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doc_第1页
老年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doc_第2页
老年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doc_第3页
老年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doc_第4页
老年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 文老年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9ABSTRACT摘 要目的:及时发现和预防高血压病,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确保患者健康。方法:将65例高血压病患者(符合WHO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干预组33 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对照组32例,仅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干预组33 例除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外辅以非药物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经过12周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变化、遵医服药、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及保持平常心理等方面的认知行为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单纯的药物治疗虽能降低血压,但从平稳降压和改善病人生活方式的效果上均不及护理干预组。结果:二组干预前后平均血压均有下降。但干预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在遵医服药,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及保持平常心理等方面的认知行为有较大的变化。结论:护理干预组能有效平稳降低血压,在遵医服药,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及保持平常心理等方面的认知行为有较好的作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是社区高血压病防治的一项积极重要的措施,值得推广。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论文类型:研究报告Title: Old age high blood pressure the community nursing of the disease interventionSpeciality:nursingApplicant:Li QiongSupervisor:Prof. Shang CuiXiaABSTRACTObjectives: In time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high blood pressure disease, study nursing intervention press effect to the decline of community high blood pressure sufferer, insure a sufferer health.Methods: 65 of high blood pressure patient random is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set 33 be 32, two sets of sufferer general the data have can ratio.The matched control is 32, only give the medicine treatment of normal regulations, intervention set 33 in addition to give the medicine of normal regulations treatment assist with the non- medicine treatmen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Through 12 weeks of treatment, observation two sets of sufferer blood pressure variety, the Zun cure medicine, reasonable food, control weight, just the right amount of sport and keep common mental state etc. of cognition behavior circumstance.Through statistics to learn a processing, analysis two sets of sufferer of treatment effect.Pure of medicine treatment although ability lower blood pressure, from steady decline to press with improvement patients life style of effect top all can not compare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set.Results: Two sets of intervention in front and back the average blood pressure all have already descend.But intervention sets descending range and matched control difference have already shown Zhao meaning(P0.01), intervention the set cure medicine in the Zun, reasonable food, control weight, just the right amount of sport and keep common mental state etc. of cognition the behavior have bigger variety.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set ability valid steady lower blood pressure, cure medicine in the Zun, reasonable food, control weight, just the right amount of sport and keep common mental state etc. of cognition the behavior contain better function, exaltation ego health care consciousness.BE 1 of the community high blood pressur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ure to accumulate of vital importance measure, worthy of expansion.Key words: Old-age high blood pressure;Community;The nursing interferesType of thesis: Research paper目 录目 录1 前言9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2研究目标91.3关键词及定义91.4文献回顾92 研究对象与方法102.1 研究设计102.2研究对象102.3 研究方法103 研究结果113.1 一般资料123.2对照组123.3干预组124 讨论125 结论15参考文献16致 谢17附 录18声明 1.前 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心、脑血管等诸多疾病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已达到1.3亿,并且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增长。据统计我国现有高血压已经达到了2亿人,但对于高血压的知晓率不足30%,治疗率仅为25%,控制率仅仅为6%。为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发挥医疗单位在预防与治疗高血压中的作用,我院积极开展老年高血压病病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 研究目标 1.2.高血压病的研究方法 1.2.2高血压病的护理 1.2.3高血压病的预防1.3 关键词及定义:1.3.1 高血压病:高血压病一般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成人收缩压等于或高于21.3KPa(160mmHg)或舒张压等于或高于12.6KPa(95mmHg)为高血压。1.3.2 护理: 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为指导,为人的健康服务的专业。是一种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帮助人获得最大限度健康的活动,是基于不同的需要而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因人而异。1.3.3 健康教育:是通过教学的途径帮助人们学到保持和恢复健康的知识,自觉的培养关心健康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行为,清除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1.3.4 预防:分析不同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乃至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探讨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1.3.5高血压社区干预:高血压社区干预是指对居民社区内高血压病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以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改变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从而促进健康,提高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1。1.4 文献回顾:1.4.1 高血压病的概论: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升高早期仅有轻微的自觉症状,如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烦躁。随着病情的发展,特别是出现并发症时,症状逐渐增多并明显,如手指麻木和僵硬、多走路时出现下肢疼痛,或出现颈背部肌肉酸痛紧张感。高血压急症的发病率占高血压人群的5%,常见有高血压脑病、脑出血、急性左心衰竭、可乐宁急性停药综合症、急性心肌梗死、急进型恶性高血压等。由于某些诱发因素或高血压本身的发展,导致一些高血压患者血压显著或急骤升高,同时伴有脑、心、肾、视网膜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严重危及生命。高血压患者中约5%左右无自觉症状,有些患者甚至在发生了心脑血管意外之后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积极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1.4.2 高血压病的主要症状:高血压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见的有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失眠、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出现烦躁、心悸、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工作和学习精力不易集中并容易出现疲劳等。少数病人甚至会出现兴奋、躁动、忧郁、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1.4.3 老年高血压病病的特点 (1) 血压波动大。主要是收缩压易波动,有血压忽高忽低的特点 (2) 收缩期高血压增多。很多老年人表现为高压(收缩压)增高,常常大于160mmHg,低压(舒张压)正常或下降,常常小于90mmHg,同时常有运动后头晕及心前区疼痛现象 (3) 降压不可操之过急 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尤其夜间血压不应太低,避免因降压而影响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 (4) 老年人容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 患者在降压治疗中由平卧位改为直立位而出现头晕目眩时,有直立位低血压表现因此,老年人在服降压药期间活动应较缓 (5) 老年人对盐敏感 如摄盐过量,较易发生高血压,因此饮食不宜过咸(盐5g/日) 1.4.4 高血压病的危害表现:(1)早期仅有轻微的自觉症状,如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烦躁等。(2)出现并发症时,症状逐渐增多并明显,如手指麻木和僵硬、多走路时出现下肢疼痛等。(3)严重时可导致急骤升高,同时伴有脑、心、肾、视网膜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严重危及生命。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设计:本研究属于实验研究类。2.2研究对象:在我院所属社区选择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期的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但无心、脑、肾等器官性疾病,随机将65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86.3);病程0.615.5年,平均(10.57.9)年。对照组32例,两组在年龄、病程方面具有均衡可比性。2.3研究方法:2.3.1 建立健康档案。对所有干预人群进行登记,建立电子档案,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年龄、住址、电话、病史、病程、症状、体征、降压用药情况、生活习惯、运动情况、并发症等,为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危险因素评估、危险性分层,进行高血压分类、评价制定干预及治疗措施。每 23 个月进行一次跟踪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干预及治疗方案。2.3.2 血压的测量。由专人负责监测,测量前休息15分钟以上,若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诊断为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期间,每两周给患者测量血压一次。利用台式标准水银柱袖带血压计,测量前患者平静 5min以上。患者取坐位,双足平放地面上,测量右上臂的血压,袖带下缘在肘窝上 2.5cm 处,以 Korotkoff第音和第音为收缩压(SDP)、舒张压(DBP),连续测量三次,重复测量间隔5min,取三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2.3.3 护理方法 对照组32例,仅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干预组33 例,除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外辅以非药物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1)对照组 按常规服用降压药物,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不予其它指导。(2)干预组 在指导常规服药的同时,采取非药物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包括1)开展健康教育 组织高血压社区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小册,建立高血压防治网络,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2)饮食干预 减少脂肪的摄入,食用低脂、低糖类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3)服药干预 凡高血压2级或以上病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者已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的病人;高血压持续升高6个月以上,非药物治疗手段仍不能有效控制血压者,必须使用降压药物治疗。4)心理干预 心理支持和放松疗法。5)适当运动。指导病人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2.3.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及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3研究结果12周的对比探讨显示,单纯的药物治疗虽能降低血压,但从平稳降压和改善病人生活方式的效果上均不及护理干预组。护理干预组实施上述一系列非药物治疗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及心理状况均发生了变化,体重也得到了控制,各项指标(吸烟除外)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见表2) 表1 护理干预组前后生活方式相关项目比较(n)生活方式相关项目干预前干预后xP合理膳食22328.100.01增加体力活动15267.120.01控制体重17264.890.05遵医服药20318.740.05不饮或少喝酒20308.020.01保持健康心态17264.890.0050.0050.0010.05),干预后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4讨论 在指导常规服药的同时,采取非药物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对身心不利的行为习惯,改变不健康的心理状况等,以达到降低血压,减少高血压伴随的其它的危险因素等。开展健康教育。组织高血压社区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小册,建立高血压防治网络,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生治疗的必要性。指导病人调整好心态,学会自我心里调节,避免情绪激动,以免诱发血压升高。家属应对病人充分理解、宽容和安慰。高血压病患者平时要十分注意避免血压剧变的因素,如不要参加易引起精神高度兴奋的活动;在冬天要注意保暖,以避免寒风侵袭引起血管突然收缩;要禁止吸烟,因烟中的尼古丁可导致血管痉挛;要预防便秘,因便秘造成病人排便用力,易使血压升高;要节制性生活,因过度性生活会引起血压急剧上升另外,还要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因某些降压药物有些副作用),如出现头昏眼花恶心眩晕、昏厥等预防方法是要避免久站不动突然下蹲或头部朝下的动作,改变姿势时动作要缓慢,淋浴时水温不宜过高如一旦发生低血压要立即平卧,抬高脚部,就可得到缓解;饮食干预。减少脂肪的摄入,食用低脂、低糖类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如鱼类,蛋类。合理膳食:减少钠盐,补充钾和钙;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建议食用低钠高钾盐(含氯化钠约70%,氯化钾约25%)2。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多吃蔬菜、水果、豆类食物,油菜、芹菜、蘑菇、木耳、虾皮、紫菜等食物含钙量较高。增加粗纤维的摄入,防止便秘,因用力排便可使收舒压升高,甚至造成血管破裂。限制盐的摄入,遵从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要求患者每日食盐6g左右。戒烟限酒,要求戒烟,建议男性每日饮酒量少于2030g,女性应少于1015g。忌暴饮暴食,控制体重,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饮食主要是要坚持低钠饮食,这样能使血压下降,并可增加利尿剂(治高血压的药剂)的降压效果和减少利尿剂的低钾反应一般食盐量为每天56g,对于肥胖者还应限制食物的总热量和脂肪饮食,每日肥肪不超过3040g,并适当增加活动,以减轻体重,减少心脏负荷;还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酒辛辣肥腻及过甜食物,要避免大量饮水,进食宜少量多餐,不要过饱平时还要增加蔬菜水果高纤维素食物的摄入; 教育患者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 低盐,每日限制钠盐摄入量,每日钠盐控制在5 g以下。补充钙和钾盐,多食水果,每日食新鲜蔬菜400500 g,每日补充钙400 mg,钾1 000 mg左右。减少脂肪摄入,忌食油炸食物和动物内脏,脂肪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适当补充鱼蛋白。戒烟。服药干预。凡高血压2级或以上病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者已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的病人;高血压持续升高6个月以上,非药物治疗手段仍不能有效控制血压者,必须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告知患者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注意用药原则,端正服药意识,坚持服药。讲解所用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副作用,不能擅自停药、减量或更换药物。养成每日晨备好一天的药放在小药杯中于餐前服用的习惯。提醒患者服药期间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晕倒或跌倒等意外伤害的发生。高血压病患者在服药时还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剂量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多数患者需长期服用维持量,但要注意降压不要过低过快,尤其是血压重度增高多年的病人和老年人因此,要注意开始药物治疗后有无不适反应,以调整药物的使用;还要监督病人遵医嘱服药,不可根据自己感觉来增减药物;服药要准时,也不可忘记服药或以下次服药时补上次的剂量,更不能自行突然撤换药物; 提高服药的依从性:一旦确诊为高血压,要长期坚持服药,且从不间断,而且服用降压药时,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每日服药的次数、剂量、时间服药,不宜随便停药、改药或增减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注意各种药物的副作用,特别要注意预防体位性低血压,从卧位(如睡觉)或蹲位(如入厕)起立时,动作应缓慢,以防止脑部供血不足而发生意外。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首次服用降压药物时,应注意补足血容量、低剂量及卧床。心理干预。心理支持和放松疗法。心理支持是针对高血压患者不同的心理症状,用关怀、启发、鼓励、说服等方式进行支持,建议患者有一定范围的人际交往,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放松疗法包括松弛-默想、事件放松法、气功、太极拳法、放松静坐法、倾听音乐法、兴趣培养法等,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缓解患者畏惧、焦虑或抑郁情绪,坚持乐观生活态度。另一方面,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重视和认识,了解高血压的危害,使患者积极坚持和配合治疗。应用护理学、老年保健医学和社会心理学等知识做好患者的心理减负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由配合治疗转为主动参与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高血压病患者,常有情绪不稳定,如压抑敌意攻击性或依赖性矛盾性格,心情烦躁易怒记忆力减退等少数病人甚至会出现兴奋躁动忧郁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因此家庭成员要充分认识此症的特征,除了积极帮助就医诊治外,还要体贴照顾,减少其精神上和工作上的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紧张的工作和压抑的心理往往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注意保持室内的安静及清洁,减少影响病人情绪激动的因素,并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也可通过解释说服鼓励以消除病人的紧张和压抑心理; 高血压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如精神创伤过度疲劳过度兴奋寒冷刺激等很易引起复发,因此,要尽量避免精神紧张等不良因素影响,避免过劳,冬季注意保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虽然不能根治,但病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教育患者与家属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控制的特点,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避免激动,做到心平气和,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坚持合理治疗,使病情长期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是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从而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适当运动。指导病人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对中老年人应包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3类运动,具体项目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等。运动强度因人而异,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强度、时间和频度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根据老年患者的自身爱好和所能承受的运动量进行适当运动。因人而异制定适宜的运动计划,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经常运动或体力活动,可以降低高血压,降低休息时的血压,减少运动时血压和心率上升的幅度。运动可以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脂等。但必须告知患者运动的禁忌症(如头晕、头痛等),及自已所能承受的运动量,以确保安全。运动方式较多,对中老年人应包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练习三类3,如步行、骑自行车、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依运动时心率而定。运动频率为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每2次运动间隔时间不超过2天。洪昭光用“三、五、七”来总结运动量4。“三”指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五”指每周运动5次以上,只有规律运动才能有效;“七”指运动后心率加年龄约为170,这样的运动量属中等度。(身体素质好,可到190左右,身体差的到150左右即可)。运动持续时间初始为1015min,一般为3045min,每周35次。运动应循序渐进,先从轻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活动后应无明显不适感。如运动后出现心慌、胸闷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另外还可以选择打太极拳、做舒心操、练气功等放松训练,每日2次。良好的休息,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血压平稳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老年人睡眠差的特点指导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注意劳逸结合,睡前避免精神兴奋、情绪激动和环境吵闹,还要避免饮食过饱,娱乐、交谈或看书时间太久,不要吸烟、喝茶或咖啡,以免影响睡眠。根据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促进睡眠的方法:如晚饭后适当散步,临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