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贵州省都匀市黔南师院附中 甘璐【教材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本课是一束古代诗歌的集锦,其人不同,其事各异,却都是真心真语,字字关情。在阅读教学中,要求注重诵读教学,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注重读写结合,读赏并行。这首诗叙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情景,吟出了诗人身处漏雨茅屋心系“天下寒士”的情怀。教读这首诗,应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进而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学情分析】作为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自主学习方式的养成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在阅读上,能借助注释、提示、作家的生平经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理解诗歌内容,并能从修辞手法,关键词语入手,体会诗歌遣词的精妙之处,进而通过联想和想象,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情感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学习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当中。教学难点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学习方法】1、文献法:课前搜集与杜甫有关的对联、资料,初步感知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2、朗读法: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反复诵读,把握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3、品读感悟法:品味诗歌语言形象、生动与凝练的特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4、情景再现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屏显)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大家读一读,能看出对联中所写的诗人是谁吗?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写杜甫?诗史:杜甫的作品被称为诗史,特别是反映安史之乱的三吏三别,我们学过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反映战争的残酷,反映民间的疾苦!野老:杜甫自称为“少陵野老”(少陵是西安地名,杜甫曾在这住了很长的时间)还有密码可解吗?草堂:是杜甫流寓成都期间的居所,后人为缅怀他,重新修葺后称为杜甫草堂!相关资料介绍:公元760年,杜甫终于结束了十年客居长安,四年颠沛战乱的生活,举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于成都郊区浣花溪畔盖了几间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所,此时“安史之乱”已经持续了六年,第二年秋天,在一场暴风雨的袭击之下,辛辛苦苦盖起的茅屋竟为秋风所破,茅屋上的茅草被吹得七零八落,此情此景让杜甫感慨万分,于是写诗抒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杜甫,学习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歌:诗歌的一种体裁,称为“歌行体”。“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 多为七言,形式自由, 一般多为叙事。二、第一乐章:感受音乐美,朗朗的吟诵1、听读诗歌,注意字音、语调、重音和感情(黑,h,做动词,便于押韵,朗朗上口)2、自读诗歌3、齐读诗歌(顷,qng 丧,sng 彻,ch 厦,sh)三、第二乐章:与诗人同行,初步的感知这首诗描绘了四幅画面,请同学们尝试给每一个画面拟加一个四字短语的小标题(幻灯片显示)。1、示例:“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肆虐的秋风吹破了诗人的茅屋,卷走了屋顶上的茅草。秋风卷茅图2、(找到相应的句子)公然抱茅入竹去。一群顽劣的孩童当着杜甫的面把茅草抱走了,杜甫喊得唇焦口燥都没有用群童抱茅图3、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丧乱之苦,加上环境之恶,漫漫长夜该如何度过!长夜无眠图4、在凄风苦雨之中,作者会想到什么,请用诗句来回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作者强烈的希望天下的寒苦人民能够在大房子的庇护下,过上安定的有安定的生活,安居乐业,不再受风雨之苦广厦庇寒图四、第三乐章:代诗人抒情,意境的赏读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请用一个字对诗人的心境进行评价,并填写在括号内。1、走进八月秋风,感诗人心中之( )2、聆听诗人心声,品诗人生活之( )3、品读诗人襟怀,悟诗人情怀之( )秋风:诗句中哪些词是表现秋风的? 怒号,(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秋风拖长声音大声呼叫,(拟人),说明秋风之大、猛烈、无情;卷,秋风力度之大,卷了三重茅,多重茅;洒(茅草被吹得到处都是)、飞(写出秋风力度之大之猛烈)、挂(高挂树梢难以取回)、飘转(江中更难以打捞),诗人心中之急、愁、苦、忧都可以概括秋风怒号卷走屋上茅草且难以寻回的心境,茅屋已经被吹得七零八落,面对大雨即将到来的漫漫长夜,一家老小该如何度过。生活:(无奈、无助)年老体衰,连孩子都敢欺负他,当着他的面把茅草抱走了,这群孩子难免也太顽劣、太刁蛮了,如果不是他们,杜甫把这些平地上的茅草捡起来,拿回家把屋顶修补修补,应该也能勉强挨过漫漫长夜吧!杜甫抱怨了吗?这些孩子把茅草抱去哪里了?修补自家的房屋,自家的茅屋也有可能被秋风吹破了,杜甫并没有怨责孩子,看出杜甫的善良!(凄惨)杜甫流寓到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耗时几个月才好不容易盖起的这间勉强供家人栖身的茅屋,在暴风雨的袭击下,让他的生活再一次遭受厄运,变得无比艰难!(床头漏雨,没有一处是干的,雨脚没有停歇,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艰难)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生活之艰难,被子盖了很多年,已经变得像铁一样的又冷又硬,却没有办法更换,生活很拮据,由于被子又冷又硬又薄,小孩子晚上睡不好,把被子里面都蹬裂了!更何况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不单行,让原本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胸襟: 作者不仅仅写自己生活之艰,而是由自己的痛苦想到天下寒苦人民的的痛苦,从而发出强烈的企盼与愿望,希望天下寒士都能进住在广厦,都能露出欢颜,如果这个愿望能够实现的话,就算自己在破房子里冻死也心甘情愿!这是一种推己及人,宽广博大的胸襟!连接材料:任何一个诗人都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是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前苏联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杜甫不正是如此吗?我们知道杜甫被称为“诗圣”,诗圣之伟大,不仅是诗歌的伟大,更是人格的伟大心系苍生、悲天悯人、忧国忧民、大爱大义的济世情怀!五、第四乐章:与诗人对话,应诗圣宏愿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认识了身逢乱世、困顿落魄却依然忧国忧民的杜甫,往事越千年,古圣先贤一直没有停止过赞颂杜甫、学习杜甫、追随杜甫。例如: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生命在于付出,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张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巴金 此刻我想请大家结合材料,结合今天所学,表达你的感悟,对杜甫说一句话,回应诗圣的宏愿吧!预设:杜甫先生,今天的我们都有大房子住,都有饱饭吃,您的宏愿在一代代华夏子孙的努力下已经实现了,您应该感到欣慰,您就安息吧!我愿做像杜甫一样的人,一个善良正直、心怀怜悯的人!杜甫先生,感谢您以博大的胸襟,为一个苦难的时代撑起了一片精神的天空!六、 结束语诗为事作,屋凭人传,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依在,而现在草堂的浣花溪畔已是一排排房屋鳞次栉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已经变为现实,如果诗人在天有灵,他定会感到欣慰了。最后让我们重温经典,感受诗人博大的情怀。齐背全诗七、板书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胸襟 宽、博 忧 艰 诗圣 秋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共关系专家危机处理技巧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
- 机电电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安全管理培训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初级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监督测试题
- 2025年AI造型师职位面试准备问题集
- 2025年通信工程师中级技能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新年祝福卡教学课件小班
- 2025年农家乐客房笔试秘籍
- 2025年工会安全检查员面试模拟题集
- GB/T 14038-2008气动连接气口和螺柱端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习题集-变电部分
- 2021年徐州邳州市教师进城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优秀教学设计
- 广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建设工程检测见证取样员手册
- 《三字经》PPT课件(完整版)
- 钣金件检验的基本要求
-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 高职创新无人机实训室建设方案
- 现在完成时——英语公开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