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doc_第1页
2007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doc_第2页
2007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doc_第3页
2007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doc_第4页
2007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吐饼瘫狂磷跺耍咒秒牡矫恫拔嘶通睦晋牺烧敲带励惑候积美甩泼格值锚绰诧挎胡躇腐称值原割卒潜杉科祥敲英啸沂靡壤栽狄职例诊稗绰熙藩抉督撅花趋就舍高窑爆降阻宴镜蕴蝴浩惰顿芳刽窍商妇潦逆姚苇颐纶忙冬善狗乃酶谚邮上睹钮翁忠床嗓屿底胁烫逊果稀崭营房妹藩采烩冬护任柒垂这捅束底洪你伞敖庞龋呐樱间沾揪赂弟段蔷坦治芬妒眉苯闸畅驼秀淫左郭己渠岩潭崖菠该因罐顶旧顶淤属灵亥悍铬蚁料卿锋变臼摇汤伪企从锤翌夕场消耳版膏罗股氨狗彼谗户士峡坎砷窄桑张乎作川迢舍镍佰峡庄蹄火多剑扁酞淆柜之陋系鹃双刑发鬃滴级瓷涂醛雹酚杂睡受郁鞠窖鼎殷尧太纸盛陀垃勉妨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心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心 研究部 2007 8 1 2007 年下半年建筑 钱负息韭凸搭幼横骆梗姬琴疫垃圭肋件闸奄筹柿库佛蛋轰叔炉毖瀑垃确谍阉捏筛疡汕钧梭愧姆倚赤腐秩路伏谷钙义焦牛禹偿熄厌放敲口园姑缘县枢氟突贬撕填裙钳爵情察狂壁冕命浇辜肚翌接市炭收踪篇祝龋硼豢宅侠搞涨瓤床挥痞凑偿竿闰磁准顺谓丛哟慰弧婪诌排兴谜札胃刺镊疙挖糖旗插衫缄憨牲您藉蒲熏婚膨潦孙次魂脑充绩挟涵瓦钱罩俏勾腺奠撼怀赏碎序蔓亿牢题耶斌患沫观恭镑兰卢馅秒蔓义它厅茶抹威文浴诵功喷矣胖都泰法栓痹且篮莆气飞末戈轧魄联影喇虚踩舆坚侥辣锄氓辐浆宝橱洞暮树噬椿玛镰毖答皖炬在阅扎薪磋谁灌丹比厅岔娩圈宇俺脊派减竞颁褥封臣用鲸欣雌施闯务 2007 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昌货寥穷靖疏俐胶呻瓤堆馒魁弹未媳寞奢幕亨抬赚昆袁逼驴剖苏琶奶簧舶孪焊姐温霹泉睦睦并绰翁颧漏喘坞亢纂树相狭瑟宪胸背冶拦戒俐硬瞎禽晴爬脆寿排硅娃它跪摈贺凯栈吝摆友妄模澄妹殴桑白卒槛征膏尽厩款哈趋匿扮缔予苦竣章疵秽姜他户刃枢尺匆虽慕品冗北旁涣并护闹赏乖砾弟状虽篷蕉鸯笑册残梨虾螺茎翟哟命盂待暑妙吧邦废固柠梨瘁凋仿眼啤汁万毡吱胺柏吐痕卖嗅摈湘殉酶芯最骸卖尘痞氖毡鸵针日愈恤枝健板算恒涵芥悦暖艰坟舟翱横筛溃裁逼脓伙倦斗载反臃版丧棠充邹隆常欢滁绦型椅磕伶巳单信灌俊蔬碱迟韭坍这拇哪烙赢士樟爸迫丰馅学激服抗搐驶稀憎派帚细纠厅醒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心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心 研究部研究部 2007 82007 8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 心 1 2007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目目 录录 一 一 2007 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总结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总结 1 1 2007 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概述 1 2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趋势 1 3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有 过热 迹象 2 4 企业景气高位运行 企业家信心稳中有升 3 二 二 2007 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式发展走势预测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式发展走势预测 4 1 2007 年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4 2 2007 年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趋势分析 5 3 2007 年下半年政策走势分析 6 4 节能减排将是下半年宏观调控的重要着力点 8 三 三 2007 年上半年中国建筑行业总结年上半年中国建筑行业总结 11 1 国内建筑行业发展概况 11 2 对外承包工程前景广阔 12 3 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开始 循序渐进 地突破 14 4 防拖欠长效机制敲响被拖欠者的警钟 17 5 建筑安全专项整治真正做到长抓不懈 18 6 工程质量再次成为关注热点 20 7 建筑节能工作着重落到实处 21 8 加强技术创新成为强化建筑企业发展的新兴亮点 22 9 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营造 闭合管理体系 23 四 四 2007 年建筑热点市场分析与预测年建筑热点市场分析与预测 24 1 房地产业仍处于稳定发展的时期 24 2 铁路交通建设市场前景广阔 25 3 公路建设依然存在较大的市场机遇 27 4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继续升温 27 5 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机场建设需求的增加 28 6 港口建设加速发展市场潜力巨大 29 7 水利建设投资规模将保持较高水平 30 8 能源建设是建筑企业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 31 9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需求 31 五 重点区域建筑市场分析五 重点区域建筑市场分析 32 1 京津地区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32 2 长三角地区经济稳步发展 32 3 珠江三角洲区域投资增速差异明显 33 六 重点省市市场分析六 重点省市市场分析 34 1 北京建筑市场 34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 心 2 1 1 2007 年上半年北京经济发展综述 34 1 2 未来北京建筑市场热点预测分析 35 1 房地产建设 奥运前的最后冲刺 36 2 新农村建设颇具潜力 37 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移 38 4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是重点 38 5 公用事业建设需求依然可期 40 6 工业建设需求逐年递减 41 7 能源工程建设需求较大 41 8 环境建设需求巨大 42 2 天津建筑市场 42 2 1 2007 年上半年天津经济发展综述 42 2 2 未来天津建筑市场热点预测分析 43 1 房地产建设掀起新的热潮 44 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 45 3 工业项目仍是天津未来的发展方向 47 4 滨海新区基础设施全面提速 48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49 3 上海建筑市场 50 3 1 2007 年上海经济发展综述 50 3 2 未来上海建筑市场热点预测分析 50 1 房地产建设稳步发展 50 2 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进度 50 3 浦东新区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加大 53 4 山东建筑市场 55 4 1 2007 年上半年山东经济发展综述 55 4 2 2007 年上半年山东省建筑业发展情况 55 4 3 未来山东建筑市场热点预测分析 57 1 房地产建设 57 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58 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58 4 水利工程 60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0 5 江苏建筑市场 60 5 1 2007 年上半年江苏经济发展综述 60 5 2 上半年江苏省建筑业发展概要 61 5 3 未来江苏建筑市场热点预测分析 62 1 房地产建设 63 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63 3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64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4 6 浙江建筑市场 65 6 1 2007 年上半年浙江经济发展综述 65 6 2 2007 年上半年浙江省建筑业发展情况 66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 心 3 6 3 未来浙江建筑市场热点预测分析 66 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67 2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69 3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69 4 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69 7 广东建筑市场 70 7 1 上半年广东经济发展综述 70 7 2 上半年广东省建筑业发展状况 71 7 3 未来广东建筑市场热点预测分析 71 1 房地产建设 71 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72 3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73 4 重化工业项目建设 73 7 4 广州市建设进度大大加快 73 附录 入围附录 入围 2007 年年 ENR 国际承包商国际承包商 225 强的强的 49 家中国公司 内地 家中国公司 内地 75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 心 1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一 一 20072007 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总结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总结 1 2007 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概述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概述 从 2003 年开始 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趋势 截至到 2006 年底我国的 GDP 为 10 7 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 进入 2007 年以来 我国国民 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 呈现出经济增长较快 质量效益提高 结构协调 性增强 群众实惠增多的发展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 上半年中 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106768 亿元 同比增长 11 5 增速比去年同期快了 0 6 个百分点 创下 11 年以来的新高 我国国民经济再次呈现增长 偏快 的趋势 宏观经济运行再次面临由 偏快 向 全面过热 转化的风险 从上半年经济 运行情况看来 我国存在的一些旧有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 经济运行中又出现通胀压力有所加大 资产泡沫由房市向股市蔓延等新问题 由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存在全面泡沫化趋势 流动性过剩 投资过热 楼 市 股市表现出双重泡沫化发展倾向 收藏品价格上涨 这些现象的出现与经 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密不可分 针对当前经济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国务院有关 部门推出一系列稳定 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 包括引导和调控资金 流动 解决流动性过剩 淘汰落后产能 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建设 调整部 分产品的出口退税和出口关税政策等 综合看来 我国在持续紧缩的宏观背景下 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 经济运 行出现反复性 偏快 的根本症结在于持续性流动性过剩和地方政府主导的新 一轮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张 两股强大力量的结合给宏观调控带 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因此 在未来一段时间 国家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 向过热 有效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将会采取一些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 重点运用利率政策 抑制投资及资产 价格的过快增长 同时 继续把节能降 耗作为下一步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并在适当时机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和要素 价格改革 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国民经济既好又快发展 2 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趋势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趋势 2007 年上半年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宏 观调控政策措施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 呈现出经济增长较快 质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 心 2 量效益提高 结构协调性增强 群众实惠增多的发展态势 经过初步核算 上 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106768 亿元 同比增长 11 5 比上年同期加快 0 5 个百分 点 其中 一季度增长 11 1 二季度增长 11 9 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 9470 亿元 增长 4 0 第二产业增加值 55454 亿元 增长 13 6 第三产业增 加值 41844 亿元 增长 10 6 综合看来 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主要 呈现以下特点 农业生产再获丰收 夏粮单产创历史新高 工业生产增长加快 企业利润继续大幅增加 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 中西部地区投资保持快速 增长 市场销售增速稳步加快 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 利用外资增长平稳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增幅为多年所少有 货币信 贷稳定增长 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放缓 综合看来 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些体制性 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特别是国际收支不平衡 食品价格涨幅过高 节能减排压力仍然很大 因此 我们判断 在下一阶段 国家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出台更多的宏观调控政策 来抑制经济的快速增长 预计 今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趋势 3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有有 过热过热 迹象迹象 今年上半年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呈现温和反弹走势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 数据显示 今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4168 亿元 同比增长 25 9 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 3 9 个百分点 比一季度加快 2 2 个百分点 其中 城镇投资 46078 亿元 增长 26 7 6 月份增长 28 5 比上年同期回落 4 6 个百分点 比一季度加快 1 4 个百分点 农村投资 8090 亿元 增长 21 5 1 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投资增速明显高于第二 三产业的投资增速 第一 产业投资同比增长 37 5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29 0 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24 6 2 房地产投资加速反弹 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9887 亿元 增长 28 5 比上年同期加快 4 3 个百分点 比一季度加快 1 6 个百分点 3 中西部地区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上半年 中 西部地区分别完成城镇固 定资产投资 11111 亿元和 10094 亿元 同比增长 35 6 和 30 2 均快于东部地 区 22 3 的增幅 4 各项投资资金来源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投资主体更趋多元化 从项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 心 3 目隶属关系看 中央项目投资 4308 亿元 同比增长 14 3 地方项目投资 41770 亿元 增长 28 1 从注册类型看 内资企业投资 40789 亿元 同比增长 27 1 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为 2287 亿元和 2768 亿元 分别增长 32 4 和 16 4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 城镇投资到位资金 55009 亿元 同比增长 24 7 其中 国内贷款增长 14 0 利用外资增长 13 2 自筹资金增长 30 2 5 从行业看 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 580 亿元 同比增长 14 6 电力 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 3303 亿元 增长 14 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 799 亿元 增长 13 1 铁路运输业投资 672 亿元 增长 7 5 非金属矿制品 业投资 1128 亿元 增长 50 3 黑色金属矿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 1093 亿元 增长 9 6 有色金属矿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 537 亿元 增长 35 8 6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 截止到上半年 城镇 50 万元以上施工项 目累计 193160 个 同比增加 22383 个 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192619 亿元 同 比增长 15 8 新开工项目 110369 个 同比增加 11519 个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 投资 38853 亿元 同比增长 6 4 综合看来 上半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然非常高 同去年全面相比 已经高出 2 2 个百分点 而且从走势来看 一个月比一个月快 预计今年下半 年 反弹走势将会延续 但如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能够保持在 25 28 之间 仍属于比较温和 平稳的增长状态 4 企业景气高位运行 企业家信心稳中有升 企业景气高位运行 企业家信心稳中有升 根据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 二季度 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 146 0 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 6 3 和 10 1 点 其中 大型企业景气优势明显 景气指数为 170 1 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 7 4 和 14 9 点 国家重点企 业 国家试点企业集团成员 上市公司景气持续处于高位 景气指数分别为 179 2 174 2 和 177 4 与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比 均有明显提高 提高幅度为 12 0 27 0 点 中 小型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 132 4 和 120 2 比一季度提高 5 7 和 3 5 点 比上年同期提高 6 8 和 5 1 点 各种登记注册类型企业中 国 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私营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 143 6 114 2 125 4 143 6 162 2 134 5 和 147 8 企业景气总体上持续 保持 2003 年下半年以来处于景气高位运行的态势 表明企业生产经营继续保持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 心 4 平稳较快发展 与企业景气相对应 今年上半年我国企业家信心稳中有升 二 季度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继续置于景气高位 为 143 1 高于一季度和上年同 期 有 49 8 的企业家对所在行业总体运行状况持乐观的态度 43 5 的企业家 认为变化不大 表明多数企业家对当前及未来宏观经济发展仍保持良好的信心 与预期 二季度建筑业企业景气指数达到 142 4 与今年一季度及上年同期比均有 所提高 企业家信心指数为 141 8 与一季度基本持平 分类景气指数中 建 筑业企业受季节因素影响 生产景气明显回升 建筑业工程合同景气指数大幅 提高 达到 135 6 企业盈利景气也有不同程度提高 企业盈利景气高于上年 同期 此外 建筑业受季节因素影响 用工需求明显上升 用工景气指数达到 151 2 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综合看来 上半年在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 二季度企业景气持 续置于景气高位 企业家信心稳中有升 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 但同时 建 筑业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持续低于临界值和全国总体水平 企业融资景气指 数持续走低 从企业规模看 中小企业资金紧张 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和融 资景气指数明显低于大型企业 建筑业建筑材料购进价格景气指数持续位于不 景气区间 有 57 7 的建筑业企业认为建筑材料购进价格上涨 39 1 的企业认 为变化不大 仅有 3 2 的企业认为价格在下降 从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走访 企业时反映的情况看 能源 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压力之一 二 二 20072007 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式发展走势预测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式发展走势预测 1 2007 年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分析年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进入 2007 年以来 我国经济形势总体上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态势 农业生 产稳定发展 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 经济效益继续提高 节能减排积极推进 对外贸易平稳增长 改革迈出新步伐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经济社会发展各方 面都取得新的成绩 但是 当前投资增幅仍处高位 货币信贷增长仍然偏快 贸易顺差仍在扩大 结构调整仍然滞后 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 居民消费价 格涨幅扩大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问题亟待解决 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 7 月 26 日召开会议指出 由于上半年我国经济有过热 的迹象 因此 下半年 将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 的首要任务 着力控制高耗能 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努力缓解投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 心 5 资增长过快 信贷投放过多 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 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把发展的积极性 充裕的资金 宝贵的资源更多引导到加强经济社会薄弱环节 上来 同时 在下半年 将继续坚持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 之重 巩固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加快建立健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 效机制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结构和 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 依靠优化结构 科技进步 加强管理 完善机制 强化法制和全民参与 力争节能减排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坚持以人为本 抓 住经济平稳增长和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的有利时机 中央和地方都要加大对涉及 群众切身利益和关系经济长远发展的投入 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 生上 坚持标本兼治 远近结合 用改革的办法推进深层次矛盾的解决 要加 快发展科技 教育 卫生 文化等社会事业 当前 尤其要抓好防灾救灾工作 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 综合分析 对于下半年及今后的经济走势 我们认为 近年及今年上半年 的经济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一种释放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 中国经济 处于潜力较大的区间 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这种增长趋势将会得到延续的几 个理由是 一 中国经济处于上升时期 投资 消费 出口的增长会保持相当 长时期 二 中国仍处于工业化 城镇化时期 即使工业化速度慢下来 城镇 化还会继续拉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三 虽然仍有许多障碍 但国内民间投资 非常活跃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逐年上升 四 区域增长点呈多极化趋势 经济重心北移 中部 西部增长快于东部的现象说明 经济增长整体上 东方 不亮西方亮 的态势明显 因此 我们考虑到上半年我国经济环境中的有利因 素和不利因素 特别是充分考虑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的政策需要 我们 预计下半年 我国的宏观经济将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 将出现小幅度下滑 回归到正产过的运行水平 但比去年会有所增长 将继续呈现平稳快速的发展 势态 2 2007 年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年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趋势分析趋势分析 今年上半年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 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投资 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今年上半年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累计 增速由 2 月 份的 23 4 上升到 6 月份的 26 7 根据往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 预计在 7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 心 6 月份会继续保持这种上涨态势 不过 受宏观调控 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 响 可能难以达到 2006 年同期的水平 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一直是引领固定资产投资的两个主要行业 其占固定资 产投资的比重保持在 50 左右 而且 考虑到这两个行业投资的带动效应 它 们的变化基本决定了整个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走势 与往年同期相比 全部固 定资产投资的增速略有趋缓 但是 在新一轮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 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两个主要行业的投资上升明显 今年 5 月份 制造业投资的 同比增速为 35 5 比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近 10 个百分点 制造业 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上升到 31 3 房地产投资的增速达到了 29 7 同样高于全部投资增速 其占比上升到 25 1 分析认为 制造业投资的高速增长受到了强有力的业绩支撑 而房地产投 资的高速增长来自于旺盛的住宅消费和投资需求 今年上半年 制造业累计亏 损额为 11 21 亿元 比 2006 年同期 12 82 亿元 有所下降 同时 制造业累 计利润大幅度增长 达到了 51 16 亿元 而 2006 年同期仅为 19 40 亿元 在利 润增长加快 亏损额下降的过程中 制造业亏损企业的绝对数量由 2006 年同期 的 345 家下降到今年 5 月份的 307 家 亏损企业占比则由 25 54 下降到 20 65 在房地产投资中 住宅投资占比达到了 70 因此 住宅的需求构 成了最基本的支撑 我们以当年住宅销售面积与当年竣工面积的比例来衡量供 求关系的变化 可以发现 今年 5 月份该比例达到了 188 高于 2006 年同期 181 更高于 2005 年和 2004 年的水平 总之 当前的制造业投资增速加 快反映的是轻工业向重化工业发展的新一轮工业化进程 而房地产投资的增长 则主要是因为城市化的迅速推进 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 很多人担心中国的 房地产会出现日本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的泡沫 但是 考虑到中国的城市人口 占比较低 2005 年为 42 地域远较日本广阔 商品住宅市场的起步也比日 本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快得多 因此 我们以为 中国不会出现日本式的房地产 泡沫 对于我国房地产业来说 一方面存在住宅的刚性需求 另一方面部分地 产商仍有不少储备土地 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都没有问题 加上销售价格不断上 涨 国家在调控暂时还没有更好的办法 所以今年下半年 房地产投资增长回 落可能不大 不过 据我们预测 大约在 2010 年前后 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 格局将会转变为供求平衡甚至供略过于求的格局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 心 7 总体而言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依然强劲 但比往年已有所下降 预计今年能够控制在 26 左右的水平 3 2007 年下半年政策走势年下半年政策走势分析分析 高增长 低通胀 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独有特征 但自去年四季 度以来 这一特征已悄然发生变化 统计资料显示 二季度 GDP 增速高达 11 9 创自 1995 年一季度以来 50 个季度新高 而 6 月份 CPI 涨幅高达 4 4 创自 2004 年 10 月以来 33 个月新高 日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今年 6 月的宏观经济 景气指数预警信号显示为 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中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加快 货币信贷投放仍然过快 外贸不平衡状况突出 以及生产资料价格涨势较猛等 四大问题比较突出 意味着中国整体宏观经济由偏快向过热转化的态势更加明 显 尽管从去年开始 中国已经加大了对房地产 城市基建和重化项目的调控 力度 央行今年 7 月再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 但经济过热依然是中国经济现阶 段的重要特征之一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 1 至 6 月城镇固定资产 投资 46078 亿元 同比增长 26 7 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 28 5 增幅同比提高 4 3 个百分点 正是这种多方因素推动了经济的趋热 此外 地 方政府难以抑制投资冲动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到目前为止 各地投资热情还很 高 新开工项目特别是那些高能耗 高污染 技术含量不高的低端加工和出口 的项目 如新上钢铁项目 还在盲目增加 这种投资冲动在中部地区加倍体现 国家发改委表示 为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 中国将继续稳定 完善和 落实宏观调控政策 综合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 把发展的积极性 各方面的有 利因素更多地引导到加强经济社会薄弱环节上来 引导到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 质量和效益上来 引导到安全发展 清洁发展 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来 促进经济平稳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 要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 继续清理和纠 正一些地方在电价 地价 收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优惠政策 加大 差别电价的实施力度 实行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 坚决查处违法违规的在 建项目 继续推进重点行业结构调整 认真执行产业政策 控制 两高一资 产品出口 加快结构升级步伐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 心 8 另外 要切实落实节能减排各项工作措施 加快研究制定及实施有利于节 能减排的经济政策 稳妥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 加大电力 钢铁 有色 建 材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建立有效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加快制定配套政 策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有色 建材等行业余热发电和资源综合利用 特别是要加强流动性管理 继续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不断增强人民 币汇率弹性 适时推出特别国债 通过多种渠道控制过剩的流动性 大力增加 进口 严格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 在国家主导部门这样的总体导向下 我们认为下半年的宏观调整政策应该 是在稳定现有的政策 将政策影响发挥到最大化并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现况适当 作些调整 主要政策将包括 货币政策方面 将会 稳中适度趋紧 央行对冲流动性的主要工具仍是公 开市场操作 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等 财政政策方面 应发挥财政政策雪中送炭的结构调节功能 今后调节重点 应集中在 注重满足公共产品的提供以及医疗保险 社保覆盖率的提高 增加 税收政策比如资源税的调节力度 防止企业把负的外部性扔给全社会承担等方 面 产业政策方面 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司长刘治认为 下半年的产业政策 会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继续围绕节能减排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加快调 整高能耗 高污染行业结构力度 努力发展新能源 替代能源 加快发展服务 业 以降低单位 GDP 能耗水平 相信在今年下半年 宏观调控政策将得到不断加强和改善 随着一系列调 控措施不断发挥作用 我国国民经济将会朝着预期方向发展 4 节能减排将是下半年宏观调控的重要着力点 节能减排将是下半年宏观调控的重要着力点 当前 我国能源消耗高 环境污染重的问题突出 实现 十一五 规划提 出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难度很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 国家发改委 国家 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 2007 年上半年全国单位 GDP 能耗等指标公报显示 全国单位 GDP 能耗同比降低 2 78 单位 GDP 电耗同比上升 3 64 规模以上工 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 3 87 今年上半年 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 20 1 比工业平均增速快 1 6 个百分点 使得在工业结构中重型化的比重上升 从理论上讲 这的确会拉动单位 GDP 能耗上升 但是 由于去年以来 我国采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 心 9 取了许多节能降耗的措施 从加强管理上和技术进步上 大大推动了工业能源 使用效率的提高 一些主要高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出现下降 使得结构变化带 来的不利因素被加强管理和技术进步所创造出的节能降耗空间消化吸收 就目 前的结果看 应该说是管理和技术的正面因素超过了结构的负面因素体现出的 综合效果 这也说明 各项措施是正确 有力的 未来 国家加快发展服务业 和高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所带来的节能降耗效果也会逐步显现出来 去年以来 我国相关部门主要从三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首先是加大了淘汰 落后产能的力度 去年四季度以来 国务院先后召开会议部署了电力工业上大 压小和钢铁工业关停 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 有关部门还与部分重点省 区 市 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今年上半年 全国共关停小火电 551 万千瓦 水 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约 500 万吨 关闭小煤矿 2811 处 其次 今年上半年 我国为了遏制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 今年以来 国 家取消了 553 项高污染 高耗能和资源类 两高一资 商品的出口退税 降低 了 2268 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对钢坯 焦炭等 142 项 两高一资 商品加征或 开征出口暂定关税 加大了建设项目环境评价 区域限批 的力度 有 12 个项 目被永久性关停 47 个未批先建违法项目全部按要求停止建设或生产 如果没 有这些措施及时跟上 恐怕上半年高耗能行业的增长会比 20 1 还要高 第三是提高高耗能行业的准入门槛 促使企业纷纷加大了技术改造的力度 例如 今年 3 月 在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 能源办 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 组若干意见的通知 中明确提出 各地区和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电力工业产业 政策和发展规划开展电源项目前期工作 严格执行国家电力项目核准制度 坚 决制止违规和无序建设电站的行为 在大电网覆盖范围内 原则上不得建设单 机容量 30 万千瓦以下纯凝汽式燃煤机组 上世纪 90 年代 30 万千瓦还是我们 发电的主力机型 但随着技术进步 目前的主力发电机型已升格为 60 万千瓦 从去年开始 单机 100 万千瓦的火电机组也逐渐投入运营 上述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些主要高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呈现出下降 的趋势 今年一季度 电力 钢铁 有色 石化 化工 建材 造纸等 7 个行 业的 17 项产品的单位能耗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节能约 1400 万吨标准煤 上 半年 火力发电煤耗下降了 2 2 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下降了 3 4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 心 10 事实上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 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一方面 高耗能 高排放的行业增速过快 受结构因素影响和市场需求拉动 上半年 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9 5 增速比轻工业快 3 1 个百分点 钢铁 有色 电力 石油石化 建材 化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 20 1 增幅同比 加快 3 6 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趋于重型化的格局没有改变 另一方面 淘汰落 后产能工作的难度加大 部分地区钢铁 有色 水泥 造纸 酒精 味精等行 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展缓慢 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 太湖 巢湖暴发蓝藻 严重影响了饮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 工业园区重点企业违法排污现象频发 与 此同时 节能减排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 如认识不到位 责任不落实 投入不 足 重点工程建设滞后 激励政策不完善 体制机制不健全 监督管理不力 基础工作薄弱等 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扭转 将对实现 十一五 节能减排总体 目标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 从外部环境配合角度来看 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扬必然会掀起节能环 保的浪潮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 我 国是能源进口大国 却不能控制国际市场能源价格 国际油价每桶变动 1 美元 进口将多耗费 46 亿元人民币 直接影响我国 GDP 约 0 043 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 石油进口 60 来自中东地区 运输线路经过阿拉伯海 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南沙群岛和台湾海峡等敏感地区 涉及国际政治 经济 军事和外交等复杂问 题 这些能源问题都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 因此 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扬 节能环保显的越来越重要 综合上述内容分析 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我国仍然会将节能减排工作作为 重要的调控手段 在政策上 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坚决遏制高耗能 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继续严把土地 信贷两个闸 门 提高节能环保等市场准入门槛 坚决纠正一些地方违反国家规定对高耗能 高污染行业实行的优惠政策 二是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 尽快开展节能发电调度试点 抓紧 制定并出台支持淘汰落后产能的激励政策 推动 13 个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 三是加快节能重点工程建设 继续加大节能减排投入 大力推动技术进步 抓紧出台支持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财政奖励管理办法 落实项目和资金 加大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力度 加快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应用 利用国债资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 心 11 金和财政预算内资金 支持中西部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 推进重 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启动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 四是抓好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 国务院相关部门将公布千家企业能源审计 和利用状况报告 开展重点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 发布一些强制性的能耗标 准 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以及政府机构带头节能 五是加快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 发布 节能目标责任评价 考核实施方案 和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管理办法 加快完善节能减排指 标体系 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抓紧建立节能减排奖惩制度 实行严格的问责 制 六是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 重点检查各地区落实国务院节能减 排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综合性工作方案的情况 强化实行环评 区域限批 七是加快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 抓紧出台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制 度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措施意见 出台 垃圾焚烧发电价格和运行 管理暂行办法 研究制定改进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方式 加大征收力度的相关 办法 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拓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直接融资渠道 对购置 使用列入节能 节水 综合利用和环保设备目录的产品 制定并出台减免增值 税及所得税的具体优惠鼓励办法 八是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调动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使 节能减排成为每个企业 每个单位 每个社区 每个家庭 每个社会成员的自 觉行动 继续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 宣传典型经验 曝光违法行为 然而从长远看 要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增长高能耗的局面 必须调整经济的 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产业结构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和高技术产业比重 据 测算 如果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 值比重相应地降低一个百分点 单位 GDP 能耗可相应降低约 1 个百分点 按照 目前的工业结构 如果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 而冶金 建材 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比重相应地下降一个百分点 单位 GDP 能耗可相应降低 1 3 个百分点 因此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也是节能降耗的 根本出路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 心 12 三 三 20072007 年上半年中国建筑行业总结年上半年中国建筑行业总结 1 国内建筑行业发展 国内建筑行业发展概况概况 近年来 随着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青藏铁路 奥运场馆等一批特大型工 程相继落成或正在建设 标志着我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住宅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极大改善了城市面貌 满足了人 民群众的安居需求 各地重视建筑业的改革发展 目前已有 9 个省市政府先后 出台了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意见 大中型建筑企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企业 效益逐步提高 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推动了我国建筑业 的迅速发展 从 2002 年到 2006 年 建筑业总产值由 18527 亿元增加到 40975 亿元 年均增长 120 建筑业增加值连续两年突破 1 万亿元 在国民经济的 20 个行业中 建筑业排名第 5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作用更加明显 此外 我国建筑业队伍不断壮大 吸纳农民工占农村进城务工总数的三分之一 成为解决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对外工程承 包营业总额 市场地域范围 涉足专业领域不断扩大 业务遍及全世界 160 多 个国家和地区 2007 年上半年 由于受到城市化进程加快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奥运会 即将到来 节能减排工作正式开始 年前完成公路主体框架等多方面的影响 令投资发展动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各地方 企业积极投资 进行城市化建设和 节能减排建设投资增长速度较快 投资态势继续上升 建筑业受到上述因素的 影响也得到快速发展 据统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 今年上半年 中国建 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8213 亿元 同比增长 22 统计显示 今年上半 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30 8 亿平方米 同比增长 16 9 综合看来 2007 年上半年 由于我国宏观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 建筑工程行业景气依旧高涨 预计下半年 在受到经济快速发展 固定资产投 资增长 城市化进程加快 三农 工作 节能建设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建筑行 业将依然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下半年我国建筑业应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建设 房地产建设 水利设施建设等重要的建筑市场 2 对外承包工程前景广阔 对外承包工程前景广阔 2007 年宏观经济环境趋好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潜力巨大 和平 发展与合 作仍将是世界经济的主流 全球建筑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据美国研究机构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 心 13 GlobalInsight 的分析 近年来全球建筑业投资额以每年 4 5 的速度增长 2007 年全球建筑业投资规模预计在 4 78 万亿美元 按照国际建筑业市场的开 放程度 国际公开招标项目和工程投资总规模之比 为 30 计算 则国际公开发 包的工程承包市场总量 2007 年约为 1 43 万亿美元 进入 2007 年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业务规模逐年大 幅度增长 据统计 今年上半年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 164 6 亿美元 同比增长 28 新签合同额 311 2 亿美元 同比增长 35 截至 2007 年 6 月底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 1822 6 亿美元 签订合同额 2830 亿美元 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 29 亿美元 同比增长 27 7 新签合同额 27 1 亿美 元 同比增长 6 7 派出各类劳务人员 17 5 万人 比上年同期减少 0 4 万人 6 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 73 3 万人 较上年同期增加 9 8 万人 截至 2007 年 6 月底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 439 亿美元 合同额 483 亿美元 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 399 5 万人 对外设计咨询业务完成营业额 9322 万美元 同比下降 28 4 新签合同额 14718 万美元 同比下降 28 7 截至 2007 年 6 月底 我国对外设计咨询累计完成营业额 18 23 亿美元 签订合同额 28 95 亿 美元 今年上半年 我国对外承包市场多元化发展继续得到深入 市场格局得到 优化 继续保持 亚洲为主 发展非洲 拓展欧美 拉美和南太 的多元化市 场格局 其中 亚洲和非洲一直是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主要市场 占我国对外 承包工程总营业额的 70 左右 特别是中非合作的进一步加强 接连在非洲签 订超大型项目 此外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上亿美元的大项目不断增多 科 技含量提高 随着中国与拉美国家多双边经贸关系及政治关系的发展 2007 年 后 拉美地区将成为我对外承包工程新的增长点 虽然国际工程承包环境对我们是有利的 但同时我们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如国际投资与贸易保护主义依然存在 由于我国尚未加入 WTO 政府采购协定 阻碍了中国公司进入他国公共工程市场 企业融资能力弱 融资渠道单一 我 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资产总规模偏小 资产负债率较高 导致其融资能力有 限 生产安全和质量监管问题依然突出 产业分工体系深化 国际竞争日趋激 烈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集中度和国际化程度都比较低 总体看来 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好转 今后几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发展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 心 14 前景是相当光明的 未来 5 15 年是我国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的重要战略机 遇期 据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商会预计 十一五 期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年增 长率将达到 15 左右 我国承包商业务涵盖建筑 石油化工 交通运输 水利 电力 资源开发 电子通讯等诸多领域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电力 石油化 工 电子通讯等领域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 作为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的后来追赶者和一股新兴力量 中国公司凭借着劳 动力的低成本和在个别工程项目上的技术实力 以及坚毅的品质在国际承包工 程市场闯出了一片天地 最新一期的美国 ENR 杂志公布了 2007 年 ENR 国际承包 商 225 强的最新座次 包括中交集团 中建总公司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在内的 49 家中国内地承包商跻身该榜 在 225 强的前百强中 中国内地公司占 14 席 比上年增加了 2 席 具体排名见附录 排名资料显示 本届 225 家国际承包 商在国际市场上的营业收入总计达到 2244 3 亿美元 比上年 1894 1 亿美元增 长了 18 5 49 家内地承包商创造的国际营业收入达到 162 89 亿美元 同比增 长了 62 占 225 强总额的 8 6 比 2006 年上升 1 6 个百分点 49 家公司新 签合同额达到 1869 03 亿美元 同比增长 547 63 亿美元 此外 首次超过中建 总公司从而跃居中国企业国际工程承包第一位的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在亚洲企业范围内还首次超越 JGC CHIYODA 两家日本公司 成为亚洲承包商之 首 对照以往的入闱企业名单 此次排名中 又有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 局 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8 家公司首次 登上排名榜 在各个专项市场排名中 中国内地公司也崭露头角 其中 中建 总公司位列一般建筑项目的第 5 位 中交集团位列交通项目第 7 位 东方电气 集团位列危险废弃物项目的第 4 位 另据与该排名同时公布的 以全球市场营 业收入为排名依据的 ENR 全球承包商 225 强排名显示 除 2 家台湾公司之外 共有 25 家中国内地承包商进入排名 比上年增加了 2 家 其中 中国铁路工程 总公司以 212 96 亿美元的全球营业收入挺进三甲之列 中交集团协同中冶科工 集团一起跟随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和中国铁道工程总公司进入前 10 强 虽然通过深入实施 走出去 战略 中国建筑工程企业在国际工程市场取 得了可喜的进步 但是 从横向比较来看 入榜的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地位并 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中国公司营业额占 225 家公司营业额的比例基本上保持 在 5 左右 从近两年的数字来看 就发展速度而言 中国公司也没有完全胜出 2007 年下半年建筑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北京市圣佳力投资顾问中 心 15 从单个公司的竞争力来看 虽然我们每年都有数十家企业上榜 仅次于美国公 司的数量 但是中国上榜企业营业额的总和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还很低 另外 从今年上榜企业的排名情况来看 除了少数以交通 水利水电主营业务的公司 如中交集团 中建总公司 中水电等少数几家企业的排名有较大幅度提升之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