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挫折心理.doc_第1页
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挫折心理.doc_第2页
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挫折心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挫折心理当代儿童大多数都是独生子,他们是在非常顺利的环境中和家长的宠爱下成长起来的,是在蜜水中泡大的。因此,当他们遇到挫折时,便不能正确对待,出现一些非理智的行为,如表现为攻击情绪;或者冷漠呆滞情绪;或者焦虑烦躁情绪;或者病态的固执等。1、在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正视挫折。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当自己设立的目标与实际目标产生差异时,当尽了最大努力还不能完成预定的目标时,当自己的合理要求不能满足时等等都会产生挫折。例如:鲁迅曾彷徨过,贝多芬还曾想过自杀,但他们都顽强地战胜了自己的消沉和软弱,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坚定地走向成功。 其次,教师使学生懂得挫折并不可怕,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给人打击和悲伤,但也能使人坚强和奋起。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于激起美丽的水花。”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成了吴王的奴仆。他并不就此认命,而是卧薪尝胆,终于他率众如愿以偿地打败了吴国鼓励学生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使学生充分认识吃苦精神,并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怕吃苦,不畏挫折。2、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减少受挫因素。虽然轻度的、较少的挫折对孩子的成长有磨练作用,但对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会有伤害,是消极的,应想方设法避免。创造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是减少挫折的首要条件,要求教育者做到:(1)对学生的期望符合实际,要求不能过高过严,干涉无需太多;(2)要对学生充满爱心,给予温暖,不讽刺挖苦,不谩骂体罚;(3)教师要有一份公心,对各类学生,无论是成绩优异的,还是成绩稍差的,一律公平对待,不应存有任何主观偏见。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进行集体辅导。(1)开展优点轰炸活动,培养自信心。活动中先由学生本人找自己的优点,再由其他同学找自己没有发现的优点,尽可能的把优点炸开,找出更多的优点,让其释放光芒。这样可使学生心情愉悦,自由畅谈,连平时较自卑、极少发言的学生也找出了不少优点,现出了闪光点,培养了自信心。(2)开展优秀人物伴我行活动,进行榜样示范。少先队员喜欢模仿,善于模仿,一旦有了榜样,他们会模仿榜样的行动去做,并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利用古今中外的典型人物在挫折中成才的事例教育学生,鼓励学生在逆境中振作精神,变压力为动力。选取的榜样,要有远有近,才有说服力。耳朵失聪而努力奋起终于成为世界著名大音乐家贝多芬;半身瘫痪、身残志坚,以顽强的毅力战胜挫折,精通多门外语,掌握许多医学知识,出版多部著作,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张海迪,这是远的榜样,令人心灵震撼。同时,我们生活中间许多战胜挫折的事例更具有生动的教育意义。如下岗工人重新找到生活的坐标,高考落榜者自学成才等等。(3)开展模拟咨询活动,培养承挫能力。首先,让学生把自己的挫折(或苦恼)写在纸上,收集后让每位学生扮演心理医生,随机抽取一张,帮助解决,排忧解难。在帮助他人解除烦恼的过程中,达到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每个人都会有挫折,都会有烦恼。这样,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就会明显增强。 4加强心理辅导,重视个别教育。(1)开展心理咨询,建立健全心理档案。每学期初,都从出学生自卑、自悲、自私、自负、学习焦虑、消极、厌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根据其结果人人设立心理档案。教师可依据不同情况,进行引导、教育。(2)理解信任学生,消除对立情绪。对立情绪是学生是受挫后的逆反心理反映。教师要通过正面的、积极的教育,经过促膝谈心,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理智。由于每个青少年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鼓励,因此,遇事要征求他们的意见,维护其自尊心;同时,相信学生会有进步,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消除对立情绪。(3)表扬鼓励学生,消除自卑。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不要太急,更不能在公开场合大肆批评,而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循序渐进的要求提出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时刻有跳一跳,够得着的感觉,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前进的信心和毅力,消除自卑。同时,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运用迁移规律利用学生甲方面的成绩转为乙方面的信心,即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4)创设挫折环境,磨练坚强意志。不经过艰苦的磨练,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没有强大的生命力。许多有远见的教育家,都非常强调从小让孩子经受艰苦磨练,使其懂得生活中还有逆境、坎坷、困难等字眼。对于小学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琐事做起。比如:坚持独立完成作业,特别是作业中的难题,要想办法解决;逐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尽量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结合实际,组织登山、长跑等耐力活动;开展军训活动,增加学生对困难的体验等等。 5、家长不包办代替。为数不少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为孩子包办一切,唯恐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家长唯孩子命令是从,这些祖国的未来真的成了不折不扣的小皇帝。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家长替孩子写作业;有的家长到学校替孩子做值日;有的孩子甚至出钱叫同学替他做作业或搞卫生;有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不问明情况就找老师质询。这种教育的后果是使孩子逐渐变的懒惰、软弱、任性、固执、娇气、退缩,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另一种现象则在学校中表现得比较突出:班上总是那么几位学生,同有许多成人希望给孩子铺一条平坦的路,这是不现实的。这既影响孩子的交往能力,也不利于孩子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还会造成孩子长大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产生自卑、抑郁、厌世等不良心理。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时,成人不要觉得孩子受了莫大的委屈,千方百计地哄他或忙着帮他解决困难,而应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他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交往能力。 6、要注意把握挫折的适度性。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恰当地把握挫折教育的适度性。挫折教育对提高孩子的心理耐受性来说,决不是越难越好,也不是越苦越锻炼人。家长应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1、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挫折。 2、创设磨练意志的挫折环境。 前几年,孙云晓的夏令营的较量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有必要对孩子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作为磨练。许多研究也表明,早年的挫折经验对成年后的影响甚大。如:有人用动物做电击实验,发现凡幼年受过刺激的动物,成年后对刺激就能表现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反之,则不能反应或反应迟缓,且有效性差。对人类来说也是如此。一个从小经过逆境磨练的人,成年后就更能有效地适应环境。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正因为.如此, 3、正确运用激励的策略。 教师运用期望激励、“闪光点”激励、榜样激励等策略,能帮助学生在挫折中重建自信。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如能适时向小学生提供可模仿的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就能使小学生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激发内在的上进热情,进而转化为战胜挫折的信心、勇气和动力。教师可以向小学生讲述以下抗挫折的榜样:一是以中外名人为榜样,如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海伦;二是以同龄英雄为榜样,如用7岁稚嫩的双肩支撑残破家庭的边荣唐;三是以身边同学为榜样,如班级一位学生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可她勤奋进取,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数奥竞赛中还多次获奖。实践证明,教师的激励,能鞭策学生将挫折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4、加强对学生心理辅导。 小学生在受到挫折时往往显得毫无准备,茫然无助。对此,教师要重视心理辅导的作用。可有计划地利用班会、少先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如设计问题讨论:考试失败了;没有被选为班干部;被老师和同学误解;被父母责怪你应怎么办?通过这些讨论,使学生明白挫折是难免的,关键在于吸取教训,才可能取得成功。 有些学生之所以打架、违纪、破坏公物等,采取攻击、破坏干扰行为,实际上是他们心中的矛盾情境所产生的怨气、怨恨等找不到合理的发泄方式和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知心信箱、心理热线等,使学生能自由地倾吐他们的抱怨,表达他们受压抑的情感。让学生说出压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