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doc_第1页
诗词鉴赏.doc_第2页
诗词鉴赏.doc_第3页
诗词鉴赏.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鉴赏一、 总目 遣词造句(整散结合、炼字) 语体色彩(书面语、口语化)语言技巧 感情色彩 人称选择 表达方式(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写作手法 表现手法(直抒胸臆、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衬托等)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比、对偶等)二、分述(一)遣词造句1炼字(诗眼、富于表现力的动词):分析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构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或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联系表现手法)回顾:课标边塞诗: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直”:孤烟写出了大漠事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表现了它的挺拔、坚毅之美。 “圆”: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二)表现手法具体有:直抒胸臆、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衬托、联想、照应、象征、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侧面描写、以乐衬哀、卒章显志1借情抒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将要表达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予以抒发(说明:此手法复杂之处在于,需要理清所表达的情感和所记叙的景物之间的联系,并予以阐述。)作用:写的景,渲染的气氛,同时突出表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示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雨霖铃柳永)蝉鸣使人顿生凄凉烦躁之感,骤雨之景则渲染了离别时的悲哀惨淡,此三句诗在写景之中,流露出作者暗淡的离愁别绪。回顾:“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09年高三期中)作者借景抒情,先写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后写空中之云,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埯埋了一半,这两句蕴含了作者离别时的凄凉伤感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激愤之情。“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中王勃 八校联考)此两句诗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烘托出作者飘零旅况、久客思归的悲寂心情。点绛唇(09届春考):“与谁共赏,万里横烟浪。”写烟波浩渺之景,抒诗人惆怅之情。长安秋望:“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写菊的宁静之态、莲花凋谢之美景,抒发作者的隐归之意,对好景不长、时光流逝的伤感。2动静结合:在诗中既有静态描写,又有动态描写,可分为两类:作用:若以静写动,则是为突出物体的动态面;反之,则突出物体的静态特征。回顾: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满江红柳永 07年3+1卷)词中写傍晚泊船情景,以动写静。雨停曰“收”,“征帆”则“夜落”,“蓼烟”与“苇风”,一则“疏淡”,一则“萧索”,景物显得无比凄清寂静,烘托出作者无限凄凉的心境。“岩溜喷空晴似雨, 林萝碍日夏多寒。”(提报恩寺上方方干 09年高三月考)两句诗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先写岩上瀑布喷动,再写林萝静景庇荫,突出表现了瀑布的水是浩大和林荫的密密丛丛。3衬托:用相似、相关或相反的事物作背景陪衬主要事物作用: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或他们的特点)回顾:“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王维 10届高三综合语文试卷)此两句诗以人语反衬空山,即以声衬静,突出了山中寂静幽深的特点。说明:下面几种表现手法作用同衬托相类似,可作类比:以声衬静;乐景哀情;虚实相生(以实写虚,以虚写实);包括上述动静结合的手法也可一同理解。示例:“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李煜)此三句有两种写作手法:乐景哀情和以虚写实。写的是梦中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不对当前处境做正面描写,而是用梦境来反衬,以乐写哀;同时,梦为虚,彼为实,梦境越繁华热闹,也就愈发突出了梦后的悲哀和凄凉处境。王维鸟鸣涧:“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4移步换景(远近结合):作用:使画面有层次感、立体感,让读者身临其境,使文章极富表现力。回顾: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读写结合小作文练习卷)方干题报恩寺上方霜天晓角(09届十校联考)课标山水诗:梅尧臣鲁山山行:“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5用典:五字以蔽之:援古以证今。作用:使诗歌语言精炼,增加表达的生动性或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即,表意委婉,内涵丰富)或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回顾:“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满江红柳永 07年3+1卷)“绕严陵滩畔”一句,化用典故,使句意委婉,写出作者在古隐者垂钓指出徘徊良久而不去的情景,写出了他内心深处疲于宦场劳苦的心情,表达其欲仿效先人,归隐自然的意趣。6.侧面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作用:使描写对象的特点鲜明突出,并激发读者想象力。示例:语文教材第五册: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通过对妻子的想象描写突现诗人的思念之情。7.以乐衬哀:作用:以美景衬托哀情,使诗人所表达的哀情更为浓厚突出,意蕴悠长。示例:语文教材第五册:蒹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依依的美景无法引起征人愉悦的心情,我们从中深深体会到的是征人离乡之苦与久戍返乡的复杂感情。课标送别诗:韦庄古离别:“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以美景衬哀情,愈见离情之深让人不堪忍受。(三)修辞手法具体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比、互文、反问、设问、通感等1比喻:作用:生动形象地描述事物某一特点示例:虞美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春水喻愁,化虚为实,表现了愁的连绵不断。武陵春:“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以船上货物喻愁,表现出愁的沉重。2比拟作用:生动形象地描述事物某一特点回顾:“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09年高三期中)“送”字运用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天边流水远送无穷树色的别离场景。3夸张:过分夸大或过分缩小作用:形象地突出事物的某点特征,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示例: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人将整个人生纳入一“朝”一“暮”之间,以突出流光之速。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属于缩小夸张。4对比:将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作用:突出事物特征,或揭示事物本质,强化感情的抒发。回顾:“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