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方法的疗效观察.doc_第1页
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方法的疗效观察.doc_第2页
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方法的疗效观察.doc_第3页
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方法的疗效观察.doc_第4页
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方法的疗效观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方法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0例单胎头位具有引产指征的初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水囊组96例,催产素组124例。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效果、分娩方式、临产发动时间、总产程、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水囊组孕妇引产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催产素组(P0.01);临产发动时间及总产程较催产素组显著缩短(均P0.01);并且大大提高了顺产率(P0.01);降低了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P0.05,P0.01,P0.05)。两组孕妇产后2 h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能加速宫颈口扩张,缩短产程,而且方法简单,对母婴安全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 低位水囊;足月妊娠;引产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我院对220例计划分娩的初孕妇进行随机分组,应用低位水囊及静脉滴注低浓度催产素引产并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因各种产科指征实行计划分娩的初孕妇220人,年龄2334岁,孕周37+141+6周,Bishop宫颈评分≤5分,均为单胎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及骨产道、软产道异常,无产科合并症,无应用催产素禁忌症,随机分为两组:水囊组96例,催产素组124例。两组孕妇各项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1.2 方法1.2.1 水囊组 孕妇会阴、阴道常规消毒后,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宫颈钳固定前唇,水囊涂以石蜡油,用卵圆钳夹住水囊前3 cm处,沿宫颈管缓慢送入子宫腔,直到将水囊全部送入宫腔内(放到丝线结扎处),置于宫壁与胎膜之间。如遇阻力或出血(碰到胎盘),应调换方向,从子宫另一侧重新放入。经导管注入无菌生理盐水250350 ml,外露导管折叠以丝线结扎,无菌纱布包裹,置于阴道内。观察宫缩及水囊漏水情况。取出水囊时间:出现规律性宫缩后,最迟为放置水囊后12 h。1.2.2 催产素组 用0.5%催产素静脉滴注,从810滴min开始,根据宫缩情况循序增量,一般每隔20 min调整一次滴速,直到10 min内出现3次宫缩,每次宫缩持续4060 s,强度中等(宫缩压力6.678 kPa),视为有效宫缩,最快滴速不超过40滴/min。若未达到有效宫缩,浓度加倍至1%,重新调整滴速。第1天未出现有效宫缩者,第2天继续用药,方法同前。1.3 效果评定标准 有效:用药或放水囊后12 h内出现规律性宫缩,伴宫口扩张≥2 cm者,或者用药或放水囊后12 h内虽未有规律性宫缩,但宫颈Bishop评分增加≥5分者。无效:用药或放水囊后12 h内未出现规律性宫缩或宫颈Bishop评分增加5分者。1.4 临床观察指标 临产发动时间:从用药到出现规律性宫缩,宫口开大≥2 cm;总产程:从规律性宫缩开始到胎儿胎盘娩出为止;阴道顺产;阴道助产(胎头顺引术或产钳术助产);剖宫产;产后2 h出血量(称重法1);新生儿窒息情况:新生儿出生后110 min Apgar评分≤7分为窒息。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2 结果2.1 两组引产效果比较 水囊组96例引产,有效人数93例,占96.88%;催产素组124例引产,第1次有效人数78例,占62.90%,2次总有效人数89例,占71.7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2 两组引产有效者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见表1。表1 两组引产有效者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略)*:P0.01,*:P0.05。2.3 两组经阴分娩产妇临产发动时间、总产程、产后2 h出血量比较,见表2。表2 两组经阴道分娩产妇临产发动时间、总产程、产后2 h出血量比较(略)*:P0.01。3 讨论 水囊引产的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1)水囊置于宫颈内,在正常宫缩及液体重力作用下,水囊变形被挤压嵌入宫颈,反复宫缩使宫口逐渐扩张。(2)水囊呈低位,机械性刺激宫颈反射性地增加内源性催产素的释放和合成2;并使子宫下段胎膜剥离,蜕膜细胞的溶酶体被破坏,释放出溶酶-磷酸酯酶A2,使花生四烯酸从脂化型转变为非脂化型,从而使前列腺素合成3。两种因素促使宫颈成熟并诱发宫缩,加速产程进展。本资料显示,水囊引产有效率为96.88%,临产发动时间及总产程明显缩短,与催产素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水囊引产符合子宫生理性收缩的节律和强度,使分娩机制与宫口扩张同步进行,阴道顺产率明显提高,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降低,和催产素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5,P0.01)。并且产后能维持良好的子宫收缩,产后血量未超出正常范围,与催产素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1)。放置水囊的优越性还在于不影响孕妇的自由活动,其诱发宫缩在子宫收缩期宫缩协调,在宫缩间歇期能完全消失,使孕妇体力迅速恢复,及时保证胎儿的氧供给,从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显著低于催产素组(P0.05)。本观察资料无一例发生产后感染,说明只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感染是可以避免的。 催产素作为一种宫缩剂在产科领域中应用广泛,静脉滴注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虽也有导致产后出血、宫颈裂伤4的报道。但本文用药浓度低,且合成催产素的半衰期在妊娠晚期仅为13 min,很快被血液中的催产素酶破坏使之失活5,故不会造成蓄积,并且随时调整用药量,可保持生理水平的宫缩。本资料催产素引产效果差的原因是:(1)催产素无直接促宫颈成熟作用。(2)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除了受催产素浓度影响外,还取决于孕妇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因而使子宫发生有效宫缩的催产素浓度个体差异较大,调整有效滴速困难,故引产需时较长。(3)静脉滴注催产素孕妇卧床时间长,易导致身心疲劳,大多数孕妇难以忍受。由此,引产有效率仅为71.77%,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明显增加。由于产程较长,产妇体力消耗,呼吸急促,二氧化碳排出过多,使子宫血管收缩,造成胎儿血供不足,导致胎儿宫内窘迫,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水囊组(P0.05)。同时静脉滴注催产素需护理人员专人观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综上所述,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方法简便,可加速产程进展,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安全性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参考文献】 1冯洁,戴钟荣,吴氢凯,等.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的精确测定与血液指标的关系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5):281-283.2乐杰.妇产科学M.第5板.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4.3张志诚.临床产科学M.天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