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修订】吸水、氧活化测试设计.doc_第1页
【08修订】吸水、氧活化测试设计.doc_第2页
【08修订】吸水、氧活化测试设计.doc_第3页
【08修订】吸水、氧活化测试设计.doc_第4页
【08修订】吸水、氧活化测试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井吸水剖面测试设计 设计人: 审批人: 施工时间:测试井的基本信息测井目的 井身结构示意图油层及射孔情况注水情况油补距: 套补距: 井下工具情况、人工井底等落实数据如下图:名称直径长度深度层号n射孔井段井段厚度层号射孔井段井段厚度投注日期注水方式注水量 (m3))配 注日 注压 力 (Map)油 压套 压泵 压特 别 提 示通过井下工具注意事项:近期措施情况:历史遇阻位置:通井深度:现场数据复核日注量油压现场测试要求井口闸门齐全,不渗、不漏。套压管柱是否变化测试防喷系统、仪器、辅助工具的选配及同位素选配仪器选取仪器直径耐温耐压工作方式仪器长度供电电压正常电流防喷设备选配防喷耐压防喷型号防喷根数是否注脂连接形式是否注水加重选配材质总重直径是否过芯根数连接形式同位素选配同位素类型比重剂量释放方式释放深度释放器供电电缆选配电缆规格是否防硫是电缆阻值电缆长度电缆阻值做否电缆头电缆现状施工过程要求1.仪器起下速度不得超过3000m/h,测试过程中速度应控制在600m/h。2.测井曲线图应记录张力、测速,如遇阻,记录遇阻曲线。3.下放过程中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和井身状况。4.重复曲线应该大于50m,选择大于3m的目的层计算重复误差,其相对误差为10,统计起伏曲线应该在仪器停止运动的状态下在泥岩层进行记录,记录时间不少于2min,要求统计起伏误差小于10。5.当目的层段没有同位素显示,并且不存在井底和层上漏失现象时,必须测量一条井底至井口的示踪曲线(测速为900m/h,深度比例为1:500)发现非目的层段有同位素异常,必须按规定测速和深度比例进行记录。6.施工中遇到的特殊问题,上报分公司主管领导协调解决。7.详细填写HSE报表记录。备 注1.参照标准:Q/SY DG 1097-2001 生产测井带压施工现场操作规程;Q/SY DG 1098-2001 生产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SY/T5327 放射性核素载体法示踪测井;SY/T 5726 石油测井作业安全规程。2. 具体施工过程严格遵守测井作业指导书中规定。3.本设计所涉及内容如与上述标准违背,依上述标准执.行。4本设计应由测井队技术负责人完成,由分公司主管领导审核。 井氧活化测试设计 设计人: 审批人: 施工时间 测试井的基本信息测井目的 井身结构示意图油层及射孔情况注水情况油补距: 套补距: 井下工具情况、人工井底等落实数据如下图:名称直径长度深度层号n射孔井段井段厚度层号射孔井段井段厚度投注日期注水方式注水量 (m3))配 注日 注压 力 (Map)油 压套 压泵 压特 别 提 示地面检验仪器时不能进行打靶操作,避免误操作发射中子。测试结束后,保证仪器在井下(井口下50m)30min才能提出井口。近期措施情况:历史遇阻位置:通井深度:现场数据复核日注量油压现场测试要求井口闸门齐全,不渗、不漏。套压管柱是否变化测试防喷系统、仪器及辅助工具的选配仪器选取仪器直径耐温耐压仪器型号仪器长度供电电压正常电流防喷设备选配防喷耐压防喷型号防喷根数是否注脂连接形式是否有BOP加重选配材质总重直径是否过芯根数连接形式电缆选配电缆规格是否防硫电缆长度电缆阻值做否电缆头电缆现状三、测试点选取序号测点深度序号测点深度序号测点深度序号测点深度序号测点深度序号测点深度序号测点深度1611162126312712172227323813182328334914192429345101520253035四、施工过程要求1、下放过程中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和井身状况,仪器起下速度不允许超过3000m/h。2、使用DSC氧活化测井仪测试时,在测试软件里观察井温,压力,CCL,伽马,D1,D2,D3,D4的计数状况,以及中子发生器的道号、阳极电流、命令等是否接收正常等情况。3、使用AFL氧活化测试时,在测井软件中观察缆头电压,井温、CCL、伽马1-5通道的计数是否正常等情况。4 下放仪器在井口下100m深度处打靶检验,测试该井总注入量。5、密切监视井下温度,不能超过仪器极限值的80,如仪器在同一位置遇阻三次,记录遇阻曲线。6、在遇阻位置上测GR曲线至层上50m,在起伏较大处测量重复曲线,并进行现场校深,计算实际测试深度点。7、运行测井软件,进行流量定点测量,现场记录、转换原始测井数据*.TXT格式存盘。 8、现场录取资料验收合格后,将测试资料交解释站。备注:1.参照标准: Q/SY DG 1097-2006 生产测井带压施工现场操作规程;Q/SY DG 1098-2006生产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SY/T 5726-2004 石油测井作业安全规程。2. 具体施工过程严格遵守测井作业指导书中规定。3.本设计所涉及内容如与上述标准违背,依上述标准执行。4本设计应由测井队技术负责人完成,由分公司主管领导审核。封皮:吸水剖面(氧活化)测试设计 下面XX分公司XX队 第一部分:设计管理制度第二部分:设计填写要求及图例第三部分:活页设计吸水剖面设计填写要求1、 在测试井基本信息一栏的井深结构示意图填写,应根据通知单,在左侧图中顺序标注该井井下工具的图例,并在右侧表格中对应的写出工具的名称、型号、内径、长度和下入深度,主要技术参数及所在深度,标注如下图示范名称内径长度深度2、 在特别提示一栏要对该井最近措施情况、历史遇阻位置、仪器通过一些特殊井下工具时时的注意事项。3、 测试防喷系统、仪器及辅助工具的选配一项,按照其中内容提示逐项填写其中连接形式填写方式如下:对于加重连接串:2根1米钨钢1根0.5米钨钢。则连接形式为:1+1+0.5 对于防喷连接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