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龄补助工作指南(讨论稿).doc_第1页
教龄补助工作指南(讨论稿).doc_第2页
教龄补助工作指南(讨论稿).doc_第3页
教龄补助工作指南(讨论稿).doc_第4页
教龄补助工作指南(讨论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家庄市原民办代课教师身份和教龄认定工作指南(讨论稿)1、城镇户口的原民办代课教师是否享受为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补助这一政策?(如其他条件符合,无论是根据政策随家属转非或投靠子女入城转非,还是近郊农村或城中村整体转为城镇户口的,都享受这一政策)2、2003年底以前在岗、2003年以后离岗的代课人员是否享受这一政策? ( 2003年以前任教满3年且符合其他条件的,享受这一政策,但2003年之后的任教时间不计入补助年限)3、被企事业单位录用是否指正式职工录用? (原则上掌握国企和事业单位正式录用的职工)4、1962年精简下放的国办教师是否享受这一政策? (不享受)5、国办教师自己辞职回农村的是否享受这一政策? (不享受)6、1962年国办教师精简下放后任民办或代课教师的是否享受这一政策? (如其他条件符合,享受,但下放之前任国办教师的工龄不计入补助年限)7、现在岗的代课教师是否享受这一政策?(不享受)8、在农村公办中小学校工作的工友或工勤人员是否享受这一政策?(不享受)9、曾任民办、代课教师,离岗后违法犯罪的是否享受这一政策? (按“因刑事犯罪或违反国家政策、规定被开除或辞退的房、民办、代课教师不享受教龄补助”这一规定执行。)10、离岗后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人员是否享受这一政策? (按“因刑事犯罪或违反国家政策、规定被开除或辞退的原、民办、代课教师不享受教龄补助”这一规定执行。)11、建国初期农村扫盲组、夜校人员是否享受这一政策? (不享受)12、原民办、代课教师离岗后未被企事业单位录用,但在民营、私营企业打工,参加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离岗后被国企单位录用,后因国企转制买断、下岗,但均参加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否享受这一政策?(不享受)13、原民办、代课教师已按五七工、家属工条件参加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 保险,是否享受这一政策?(不享受)14、原民办、代课教师离岗后,个体经营或其他情况,完全由个人缴纳参加了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否享受这一政策?(不享受)15、城市区中小学校或幼儿园代课人员是否享受这一政策? (不享受)16、农村技校、成人学校代课教师是否享受这一政策? (不享受)17、村办幼儿园或托儿所、军队办幼儿园、企业办幼儿园代课教师是否享受这 一政策?(不享受。军队或企业可自愿比照这一政策执行,代课教师必须符合省规定条件)18、建国前的教师是否享受这一政策? (不享受)19、符合参加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条件,但还未参加新农保的人员是否享受这一 政策?(如其他条件符合,享受)20、原为我省内原民办、代课教师,因各种缘由户口迁移到外省市的是否享受 这一政策?(不享受)21、原为外省市原民办、代课教师,因各种缘由户口迁移到我省的是否享受这 一政策?(如其他条件符合,享受。但如果该省还未出台政策解决原民办代课教师问题,没有相应的认定机构,还需等待)22、零散代课人员是否享受这一政策? (不享受)23、2003年底以前曾在农村公办中小学校(含幼儿园)教师岗位上工作满3年 (含3年)以上怎么掌握?(月顶月满36个月)24、任教经历有间断的如何计算工龄? (可以合并计算,问断按月累加,连续的月顶月,满12个月为一年。符合“任教满3年及以上”这一条件后,最后的余月按一年计算。) 25、是否收取认定费用? (不收)26、省内跨地市或跨县区人员的认定由谁进行,补助金由谁发放? (在迁出地认定并公示,在迁入地申报并发放补助,县级以上机构出具认定结论。要求迁出地认定机构将申请人的身份和任教年限认定材料按规定程序进行认定并公示,最后将组卷材料及相关认定资料和公示报告经县认定工作小组确认后才能作为最后认定结论)27、文件规定满60岁的发放教龄补助,超过60岁的是否补发以前的? (不补)28、任民办、代课教师前后服兵役的其补助年限如何计算? (只认定任民办、代课教师期间的教龄,军龄不作为补助年限)29、本次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同时认定吗? (方案规定:所有符合条件人员的身份和教龄认定一次性进行完毕,教龄补助的发放待其到龄后按规定执行)30、违反政策、刑事犯罪证明由谁出具? (“无刑事犯罪证明”需派出所出具,“无违反计划生育等政策的证明”需乡镇政府出具)31、申请人亲属、非公职人员或现己死亡者出具的证明是否有效? (无效)32、民办、代课教师本人因病等原因不能亲自办理或签字的,家属是否可以代 办代签?(可以由亲属代办,签字可由家属代签,但要本人手印)33、哪些物证可以作为认定原民办代课教师身份和任教年限的依据? (县区教育局保存的房、民办、代课教师花名册等相关资料;县区档案部门保存的能反映其原民办、代课教师工作简历等资料;县区和乡镇财政部门保存的补贴发放表或工资发放表;原任教学校及其主管部门保存的能反映原民办、代课教师的有效信息资料,如工资或补贴津贴表、分工表、考勤考核表、教育教学有关的荣誉证书等;个人提供的并经乡镇认定工作小组核实的能证明其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身份和从教年限的有效原始材料,如民办教师证、代课证、聘书、照片、备课笔记、教案及上款所表述的原始资料等)34、有物证的还要证人证词吗? (都需才是交证人证词)35、有参加工作时间,无离岗时间的如何确定其教龄?(以证据或证明为准,经核实后能认定几年是几年)36、没有工资表和其他物证材料,只有证人证词,如何认定? (由组织对证人证言调查核实,形成调查笔录,经公示无异议后再认定)37、在申请人不能提供任何物证的情况下,认定单位是否必须做调查笔录? (必须做调查笔录,且必须由认定单位两人以上人员与证明人在调查现场完成,不允许申请人自行取得调查笔录)38、只查找到一个月的工资表,能否认定一年工龄? (应区别对待,代课教师若只查到一个月工资表,不能认定一年,还应补充其他证据材料,但若是每年有一个工资表,一般可以认定一年;是民办教师,一般情况下可以凭一个月工资表认定为一年。但参加工作终止年,应提供可以认定何时参加工作终止的相关佐证材料或证明材料,否则只能按提供工资表的月份时间视为终止时间。)39、教职工花名册中制表时间如显示79年8月而表中“参加工作时间”如显示 73年2月,能否用这一张表认定73年2月至79年8月这一段时间连续任教? (若是民办教师一般可以认定,但代课教师应有补充材料)40、几份教职工花名册中,显示的起始参加工作时间不同,是否以最早的参加 工作时间为起点?(是)41、工资表、花名册等物证材料中的名字同音异字或与身份证名字同音异字, 如何认定?(由原任学校出具证明后可以认定)42、户口本的原件是不是只要本人页? (如果本人户口页能显示户籍类型即可,如果不能显示户籍类型则不行)43、原民办代课教师档案个人简历如显示十九岁开始任教,没有标注年月, 如何认定起始年月?(可以按出生年月推算年度,月份按一月掌握)44、部分申请人有起始时间(参加工作时间),无终止时间(离岗时间),其找3 个证明人可否承认?(应进一步补充物证,实在没有物证的,出具3人以上证人证言,并形成调查笔录,公示无异议后可认定)45、证词有涂改现象,可否认定? (不可以,证人证言和调查笔录均不能涂改,填错换表)46、本县范围内,异地任教的公示、证明材料、调查笔录等认定工作,是由原任教地负责还是由户口所在地负责?(异地任教者由原任教学校所在乡镇的认定小组负责审核物证资料、调查核实证人证词并形成调查笔录、纽卷、公示并出具认定结论填写认定表交给户口所在地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户口所地填写审批农、汇总表连同任教乡镇提供的认定材料一并交县认定小组)47、同时具有民办、代课两种身份的人认定身份时依据什么标准,确定为哪种 身份?(依任教年限长短确定,任民办教师年限长的,可以认定为民办教师)48、由当时学校指派去上学或进修的人员教龄如何确定? (原任氏办教师,后被指派上五七大学等进修培训,进修后又继续任教的应计算为教龄)49、在民办、代课教师登记表中“工作简历”栏内,显示*年至*年在某地任教”或“*年至今在某地任教”,是否应予确认这段时间为连续任教?(应确认为连续任教)50、寒暑假是否认定为教龄? (连续任教的,寒暑假应该认定为教龄;任教到假期,但假期后不再继续任教的,不能计算为教龄)51、申请人的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在乡镇审验完后,是否可以交还给本人? (可以,但要认真审验,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并由审验人签字或盖章)52、教育局、档案局和各乡镇、中心校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应组到卷里? (是,组卷的所有复印件必须有红色公章,并由提供人或审验人签字或盖章)53、申请表、确认表、审批表可以涂改吗? (不能涂改,填错一律换表)54、乡镇认定小组如何具体执行公示制度?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