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义: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横纹肌(骨骼肌)细胞受损、溶解,从而使细胞膜的完整性发生改变,肌细胞内容物(包括钾、磷酸盐、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和尿酸)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并可致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病因:1 创伤性因素2 肌肉疲劳3 肌肉长时间受压4 肌肉缺血或缺氧5 感染6 药物和毒物7 内科系统疾病8 遗传性疾病详细:(一)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习惯上将非外伤因素引发的RM称为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NRM),使之有别于挤压伤综合症。各种常见的危险因素如下。(1)酗酒:根据文献报道,大约20 RM的发生与饮酒有关。目前认为乙醇本身对肌肉有间接损害作用,在饥饿、低血钾等状态下更易造成能量合成障碍;同时由于醉酒后长时间昏睡造成肌肉的直接压迫,导致肌肉缺血、水肿、筋模腔压力升高,肌肉坏死溶解。(2)药物和毒性物质: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等)、环孢素A、依曲康唑、乙琥红霉素、秋水仙碱、叠氮胸苷、皮质激素等药物均对横纹肌有直接损害作用;酒精、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可卡因、安非他命、麦角酰二乙胺抗精神失常药、麦角酸二乙酰胺等药物对横纹肌有间接损害作用。NRM中80以上的病例系药物引起,多见于药物滥用者;特别是长期饮酒者应慎用能引起RM的药物。他汀类降脂药物(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引起RM的发病率为0.10.2,但近年有报道高达0.51。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38例均是治疗剂量时发生,出现时间是用药后36小时至24个月不等,大部分发生于3个月之后,如同时服用环孢素、烟酸衍生物、伊曲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影响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药物时更易发生。(3)劳累性RM:剧烈运动如马拉松比赛、军队5公里武装越野跑等都可能引起RM,尤其是以前未经训练的人突然的过量运动。着厚重的运动装备或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训练造成的散热障碍,会增加横纹肌溶解的危险度。镰状细胞贫血病人运动过度也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病因病因分类病因酒精、药物、毒性物质1.直接肌红蛋白毒力作用: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环孢素A(山地明);依曲康唑(斯皮仁诺);乙琥红霉素;秋水仙碱;叠氮胸苷;皮质激素2.间接肌肉损伤:酒精;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可卡因;安非他命;麦角酰二乙胺(抗精神失常药);麦角酸二乙酰胺劳累性横纹肌溶解症马拉松比赛;未经训练的运动员突然过量运动;病理性肌肉用力;散热障碍;镰状细胞贫血病人运动过度热相关性横纹肌溶解症中暑;恶性高热;Neuroleptic malignant综合征感染1.病毒性感染: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柯萨奇肠道病毒、埃可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EB病毒、HIV病毒2.细菌性感染:链球菌、沙门氏菌、军团杆菌、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属炎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毛细血管漏综合征、毒蛇咬伤代谢性或内分泌性疾病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高钠血症、 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磷血症)、非酮症高渗性综合征、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遗传性疾病1.脂类代谢障碍: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缺乏症、肉毒碱缺乏症、短链和长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肌磷酸化酶缺乏症(糖原贮积病(V型)、磷酸化酶激酶缺乏症、乳酸脱氢酶缺乏症、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缺乏症、磷酸果糖激酶缺乏症3.嘌呤代谢障碍: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嘌呤核苷酸脱氨酶缺乏症。(4)热相关性RM:中暑、恶性高热、Neuroleptic malignant综合征(抗精神病药的恶性综合征:一种罕见的有时是致死性的反应,特点为高烧、强直及昏迷)均可引起横纹肌溶解。(5)感染:许多病毒或细菌性感染与RM的发生有关。病毒性感染包括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柯萨奇肠道病毒、埃可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HIV病毒等细菌性感染包括链球菌、沙门氏菌、军团杆菌、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属等。感染引起的RM占总病例的27.1左右。(6)炎症:许多炎症过程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毛细血管漏综合征、毒蛇咬伤(大部分发生在南美洲、亚洲和非洲) 也可以导致横纹肌溶解。(7)代谢性或内分泌性疾病: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磷血症)、非酮症高渗性综合征、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也可以引起RM,虽然比较少见,但比较危重。(8)遗传性疾病:某些横纹肌溶解的原因不明确,住院病人最低限度至中度劳累后横纹肌溶解再发或由于儿童期的病毒感染后出现的横纹肌溶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考虑遗传性疾病的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的遗传性疾病大致可分3类:脂类代谢障碍:包括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缺乏症、肉毒碱缺乏症、短链和长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包括肌磷酸化酶缺乏症(糖原贮积病(V型)、磷酸化酶激酶缺乏症、乳酸脱氢酶缺乏症(特征为肌酸激酶升高和而乳酸脱氢酶正常)、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缺乏症、磷酸果糖激酶缺乏症嘌呤代谢障碍: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嘌呤核苷酸脱氨酶缺乏症。(二) 创伤性横纹肌溶解 外伤性原因1.电击2.大面积三度烧伤3.挤压伤局部缺血性因素1.局部缺血性肢体外伤2.长期固定制动3.长时间肌肉受压RM是严重创伤后的一种危重并发症,比较常见的原因包括电休克和挤压伤。在挤压伤综合症患者中,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是因为坏死的肌肉组织在肌肉压迫解除后进入血液循环,例如那些在车祸或建筑倒塌受到挤压的伤员。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的病因请见右表:临床表现 (1)RM的局部症状和体征包括肌肉疼痛、无力、肿胀及肌肉触痛,创伤性RM可见肌肉损伤;(2)全身症状和体征包括棕色尿(常作为首发表现)、发热、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精神错乱、精神激动、谵妄、少尿或无尿。病理:横纹肌溶解机制:横纹肌溶解症的根本病理生理改变是细胞内外各种电解质紊乱。往往都通过级联效应使细胞外的钙离子进入到细胞内导致钙超载,细胞内钙依赖性蛋白酶及磷脂酶被激活,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产生病理性交互作用,导致肌原纤维、细胞骨架及胞膜蛋白破坏,引起肌肉破坏、肌纤维坏死及细胞内容物外漏。危害:(一)早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电解质紊乱。(二)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是RM 的晚期并发症。RM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急性肾功能衰竭:(1)损伤后细胞坏死,其内容物如钾、磷酸盐、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及尿酸释放入血造成高钾血症、酸中毒、肌红蛋白血症等。肌红蛋白可阻塞肾小管,形成肌红蛋白管型。(2)肌损伤后大量液体积聚于损伤的肌肉组织中(大约1215L),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肾缺血。(3)肌损伤后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引起肾缺血,降低肾小球滤过率。上述病理过程均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有关。诊断:(MRI是目前最准确的诊断方法)1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2血肌红蛋白测定3尿液分析4电解质紊乱5肾功能的变化6心电检查重点检查高血钾对心肌的损害7当怀疑遗传性疾病引起的RM时,前臂局部缺血试验可以用来帮助区分遗传性病因(从肘前静脉取一份血样用来获得基础血氨及乳酸水平,以血压计气囊包裹前臂后充气至200mmHg(因为这个压力远远超过收缩压,可以造成局部缺血),气囊充气后,让病人反复做握力试验,从而使前臂疲劳,松开气囊,然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农场采摘课件
- 江西宜春邮政招聘试题带答案分析2024年
- 2024年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烟草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烟草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西藏吉隆县烟草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四川省南江县烟草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陕西省潼关县烟草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陕西省淳化县烟草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甘肃省宁县烟草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河南省开封县移动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uom理论考试题库答案及考试技巧
- 中暑防治课件图片高清版
- 脑卒中溶栓护理课件
- 2025年城建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国LTCC技术行业市场现状、前景分析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及应用
- 2025至2030中国扭蛋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与投融资战略报告
- 2024年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地理真题(原卷版)
- 槟榔地转让协议书
- DL∕T 5161.5-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