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doc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doc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doc_第3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doc_第4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系(院)名称初等教育学院专 业 名 称 小学教育专业学 号 学 生 姓 名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目 录摘要.1引言.1一、 何为课堂教学模式.2二、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模式的意义.2三、当前我国存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模式.3(一)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31.发现式教学模式的概念.32.发现式教学模式的一般教学流程.33.教学案例.44.简评及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5(二)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71.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72.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教学流程.73.教学案例.84.简评及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9(三)程序式教学模式.101.程序式教学模式概念.102.教学模式的一般教学流程.113.程序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11(四)范例式教学模式.111.范例教学模式的概念.122.范例教学模式的流程 .123.范例教学模式的优缺点.12结束语.12参考文献.13致谢.13作者简介.13声明.14 本科毕业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摘 要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是否得当。尤其在这个注重知识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知识领域的不断宽广,都对我们的基础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就更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因此,小学教育者在运用我国现有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时,要与时俱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优缺点Teaching mode of Primary Mathematics Abstract: Classroom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eaching, whether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improving depends largely on the use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is appropriate or not. Especially in this knowledge-based era,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broad field of human knowledge, the work in basic education meets a much higher demand. In such a social conditions, we must do more deep study in Primary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refore, while choosing and using the existing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mode, he teacher must keep advance with the times and adapt to new requirements and objectives of Curriculum Reform, so as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results.Key words: teaching mode; study ;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引言 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的根本,而小学数学又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初期阶段能够爱上数学,学好数学,各位基础教育研究者必须努力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讨,给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意见和依据,让我们的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能够更加熟练的应用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运用得更好。建国以来,经过全国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及数学教育专家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取得另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多元化和多极化已经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向,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化和发展同样也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由于这种数学教育国际视野的拓展,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还存在着种种不足,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这方面,更显得十分的薄弱。教育家和研究者们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探讨发现,在目前我国常用的小学数学课堂模式中,形式多样,各有所长,但一些课堂教学模式在应用方面已经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另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看,一个教师不可能一辈子沿用一种教学模式,随着经历的丰富、经验的提升,每个教师都需要在实践中自我建模。从学生的角度看,每个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智力程度均不同,面对复杂的局面,需要教师去适应、去创新,也需要教师去建模、选模和用模110-15。在这样的社会要求和教学背景下,我们更应该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下面是我经过资料的阅读和到广西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进行的实践,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种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一、何为课堂教学模式很多人只是听说过课堂教学模式,但对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很深入的了解,一般地,我们可以认为,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符合一定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思想的条件,建立起来的一种可以直接指导课堂教学过程系统运作的较稳定的有关课堂教学活动的流程,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课堂教学进行互动的基本方式112。课堂教学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自成一体的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与科学操作方式。二、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很多人都不懂什么是课堂教学模式,认为课堂教学没有模式,教学中也不需要模式。其实这样的想法和认识是非常极端和错误的。因为课堂教学模式直接影响教学实践的成败。换句话说,建立在良好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不但使教学处于被动地位,而且收效甚微216。因此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建国以来,我国小学课程改革一直处于教育改革的核心地位,从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教材体系的变更可以看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时代走向。并且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在整个初等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小学数学也随着课程要求的变更在不断变化。同时,作为课堂教学的内部组织形式的课堂教学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基于全新的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结构也孕育产生3。它对数学的研究、数学的课程设置、数学教学的设计以及数学的评价方法的影响尤为大,而且正推动着数学及数学教学的改革,促进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除此之外,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辩证的看到,任何一个成功的教学模式也必然有着它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什么事物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我们不能因为强调了某一方面而无意中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好的课堂教学模式要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出好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好作用,否则会适得其反。同时,课堂教学模式也是要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和绝对领先的教学模式,只有不断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才适应社会的发展。综合以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和完善都刻不容缓4。只有建立合适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够让我国的基础教育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三、当前我国存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当前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每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有其不同的着眼点和侧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掌握和理解特定的教学模式的概念、流程及特色,以及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的正确性与有效性是至关中重要的5。我经过在广西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的实践,初步认识和运用了前人提出的几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并提出了自己对这几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劣认识。具体情况如下:(一)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1.发现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不是把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由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独立探索行为而习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2119。比较具体的说,在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加工、思考者和创造信息,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创设可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的学习情境,而不是灌输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2. 发现式教学模式的一般教学流程:创设问题的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出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对问题产生疑问,以激发学生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的强烈动机。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或是根据自己已经有的经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假设。学生检验假设。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师生对话或是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学会从理论或实际出发,寻求可依靠的依据,以检验自己的假设。解决问题过程并得出结论。通过教师反馈和学生的讨论,学生最终得出结论,并将结论纳入自己已经有的知识结构中的适当位置,便于以后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这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2120。3.教学案例:在这里,我想通过对实际教学案例进行点评和分析,以具体阐明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内容:质数和合数教学过程:(片段)师:今天我们就用找约数的方法来给自然数分类。(师在黑板上板书114各数)复习。什么叫约数?怎样找一个数所有的约数?(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回答)同桌合作,找出列举的各数的所有的约数。(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探讨)学生找出各数的约数后再引导学生观察: 约数1121,231,341,2,451,561,2,3,671,781,2,4,891,3,9101,2,5,10111,11121,2,3,4,6,12131,13141,2,7,14师:观察以上各数所含约数的个数,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种情况?(生讨论)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引导学生思考)只含有两个约数的,这两个约数有什 么特点?(引出质数的概念:在约数中只含有1和它本身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质数)师:合数至少有几个约数?(引导学生认识合数,合数的概念: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约数的数,我们叫做合数。)师:(想一想)1的约数有哪几个?它是质数吗?它是合数吗?(1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师:(明确)这是一种新的分类方法。看看图表,你想说什么?(学生看图说自己的想法,巩固质数和合数的知识) 师:(猜一猜)奇数有多少个?合数呢? 师:(明确)因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质数和合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出示例题: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528315377891ll(学生独立完成。)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 师:(明确)可以找出每个数所有的约数,再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来判断;一个数,只有找到1和它本身以外的第三个约束,就能判断这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不必找出所有的约数来,这样可以提高判断的效率。4.简评及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此教学片段是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范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呈现了一个问题情境“什么叫约数?怎样找一个数所有的约数?”,以此激起学生思考。在找出约数后,教师再呈现了第二个问题情境“观察以上各数所含约数的个数,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种情况?”在此基础上,学生借助已有的认知与经验,找出判别质数合数的方法。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主要是由教师提出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地进行假设与辩证,依据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辨别,寻找一系列数学中所蕴含着的一般规律,从而发现新知,并将其纳入头脑中,重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通过以上案例,很明显地,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智慧的潜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和直觉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我组织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知识信息的长久保持,便于检索和灵活运用。简单地说,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通过自主的思维活动,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以形成要领和获得知识,能有效地刺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及其个性的全面发展。但是,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局限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体思维的差异性。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从一开始就主张任何人的认知过程都是遵循一个相同的基本流程进行的。然而,在事实上不同人的思维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相同的。这种强求不同的人将思维统一的过程具有不合理性。它要求学生具备相当数量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准备,作为成功发现的必要前提。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低年级小学生的知识经验还很少,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系统,所以在运用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时候是非常困难的。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相对而言比较费时间,学习的效率低。这给本来时间紧、任务重的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冲击。违反了新课标中要求高效率教学的规定。要求教师有相当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能力。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强调学生自主发现的同时并不否认教师的作用,相反,对教师的提问质量、对话技巧以及课堂调控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但是我国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师的配备中,还是有很多老师达不到要求,这就更要求教师在应用发现型教学模式的时候要先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在我们实际应用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以学生具备一定量的知识经验作为发现学习的起点。因为学生已有的知识越多,可利用的知识越多,那么学生成功发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在用此课堂教学模式的时候应该选择在小学高年级。以学生具备较好的思维能力作为成功发现的基础。因为要实现知识的顺利迁移和成功发现,除了要求有一定数量的知识经验做准备之外,还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观察、分析、推理、猜测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必要的智力和求知动机。发现式教学模式对低年级小学生之所以困难重重,一方面也正是由于他们尚缺乏必要的选择性思维、知识迁移和发现的能力。教师的提问与启示应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动机为目的。因此教师呈现的问题应具较强的思考性和启发性,并且所提的问题的目标指向应明确而集中。除此之外,教师提问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需求的差异,尽量在提问题的时候带有童趣性,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二)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1.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与实时协调下,学生自主参与探索活动和控制学习过程,以达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和情感体验三者统一的一种教学模式2128。因为很多教育家认为,儿童天生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探索精神。好动、好表现、好创造是他们的天性。而且,儿童总是想通过触摸等手段来达到探索的目的,并在自我探究和体验的过程中,产生一种要与人进行交流、分享、合作的强烈愿望。所以,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贵动力和心理资源,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体验知识创造的乐趣,我们就更应该为他们能够更好的探究创造条件6。2.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教学流程 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并解释探究的基本原则。在这一阶段,教师以不同方式向学生呈现令人产生疑问的问题或情境,例如教师在上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时,就可以先提出问题“多少个十组成100?多少个100组成1000?”。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让学生产生去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自主的、有兴趣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不过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好动的性格,所以教师还需要在学生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其应当遵循的原则2129。 学生收集资料和提出假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疑难问题情境提出假设,此时教师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以此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而后教师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以及运用学生们以前所见的或所掌握的知识与资料,并据此做出较合乎逻辑的推论,用来验证先前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2130。 形成结论,描述因果关系。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积累以及对收集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信息进行整理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或从可能的方案中选择最佳的方案,并做出结论性的解释2130。 反思并分析探究过程。在这一阶段,学生先将自己所得出的结论展示给大家,并陈述自己的探究过程,思维过程及提出结论的理由。接着,可允许全班学生互相质疑、释疑,从而使学生完善自我探究程序,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2130。3 .教学案例教学内容: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过程:(片段)一、复习比较,引入课题师:(出示两个不同的物体)这两个物体谁比较大?我们比的是他们的什么?体积指的是什么?师:下面的图形都是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出示食品包装盒)大家认识它吧?它是什么形状的?它的体积多大呢?请你估一估,猜猜它有多大?(生猜测)师:要使我们说的答案更精确,如果我们能用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就更好了。这节课就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吧!(板书课题:长方体的体积)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探究长方体的体积计算1、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和那些因素有关。师:我们都知道长方体有六个面,这6个面可能是什么形?师:大家想一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学生回答)师:那么请大家大胆的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可能和什么有关呢?(生猜测,并提出各种问题。)师:老师这里有几组长方体,(课件展示)大家看,这几组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和它的长、宽、高的关系,推导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师:那么长方体的体积和它的长、宽、高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每组准备12个小正方体)师:老师课前叫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棱长都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现在,小组合作,每个小组分别摆出各种长方体,记录它们的长、宽、高,并填表。(学生小组探究活动,教师发给学生一张表格,表格如下。)长(m)宽(m)高(m)正方体个数体积(m3)第一个长方体第二个长方体第三个长方体第四个长方体 师:(汇报交流,请几个小组。)你们小组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你能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摆的吗?体积是多少?师:请同学们想一想: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探究活动后,得出结论。)师:如果用V表示体积,a表示长,b表示宽,h表示高,那么这个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V=abh)4.简评及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学具,并创设了很多个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兴趣的问题的情境,如“下面的图形都是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这里有几组长方体,大家看,这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接下去的工作则都由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学生反复操作学具,寻找解题的途径,形成假设,检验假设直至最后发现结论。整个探究的过程中,都由学生自己多次质疑、析疑、解疑,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设计者和创造者。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的教给了学生,很好的诠释了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通过以上的教学案例,探究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在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学”。这为学生主动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开创了有效的途径;将学习看作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探究并最终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这对于小学生学会科学探究、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过程中,有利用培养他们以发散性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但另一方面,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求学生必需事先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概括能力和探究能力。如果学生不具备最基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那整个探究过程就无法展开。耗时,不够经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尽量多的知识。如果一味的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就会影响整个教学的进度。依然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课堂管理能力。由于知道了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就要更加全面考虑。由于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应用性,在教学中仅仅采取教师讲学生听,听完后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这种方式是不能真正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与数学兴趣的,有效的做法应该是:帮助学生运用学生自己的方法来分析研究数学问题,使学生成为数学教学过程是积极参加者。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教学模式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尽管如此,我们的教师在应用时,还应该考虑以下几点:应用对象方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的起始水平,能否顺利的开展探究活动,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有密切关系。一般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越高,其探究效果就越好;反之,则不利于探究过程的有序而合理的展开。适时指导的时候应注重教师角色的正确扮演和恰如其分的指导。一般情况下,不轻易地阻扰或评价学生的探究活动,除非学生的活动完全偏离了学习活动的方向,或某些学生因胆小而不敢陈述自己的发现等等。另外,教师还应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与合作。(三) 程序式教学模式1. 程序式教学模式的概念程序式教学模式是指把需要教给学生的知识内容按逻辑顺序分成一系列若干小的问题,学生按照自己的速度顺着程序进行,并在每个步骤之后,对他所做出的反应以正确与否的及时反馈和强化的一种教模式2136。在此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习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时间等都取决于学生自我把握的能力和程度,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编制和提供学习程序,安排强化的时间,激励学生的学习。2.教学模式的一般教学流程解释。向学生讲清怎样使用各种教学用具,并如何运用这些用具来学习。显示问题。即通过教学用具将所要学的教材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解答;学生对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与反应。教师给予问题的最终答案2137。3.程序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较好的解决了学生个别差异的问题,便于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将能力等同的学生分班教学,确立循序渐进的个别化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成功的体验与满足,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由于这种教学模式不强调必需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这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及时的反馈与强化知识,这又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以及学生学习信心的增强和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程序式课堂教学模式虽然优点很多,但是每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也会存在部分缺点,其不足的地方表现为:过分夸大了教学中程序的作用,从而低估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否认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互动作用,削弱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和互动,不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更加直接的说,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试想,如果总是让学生按照一成不变的程序去学习,久而久之,学生还会有兴趣吗?从以上观点看,程序式教学模式在运用中也要把握尺度,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最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最终达到学好知识的目的。程序式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公式,因为数学公式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就更难理解。如果教师能够运用程序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学生就能够经过不断的“练习-反馈-练习”,最终使学生充分的掌握比较复杂和单调的公式,让学生将前人的知识转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四)范例式教学模式1.范例教学模式的概念范例式教学模式是指以典型的范例为主要突破口组织教学,使学生按照个别到一般的程序掌握教材结构,理解并习得知识与方法的一种教学模式2141。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谁能够毫无遗漏的学完所有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让学生掌握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始终处于一种受教育和受培养的状态中。2.范例教学模式的流程通过典型特性来说明事物的整体特征,使学生了解事物本质属性。对典型事物的特征进行归类、推理,使学习由个别事例的特征上升到同一类数学问题特征的认识。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达到规律性的认识,以掌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让学生从事一定的行为,使学生获得关于世界和生活的经验,增强行为的自觉性2141。3.范例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在实际教学运用中我们发现,范例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主要表现为:从教学目标上看,强调知识学习与开拓学生整个精神世界的结合,这是非常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的,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是很有借鉴作用的。从教学内容上看,强调从知识海洋中精选范例给学生,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掌握知识。这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