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反比例的量的教学设计张鸿森供稿【教学内容】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2-43页成正比例的量。【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过程,发现规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2、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教学重点】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教学预设】一、自学反馈1、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成反比例的量。板书:成正比例的量2、通过自学,你能说说什么叫做成正比例的量?3、你是怎样理解成正比例的量的含义的?(1)两种相关联的量;(2)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相应减少;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相应增加;(3)两个量的乘积一定。4、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吗?为什么?二、关键点拨1、正比例的意义(1)说明正比例的意义。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随着宽的变化而变化。长增加,宽相应减少,长减少,宽相应增加,长和宽的乘积一定。板书出示: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2)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的式子可以怎么表示?学生探讨后得出结果。XY=K(一定)2、判断反比例关系的量(1)大米的质量一定,每袋质量和袋数成反比例。(2)教室地板面积一定,每块地砖的面积和块数成反比例。3、你还有什么疑问?如果学生提出表示反比例关系的图像有什么特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你知道吗”中的图像。(1)反比例关系也可以用图像来表示。(2)表示两个量的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点所连接起来是一条曲线。(3)图像特征不要求掌握。三、巩固练习1、课本第43页做一做:运一批货物,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如下表每天运的吨数300150100756050需要的天数123456(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2)写出几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并比较积的大小。(3)说明这个积表示什么?(4)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吗?为什么?2、练习七第46页第9、10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四、分享收获 畅谈感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听课随想反思与体会:因为前面已经有了正比例意义的教学,反比例意义的教学可以放手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进行知识的探索。所以本节课是通过知识引进、知识讨论、知识运用总结进行的。首先通过复习,巩固了正比例的意义。通过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反比例的意义”,过渡自然,知识做到了连贯性。在引导学生复习正比例学习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按照研究正比例的方法主动、自觉地去观察、分析、概括、发现规律,从而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增长了自学能力。最后还要有一个正反比例对比的教学环节,通过知识的对比,加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区别不同的概念,巩固了知识。学生的全面参与,培养了总结、区别、沟通的能力。练习的多样、及时,使学生加深概念的理解。练习七(一)的教学设计张鸿森供稿【教学内容】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4-47页练习七。【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2、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重点】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教学预设】一、基础练习1、填一填,说一说。(1)每箱木瓜的个数一定,运来木瓜的箱数和木瓜总个数如下表。箱数/箱481632总个数/个3264 把表格填写完整,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说一说箱数和总个数的变化情况。 这里哪一个量不变? 箱数和总个数成什么比例?(2)木瓜的总个数一定,每箱个数与所装的箱数情况如下表。每箱个数481020箱数5025 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 说一说每箱个数和箱数的变化情况。 这里哪一个量一定? 每箱个数和箱数成什么比例?(3)看一本书,每天看的页数和所看天数的情况如下表。每天看的页数48101620所看天数804032 把表格填写完整。 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这里哪一个量一定,你是怎么知道的? 每天看的页数与所看天数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4)征订XX学习报,征订的份数与应付的钱数如下表。征订份数/份5040302010应付的钱数/元15001200 请你把表格补充完整。 征订的份数与应付的钱数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2、正、反比例意义。问:你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正反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有什么不同?过程要求:(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归纳。(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会表达。(3)全班交流。使学生明确几个要点: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 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相应增加;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也相应减少。 两种量的比值一定。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 一种理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反而增加; 两种量的乘积一定。二、综合练习1、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下比例或反比例。(1)每袋面粉的质量一字,面粉的总质量和袋数。( )(2)一个人的年龄和体重。( )(3)长方形的周长和宽。( )(4)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与宽。( )(5)三角形的高一定,面积与底。( )(6)圆的面积与半径。( )过程要求:(1) 逐一出示以上各题。(2)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三、分享收获 畅谈感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听课随想反思与体会:练习七(二)的教学设计张鸿森供稿【教学内容】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4-47页练习七。【教学目标】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能够正确地判断正、反比例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教学重点】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教学预设】一、复习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3、生产总时间一定,生产一个零件所用时间和零件总数。4、中国儿童报的订数和钱数。二、引导练习这节课我们要通过比较弄清成正、反比例的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课题:正、反比例的比较出示表格。表一:路程/千米4080160200320时间/时12458表二速度/每时行多少千米12090604030时间/时3469121、说一说。提问:从表1中,你怎样发现速度是一定的?根据什么判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从表2中,你怎样发现路程是一定的?根据什么判断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2、想一想: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个量中每两个量之间有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师: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关系?3、比较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通过前面的例子,比较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你能写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学生同桌或前后桌讨论,教师提问并板书如下: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不同点:正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关系式XY=K(一定)4、小结;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判断两种量是否比例,成什么比例的,方法是什么?三、分享收获 畅谈感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听课随想反思与体会:比例尺的教学设计张鸿森供稿【教学内容】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8-49页比例尺及应用。【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和掌握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 = 比例尺。掌握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地图,包括会使用电子地图上的放大、缩小、漫游、测距等工具,根据需要找到目的点。通过查看电子地图了解所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学会使用网上的电子地图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意义。【教学难点】设未知数时长度单位的使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教学预设】一、自学反馈1、什么叫做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2、怎样求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最简整数比。3、一栋楼房东西方向长40m,在图纸上的长度是50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1)学生尝试独立求比例尺。(2)汇报交流50cm:40m50cm:4000cm1:80(3)你是怎么想的?二、关键点拨1、求比例尺。(1)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先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再化成最简整数比。(2)比例尺有什么特点?比例尺是前项或后项为1的比。(3)比例尺可以怎样表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1:500000)或(线段比例尺)2、求实际距离。(1)在一副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大约是10cm,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2)学生尝试独立列比例解答。(3)汇报交流解:设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x厘米。5000000 5000000cm50km(4)你觉得在求实际距离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实际距离一般用千米做单位。3、求图上距离(1)学校要建一个长8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操场,你会画操场的平面图吗?(2)学生尝试画操场的平面图。(3)汇报交流你是怎么画的?【根据图纸大小确定比例尺,可以是数值比例尺也可以是线段比例尺,根据所确定的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再画图,画图后还要标上比例尺。】三、巩固练习1、课本第53页练习八第1题求比例尺。2、课本第52页做一做第1题。3、课本第52页做一做第2题。四、分享收获 畅谈感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听课随想反思与体会: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是:“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入抽象得出概念再回到实际生活解决问题” 首先,从中国地图入手,设下悬念,诱发学生的求知欲紧接着,让学生汇报自己预习的情况,注意从中捕捉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讨研究我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得出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的计算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通过创设设计学校平面图这一生活情景,使学生始终处于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状态,让学生自己思考需要提供什么条件才能完成,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数学问题,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让孩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通过本节课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在练习的设计上可以举面积计算的例子,强调比例尺只是距离比,不是面积比,同时可以举一些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扩大的例子,避免学生形成惯性思维。练习八的教学设计张鸿森供稿【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P5355练习八。【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对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认识,能够熟练的求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比例尺,会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并画图。 2、在练习过程中,体验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教学难点】求图上距离并画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教学预设】一、自学反馈根据数值比例尺:1:30000000,标出线段比例尺。你是怎么想的?二、基本练习1、团结路的实际距离是1800m。(1)量得团结路在图上的距离为4.5cm,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2)将这幅图的比例尺用线段比例尺表示出来。2、七星瓢虫的实际长度是5mm。量出右图七星瓢虫的长度,求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课本第54页第3题)三、对比练习1、填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500001.8km1:2000000450km1:6000000015c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心饮食安全:2 拒绝“问题食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33《当别人欺负你时》 北师大版
- 《黄河颂》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基础课-全一册-高教版(2023)-(音乐)-69
- Writing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英语沪教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沪教版2020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统计(9大考点57题) (第1期)解析版
- 2025年饲养与饲料生产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5年司法面试考试题解答及答案
- 2025年杭州市江干区实验小学五年级第四十二单元测试数学试卷
- 2025年全国焊工操作证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北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中式烹调工艺》课件-热菜烹调工艺
- 输液泵、微量泵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件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java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 卫星通信与卫星网络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考试参考题库100题(含答案)
-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说明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 镇村综治中心治安防控室工作台账(完整打印版)
- (4)-2.灾难现场的检伤分类
- 课程设计(集装箱专用平车总体设计)
- GA 568-2022警服夏执勤短袖衬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