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急救和处理现场抢救是能否挽救生命、减少伤亡的关键,目的是使患者脱离有毒环境,给予必要的紧急处理,防治急性吸收毒物,保护已受损的器官,为进一步的急救、治疗赢得时间,奠定基础。现场急救应当根据毒物品种、性质、中毒方式和患者的病情确定急救方法。1窒息性气体中毒高浓度的硫化氢、氰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毒物,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空气中氧浓度降低至14(特别是10)以下时,可导致接触者意识立即丧失,甚至出现电击样死亡。如果救护者救人心切,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中毒事故现场,则极易导致立即昏倒、死亡,造成更多人员伤亡事故。因此,进行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抢救工作,必须立即向中毒事故现场内送风;救护者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氧式面具,并系好安全带;抢救现场设置警戒岗,由专人对抢救情况进行监视,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如现场缺乏防护面罩,在救护人员进入现场之前,应当先向现场放置动物,观察动物的变化,在确认动物没有毒性反应表现时,人员才能进入现场。对窒息性气体中毒的病人应立即搬移至事故现场的上风侧,给予吸痰、人工呼吸等处理。2刺激性气体中毒酸雾、氯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氨、臭氧、硫的氧化物、某些酯类、金属化合物以及八氟异丁烯、氟光气、六氟丙烯、氟聚合物的裂解残液气和热解气、氮芥气、亚当氏气、路易氏气、溴甲烷、有机磷等刺激性气体弥漫迅速,常导致多人中毒。救护者进入现场,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和系好安全带。紧急情况下可以用湿毛巾掩口鼻进入现场,但必须系好安全带,进入现场停留时间不宜太长。对刺激性气体中毒的病人,应立即搬移至事故现场的上风侧处理。3化学烧伤化学烧伤有一个反应过程,开始时并不感觉疼痛,要经过数分钟、数小时甚至数日后才能表现出它的严重程度,所以常常被人们忽视。物理烧伤后伤害可以不继续加深,而腐蚀品与皮肤接触后,灼伤逐步加剧,愈合很慢,还会留下疤痕。强酸、强碱等可以造成皮肤、眼睛灼伤的化学品约25000多种,我国约有数百种,除常见的强酸、强碱类硫酸、盐酸、硝酸、其他无机酸、氢氟酸、石灰、氢氧化钠、氨水外,还有酚、苯、电石、乙炔、有机磷、铬酸盐等。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脱去被化学品污染的衣服、鞋帽、手套和袜子,并立即用清水冲洗忌用热水,冲洗时间为2030分钟。用清水清洗后,必要时可用中和剂冲洗,然后再用生理盐水洗去中和剂。对吸湿性强,遇水生成刺激性更强或释放较多热量的化学物(如生石灰、四氯化碳等),应先用软纸、软布抹去,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对黄磷引起的灼伤,应用清水浸泡、湿布覆盖,以隔绝空气防止着火。4脱离现场后的紧急处理措施1呼吸、心跳停止的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2呼吸急促、脉搏细弱的应给予人工呼吸、吸氧,针刺或指压人中、内关、足三里。3注意保暖。4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和假牙等,维持呼吸道畅通。5检查头、胸、腹等部位是否有外伤,特别要注意是否有骨折。6就近送医院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山市招投标管理办法
- 中国房颤防治管理办法
- 专家药品储备管理办法
- 要创新园区管理办法
- 贴标机销售管理办法
- 行员制薪酬管理办法
- 上门收款业务管理办法
- 三新食品管理办法规定
- 精细化外包管理办法
- 美容店员工管理办法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完整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课件
- 幼儿园红色故事绘本:《闪闪的红星》 课件
- GB/T 5780-2016六角头螺栓C级
- 小学特色作业经验汇报课件
- 粘膜免疫 2课件
- 统计业务知识(统计法规)课件
- 地质勘察任务书模板
- 全国中心血站上岗证考试题库
- 新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课件(精品PPT)
- 环境社会学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