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合唱声中独唱者的旋律.doc_第1页
风格:合唱声中独唱者的旋律.doc_第2页
风格:合唱声中独唱者的旋律.doc_第3页
风格:合唱声中独唱者的旋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格:合唱声中独唱者的旋律教学风格的认识与追求 根据多年养成的习惯,今天早上写就一篇短文。起因是与一位在美国的朋友,联系中告知将在明年回国来看“鸟巢”(2008北京奥运会场馆)的联系情况。专门来京看“鸟巢”,观摩2008北京奥运会,这里自然是蕴涵了朋友的民族情怀,爱国情怀,同时也说明了,所谓“鸟巢”有着足以吸引眼球的风格。实际上,任何事物都会因其独具风格而平添魅力。由此想到我们的教学,想到我们的老师的教学行为,也应该有风格。我还想到我们的教材培训,除了相关专业的培训引领之外,也应该注意自己教学风格的塑造,教学艺术的研究。这类研究非常重要,也许,较之学术、专业的培训引领更为重要。 我们今天的教学改革,正在进行新的阶段,新的要求。前期进行的课程改革,各地进行的教育科学研究,其成果可谓是风格各异,流派纷呈,这些,实际上也是课程改革取得成果的标志。因此,我今天的演讲就以“教学风格”为题。一、风格的价值(意义)。1.风格是个人成熟成功的标志。雨果说过,没有风格,你也可以(一时)成功,也可以获得掌声、欢呼、桂冠。但是,你不可能由此得到真正的成功,真正的荣誉。我们的老师,要实现非常优秀,必须注意塑造自己的风格。比如京剧的四大名旦,就各有自己的风格,一些大师大家也各有自己的风格。比如辜鸿铭现实,国学大师,他对学生有很为严格的“约法三章”,否则不要来!这里的约法,包含着有违今天课改理念、教育法规并不允许的内容,但是其学生不愿意放弃。一般老师当然不可能这么做,也没有资格这么做,可是辜鸿铭先生有资格!因为,他是大师,其教学行为虽然时有怪异,但却颇有品位,有其独特的风格,一般老师无法企及。其他诸如梁启超、鲁迅、杜威等国内外大师,无不因其独特风格引人注目,著称于世。我们从事的是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特点之一是应该具有思想性,就应该善于引领学生一起思想。当然,不独思想品德学科老师,我们所有学科的老师,你有了可以得到社会认可的风格,你就会获得学生、社会的永久的“欢呼”“喝彩”。2.风格实际上是一种境界。歌德说过,风格,实际上是艺术家所能企求的最高境界;在我看来,唯一重要的,是给风格这个词以最高的地位,以便必要时能够随时褒扬之用。罗丹曾经塑造托尔斯泰形象,雕塑完成之后,众多学生一致称赞塑像之美,特别是塑像的那双手。罗丹很为生气,随即砍掉了塑像的“那双手”。他认为,塑像之美,应该在于整体之美,不该让“那双手”抢眼。这就是罗丹的风格。我们的老师,应该由此得到启发,注意到,有风格的教学才是美的,才有魅力。一些老师的课堂不受学生欢迎,这个时候应该自我检点,其原因也许很多,但肯定也是因为没有得到学生认可的自己的风格。3.风格指向未来。还是雨果说过,风格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我们的老师都在走向未来,不能不思考自己教学风格的塑造。众多名家都在成长中产生“我是谁”的追问,如苏格拉底,如莎士比亚,如高根苏格拉底追问当时雅典多位高人的结果,是悟到了,“我知道,我什么也不知道,还是追问自己罢!”我们每一个人,无论自觉还是不自觉,实际上都处在“我是谁”这个问题的追问之中。“人是谁”,不在于你现在是什么,而在于将来成为什么!这就是“人生之谜”的答案。教师能够如此思考并引领学生思考“我是谁”,就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江苏省首批著名特级教师之一的陈凯先生,为什么至今为人记得?就是因为他的“风格”这至少是原因之一。有人以为,“风格”不是一般人能够企及。不对!风格,是所有人都应该研究、也能够研究和追求的。这里需要注意到,风格,有其相对性,有着不同的层次。问题在于,你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而已。人们往往是在不自觉地追求自己的风格,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的风格?原因在于,没有自觉的提炼和提升。我们的老师,如果能够自觉追求与风格同行,就会得到自我提升,实现自我发展,最终会走向成功。二、风格的定义。古今中外,对于风格有着不同的解释,体现着各不相同的文化差异。由这些各异的解释,可以看到,所谓“风格”,是立体的,有着丰富的内涵,又需要打磨、加工,她体现一种智慧,具有特定的穿透力、感染力和艺术魅力。根据专家给出的定义,所谓“风格”,有个性特点,体现审美风貌;是创造性活动,是做和行动的实践;是创造主体与创造对象的本质联系;可以体现于完美的艺术作品。我们的教学,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应该追求过程的完美,应该坚持在创造中实践,坚持引领学生切实参与并维系实质性联系,应该追求魅力教学,应该将从事的思品教学作为艺术来研究。人生在世,如果没有自己的风格,就类似于没有宝剑的漂亮的剑鞘,就类似于空空如也的漂亮的箱子,就没有自己应有的价值。三、风格特点的基本要义。风格,也具有工具层面的含义。1.风格的内核。福楼拜说过,风格,是思想的血液。教学风格的内核,就是思想。没有思想支撑的教学,没有生命力;没有风格的教学,就是苍白无力的。人本身如同芦苇一般很是脆弱,人的站立,就是靠自己的思想。教学风格的思想内涵,就是自己的教学主张,自己的教学思想,就是自己对教育、对教学、对教材、对学生、对一切教学问题,如何认识。应该注意到,人,有着学习的天性,以致于没有学校,没有教师,学习的潜能也会自觉不自觉引发。学习,其实就应该是教学的核心问题!所谓“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主动、有效、最优化学习。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教学,还应该有自己的主张。有老师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学习是自主的学习”,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一幅人体骨骼挂图,置于教室墙壁一个月之久,突然取下挂图,要求学生描述骨骼位置、肌肉位置。学生茫然,勉强作答之后,老师撕碎答卷说,学习,其实应该是学习别人没有教给的东西,学习,应该有自己的主张!我们应该推崇“教学主张”。所谓“教学主张”,就是在自己教学实践基础上的自觉的概括和提炼、提升。初中学生是最容易犯错误的时期。对于他们,需要有制约,需要设置“禁忌”。但是,也有许多古老的“禁忌”需要打破。有古老禁忌的打破,才有社会的发展。要推动教学的发展,显然需要我们去研究“禁忌”研究各种规范,要善于推动教学的创造性发展。思想品德教学,需要注意到,道德是“人为”的,是“为人”的,是“由人”的,道德教育,就要善于创造(人为),坚持人本原则下创造幸福价值(为人),坚持因人而异,应该是唤醒思想的体验教学(由人)。我们的教育,需要有思想,才能生动,才有深度。思想品德教学,应该同时有“温度”(生动)和“深度”(思想)。2.风格的伦理意义。教学风格应该有道德。实践中有不少课没有道德,没有过程,没有实质,没有理解。赫尔巴特说过,人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思想品德课程,首先应该是心灵的丰富,而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诺丁斯曾经说过,伦理上有考虑的教师,应该把教学视为道德事业。日前注意到一条标语:食品工业首先是道德事业。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由此得到启发,教学更应该首先是道德事业。教学的伦理意义,首要的就是“爱!”舍此没有教育!当然,仅仅有爱也不构成有效教育。但是,教育肯定需要爱,需要在爱之中行走,需要真正尊重学生。这是人性所在。道德伦理还需要价值规则。比如,明码实价就是商人的人格信誉,德国人多方打听、寻找后,给予拾金不昧的中国人以奖金,就是执行其自身的规则。2.教学风格应该有自己的文化品格。教学风格具有教育智慧。前面说到的苏格拉底,上帝听到他遍问高人之后的自悟后,以神谕高度褒奖他的“自知不知”的品行。其寓意就在于,承认自己无知,才会不断探究,不断思索。“什么也不知道”,也许是人类智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