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前前 言言 5 5 第第 1 1 章章 入井须知入井须知 6 6 第 1 节 入井安全准备 6 第 2 节 乘坐罐笼安全 8 第 3 节 乘坐人车安全 9 第 4 节 井下行走安全 10 第 5 节 井下安全注意事项 11 第 6 节 管理制度 14 第第 2 2 章章 自救 互救基本知识自救 互救基本知识 1717 第 1 节 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和行动准则 17 第 2 节 火灾事故的自救与互救 19 第 3 节 透水事故的自救与互救 20 第 4 节 运输事故的自救与互救 21 第 5 节 井下现场急救 23 第第 3 3 章章 主 副井绞车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主 副井绞车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2727 第 1 节 主井绞车司机操作规程 27 第 2 节 副井主绞车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32 第 3 节 副井辅助绞车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37 第第 4 4 章章 主 副井绞车各信号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主 副井绞车各信号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4343 第 1 节 主井底信号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43 第 2 节 副井信号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46 第 3 节 副井辅助绞车信号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49 第 4 节 推车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51 第 5 节副井主 辅提升绞车罐笼运送人员管理规定 54 第第 5 5 章章 主 副井井筒装备检查与检修安全管理制度主 副井井筒装备检查与检修安全管理制度 5555 第 1 节 主井井筒装备检查与检修安全管理制度 55 第 2 节 副井井筒装备检查与检修安全管理制度 57 第第 6 6 章章 钢丝绳检查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钢丝绳检查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5959 第第 7 7 章章 主井首绳窜绳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主井首绳窜绳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6363 第第 8 8 章章 主 副井安全运行管理制度主 副井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6565 第 1 节 副井主 辅绞车罐笼同时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65 第 2 节 副井主 辅提升绞车罐笼运送人员管理制度 67 第 3 节 副井口下入井长料安全管理制度 70 第 4 节 关于副井升 入井液压支架及大件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72 第 5 节 副井罐笼运送爆炸材料管理制度 74 第 6 节 利用主井箕斗升 入生产用料及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76 第 7 节 关于主 副井底各片盘绞车操作规程有关补充规定 77 第第 9 9 章章 清货工及皮带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清货工及皮带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7878 第 1 节 关于清箕斗上盖 梯子间 井筒浮货安全管理制度 78 第 2 节 主 副井底清淤管理制度 80 第 3 节 主井底皮带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82 第第 1010 章章 小绞车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小绞车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8585 第第 1111 章章 各片盘绞车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各片盘绞车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8888 第 1 节 南翼 JKY 2 0 1 5B 型液压绞车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88 第 2 节 南三 2 5 米绞车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91 第 3 节 西翼轨上绞车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95 第 4 节 南翼下延绞车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98 第 5 节 地面大矸石山绞车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02 第 6 节 地面小矸石绞车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06 第 7 节 南三备用区 JTY 1 6 1 5B 型绞车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10 第 8 节 东翼 2 5 米绞车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13 第第 1212 章章 1 1 2 2 主扇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主扇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17117 第 1 节 西翼 1 BDK NO21 型对旋风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17 第 2 节 1 风井主扇轮换运行安全与技术管理制度 120 第 3 节 1 2 主扇管理制度 123 第 4 节南翼风井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25 第第 1313 章章 水泵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水泵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27127 第 1 节 500 泵房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27 第 2 节 500 中央排水泵轮换开泵制度 129 第 3 节 主井底水泵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30 第第 1414 章章 压风机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压风机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32132 第 1 节 MLG20 8 132G 型移动压风机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32 第 2 节 SA 250A 型螺杆式压风机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35 第 3 节 SA 375W 6K 型移动压风机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38 第第 1515 章章 猴车司机及主井底皮带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猴车司机及主井底皮带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41141 第 1 节 猴车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41 第第 1616 章章 吊车司机与起重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吊车司机与起重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44144 第 1 节 吊车司机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44 第 2 节 起重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46 第第 1717 章章 变电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变电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50150 第 1 节中央变电所变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50 第 2 节 井下变电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53 第 3 节 变电所高防 高压配电装置 操作说明 155 第 4 节 真空智能馈电开关操作说明 156 第第 1818 章章 主 副井塔电梯乘坐安全管理制度主 副井塔电梯乘坐安全管理制度 158158 第第 1919 章章 矿灯充电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矿灯充电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59159 第第 2020 章章 风 电焊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风 电焊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63163 第第 2121 章章 运转区处理堵仓放炮规章制度运转区处理堵仓放炮规章制度 165165 第第 2222 章章 配管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配管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67167 第第 2323 章章 维修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维修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69169 第 1 节 维修钳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69 1 1 带式输送机的检查与检修 172 1 2 大 小矸石绞车及井下各片盘主提升绞车的检查与检修 176 1 3 主 副井系统的检查与检修 179 1 4 压风机的检查 检修 183 1 5 主扇的的检查与维护 检修 184 1 6 排水系统的检查 检修 186 1 7 猴车的检查与维护 检修 188 第 2 节 维修电工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 190 前前 言言 随着先进科学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 对井下职工安全技术素质的要求 越来越高 怎样解决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偏低和煤矿安全生产之间的矛盾 使每 个职工的 安全第一 的思想和安全技术素质在短时间内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从根本上解决违章作业的问题 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效益 为职工家属谋取 最大的福利 为此 我区针对各工种现场作业基本情况 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 并根据 煤矿安全规程 和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相关的标准 规定和要求 在矿领导和有关科室领导的指导下 编写了这本 运转区岗位工种安全与技术 操作规程汇编 涵盖了运转区 个操作规程 安全管理制度及补充规定 希望运转区全体干部职工通过对 岗位工种安全与技术操作规程汇编 的 学习和掌握 能使广大职工的安全技术意识和技术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避免 三违 现象 有效的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那将是我们全体编制人员的最大 的心愿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 加之水平有限 不当之处还望广大职工与读者批评 指正 第第 1 1 章章 入井须知入井须知 第第 1 1 节节 入井安全准备入井安全准备 一 矿工入井前必须具备的条件一 矿工入井前必须具备的条件 1 从事井下劳动 必须是男性成年人 未成年人和女性不得从事井下劳 动 2 要有强健的体魄 新工人入矿之前 必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有下列病症之一的人 不得从事井下工作 癫痫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 风 湿病 反复活动 严重的皮肤病 活动性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病 严重的上呼 吸道或支气管疾病 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脏病或胸膜病变 心血管器质性疾病 经医疗鉴定 不适于从事井下工作的其它疾病 3 订好师徒合同 明确以师带徒的责任与任务 老工人有丰富年份的安全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 新入矿的工人要求尊敬老 工人 要虚心向他们学习 听从指挥 做到同下井 同上井 同劳动 形影不 离 在没得到老工人允许之前 不要在井下单独工作 做到不会就问 不懂就 学 老工人也要主动承担培训教育新一代矿工的任务 4 未经安全培训 不得上岗作业 煤矿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 未经安全培训的 不得上岗作业 特 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培训合格 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对技术更新的有关人员 对换单位和工种变更的人员 都必须重新进行安 全技术培训 从事井下作业人员 必须学习和掌握 煤矿安全规程 作业规程 和 技术操作规程 与本职工作有关的规定 并经考试合格后 持证上岗工作 二 煤矿工人入井前的准备工作二 煤矿工人入井前的准备工作 1 入井前一定要休息好 吃饱 睡足 2 入井之前绝对不能喝酒 3 入井前要穿戴整齐 1 工作服和鞋袜穿着要整齐利索 不可袒胸露臂 也不要把衣服披在 肩上 飘飘悠悠 否则容易被转动的机器咬住而发生意外 如果工作地点有淋 水 以及从事洒水降尘工作的人员 还要穿上雨衣 2 不准穿化纤衣服 3 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自救器必须于下班后立即交回 以 便检查和维修 入井前领到自救器以后 要首先检查自救器盒是否算坏 缩封 装置是否完好 发现问题要立即更换 人人都要爱护自救器 不准用自救器敲 打物品 也不准在井下坐自救器 4 下井前要领取矿灯 不戴矿灯者不准下井 领取矿灯后 一定要认 真检查 有无裂伤 灯圈是否松动 灯头玻璃有无破裂 电池盒有无破裂 灯线是否破损 灯线 灯头与灯盒的连接是否牢固 灯锁是否锁好 有无封蜡 是否松动 灯头上的开关是否完好 可靠 灯头亮度是否足够 检查后 若发现有上述任何一种不正常现象 都要交回充电厂进行维修 领了矿灯 经检查无误后 要随身佩戴好 不要提在手里 下班升井后 必须自行马上放到充电架上进行充电 上锁 以便充电厂对充电架上的矿灯进 行及时检查 维修 任何人不得将矿灯带回宿舍或锁在自己的更衣箱内 5 入井人员一定要戴安全帽 6 带好当班用的工具 材料和维修用的零配件等 工作中要用的小工 具 入井前都要检查一遍 是否带全 不要忘在井上 以免影响工作 锋利的 工具还要套上护套 以防伤人 4 按时上班 严格按矿规定时间进行考勤打卡 打虹膜 5 参加班前会 要求当班的职工必须按时参加班前会 不得散散漫漫 要自觉守纪 尤其 要服从工作安排 明确工作地点 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 并要认真想一想 工 作地点有那些不安全因素 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6 入井人员要自觉遵守 入井检身制度 听从指挥 排队入井 接受检 身 第第 2 2 节节 乘坐罐笼安全乘坐罐笼安全 1 下井入口都必须执行检身制度 检查所有入井人员 凡违反制度和纪 律的不准下井 2 任何人乘罐笼上 下井都要遵守有关规定 服从把钩工和井口管理人 员指挥 排队按次序上下罐笼 不得拥挤和打闹 不管什么情况 没有得到井 口或井底把钩工的同意 不准上下罐笼 3 进入罐笼后要关好罐笼帘门 身体任何部位不得伸出罐笼外 发出开 车信号或罐笼没有停稳时 严禁随意开帘或争抢上下罐笼 4 罐笼每次承载的人数是有规定限额的 如果已经满员 要等下次再上 切不可强挤抢上 以免由于超载而发生危险 当罐笼已装物料或已推进矿车时 不管装的物料有多少 矿车里有没有装东西 罐笼内都不准再搭乘人员 双层 罐笼人员和物料要分层运送 已经装了物料的那一层不准再乘人 5 在罐笼升降过程中 乘罐笼人员在罐笼内要站稳 手要握住扶手 不 要把头 手脚及工具等伸到罐外 在罐内不准互相打闹 更不准向井筒里抛扔 任何东西 每个乘罐人员必须遵守这些规定 否则容易发生事故 6 携带大件人员乘罐 要严格服从井口管理人员的指挥 7 下爆炸性材料期间 罐笼内上下层均不得乘人 第第 3 3 节节 乘坐人车安全乘坐人车安全 1 在倾斜巷道中 要乘坐专门运送人员的人车 不得乘坐或攀登矿车或 已经装了煤或其它物料的平板车 材料车等 2 运送人员的列车 跟车人坐在列车行驶方向的第一辆车内的第一排座 位上 其它乘车人不得与跟车人坐在一起 因为跟车人座位处装有手动防坠器 把手或制动器把手 以免其它人碰到手把 造成误操作 3 上下车时 应排队 按顺序上下车 不要拥挤 车还没有停稳 或者 已经发出了开车信号时 都不准上下车 更不准在列车行进中在扒上跳下 4 严格遵守乘车规定 如果车内已满员 就要自觉等下一趟车 不要在 硬挤进去 更不能扒蹲在车厢外面 5 当乘坐架线电机车时 车上面都有一根架空线 它是带电的 上下车 的时候 以及在列车进行中 不要脱掉安全帽 身体和随身携带的工具都不可 以碰上架线 否则有触电危险 所有乘坐人车人员必须遵守 煤矿安全规程 第三百六十条的规定 1 听从司机及乘务人员的指挥 开车前必须关上车门或关上防护链 2 人体及携带的工具和零件严禁露出车外 3 列车行驶中尚未停稳时 严禁上下车和在车内站立 4 严禁在机车上或任何两车厢之前搭乘 5 严禁超员乘坐 6 车辆掉道时 必须立即向司机发出停车信号 7 严禁扒车 跳车和坐矿车 无论乘坐什么样的车 在车开动以后 无论什么东西掉落下去 都不要马 上去抢捡 否则时很危险的 6 严禁在车内躺卧和瞌睡 更不准在车内打闹 嬉戏和摘掉安全帽 7 带火工品的人员乘车 要严格服从管理人员的安排 不准强乘 8 乘坐猴车时 上 下要提前做好准备 做到稳上 稳下 手要扶牢吊 杆 不要抚摸绳轮 每吊座只乘一人 不准超乘 在乘坐运行中 不要左右摆 动 不准携带超重 超长器具 第第 4 4 节节 井下行走安全井下行走安全 1 要走人行道 为了防止巷道中来往车辆伤人 在运输大巷的一侧都设 有人行道 行走时一定要走人行道 而且思想不能开小差 要集中精力 眼看 左右前后 耳听八方 注意来往的车辆 避免被车碰 挤 碾伤 2 如果一定要横穿轨道时 要看清来往车辆 只有在没有车辆时才可横 穿轨道 特别是横穿无级绳运输巷道时 要更加小心 防止被钢丝绳 地滚 导向轮等绊倒 3 横穿大巷 通过弯道 交叉口时都应做到 一停 二看 三通过 随 时注意来往车辆 在无车辆通过时 迅速通过 4 有些现有巷道中 人行道的宽度不够宽 在这样的巷道内行走时 当 车辆接近时 要在宽敞的地方靠人行道处 或躲避所 进行等待 等车辆通过 后再出来行走 5 带式输送机和刮板输送机不论是否开动 都不能在上面行走 以防跌 倒或夹住腿脚 6 在胶带输送机巷道中 行人必须从设置的过人桥上跨越胶带输送机 其它地点不得跨越 7 在兼作人行的斜巷行走 必须认真执行有关规定 与有关人员联系 遵守 行车不行人 行人不行车 和 先行车 后行人 的原则 在有躲避硐 一侧要有畅通的人行道 人员必须在人行道上行走 当行车时红灯亮 行人要 立即进躲避硐 红灯灭后 方可出来行走 8 跨越钢丝绳时要小心谨慎 不论何时都不要骑在钢丝绳上行走 通过 弯道要走钢丝绳外侧 9 任何人不准从立井和斜井的井底穿过 要绕道或在立井井筒一侧的人 行道行走 10 任何人不准在没有专门人行道的溜煤眼和下料眼内行走 也不得在溜 煤眼下的放煤口停留 防止被煤块打伤 在溜煤眼 下料眼等上口通过时 必 须注意 防止掉入眼内 在巷道上方有人工作的地方通过时 要先同上面的工 作人员联系好 请他们暂停工作后才能通过 11 携带长件工具拿在手里行走 要注意力集中 避免碰伤人 尤其不能 碰触架空线 12 多人抬运设备或物料行走 要事先与有关人员联系 取得同意后 停 车在行人 抬运行走要互相配合 安全抬运 第第 5 5 节节 井下安全注意事项井下安全注意事项 一 应熟悉安全出口 路标和避灾路线一 应熟悉安全出口 路标和避灾路线 1 安全出口 在井下工作的人 都要熟悉矿井安全出口的位置和各条巷道通向安全出口 的路线 2 路标 每个井下工作地点到矿井安全出口的巷道的名称时不同的 为了使每个人 都能很快熟悉通向矿井安全出口的巷道 在井巷岔道口或拐弯处 都必须设置 路标 写明巷道名称 长度以及用箭头指明去矿井安全出口的方向 沿着箭头 指示的方向走去 就可以出井 所以路标非常重要 每个人都要爱护它 若损 坏了 要及时报告矿调度室以便更换 若掉落了 要主动的把它重新钉好 3 避灾路线 每个在井下工作的人要像熟悉井巷安全出口一样熟悉避灾路线 在这些避 灾路线中 自井下通到地面的各个主要巷道里 以及在巷道拐弯的地方和巷道 的相互交叉点 都挂有路标 路标上画着箭头 沿着箭头指示的方向走 就可 以出井 二 应熟悉和爱护井下信号二 应熟悉和爱护井下信号 井下很多工作地点和生产环节 都设有各种声光信号 信号分工作信号和 安全信号 提升和运输一般都有红 绿灯或电铃作信号 红灯表示 停车 和禁止非作业人员入内 绿灯表示 开车 正常行驶和允许作业人员入内 电的长短不同声响和次数表示不同的信号 一声表示 停车 二声表示 正 向快拉车 三声表示 反向快拉车 四声表示 正向慢拉车 五声表示 反向慢拉车 此外还有发生灾害时的报警信号 如瓦斯报警断电仪发出的 瓦斯超限报警 设备启动和停止的联络信号 推车工人推车时的大声呼喊 用 口哨发出的放炮信号等等 这些也是重要信号 听到或看到这些信号 必须迅 速停止工作 避免到安全地点 所有下井人员必须明确做到以下几点 1 每个人都必须熟悉本矿井规定的各种信号 在井下行走或工作时 要 时刻注意信号 听从信号指挥 不可粗心鲁莽 避免发生危险 2 信号设备关系着每个井下人员的切身安全和正常的生产秩序 所以人 人都要爱护信号 不要随意拨弄损坏 如果发现信号失灵或不起作用时 不及 时报告 以便修复或更换 3 信号是指挥生产和确保安全的专用设备 只有被指定的人员才可以发 送信号 其它人不得擅自发送 三 应熟悉和爱护矿山安全标志三 应熟悉和爱护矿山安全标志 四 应爱护和正确操作机电设备四 应爱护和正确操作机电设备 1 机电设备应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司机进行操作 其它任何人都不准开机 停止或拨弄这些机电设备 否则不但回损坏这些机电设备 还会影响正常生产 甚至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2 井下中央变电所 中央水泵房 绞车房 采区变电所等机电洞室 都 时重要场所 为了保证设备正常安全运转 非工作人员莫入 3 为确保个总机电设备正常安全运转 操作司机在工作时间内不得离开 工作岗位 4 各种机电设备的操作司机 不但要精通使用它 而且要会管理它 会 排除它的故障 做到用好 管好 维修好 任何一种机电设备发生了故障 只 能由该设备的操作司机本人或专职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和修理 其它人员不准检 查和修理 5 须在井下打开设备外壳进行检查和维修时 必须先切断电源 不管是 谁 都不准在井下带电检修 搬迁电气设备 包括电缆 如发现有人带电检 修 搬迁电气设备 要坚决制止 6 切断电源时所有开关把手都要闭锁 并挂上 有人工作 不准送电 的牌子 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牌子和送电 7 操作井下电气设备 必须遵守以下几点 1 非专职 非值班电气人员严禁操作电气设备 2 非专职 非值班电气人员严禁抚摸高压电气设备或千伏级电气设备 主回路 专职和值班电气人员操作时 必须戴绝缘手套 还必须穿电工绝缘靴 或站在绝缘台上 8 井下有很多电缆 电缆都用吊钩悬挂在巷道一侧帮上 每个人都要保 护电缆 不要碰坏它 如碰坏了电缆 可能自己会发生触电事故 还有可能由 于产生电火花而引起瓦斯爆炸和煤尘爆炸等重大事故 所以发现电缆上有破口 或露出了明线头 要立即向值班电气人员或矿调度报告 及时重新把它挂好 在倾斜井巷内 常常有人把挂在巷道上的电缆作为扶手 这是很危险的 千万 不要把电缆作为扶手 万一碰着漏电处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9 井下防爆设备不准破坏其防爆性能 不准拆除各种保护装置和带电挪 动设备 10 挂警示牌的设备 以警示内容任何人都要遵守执行 五 爱护通风设施五 爱护通风设施 1 爱护井下通风设施 不得损坏 随便移动和拆除 2 为了把新鲜空气按不同需要分送到各个工作地点 井下根据需要安装 有局扇 设置了风墙 风门 风桥和风障等 在有的巷道里还装了调节风窗 用它来调节风量 此外 还有一些地点设置了通风瓦斯记录牌 危险警告牌等 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通风设备和设施 大家都要认真爱护 不能损坏和拆除 调 节风窗上的木板 不可随意拨动 3 每次通过风门时 一定要随手把门关好 切不可把邻近的两道风门同 时打开 那样就会造成风流短路 让新鲜空气白白溜掉 工作面就得不到足够 的新鲜空气了 风量不足时 还容易造有害气体积聚超限 导致人员中毒 甚 至发生瓦斯爆炸 4 局扇负担着向掘进工作面送风的重要任务 井下所有人员应做到 1 不经允许不可擅自开动或停止它 2 在巷道里架棚 推车或搬运材料设备时 不要刮坏风筒 看到风筒 漏油损坏就要报告 3 开动着的局扇 风叶转动很快 不要把手伸进去 也不可把木棒等 东西塞进去 4 一旦风机停了 就要切断电源 并撤离工作面 5 有些巷道在巷道口设置了栅栏 挂了危险警告牌 表示里面积聚了有 害气体 这种情况不许拆毁栅栏 摘掉警告牌 更禁止人员进入 第第 6 6 节节 管理制度管理制度 一 要害场所的管理制度一 要害场所的管理制度 1 要害场所必须悬挂标志牌 硐室内应有备有要害场所登记本值班司机 和出入人员要认真的进行登记 2 凡本矿领导进入要害场所检查工作都应在登记本上签检查情况及要求 意见 3 上级领导部门人员要进入要害场所检查工作 根据来人意见 可由有 关人员陪同 但要进行登记 4 外来参观学习人员 必须持有集团公司主管部门和本矿保安部门签署 的证件 经矿和机电科同意并派人带领 方可出入要害场所 参观学习人员不 得妨碍司机操作和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5 在要害场所未经有关部门批准 不得摄影 绘图及抄录技术数据 6 发生重大事故时值班人员应切实保护好现场做好记录 并及时汇报区 矿调度和机电科 如需抢救 司机和维修人员应积极进行 不得让事故蔓延扩 大 7 值班人员对消防器材必须保管好 不得任意挪用或丢失 8 值班人员要严守工作岗位 不得擅自同意非工作人员入内 不得将与 本岗工作无关的物品 如易燃 易爆 剧毒品带入要害场所 二 防灭火管理制度二 防灭火管理制度 1 室内有防火砂和防火用具 防火工具必须放在指定地点 严禁乱动 2 经常检查电源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机械室内不准存放易燃 易爆物品 油类必须放在指定地点 4 要害场所室内严禁吸烟 5 井下和井口房内严禁从事电焊 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 如果必须在 井下主要硐室 主要进风巷和井房内进行焊接 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并遵守 规程 的有关规定 6 井下严禁使用非阻燃性电缆和皮带 7 严格执行入井检身制度 严禁携带烟草 易燃物品和穿化纤衣服下井 严禁井下吸烟 使用灯炮取暖 使用电炉 井下使用汽油 煤油 井下使用的 润滑油棉纱等必须在盖严的铁桶内存放 用过以后 不得乱扔 乱放 乱倒 8 井下防尘管路可以兼作井下消防管路 每隔 100 米设置支管和阀门 皮带机每隔 50 米 9 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 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取一 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 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矿调度室在接到报告 后 应立即按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 工作 矿值班调度和在现场的队长 班组长应依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 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的人员撤离 并组织人员灭火 10 电器设备着火时 应首先切断其电源 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 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11 抢救人员在灭火过程中 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 一氧化碳其它有害 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 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 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 施 三 干部上岗检查制度三 干部上岗检查制度 1 区 车间主任每月不得少于四次对设备的全面检查 包括 性能 安 全保护 环境卫生 机房设施等 2 检查司机执行制度情况 如 交接班 包机制 要害场所管理制 岗 位责任制 操作规程等 3 检查维修工的巡回检查执行情况 如 电气 机械是否按周期检查 以及存在问题 是否及时处理等 4 检查设备定期检修和电气设备的整定以及测试情况 并做好节日检修 工作 5 检查中发现问题 要填写在干部上岗记录簿上 四 交接班制度四 交接班制度 1 交接班工作必须按时在现场 按班司机必须按 变电工操作规程 规 定 认真查阅交班司机做各种记录 2 交班司机必须将当班设备运行情况 存在问题认真交待给接班司机 3 正式交接工作必须由交班司机和接班司机共同进行 双方共同检查各 部卫生是否清洁 检查各设备螺丝及接地是否松动 以及操作规程所规定的各 项内容 4 交接工作经双方同意后 均应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盖章或者签字 方为 有效 未经盖章或签名 交班司机不得离岗 接班司机不得上岗 5 在接班司机缺勤时 交班司机不得擅自离岗 必须得到领导的同意后 方能离开工作岗位 第第 2 2 章章 自救 互救基本知识自救 互救基本知识 第第 1 1 节节 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和行动准则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和行动准则 一 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一 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 1 积极抢救 灾害事故发生后 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 应沉着冷静 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采取积极有 效的方法和措施 及时投入现场抢救 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 范围 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抢救时 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 严密的组织 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 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 要采取 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 特别要提高警惕 避免中毒 窒息 爆炸 触电 二次突出 顶帮二次垮落等在生事故的发生 2 安全撤离 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 或可能危机人员的 安全时 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 根据预防灾害计划中规定 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 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 距离最短的路 线 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在撤退时 要服从领导 听从指挥 根据灾情使用 防护用品和器具 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 主动承担工作 任务 照料好伤员和年老体弱的同志 遇有溜煤眼 积水区 垮落区等危险 地段 应探明情况 谨慎通过 3 妥善避灾 如无法撤退 通路冒顶阻塞 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 不能到达安全地点等 时 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 时避难硐室 妥善避灾 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救援 二 在灾区避难的行为准则二 在灾区避难的行为准则 1 选择适宜的避灾地点 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好的避难硐室或其它安 全地点暂时躲避 也可利用工作地点的独头巷道 硐室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 道 利用现场的材料修建临时避难硐室 2 保持良好的精神心里状态 千万不可过分地悲观和忧虑 风不能急 躁盲动 冒险乱闯 人员在避难硐室内应静卧 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和氧 气消耗 借以延长待救时间 要树立获救脱险的信念 互相鼓励 统一意志 以旺盛的斗志和极大的毅力 克服一切艰难困苦 坚持到安全脱险 3 加强安全防护 要密切注视事故的发展和避灾地点及其附近的烟气 风流 顶板 水情 温度的变化 当发现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时 应就地取 材构筑安全防护设施 如用支架 木料建防护挡板 防止毛罗煤矸垮入避难 硐室 用衣服 风帐堵住避难硐室的空隙 或建临时挡风墙 吊挂风帘 防 止有害气体涌入 在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限的环境中避难时 要坚持使用压 风自救装置和自救器 4 改善避灾地点的生存条件 如发觉避灾地点条件恶化 可能危及人 员安全时 应立即转移到附近的其它安全地点 离开原避难地点后 应在转 移行进沿途设置明显指示标记 以便于救护队跟踪寻找 如因条件限制无法 转移时 也应积极采取措施 努力改善避灾地点的生存条件 尽量延长生存 时间 5 积极同救护人员取得联系 应在避难硐室外或所在地点附近 采取 写字 遗留物品等方式 设置明显标志 为矿山救护队指示营救目标 在避 灾地点 应用呼喊 敲击顶帮或金属物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 与救护人员取 得联系 如有可能 可寻找电话或其它通讯设备 尽快与井下人员通话 6 积极配合救护人员的抢救工作 在避灾地点听到救护人员的联络信 号 或发现救护人员来到时 要克制自己的情绪 不可慌乱和过分激动 应 在可能的条件下给以积极的配合 脱离灾区时 要听从救护人员的安排 保 持良好的秩序 并注意自身和他人安全 避免造成意外伤害 三 矿工在灾区自救 互救的行动准则三 矿工在灾区自救 互救的行动准则 1 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的地点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 可能危及人员 生命安全时 必须及时正确的佩戴自救器 并严格制止不佩戴自救器的人员 进入灾区工作或通过窒息区撤退 撤退时要根据灾害及现场的实际情况 采 取不同的对应措施 2 在受灾地点或撤退途中 发现受伤人员 只要他们一息尚存 就应 组织有经验的同志积极进行抢救 并运送到安全地点 3 对于从灾区内营救出来的伤员 应妥善安置到安全地点 并根据伤 情 就地取材 及时进行人工呼吸 止血 包扎 骨折临时固定等急救处理 4 在现场急救和运送伤员过程中 方法要得当 动作要准确 轻巧 避免伤员扩大伤情和受到不必要的痛苦 5 在灾区避灾待救时 所有遇险人员应主动把食物 应用水交给避灾领 导人统一分配 矿灯要有计划地使用 每人应积极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精 心照料伤员和其它同志 共同度过难关 安全脱险 第第 2 2 节节 火灾事故的自救与互救火灾事故的自救与互救 一 在烟雾巷道里的避灾自救措施一 在烟雾巷道里的避灾自救措施 1 一般不在无供风条件的烟雾巷道中停留避灾或建立临时硐室 应佩 戴自救器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撤离有烟雾的巷道 2 在自救器使用超过有效防护时间或无自救器时 应将毛巾润湿堵住 嘴鼻寻找供风地点 然后切断或打开巷道中压风管路阀门 或者时对着有风 必须时新鲜无害的 的风筒呼吸 3 一般情况下不要逆烟撤退 但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 可以采用这种撤退方法 4 在烟雾大 视线不清的情况下 应摸着巷道壁前进 以免错过通往 新鲜风流的联出口 5 烟雾不大时 也不要直立奔跑 应尽量躬身弯腰 低着头快速前进 烟雾大时 应贴着巷道底和巷壁 摸着铁道或管道待快速爬行撤退 6 无论在多么危险的情况下 都不能惊慌失措 狂奔乱跑 应用巷道 内的水浸湿毛巾 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降温 用随身物件遮挡头面部 防止高温烟气的刺激 第第 3 3 节节 透水事故的自救与互救透水事故的自救与互救 一 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的注意事项一 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的注意事项 1 透水后 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的地点 水源 涌 水量 发生原因 危害程度等情况 根据预防灾害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 迅速撤退到透水地点以上的水平 而不能进入透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2 行进中 应靠近巷道一侧 抓牢支架或其它固定物体 尽量避开压 力水头和泄水主流 并注意防止被滚动矸石和木料撞伤 3 如透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 迷失行进方向时 遇险人员 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4 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 应留设指示进行方向的明显标 志 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意 5 人员撤退到竖井需从梯子间上去时 应遵守秩序 禁止慌乱和争抢 行动中手要抓牢 脚要蹬稳 切实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6 如唯一的出口被水封堵无法撤退时 应有组织地在独头工作面躲避 等待救护人员的营救 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 二 被矿井水灾围困时的避灾自救措施二 被矿井水灾围困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1 当现场人员被涌水围困无法退出时 应迅速进入预筑好的避难硐室 中避灾 或选择何时地快速建筑临时避难硐室避灾 如系老空透水 则须要 避难硐室处建临时挡墙或吊挂风帘 防止被涌出的有害气体伤害 进入避难 硐室前 应在硐室外留明显标志 2 在避灾期间 遇险矿工要有良好的精神心里状态 情绪安定 自信 乐观 意志坚强 要坚信上级领导一定会组织人员快速营救 坚信在班组长 和有经验老工人的带领下 一定能够克服个总困难 共度难关 安全脱险 要做好长时间避灾的准备 除轮流担任岗哨观察水情的人员外 其余人员均 应静卧 以减少体力和氧气的消耗 3 避灾时 应用敲击的方法有规律 间断地发出呼救信号 向营救人 员指示躲避处的位置 4 被困期间断绝食物后 即使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 也应努力克制自 己 绝不嚼食杂物充饥 需要饮用井下水时 应选择适宜的水源 并用纱布 或预付过滤 5 长时间被困在井下 发觉救护人员到来营救时 避灾人员不可过度 兴奋和慌乱 得救后 不可吃硬质和过量的食物 避开强烈的光线 以防发 生意外 第第 4 4 节节 运输事故的自救与互救运输事故的自救与互救 一 礅罐时乘坐人员的自救与互救措施一 礅罐时乘坐人员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1 常乘坐罐笼的人员都知道 当罐笼下降到离停罐笼位置 80 米处时 就要减速 当到达此处时还不减速 乘坐人员就要做好思想准备 采取措施 防止礅罐对自己的伤害 2 罐笼内人员不多时 应分散到两边 乘罐人员的两手握紧罐内的扶 手 提气使手用劲 有条件时可使两腿悬空 以便礅罐时减小或免除对人体 特别时腿部的伤害 3 罐笼内人员较多时 不可能每人都能握住罐内的扶手 未握住扶手 的人也应靠两边站 还应将两腿弯曲 这样 礅罐时就可减小由于人体惯性 运动向罐底的冲击 从而减轻对乘罐人员的伤害 4 发生礅罐事故后 未受伤人员应立即在现场为创伤矿工进行止血 包扎和骨折临时固定等急救处理 并叙述运送到医院救治 二 罐笼断绳时乘坐人员的自救与互救措施二 罐笼断绳时乘坐人员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1 乘罐人员发现罐笼动运行情况出现异常时 如向上运行突然变为向 下运行并减速停止 向下运行突然速度加快并减速停止 即可基本断定罐笼 发生了断绳事故 2 在罐笼运行发生上述变化的过程中 乘罐人员应握紧罐笼内的扶手 不能握扶手的应抓住握扶手的人 以免罐笼快速停止时摔伤和出现其它伤害 3 罐笼由于保险装置的作用减速并停稳后 乘罐人员一定要镇静 切 不可在罐笼中来回奔跑 推拉 发求救信号应以呼叫为主 以保持罐笼的平 衡 4 罐笼停止处不论是否靠近立井的梯子间 遇险人员都不要打开罐笼 门冒险进入梯子间 这样的坏处有 一是破坏罐笼的平衡 从而导致坠罐事 故的发生 二是进入梯子间的过程中有限大的危险性 稍不小心将会摔入井 筒底部 因此 乘罐人员必须耐心等待救援 5 救助断绳后罐笼中遇险人员的方法是 如罐笼停在靠梯子间这一边 可以对罐笼采取固定保险措施后 搭木板人遇险人员直接进入梯子间脱险 如罐笼停在这一边 可使另一罐笼到达停罐处 再采取安全措施将遇险人员 撤离到营救罐笼上 然后提升出井 三 斜井人车断绳后乘坐人员的自救措施三 斜井人车断绳后乘坐人员的自救措施 1 乘车人员发现人车运行情况出现异常时 如向上运行突然变为向下 运行并减速停止 向下运行突然速度加快并减速停止 即可基本断定人车发 生了断绳事故 2 在人车运行发生上述变化的过程中 乘车人员要握紧车内的座椅靠 背后扶手 以免人车快速停止时摔伤和出现其它伤害 3 在人车减速的过程中 乘车人员千万不能跳车 当人车停稳后 乘 坐人员要立即下车 4 人车发生断绳事故后 跟车工应打乱点 发出事故信号 同志矿井 有关人员及时组织抢救 四 斜井人车掉道运行时乘坐人员的自救措施四 斜井人车掉道运行时乘坐人员的自救措施 1 人车掉道后 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运行 都会产生强烈的震动和颠 簸 此时 跟车工应立即发停车信号 2 人车在轨道外运行时 乘车人员要握紧车内的座椅靠背或扶手 以 防止或减轻人车颠簸对人体的伤害 3 人车在运行时 不论震动和颠簸多么厉害 乘车人员千万不能跳车 人车停稳后 乘车人员要立即下车 五 钢丝绳皮带发生事故时乘坐人员的自救与互救措施五 钢丝绳皮带发生事故时乘坐人员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1 牵引钢丝绳断后 皮带会停止运行 但对乘坐人员不会产生伤害 这时 乘坐人员应立即下皮带 并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2 断皮带后 断口附近的乘坐人员会被皮带打伤和盖住 未受伤的人 员应立即下皮带 到事故发生地点迅速拉开皮带 救出被打伤和盖住的人员 并根据创伤情况 在现场进行止血 包扎 骨折临时固定等急救处理 3 倾斜井巷皮带拉断后 乘坐人员不仅要迅速下皮带 而且还要注意 观察皮带的下滑情况 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躲避 防止皮带下滑伤人 六 倾斜井巷跑车时遇险人员的自救措施 1 发生跑车事故后 会发出剧烈而异常的声响 这时 在倾斜井巷中 行走或工作的人员 应立即进入躲避硐避灾 2 当来不及进入躲避硐时 若巷道为砌碹或锚喷支护 应靠巷道贴帮 避灾 若巷道架设的金属支架 应挤进支架贴帮避灾 若巷道很窄时 可抓 住棚梁将身体向上收缩 使奔跑的车辆从下部能过 3 巷道中有水沟时 应趴在水沟中避灾 巷道中铺设管道时 应钻到 管道下面贴巷道帮避灾 第第 5 5 节节 井下现场急救井下现场急救 一 搞好井下现场急救的目的一 搞好井下现场急救的目的 由于矿井工人从事井下生产劳动 常常会导致矿工外伤事故的发生 为 了尽可能地减轻伤员痛苦 防止病情恶化 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挽救 濒临死亡伤员的生命 煤矿现场必须做好急救工作 现场急救的关键在于 及时 据统计 现场急救搞得好 可减少 20 伤 员的死亡 人员受伤后 2 分钟内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可达 70 4 到 5 分钟内 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可达 43 15 分钟后的成功率极少 这说明 井下现场的 急救工作 是关系到矿工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 是矿工自救 互救的一项重 要内容 搞好井下现场急救工作 我们每个矿工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就是要在 矿井急救员到达现场之前 对伤员实行初级急救 为此 我们每个人都要通 过培训 学会伤情判断 人工呼吸 止血 包扎 骨折临时固定 伤员运送 等急救技术 二 人工呼吸二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适用触电休克 溺水 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 呼吸停止 假死状态者 如果停止呼吸不久 大都能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抢 救 在 施行人工呼吸前 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 通风良好的地方 将领 口解开 腰带放松 注意保护体温 仰卧时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 是胸 部张开 应清除口中赃物 把舌头拉出或压住 防止堵住喉咙 妨碍呼吸 1 口对口吹气法 操作前使伤员仰卧 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 用手将其鼻孔捏住 以免吹 气时从鼻孔漏气 自己深吸一口气 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入 最好放二层纱 布或手帕再吹 造成吸气 然后 松开捏鼻的手 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 助呼气 如此有节律地 均匀地反复进行 一分钟约吹 14 到 16 次 在抢救过程中 救护者必须有耐心 有时需坚持 1 到 2 小时之久 不能 灰心 因此 人工呼吸一般有两人轮流进行 2 仰卧压胸法 伤员仰卧 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 双手拇指向内 其余四指向外 伸开 平放在其胸部两侧乳头之下 借上半身重力压上 员胸部 挤出肺内 空气 然后 救护者身体后仰 除去压力 伤员胸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 因 而空气入肺 如此有节律地进行 每分钟约 16 到 20 次 3 俯卧压背法 伤员俯卧 头偏一侧 两臂前伸 头枕在另一弯曲的手臂上 救护者骑 跨在伤员大腿部 两臂伸直 俯身向前 用稳定的压力稍向前推 向下压 把空气从肺部排除 然后 救护者两手放松 伤员胸部自然舒张 空气吸入 肺中 如此反复 每分钟约 14 到 16 次 此法对溺水急救较为适合 因便于 排出肺内积水 但背部 肋部受伤者不能用 三 止血创伤一般会出血 贴别是较大的动脉血管损伤 出血过多 使 伤员脸色苍白 出冷汗 手脚发凉 呼吸急促 甚至可然及生命 因此 对 于这种情况 首先要争分夺秒 准确有效地进行止血 然后再采取其它急救 处理措施 出血可为三种类型 一是动脉出血 血液鲜红的 随心脏俯卧压背人工 呼吸跳动的频数从伤口向外喷射 速度也快 危害性很大 二是静脉出血 血液是暗红或紫红色的 徐缓均匀地从伤口流出 三是毛细血管出血 血液 红色的 像水珠样地从伤口流出 多能自身凝固止血 毛细血管和静脉出血 一般用纱布 绷带包扎好伤口 就可以止血 大 的静脉和动脉出血 可用加压包扎法止血 1 指压止血法 在伤口的上方 近心端 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 以阻断血流 采用 此法 不宜过久 适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暂时性止血等 所以 在指压止血的 同时 应立即寻找材料 准备换用其它止血方法 2 加压包扎止血法 这是最常用的有效止血方法 适用于全身各部 操作方法是 用消毒纱 布或干净毛巾 布料盖住伤口 再用绷带 三角巾或布带系紧 绷紧 并将 肢体抬高 也可以肢体的弯曲处加热 然后用绷带缠好 3 止血带止血法 通常用橡皮止血带 也可用大三角巾 绷带 手帕 布腰带止血带代替 但禁止用电线或绳子 止血带可以把血管压住 达到止血的目的 适用于四 肢大血管出血 但必须注意 上止血带的部位要先衬垫上布块或绑在衣服外 面 以免损坏皮下神经 同时 松紧要适宜 以摸不到远端脉搏和停止出血 为止 止血时间不能过长 时间过长可造成缺血 或皮肤容易坏死 四 包扎四 包扎 伤口是细菌侵入人体的入口 如果受伤矿工伤口被污染 就可能引起脂 脓感染 气性坏疽及破伤风等病症 严重损害健康 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 受伤以后 在井下无法做请创手术的条件下 必须先进行包扎 包扎的材料有橡皮膏 绷带 三角由等 现场没有上述包扎材料时 可 用手帕 毛巾 衣服等代替 1 螺旋包扎法 通常是先做环形缠绕开头的一端 再斜向上绕 每圈盖住前圈的 1 3 或 2 3 此法适用四肢 胸背 腰部等处 2 螺旋反折包扎法 先有环形包扎开头的一端 再螺旋上升缠绕 每圈反折一次 此法适用 小腿 前臂等处 3 8 字环形包扎法 一圈向上 一圈向下 成 8 字形来回包扎 每圈在中间和前圈相交 并根据需要与前圈重叠或压盖一半 此法适用于关节部位 五 骨折临时固定五 骨折临时固定 现场急救时常用的方法有 1 上臂骨折固定包扎法 肘关节屈曲 90 在上臂内 外侧各置夹板一块 放好衬垫 用绷带将 骨折上下端固定 用三角巾将前臂吊于胸前 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固定于 胸部 无夹板时 用一宽布带将上臂固定于胸前 再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 胸前 2 前臂骨折固定包扎法 两块夹板分别放置在前臂及手的掌侧和背侧 加垫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固 定 肘关节屈曲成 90 用三角巾将前臂吊于前胸 3 小腿侧骨折固定包扎法 从小腿中部至足跟的夹板两块 置于小腿内 外侧 加垫后分段固定 无夹板时 也可用建肢固定 六 受伤矿工的运送六 受伤矿工的运送 伤员经过现场急救处理后 需要搬运升井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救治 如果 运送不当 可能千百万神经 血管损伤 甚至造成终身残废或死亡 运送受 伤矿工时 常用的方法有 1 担架运送法 担架可用特别的担架 也可用临时制作的简易担架 如绳索做成的简易 担架 衣服做成的简易担架 毛毯做成的简易担架 担架运送伤员时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是 1 由 3 4 人组成一组 小心谨慎地将伤员移上担架 2 伤员头部在后 以便后面抬担架的人随时观察伤员的变化 3 抬担架的人脚步要一致 4 向高处抬时 如走上坡 前面的人要放低 后面的人要抬高 以 便伤员保持水平状 走下坡时相反 2 单人徒手运送法 1 扶持法 伤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