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 成都市第十二中学 熊文俊 2012年10月10日 整体把握结构思考 教科版 必修1 2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 整体感知二 必修1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三 必修2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四 有效教学模式之一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略介 整体把握结构思考 教科版 必修1 2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选修 必修 一 高中物理课程结构 课程模块 一 整体感知 一 高中物理课程结构 一 整体感知 一 高中物理课程结构 一 整体感知 选修1系列 选修1 1 选修1 2 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 二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结构 一 整体感知 1 教材结构 二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结构 一 整体感知 1 教材结构 二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结构 一 整体感知 2 必修1与旧教材的比较 二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结构 一 整体感知 3 必修2与旧教材的比较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例说1 第二章 第2节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 活动 感受向心力 图2 2 1 以活动 图片情境创设 联系实际 什么是向心力 以问题创设情境 联系实际 讨论交流 图2 2 2 以问题创设情境 联系实际 向心力的大小 实验探究 讨论交流 以问题创设情境 向心加速度 理论探究 例题 以 神舟 五号飞船为背景 注重联系实际 练习与评价 中的旋转餐厅 图2 2 8 注重联系实际 发展空间 利用速度合成求向心加速度 理论探究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1 以图片创设情境 图2 2 6黑犀牛之所以不被自身的重力压垮 并能正常行动 是因为它的骨骼特别粗大 英国作家斯威夫特创作的 格列佛游记 一书中 有这样一幅漂亮的插图 图2 2 7 我们假定把这儿的故事改一下 图中的巨人生活在我们地球上 周围的 小人 就是我们人类 在重力的作用下 巨人能有与周围的 小人 相似的身材吗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1 以图片创设情境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1 以图片创设情境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1 以图片创设情境 图4 3 1吊起的重物具有重力势能图4 3 2高处的石头具有重力势能图4 3 3被拦在高处的水具有重力势能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1 以图片创设情境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1 以图片创设情境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2 以问题创设情境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对渡河问题的思考 一条宽阔的大河上有两个码头A B隔河正面相对 小明驾着小船从这边的码头A出发 将一批货物运送到对岸的码头B 他驾船时始终保持船头指向与河岸垂直 但小明惊奇地发现小船行驶的路线并不与河岸垂直 而是朝河的下游方向偏移 怎样来研究这种运动呢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2 以问题创设情境 平抛运动 对滑翔机投送礼物的讨论 设想你正乘着一架滑翔机 图1 3 1 沿水平方向运动 下面是你熟悉的地方 当滑翔机经过你的一位好友住宅的正上方时 你将一包礼物释放 虽然空中没有风 但这包礼物却没有落在朋友的住宅处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 图1 3 1现代滑翔机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2 以问题创设情境 功 对几种不同的做功过程及能量变化的思考 观察下面三张图片 回答图中提出的问题 a 举起杠铃过程中 什么力对杠铃做功 能量怎样变化 b 人在下滑时 什么力对人做功 能量怎样变化 c 箭射出时 什么力对箭做功 能量怎样变化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2 以问题创设情境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对投掷标枪过程中做功及能量转化的讨论 运动员投掷标枪使其做斜抛运动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 投掷出手 2 上升到最高处 3 下落到地面 分析三个阶段过程中哪些力做功及能量如何转化 图4 6 1投掷标枪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3 以活动创设情境 例如 必修1中第19页图1 5 1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频闪照片 测加速度第31页图1 7 7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 测重力加速度第33页图1 8 1喷气式飞机起飞 飞机跑道设计第33页飞机制动系统的设计第34页图1 8 2小球下落的径迹 估测楼房的高度第61页作图法求合力大小第64页图2 6 3图2 6 4 分解力 计算分力的大小第81页图3 4 2图3 4 3 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第83页图3 4 6制作反冲小车第95页图4 1 3走钢丝的杂技演员 力的正交分解第97页图4 2 1关于移动货物箱的疑问第97页图4 2 2如何选择绳子的粗细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3 以活动创设情境 例如 必修2中第6页图1 1 2运动的合成实验第25页图2 2 1感受向心力第33页图2 3 9小小甩干机第50页估测地球的平均密度第53页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第59页推导功的计算式第60页图4 1 5分析滑雪运动中各力做功情况第69页图4 4 3研究合外力做功第73页图4 5 4小球能否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第79页图4 6 6几种新能源的利用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4 以导言创设情境 必修1 位置变化的描述 位移 的导言 许多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勇士常常迷路 甚至因此而丧生 他们之所以失败 常常是因为在沙漠中弄不清这样三个问题 我在哪里 我要去的地方在哪里 选哪条路线最佳 20世纪末 一位欧洲妇女成功穿越了这个 死亡之海 这是因为她携带了GPS接收机 时时都能找出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4 以导言创设情境 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的导言 物理学对物体运动的描述是从一个 点 开始的 她用数学的方法描述这个 点 的位置 位置的改变 及位置改变的快慢 从描述物质世界最简单的理想模型开始 建立理论 并用以去研究整个宇宙 这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 这一方法常被人们认为是 科学方法 的典范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4 以导言创设情境 必修1 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 速度 的导言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4 以导言创设情境 必修1 第二章力 的导言 它不是物体 但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它不孤独 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 它不让你看见 但你能觉察到它的存在 它不能像数那样相加 而是要遵循另外的法则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4 以导言创设情境 必修1 摩擦力 的导言 据科学家考证 地球在5 7亿年前 一昼夜只有20 47h 每年428天 在3 7亿年前 一昼夜只有22h 每年398天 根据这些数据 人们估算出地球自转1周的时间每100年约增加0 064s 即每10万年增加1 64s 是什么魔力使地球的自转变慢了呢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4 以导言创设情境 必修1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的导言 300多年前 牛顿提出的三条基本运动定律 对宏观物体的运动给出了精确的描述 并把地上和天上的运动都统一在它的定律中 从而实现了人类关于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 他的定律揭示了自然界存在着普遍适用的客观规律 这些规律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4 以导言创设情境 必修1 超重与失重 的导言 小明随着十几个人一起乘电梯上楼 走进电梯时电梯没有显示超载 但电梯刚向上启动时报警器却响了起来小明觉得很奇怪 难道人所受的重力会因电梯的运动状态变化而变化吧 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4 以导言创设情境 必修2 圆周运动与人类文明 的导言 在古代乃至现代 人们都很崇尚圆周运动 因为在大家的眼中 有太多的自然现象与圆有关 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 应用圆周运动的发明和创造对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4 以导言创设情境 必修2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 的导言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提示了天体运行的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成功地实现了天上力学与地上力学的统一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 人类登上了月球 对火星和太阳系其他行星的探测也取得了不少成就 牛顿建立的力学理论显示出无穷的魅力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4 以导言创设情境 必修2 天体运动 的导言 盛夏季节 银河高悬 明亮的牛郎星 织女星隔河遥望 图3 1 1 夜空中斗转星移 星体的运动都遵循一定的规律 人类对这种规律的正确认识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4 以导言创设情境 必修2 万有引力定律 的导言 在浩翰宇宙中 天体在不停地运动着 太阳系中的行星都在围绕太阳运行 月球在围绕地球运行 是什么力使天体维持这样的运动呢 必修2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的导言 天体之间的作用力 主要是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对天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4 以导言创设情境 必修2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 的导言 地球的天然卫星是月球 人类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结合各种先进技术已经逐步进入太空 并登上了月球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4 以导言创设情境 必修2 功率 的导言 人和起重机向同一艘船上搬运同样数量的物品 做了相同的功 起重机所用的时间比人所用的时间少得多 这说明起重机比人做功快得多 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物体 或机器 做功的快慢呢 图4 2 1起重机向船上搬运物品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1 重视情境创设 4 以导言创设情境 必修2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的导言 经典力学 又称牛顿力学 体系是时代的产物 是许多科学家经过艰苦探索才完成的科学理论 它是整个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 也是现代许多门类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图5 1 1 图5 1 1经典力学理论是现代机械 土木建筑 交通运输以至航空航天技术的理论基础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2 突出科学探究 1 实验探究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2 突出科学探究 1 实验探究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2 突出科学探究 1 实验探究 第2页图1 1 4研究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第3页图1 1 7研究曲线运动的条件 磁铁吸引钢球 第9页图1 3 3比较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平抛竖落仪 第14页图1 4 4研究斜抛运动 射出水流 图1 1 4研究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2 突出科学探究 1 实验探究 第26 27页图2 2 3 图2 2 6探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 角速度 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 图2 2 3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 角速度和半径之间关系的实验装置 图4 5 2研究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第72页图4 5 2研究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2 突出科学探究 1 实验探究 学生实验 研究平抛运动学生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图1 3 8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2 突出科学探究 2 理论探究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2 突出科学探究 2 理论探究 第3页理论探究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图1 1 5A点逐渐向B点靠近时 AB割线的变化图1 1 6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第10页理论探究平抛运动的分解由上述实验可知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 为什么可以做这样的分解呢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2 突出科学探究 2 理论探究 如图4 5 3 设想质量为m的物体在空中做抛体运动 在高度为h1的A处速度为v1 在高度为h2的B处速度为v2 1 写出物体在位置A B所具有的机械能 EA EB 2 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证明以上两个位置机械能的数量关系吗 试写出证明过程 3 在以上运动过程中 什么力在做功 第72 73页图4 5 3抛体运动中物体的机械能转化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2 突出科学探究 3 实验探究与理论探究相结合 第3页理论探究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图1 1 5A点逐渐向B点靠近时 AB割线的变化图1 1 6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图1 1 4研究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第2页实验探究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3 注重联系实际 1 教学内容 引入课题的情景 如 以形形色色的曲线运动实例引入 曲线运动 以常见的圆周运动实例引入 圆周运动 以 闹钟与手表之争 这一实际问题引入角速度概念 以 惊涛拍岸 龙卷风 等自然现象引入动能概念等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3 注重联系实际 1 教学内容 研究问题的载体 如 以 小船渡河 实例研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以 运动员沿斜坡滑雪 实例研究正功 负功的物理意义及合力的功 以 汽车过拱形桥 旋转秋千 火车转弯 等实例为载体分析圆周运动 以 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例 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等 图2 3 2 旋转秋千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3 注重联系实际 1 教学内容 物理知识的应用 如 以 神舟 五号飞船的绕地运动为背景 求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 以 预言彗星回归 预言未知星体 计算天体质量 等实例讲述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应用动能定理计算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最小间距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讨论轻轨站台设置坡度的原因等 图2 2 7 神舟 五号飞船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3 注重联系实际 2 习题选编 联系生活实际 图2 2 8旋转餐厅 图4 2 5起重机起吊货物 图4 4 8 东方红 1号 联系科研实际 联系生产实际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3 注重联系实际 3 课外拓展 课外阅览 问题讨论 物理在线 实验室 第9页全球定位系统 GPS 第15页应用数据实时采集系统 DIS 测速度第32页重力勘探第35页对一起交通事故的分析第49页关于重力第62页制作平行四边形模型 观察 分析合力大小和方向如何变化第66页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必修1中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3 注重联系实际 3 课外拓展 课外阅览 问题讨论 物理在线 实验室 第4页化曲为直 香蕉球 成因探秘第12页探究排球运动中沿水平方向近网扣球的最大速度第16页发射武器的两种典型方式第29页利用速度合成求向心加速度第35页制作水流星 了解弯道路面设计 考察汽车 火车如何转弯第44页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第48页卡文迪许测定引力常量的实验 月 地 检验第51页估测太阳的密度第54 55页地球同步卫星 设计失重条件下的实验 收集航天发展资料第64页估测 引体向上 的平均功率第67页估测人在水平路面上行走时克服策略做功的功率第71页估测手上抛石块所做的功第75页粗测压笔的小帽时其内部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第80页永动机不可能实现第91页量子是什么 选学 必修2中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3 注重联系实际 3 课外拓展 课外阅览 问题讨论 物理在线 实验室 第64页估测 引体向上 的平均功率第71页估测手上抛石块所做的功第75页粗测压笔的小帽时其内部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图4 2 6引体向上 图4 4 9上抛石块 图4 5 8尾部装有弹簧的圆珠笔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例说2 必修2第三章 第1节天体运动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 章引言 突出天上力学和地上力学统一的思想 牛顿力学的魅力 节引言 突出人类对天体运动认识的漫长与曲折 正文第一部分日心说 小资料 哥白尼 布鲁诺 伽利略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 天球运行论 开辟了科学的新时代 使古代科学走向了近代的牛顿力学 正文第二部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 新天文学 1609年 第一 二定律 宇宙的和谐 1619年 第三定律 发展空间 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4 渗透人文精神 1 关注物理学的发展历史 如必修2中 第9页介绍了早在300多年前伽利略就曾研究过平抛运动 第42页介绍了哥白尼的 日心说 第43页介绍了第谷与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观察和研究 第44页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 第45 48页 万有引力定律 一节介绍了牛顿等科学家对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所作的贡献 介绍了卡文迪许对引力常量的测定 第49页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一节介绍了历史上对哈雷彗星回归的预言 以及天王星 海王星的发现 第52页提到早在1895年 俄国宇航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在一篇名为 天地幻想和全球引力效应 的论文中 率先提出了制造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4 渗透人文精神 2 关注物理学对经济 社会发展的贡献 如 必修2第36 39页第二章 匀速圆周运动 中专门安排了一节选学内容 圆周运动与人类文明 3 关注国内 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如 必修2第52 55页 人造卫星宇宙飞船 一节提到了1957年10月4日 当时的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环绕地球的轨道 震惊了全世界 1984年4月8日 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 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能独立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国家之一 介绍了中国国家航天计划 要求通过互联网了解经典力学对航天技术发展的贡献 收集关于世界与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历史和前景的资料 特别是有关我国 神舟 系列飞船载人航天 宇航员太空行走成功及登月计划的资料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4 渗透人文精神 4 关注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 如 必修2第76 80页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节在给出 能量守恒定律 后 介绍了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 指出能源利用方式的改进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同时 又进一步指出能源的短缺 以及能源的大量使用 特别是化石燃料的利用 引起了环境问题 5 方便自主学习 三 教科版必修1 2教材特点 一 整体感知 4 渗透人文精神 5 方便自主学习 3 注重联系实际 2 突出科学探究 1 重视情境创设 强化知识生成过程 知识形成过程与知识本身并重强化人文性体验 人文性体验与工具性体验并重强化物理与生活的关联 适当弱化高度模型化物理问题强化归纳学习方法的体验 适当弱化演绎学习方法的体验强化自主探究学习 弱化单纯接受学习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 课标要求 通过史实 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 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推动作用 通过对质点的认识 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 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 理解位移 速度和加速度 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能用公式和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 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2 与原教材对比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3 本章结构 运动的描述 基本要素 位置 质点 时空 参考系 基本物理量 位移 变化 速度 对时间的变化率 加速度 对时间的变化率 基本规律 v t关系 x t关系 应用 自由落体运动 测匀变速度直线运动的a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4 教学要求请参见 四川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必修1教学基本要求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5 教学建议 第7节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1 本节结构 观察思考 落体运动 人类对落体运动的认识历程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归谬法 科学实验法 模型化 自由落体运动 利用频闪照片研究 运动性质 测g 运动规律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5 教学建议 2 突出重点 人类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认识历程 3 突破难点 利用频闪照片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第7节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二章力 1 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 静摩擦的规律 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知道常见的形变 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 知道胡克定律 通过实验 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区分矢量与标量 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二章力 2 与原教材对比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3 本章结构 第二章力 什么是力 重力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三种常见的力 弹力 摩擦力 受力分析 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二章力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4 教学要求请参见 四川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必修1教学基本要求 第二章力 5 教学建议 第3节弹力 1 本节结构 制造并体验形变 形变分类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按形变形式分 按是否能回复原状分 弹力 弹性形变 回复原状 产生条件 有弹力一定有形变 微小形变放大思想 方向 常见弹力的方向 大小 胡克定律 第二章力 5 教学建议 第3节弹力 2 突出重点 弹力方向的确定 3 突破难点 弹力方向的分析 4 强调关键 分清弹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正确分析施力物的形变情况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1 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 物体受力的关系 理解牛顿运动定律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2 与原教材对比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3 本章结构 牛顿第一定律 定量化 牛顿第二定律 应用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探究a与F m的关系 力的相互性 牛顿第三定律 超重和失重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4 教学要求请参见 四川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必修1教学基本要求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5 教学建议 第2节探究加速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 1 本节结构 讨论交流 图3 2 1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探究a与F m的定性关系 学生实验 探究a与F m的定量关系 设计方案 图3 2 2 图3 2 3 图3 2 4 动手实验 数据处理 代数法 图像法 得出结论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 5 教学建议 2 突出重点 探究a与F m的定量关系 3 突破难点 探究a与F m的定量关系 方案设计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2节探究加速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 1 课标要求 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 与原教材对比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 3 本章结构 探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a 0 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4 教学要求请参见 四川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必修1教学基本要求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 5 教学建议 第1节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 本节结构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探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实验探究 理论探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的应用 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 5 教学建议 2 突出重点 探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4 强调关键 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就是a 0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1节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第一章抛体运动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 课标要求 会用运动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关注抛体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 与原教材对比 第一章抛体运动 3 本章结构 曲线运动 认识曲线运动 研究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典型实例 渡河问题 平抛运动 斜抛运动 选学 定义 方向 条件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章抛体运动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4 教学要求请参见 四川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必修2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抛体运动 5 教学建议 第1节曲线运动 1 本节结构 直观认识 观察图片 图1 1 3砂轮切割钢材时 火花飞溅 实验探究 图1 1 4小球沿弯曲的纸带运动 理论探究 图1 1 5A点逐渐向B点靠近时 AB割线的变化 结论图1 1 6 实验探究 图1 1 7磁铁吸引钢球 可补充 理论探究 以矢量分解出发 初步感知a的分解 结论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曲线运动的条件 曲线运动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章抛体运动 5 教学建议 第1节曲线运动 2 突出重点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曲线运动的条件 3 突破难点 运动性质的判断 4 强调关键 判断质点做匀变速运动还是非匀变速运动 仅看加速度a是否改变 判断质点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 仅看加速度a 合外力F合 与速度v是否共线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 1 课标要求 会描述匀速圆周运动 知道向心加速度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离心现象关注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 与原教材对比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3 本章结构 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 认识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 运动学角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动力学角度 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圆周运动与人类文明 选学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4 教学要求请参见 四川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必修2教学基本要求 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 5 教学建议 第1节圆周运动 1 本节结构 观察思考 图2 1 1圆周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 什么是圆周运动 讨论交流 各量间的关系 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 线速度 发展空间 圆周运动与一般曲线运动的关系 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 角速度 转速 周期和频率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定义 讨论交流 图2 1 5闹钟与手表之争 周期性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 5 教学建议 第1节圆周运动 2 突出重点 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 突破难点 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各物理量间关系 4 典型问题 皮带 齿轮 静摩擦力 传动问题 5 强调关键 透彻理解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各物理量意义 正确分析传动问题中相等的物理量 线速度 角速度 半径等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 1 课标要求 通过有关事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 知道万有引力定律 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 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 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2 与原教材对比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 3 本章结构 天体运动 行星运动的动力学分析 苹果落地的动力学分析 万有引力定律 自然天体 应用 人造卫星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4 教学要求请参见 四川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必修2教学基本要求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 5 教学建议 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 1 本节结构 天上 太阳系的行星椭圆运动 需F向 F向来源于F日引 与引力有关现象的思考 圆周运动F向的计算 开普勒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地上 苹果落地 因F地引 若天上引力与地上引力是同性质力 假设演绎 数据验证 得出万有引力定律 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G 定律有了实际意义 100多年后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 5 教学建议 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 2 突出重点 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过程及结论 3 突破难点 感受到天上力学与地上力学的统一 简洁 和谐 进而对科学家的睿智产生油然而生的崇敬之情 4 强调关键 经历万有引力定律建立过程的体验 5 教学方式 教师引导下学生活动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 1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理解功和功率 关心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 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理解重力势能 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了解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 知道能量守恒是最基本 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通过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 2 与原教材对比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 3 本章结构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做功过程就是能量变化的过程 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 WG Ep 功率 弹力做功 弹性势能 W弹 E弹 合外力做功 动能 W合 Ek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 二 必修1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4 教学要求请参见 四川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必修2教学基本要求 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 5 教学建议 第3节势能 1 本节结构 讨论交流 重力做功是否相等 重力势能 势能是系统共有的 借助图4 3 8被压缩的弹簧具有势能 弹性势能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 5 教学建议 第3节势能 2 突出重点 通过对重力做功和弹力做功的分析加深对 做功过程就是能量变化的过程 的理解 3 突破难点 对 利用规律定义物理量 的理解 4 强调关键 深入理解 做功过程就是能量变化的过程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1 课标要求 初步了解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 知道相对论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 知道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 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通过实例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与伟大成就 体会经典力学创立的价值与意义 认识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 举例说明物理学的进展对于自然科学的促进作用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2 本章结构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了解相对论 选学 初识量子论 选学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3 教学要求请参见 四川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必修2教学基本要求 4 教学建议 第1节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1 本节结构 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经典力学的成就 物理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科学思想方法 数学 实验相结合 推动数学分析的发展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不适用于高速 强引力场 绝对时空观 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 绝对运动观 决定论 连续论 不适用于微观世界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普朗克量子论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5 教学建议 第1节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2 突出重点 通过对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的了解 体验科学规律的断发展及成立的相对性 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三 必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四 有效教学模式之一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略介 一 建模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 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的现状 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在体验中学习 创新教学模块的设计与投放 想法 核心问题教学 调查 63节常规课 发现 仅有10 的课能运用较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四 有效教学模式之一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略介 一 建模问题的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 夏洛的网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重庆市高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我的叔叔于勒》课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2025届辽宁省营口市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四川省眉山市永寿高级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学易试题君之单元测试君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5届物理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中职化工基础说课课件
- 中职函数课件教学
- 2025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建立并优化医院的药品管理体系
- 农村农资采购与供应长期合作协议
- 反假币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电压暂降治理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辽宁省2024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煤炭造价知识培训
- 2025届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英语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肿瘤全程康复管理制度
- 2025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易错题测试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 一书一签收发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