回风顺槽中部 9#煤工作面回风顺槽口 下组煤避难硐室 集中胶带下山(二) 集中进风行人下山(二) 集中轨道下山(二) 集中回风下山(二) 2#煤工作面运输顺槽外口 #煤工作面运输顺槽中部 #煤工作面运输顺槽口 #煤工作面回风顺槽外口 #煤工作面回风顺槽中部 #煤工作面回风顺槽口 上组煤避难硐室 一采区轨道下山口 一采区回风下山口 二采区胶带下山口 二采区胶带下山口 二采区轨道下山 二采区回风下山 二采区胶带下山 2102胶带顺槽掘进工作面 2103胶带顺槽掘进工作面 二采区回风下山地面覆盖地面使用2台大功率室外基站实现无线信号的覆盖。无线覆盖效果根据巷道的曲直、起伏、结构、分岔等不同情况,分站在井下的有效覆盖范围设计为300-500米不等,在各个重点区域,利用增加分站的架设来达到有效的信号覆盖。最终实现整个井下人员全程实时跟踪定位管理和无线通信能力。 设备连接和网络接口(1)井下分站有3个网络接口(光口或者电口),一个标准RS485通讯接口,无分岔点安装的分站有1个或2个接口可用于连接其它设备,如果需要连接的设备较多,建议增加专门的防爆交换机以提供更多接口端子,而该防爆交换机可以直接通过井下分站接入骨干网络;(2)分站之间以及分站和交换机之间均采用4芯光缆连接,用2芯备份2芯。.2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采用“环网+树形”拓扑结构。无线通讯系统与办公电话、外线实现互联互通通过语音网关设备可以实现与办公电话互联互通以及拨打外线功能。井下工作人员仅能够在井下及地面厂区覆盖范围内实现无线通讯,杜绝与外界直接联系,管理人员在井下可以实现与外界通讯。三、系统建设情况井下无线通讯分站安装随矿井基建工程及时进行安装,现已安装无线通讯分站11台,计划安装时间段为2012年11月2013年2月第五节、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情况一、系统组成压风自救系统组成: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阀门、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包括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部件及防护袋或面罩)。、压风自救系统的防护袋、送气管的材料应符合MT 113的规定。、压风自救装置配有面罩时,面罩用材料应符合GB 2626的规定。3、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4、压风自救装置的外表面应光滑、无毛刺,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5、压风自救系统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mm的现象。6、压风自救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7、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8、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 MPa,在0.3 MPa压力时,每台压风自救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 Lmin范围内。9、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 dB(A)。10、 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150mm;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岩巷掘进工作面为100mm;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为50mm。二、系统建设情况压风自救系统管路基本敷设完毕,管路安装按照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150mm;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岩巷掘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