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主讲 赵庆美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高分子化学 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高分子物理 金日光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参考教材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 魏无际俞强崔益华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教材 高分子科学的简介 高分子科学的简介 高分子科学的简介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高分子材料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高分子材料 材料的分类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优点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高分子材料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高分子材料 11 高分子材料的广泛使用 衣 食 住 行 衣 12 衣 食 住 行 食 13 衣 食 住 行 住 14 衣 食 住 行 行 HyundaiQarmaQLexan PC XenoyiQ PBT Noryl PPO BayerAll plastic carMakrolon PC Desmopan TPU 第一章绪论 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史高分子基本概念高分子的分类高分子的命名高分子的结构特征高分子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聚合反应以及分类 1 1高分子科学的发展 远古时期 天然高分子材料已得到应用 皮毛 天然橡胶 棉花 虫胶 蚕丝 木材等 15世纪 美洲玛雅人用天然橡胶做容器 雨具等生活用品 19世纪中期到后期 天然高分子的改性和加工工艺得到开发1839年美国人Goodyear发明了天然橡胶的硫化1855年英国人Parks实现硝化纤维产业化1870年Hyatt制得赛璐珞塑料 硝化纤维 樟脑 乙醇高压共热 1887年 法国人Chardonnet用硝化纤维素的溶液进行纺丝 制得了第一种人造丝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 20世纪初 合成高分子得到开发和应用 1907年 Baekeland为寻找虫胶的代用品 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酚醛树脂1926年 美国Semon合成了聚氯乙烯1930年 合成聚苯乙烯1935年 英国ICI公司高压聚乙烯问世1935年 杜邦公司Carothers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制成合成纤维 尼龙661953年 低压PE PP被聚合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 20世纪中期 至今 各种具有特殊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层出不穷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材料种类的涌现举例 高分子 Macromolecular Polymer 概念的形成和高分子科学的出现始于20世纪20年代 高分子理论和聚合方法上的突破 胶体理论 聚合物理论 淀粉 水解产物葡萄糖 葡萄糖缔合体天然橡胶 裂解产物异戊二烯 二聚环状结构缔合体 高分子物质是由具有相同化学结构的单体经过化学反应 聚合 用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 高分子理论和聚合方法上的突破 1920年德国Staudinger发表了 论聚合 的论文 提出高分子物质是由具有相同化学结构的单体经过化学反应 聚合 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大分子化合物 1932年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 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成为高分子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建立的标志 1953年诺贝尔奖 32 TheNobelPrizeinChemistry1953 UniversityofFreiburg StaatlichesInstitutf rmakromolekulareChemie StateResearchInstituteforMacromolecularChemistry FreiburgBreisgau FederalRepublicofGermanyb 1881d 1965 20世纪20年代首次提出 高分子 的概念 建立了高分子学说 高分子科学的奠基人 HermannStaudinger forhisdiscoveriesinthefieldofmacromolecularchemistry 33 早在1861年 胶体化学的奠基人 英国化学家格雷阿姆从高分子溶液具有胶体性质着眼 提出了高分子的胶体理论 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某些高分子的特性 得到许多化学家的支持 20世纪初 人们已经通过分解产物确认了一些天然聚合物的分子式 如淀粉和天然橡胶 但并不清楚其分子结构如何连接 因此套用胶体理论认为这些分子是小分子单体的缔合胶体 Staudinger并不认同胶体理论 经过多年研究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 berPolymerisation 论聚合 认为聚合不同于缔合 它是分子靠正常的化学键结合起来 天然橡胶 聚苯乙烯等聚合物应该具有线性链式的价键结构式 2020 2 9 34 Staudinger的观点一提出就遭到胶体论者的激烈反对 争论持续了10年 但这一新观点一开始并不为主流所认同 诺贝尔奖化学奖获得者HeinrichWieland曾劝告Staudinger说 Dearcolleague leavetheconceptoflargemoleculeswellalone organicmoleculeswithamolecularweightabove5000donotexist Purifyyourproducts suchasrubber thentheywillcrystallizeandprovetobelowermolecularsubstances 1926年瑞典化学家T Svedberg等人设计并用超离心机测定出蛋白质的分子量 1928年K H Meyer和H F Mark用X射线技术测定纤维素和天然橡胶中大分子的晶区尺寸 1935年W H Carothers在Staudinger的理论基础上合成出了尼龙 PaulJ Flory 建立了高分子长链结构的数学理论 1948年 推出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 使粘度 扩散 沉降等宏观性质与分子微观结构有了联系 高分子理论和聚合方法上的突破 1974年诺贝尔奖 1953年德国人齐格勒 TiCl4 Al C2H5 3 低压聚乙烯 意大利人纳塔 TiCl3 Al C2H5 3 等规立构聚丙烯1963年齐格勒 纳塔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高分子理论和聚合方法上的突破 KarlZiegler1898 1973 GiulioNatta1903 1979 石油裂解产物得到充分利用 定位聚合的实现 1956年 美国Szwarc提出活性聚合概念 高分子进入分子设计时代 高分子理论和聚合方法上的突破 活性聚合的实现 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 SBS弹性体 Hard Hard Soft 高分子 也叫聚合物分子或大分子 具有高的相对分子量 104 106 其结构必须是由多个重复单元所组成 并且这些重复单元实际上或概念上是由相应的小分子衍生而来 Polymermolecule Macromolecule 根据IUPAC1996年之建议 ExcerptfromPureAppl Chem 1996 68 2287 2311 1 2高分子基本概念 聚氯乙烯 聚乙烯醇 实际上 概念上 高分子 小分子 聚合反应 Polymerization 单体 能够进行聚合反应 并构成高分子基本结构组成单元的小分子 如PVC单体为氯乙烯 Monomer 1 2高分子基本概念 方括号表示重复连接的意思 方括号内是重复连接的单元 n代表重复单元数 构成高分子链并决定高分子结构的原子团 重复组成高分子分子结构的最小的结构单元 结构单元 ConstitutionalUnit 重复单元 ConstitutionalRepeatingUnit CRU 1 2高分子基本概念 与单体分子的原子种类和各种原子的个数完全相同 仅电子结构有所改变的结构单元 单体单元 Monomer ic Unit 1 2高分子基本概念 高分子链的末端结构单元 末端基团 EndGroups CH3CH2 CH2CH2 n CH2CH3 聚乙烯 涤纶 1 2高分子基本概念 1 2高分子基本概念 聚合度 DegreeofPolymerization 高分子大小的度量 以重复单元数为基准 以结构单元数为基准 聚合物是不同聚合度的同系物的混合物聚氯乙烯 尼龙 66 统计平均聚合度 1 2高分子基本概念 聚合物的分子量 重复单元的分子量与重复单元数的乘积或结构单元分子量与结构单元数的乘积 M0 重复单元的分子量 M1 结构单元的分子量 molecularweight 重复单元数 结构单元数 由一种 真实的 假设的 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如 均聚物 Homopolymer 氯乙烯单体 假设单体 乙烯醇 1 2高分子基本概念 生成均聚物的聚合反应称均聚反应 Homopolymerization 由一种以上 真实的 假设的 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生成共聚物的聚合反应称为共聚反应 共聚物 Copolymer 判别均聚物 聚合物分子有且只有一种结构单元 该结构单元可以由一种真实的或假设的单体衍生而来 1 2高分子基本概念 来源 天然高分子 自然界天然存在的高分子 半合成高分子 经化学改性后的天然高分子 主链元素 链原子 组成 碳链高分子 主链 链原子 完全由C原子组成 杂链高分子 主链原子除C外 还含O N S等杂原子 元素有机高分子 主链原子由Si B Al O N S P等杂原子组成 合成高分子 由单体人工合成的高分子 1 3高分子的分类 碳链高分子 杂链高分子 元素有机高分子 聚乙烯 聚丙烯 聚乙二醇 尼龙 6 聚二甲基硅氧烷 1 3高分子的分类 1 3高分子的分类 重要的碳链聚合物 1 3高分子的分类 重要的杂链聚合物 性质和用途 塑料 纤维 橡胶 涂料 胶粘剂 功能高分子 以聚合物为基础 加入 或不加 各种助剂和填料 经加工形成的塑性材料或刚性材料 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材料 纤细而柔软的丝状物 长度至少为直径的100倍 1 3高分子的分类 涂布于物体表面能成坚韧的薄膜 起装饰和保护作用的聚合物材料 能通过粘合的方法将两种以上的物体连接在一起的聚合物材料 具有特殊功能与用途但用量不大的精细高分子材料 1 3高分子的分类 热塑性高分子热塑性高分子在受热后会从固体状态逐步转变为流动状态 这种转变理论上可重复无穷多次 或者说 热塑性高分子是可以再生的 聚乙烯 聚丙烯 聚氯乙烯 聚苯乙烯和涤纶树脂等均为热塑性高分子 根据高分子受热后的形态变化 热固性高分子热固性高分子在受热后先转变为流动状态 进一步加热则转变为固体状态 这种转变是不可逆的 换言之 热固性高分子是不可再生的 通过加入固化剂使流体状转变为固体状的高分子 也称为热固性高分子 典型的热固性高分子如 酚醛树脂 环氧树脂 氨基树脂 不饱和聚酯 聚氨酯 硫化橡胶等 I 习惯命名法 天然高分子 一般有与其来源 化学性能与作用 主要用途相关的专用名称 如纤维素 来源 核酸 来源与化学性能 酶 化学作用 合成高分子 1 由一种单体合成的高分子 聚 单体名称如聚氯乙烯 聚乙烯等 1 4高分子的命名 2 由两种单体通过缩聚反应合成的高分子 聚 两单体生成的产物名称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聚己二酰己二胺两单体名称简称加后缀 树脂 酚醛树脂 脲醛树脂两单体名称简称加后缀 橡胶 丁苯橡胶 丁腈橡胶 乙丙橡胶 1 4高分子的命名 3 由两种单体通过链式聚合反应合成的共聚物 两单体名称或简称之间 共聚物 如乙烯和乙酸乙烯酯的共聚产物叫 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4 聚 高分子主链结构中的特征功能团 指的是一类的高分子 而非单种高分子 如 1 4高分子的命名 含酰胺键 CONH 聚酰胺 polyamide 含酯键 COO 聚酯 polyester 含醚键 O 聚醚 polyether 含砜键 SO2 聚砜 polysulfone 5 商品名 尼龙 nylon 聚酰胺 尼龙6 聚己内酰胺 尼龙66 聚己二酰己二胺 尼龙610 聚癸二酰己二胺 尼龙1010 聚癸二酰癸二胺 前面数字表示二元胺的碳的数目 后面表示二元酸的碳的数目 纶 合成纤维 涤纶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锦纶 尼龙6 维尼纶 聚乙烯醇缩醛 腈纶 聚丙烯腈 氯纶 聚氯乙烯 丙纶 聚丙烯 芳纶 聚对苯二酰对苯二胺纤维 1 4高分子的命名 1 4高分子的命名 ABS 丙烯腈 Acrylonitrile 丁二烯 Butadiene 苯乙烯 Styrene 共聚物SBR 丁苯橡胶 Styrene ButadieneRubber EPR 乙丙橡胶 Ethylene PropyleneRubber EVA 乙烯 Ethylene 醋酸乙烯 VinylAcetate 的共聚物 6 俗名 有机玻璃 玻璃钢 由玻璃纤维增强的不饱和聚酯或环氧树脂 II IUPAC系统命名法 1 确定重复结构单元 2 按规定排出重复结构单元中的二级单元循序 规定主链上带取代基的C原子写在前 含原子最少的基团先写 3 给重复结构单元命名 按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IUPAC命名规则给重复结构单元命名 4 在重复结构单元的命名加以前缀 聚 1 4高分子的命名 重复结构单元为 1 1 氯代乙烯 聚 OCH2CH2 聚氧化乙烯 Poly 1 chloroethylene 举例 1 4高分子的命名 OCH2CH2 n 1 5高分子的结构 1 6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聚合物最基本特征 分子量大 1 6 1聚合物的分子量 常用聚合物的分子量 1 6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聚合物作为材料许多优良性能都与分子量有关如 抗张强度 tensilestrength 冲击强度 impactstrength 断裂伸长 breakingelongation 可逆弹性 reversibleelasticity 1 6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分子量提高 有利于材料的机械性能提高 但过高的分子量会导致材料熔融时的粘度较大 不利于材料的加工 在满足材料的机械性能的前提下 高分子的分子量应尽可能小一些 以有利于材料的加工 A点 最低聚合度 低于此值时 聚合物完全没有强度 一般在40以上 当超过此值时 强度急剧上升 达到临界点B后 强度上升又变缓慢 B点 临界聚合度 一般约在200以上 临界分子量 CriticalMolecularWeight 聚合物的分子量或聚合度是统计的 是一个平均值 叫平均分子量或平均聚合度 平均分子量的统计可有多种标准 其中最常见的是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 1 6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平均分子量 1 6高分子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1 数均分子量 number averagemolecularweight 试样总质量按分子总数来平均 N1 N2 Ni 分子量为M1 M2 Mi的分子数 Ni 相应分子所占的数量分数 低分子量部分对数均分子量影响较大 1 6高分子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2 重均分子量 weight averagemolecularweight 由各级分重量来平均的分子量 W1 W2 Wi 分子量为M1 M2 Mi的聚合物分子的重量 Wi 相应的分子所占的重量分数 高分子量部分对重均分子量影响较大 聚合物是由一系列分子量 或聚合度 不等的同系物高分子组成 这种同种聚合物分子长短不一的特征称为聚合物的多分散性 1 6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1 6 2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 多分散性 单独一种平均分子量往往不足以表征聚合物的性能 了解分子量分布的情况 1 6高分子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单分散性聚合物 d 1 缩聚物 如聚酯 聚酰胺等 d值较小 加聚物 如聚丙烯腈 聚氯乙烯等 d值较大 阴离子聚合的聚苯乙烯 d值为1 02 1 20 可作标样 常见聚合物d值 2 50 表征分子量分布宽度 比值越大 分布越宽 d 多分散性的表征方法 1 多分散系数 d 1 6高分子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2 分子量分布曲线 分子量分布 聚合物性能 合成纤维 分布窄合成橡胶 分布宽 1 7聚合反应的类别 单体 聚合物 聚合反应 按元素组成和结构变化 加聚 缩聚按动力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医执业医师自我提分评估含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工厂设备维护与检修手册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及答案
- 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专升本模拟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通关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综合提升测试卷【考点精练】附答案详解
- 远程医疗服务模式下的医疗市场竞争分析报告
- 2025年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传播策略报告
- 自考专业(法律)自我提分评估带答案详解(综合卷)
- 子宫内膜癌医师教学查房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 膝痹中医护理方案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 铸造基础知识及常见铸造缺陷简介演示
- 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考试资料)
- 仓储技术与库存理论简论
- 日地空间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和预报研究课件
- 西安大唐不夜城的项目整体推广的策略提案的报告课件
- 可下载打印的公司章程
-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记录表(共7页)
- 公开课教学评价表
- 消防验收规范标准(最新完整版)1984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