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忆江南》.doc_第1页
第一课时《忆江南》.doc_第2页
第一课时《忆江南》.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忆江南教学内容:唱:忆江南动:采集与分享:有关江南的音乐作品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全部达成)1.忆江南中,一字多音较多,要引导学生准确地感知江南音乐细腻与柔美。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充满情感地表现歌曲意境。2.采集与分享,应引导学生在歌曲学习的基础上,收集和江南水乡相关的歌曲、乐曲、舞蹈、戏曲等,并进行展示。丰富学生对江南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提高性目标:(部分达成)了解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教学重点:准确地感知江南音乐细腻与柔美。 引导学生充满情感地表现歌曲意境。欣赏江南好乐曲,感受音乐描述江南美好的景色。教学难点:通过一字多音的节奏,引导学生准确地感知江南音乐细腻与柔美。教学方法与手段:听唱法、比较法、示范法教学过程:1.导入:欣赏课件,过渡: 这是那里景色?听完音乐后请你们给这段音乐起个曲名。2.初听:要求:随着音乐哼唱,并想象江南风光!3.出示忆江南歌词:交流:读读忆江南歌词,想想词和我们观赏的美景有什么区别?4.再听:轻声学唱,体会旋律特点,你最喜欢那些乐句?5.第三次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特点。6.指导学生逐句唱出歌曲的韵味,特别是一字多音处的韵味。7.介绍白居易:1)你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吗?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吗?交流: 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2)播放视频资料“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 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稹合称“元白”。他的诗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极为有名。其中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较为有名。白居易的诗歌影响最大,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晚年与“诗豪”刘禹锡友善,称“刘白”。提倡歌诗发挥美的作用,其词极有特色,以风格明丽见长,为后世词人所推崇。 白居易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欣赏并读一读白居易的其他作品。8、 歌曲处理:1)演唱形式的变化:领唱、齐唱;一部分唱词一部分哼鸣;2)诗朗诵、伴唱。教学意图:在练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感受古诗词的韵味。课堂练习设计布置:练唱歌曲,哼唱其他江南音乐。教学反思: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诗是他对江南景物的回忆和赞叹,原作有三首,这是第一首,风格清新,形象鲜明,回忆满怀深情。曲作者为诗配上了优美婉转的旋律,表达了诗人热爱江南美景的情感。学习中引导学生感受句间鱼咬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