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B_B328双框环境安装调试指导手册.doc_第1页
NodeB_B328双框环境安装调试指导手册.doc_第2页
NodeB_B328双框环境安装调试指导手册.doc_第3页
NodeB_B328双框环境安装调试指导手册.doc_第4页
NodeB_B328双框环境安装调试指导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ODEB双框安装及配置说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声 明本资料著作权属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著作权人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摘录、复制或翻译。侵权必究。和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中兴通讯产品的名称和标志是中兴通讯的专有标志或注册商标。在本手册中提及的其他产品或公司的名称可能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或商名。在未经中兴通讯或第三方商标或商名所有者事先书面同意的情况下,本手册不以任何方式授予阅读者任何使用本手册上出现的任何标记的许可或权利。本产品符合关于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方面的设计要求,产品的存放、使用和弃置应遵照产品手册、相关合同或相关国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由于产品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本资料中的内容可能与实际产品不完全相符,敬请谅解。如需查询产品的更新情况,请联系当地办事处。若需了解最新的资料信息,请访问网站目 录第1章 双框安装1-21.1 双框安装所需物料1-21.2 机框安装1-21.2.1 下层框安装1-21.2.2 BEMU及线缆连接1-31.2.3 上、下层框通讯连线1-41.2.4 布放ET(ETT)到IIA的连线1-61.2.5 剩余工作1-6第2章 数据调测2-12.1 双框传输方式2-12.2 双框E1传输的配置2-12.2.1 IUB局向的创建2-12.2.2 NODEB及小区配置2-32.2.3 网元的创建2-52.3 双框级联光传输的配置2-102.3.1 NodeB级联的原理2-102.3.2 静态路由的创建2-122.3.3 IUB局向的创建2-132.3.4 NODEB及小区配置2-192.3.5 网元的创建2-192.4 前台软件的使用2-23-iii-第1章 双框安装前言NODEB B328双框配置主要应用在一些大型站点上,现场采用双框配置主要单框配置中两个条件制约:一、传输限制,现场有部分大型站点小区多,载波数量多,对传输需求比较大,而B328设备单框,最多支持16条E1传输,当所需输出量超过16条E1时,而客户一般很难提供STM-1,这时就需要采用双框配置。例如:北京顺义新国展2架4框57条传输;二、TORN光口数量限制,在部分大型站点中小区数多,往往使用的光口数超过12个。所以会采用双框。例如北京3号航站楼GTC,共使用了14个光口;三、还有一种特殊站点,传输超过容量,光接口板的光口数量也超过容量,最后采用STM-1传输,进行双框传输级联。例如:奥运中心区地上公共区(信息柱方案),4个S333 小区,需要4块TORC,1条STM-1传输。TD全国网络铺开后,会有大量大型站点的建设,在此介绍一些安装和调测的经验。第1章 双框安装 说明:由于部分B328站点,是现场临时从单框配置改为双框配置,所以在这里先介绍一下设备改装过程。1.1 双框安装所需物料 确定站型申请第二层框的设备。因2层框所需的板件与1层框基本相同,这里主要强调一下一些特殊的物料。1、双GPS子卡的BEMU;2、GPS天线室内用功分器,有一分二、一分三、一分四等等;3、BEMU到上下层BCR机框的连线,此为一分三的连线;4、上下层BCR的连线;5、下层框的电源模块、电源连线;6、下层框的接地连线;7、ETT到IIA的连线。 注意:如果公司发过来的是双框机柜一定要注意BEMU,看是否是双GPS子卡的BEMU,与普通BEMU最明显的区分在GPS天线的接头上,双GPS子卡的BEMU有两个接头。1.2 机框安装1.2.1 下层框安装 先把下层框面板卸掉,把BCR插入槽中,上好螺丝。 打开背板,把下层框的电源线和地线接好。如图:电源模块及电源连线接地连线1.2.2 BEMU及线缆连接 拆掉单GPS子卡的BEMU,记好BEMU下口的连线情况,拆掉BEMU到下层连线,更换新的BEMU和新的连线。原有的连接线为一分二的连接线,分出来的2个头子分别接到上层框的BCRBEMC DB25.2口和BCRBEMC DB25.1口。这里说明一下BCRBEMC DB25.2为GPS信号接口,BCRBEMC DB25.1为BEMU通讯接口。新的连接线为一分三的连接线,如图:分出来的三个头子上分别标有B1,B2,B3;如图:B1接到上层框的BCRBEMC DB25.1口上;B2接到上层框的BCRBEMC DB25.2口上;B3接到下层框的BCRBEMC DB25.2口上;装好新的连线后,把BEMU下口剩余的线接好(其余连线与原有BEMU下口的连线相同)。现在可以支持双框使用GPS。1.2.3 上、下层框通讯连线 拔掉上层框17、18槽位的BCCS和假面板。可以看到在18槽位有个拨码开关,18槽位的右边有两个接口。如图: 拨码开关共有8个,我们只需要看第4和第5个开关,因为这两个开关是用来区分上下层框的。上层框的拨码开关4为0,5为1,下层框的拨码开关4为1,5为0。如图; 18槽位的右边有两个接口分别为BCR_BCR DB25(X6)和BCR_BCR DB44(X7)。用上下层BCR的连线的A口接上层框的BCR_BCR DB25(X6)口,用上下层BCR的连线的B口接下层框的BCR_BCR DB44(X7)口。如图: 上层框接线 下层框接线 连线接好后,可以插入BCCS单板和假面板。1.2.4 布放ET(ETT)到IIA的连线 这里强调一下,机柜顶上左边(靠近BEMU侧)两个ET(ETT)要接到下层框的IIA上,右边两个ETT要接到上层框的IIA上,否则到下层框的连线不够长。1.2.5 剩余工作 插入下层框单板及假面板。内部连线连接好以后,对新添线缆进行绑扎,上好机柜后盖,单板机框的螺丝上劲。这样双框硬件改造就完成了。2-23第2章 数据调测第2章 数据调测 说明:B328双框配置,是一个B328机柜内配有两个框,但这两个框是完全独立的,逻辑上相当于两个独立的Node B,所以在物理传输连接和OMM里的配置都应按照两个独立的Node B站点进行配置。2.1 双框传输方式 双框配置所采用的传输方式有多种方式。1、上、下层框均采用E1传输;2、上、下层框级联采用1条STM-1传输;3、上层框采用STM-1传输,下层框采用E1传输;这里主要介绍前两种传输方式。2.2 双框E1传输的配置2.2.1 IUB局向的创建1、 在RNC侧上下层框为单独的两个局向,需要有2个不同的NODEB ID。需要配置2个单独的Iub局向。在这里我们以朝阳区3号楼T3A为例:一架的上下层框二架的上下层框此站为二架四框配置,四个NODEB ID:20579、20582、20585、20590,需要配置4个IUB局向。2、 局向管理点右键,选择快速创建IUB局向 因为此站有超8个E1 的框所以都选择PVC配置方案3。关于超8个E1的配置方法有专门的文档介绍,我在这里就不再多说。3、 根据每个框的具体E1数更改该IUB局向里ALL2的链路数量、传输路径数量,更该路径组的数量。2.2.2 NODEB及小区配置1、 在2.30中OMCR增加了“大NODEB”的概念,跟OMCB侧的NODEB管理网元对应。在里面, 由于B328类型的NODEB支持两层框,需要两套承载与其对应,所以,“NODEB”上使用了两个IUB局向,其中【局向号1】对应NODEB管理网元下的模块1侧承载,【局向号2】对应NODEB管理网元下的模块2侧承载。以朝阳区3号楼T3A,2架4框只需要配置两个“NODEB”,如下图:2、 在里面,配置NODEB里面的站点,这里的站点指的是RRU射频拉远后形成的物理站点。例如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和国际广播中心IBC这两个站,这是两个不同楼宇的室内覆盖站,但共用了一个BBU基带池,在里面只有一个NODEB,但在NODEB里面配置站点时,配置两个站点,如下图: 这里面需要理解两个概念物理站点、基站,传统的基站天线和基站是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一个基站就负责一个特定的物理区域的覆盖,这个物理区域一定是以基站为中心的一个圆形或者半圆形区域。但是当我们的产品发展到基带池和射频拉远之后,基站和物理站点的关系就分开了。软件中用物理站点来描述一个圆形或者半圆形的区域。而一个基带池功能的基站可以通过射频拉远,管理多个物理站点。这样物理站点和基站就要重新定义为两个概念。物理站点。我们认为集中在某个物理位置,拥有一组天线,覆盖一个完整区域的一套射频拉远设备就是一个物理站点。比如说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由一组分布式天线,组成一个3O3的室内分布物理站点。国际广播中心IBC也由一组分布式天线,组成一个3O3的室内分布物理站点。但是它们使用的设备只有一台B328一层框。这样,一个基站就完成了两个室内分布物理站点的覆盖。3、 在NODEB配置的站点下再配置该物理站点相应的小区。2.2.3 网元的创建1、 在OMCB侧创建网元时一台BBU设备创建一个网元。以朝阳区3号楼T3A,2架4框只需要配置两个网元就可以了。2、 创建好网元后,首先需要在配置集里创建两个模块,只有创建两个模块后才能在机架图里创建下层框。3、 在BEMU里面需要配置两个GPS,分别为上、下层框提供GPS。子卡号:0、模块号:1的GPS为上层框的GPS子卡;子卡号:1、模块号:2的GPS为下层框的GPS子卡。4、 配置集下创建的第一个模块对应的是B328的上层框,第二个模块对应的是B328的下层框。如图第一个模块对应该站的上层框,第二个模块对应该站的下层框。在物理上这两个框是两个对立的站点。所以相对应的承载链路、传输链路需要单独配置。5、 无线参数里的配置与OMCR里的小区配置一样,根据实际物理站点进行配置,例如: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6、 双框配置的整表同步和增量同步时,2个模块需要单独进行,不能同时进行。双框配置的数据反构只能2个模块同时反构,不能单独反构。 整表同步 增量同步 数据反构2.3 双框级联光传输的配置2.3.1 NodeB级联的原理 Nodeb和正常的链接如下图:我们可以看出,每套NodeB环境需要有一对光纤或者E1线路链接到RNC。随着NodeB环境的增多,需要更多对光纤或者E1线路链接到RNC,但是RNC本身提供的链接能力有限,一旦NodeB数量超过RNC设计数量,则多余NodeB无法链接到RNC。同时在工程实际中往往可能NodeB之间距离远远小于NodeB与RNC之间的距离,存在重复布线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已经和RNC连接的NodeB级联中转来实现新增加的NodeB与RNC的链接。实现原理如下图:NodeB级联原理图说明:1、 PVC1,PVC2 ATM链路2、 (4-n) ATM链路数 NodeB级联原理图中可以看出, NodeB2与RNC数据互通,需要通过NodeB1中转,将RNC发往NodeB2的数据通过NodeB1转发。 因此,RNC来说,其与NodeB2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为PVC1;NodeB2与RNC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为PVC2;NodeB1起着中转路由作用,路由与RNC一侧链路为PVC1,与NodeB2一侧链路为PVC2。对于本地小区等其它物理资源数据,NodeB2和NodeB1配置方法一样。RNC与NodeB之间传输协议为ATM协议,其物理链接只需要一进一出两个线路,但是为了实现业务功能,至少需要配置5条PVC链路:1条AAL2,4条AAL5(分别用于Alcap,CCP,NCP,IPOA)。因此配置上NodeB1需要添加5条以上ATM路由,配置上与RNC一侧链路为PVC1,与NodeB2一侧链路为PVC2。NodeB2与RNC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为PVC2。RNC与NodeB1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为PVC1。双框B328,由于每层框是独立的一套系统可以理解为单独一个NodeB,双框B328可以理解为2个独立的NodeB,所以双框B328级联可以采用NodeB级联方式。下面我以国家体育场(鸟巢)这个站点为例介绍一下B328级联光传输的配置方法。国家体育场(鸟巢)为2架三框,第一架为双框级联光传输,第二架为单框E1传输,下面都以第一架为例,不再做说明。2.3.2 静态路由的创建在设备配置下点开IP协议栈配置信息会看到静态路由及点对点端口配置,双击点开静态路由及点对点端口配置,会有两个界面:“静态路由”和“点对点端口配置”。首先配置“点对点端口路由”。需要配置下面三个参数:局向的用户标识:24992(24997)_国家体育场(上下两个框用的是一个端口,所以在这里把两个NODEB ID都标注上,方便日后维护)。无编号端口所在单板位置:1/3/7(在一架三框七槽位的APBE板)无编号端口号:(该APBE板的第一个光口)配置好后点击“添加”,再查看下表里是否添加进去该条点对点信息。如下图:接着开始配置“静态路由”,先配置上层框的静态路由局向的用户标识:24992_国家体育场1静态路由号标识:205(不要与表里已有的静态路由号标识重复) 下一跳是IP还是接口地址:接口地址静态路由网络前缀:2(该站的IP地址) 静态路由网络掩码:55(设为唯一的地址) 点击“添加”,24992_国家体育场1的静态路由添加入表中局向的用户标识:24997_国家体育场2静态路由号标识:198(不要与表里已有的静态路由号标识重复) 下一跳是IP还是接口地址:接口地址静态路由网络前缀:7(该站的IP地址) 静态路由网络掩码:55(设为唯一的地址) 点击“添加”,24997_国家体育场2的静态路由添加入表中这样该站上下层框的两条静态路由就已添加完成。2.3.3 IUB局向的创建 路径组的创建采用STM-1传输时不能采用快速创建IUB局向,需要先创建路径组。根据单框站点所需的带宽计算所需的路径组的条数和每条路径组所需的带宽。国家体育场第一架上下两框都为5个O3小区,根据移动的要求奥运场馆一个载波配置一条E1,所以该站每层框的带宽为15条E1,30M的带宽。根据ALL2和ALL5所需的带宽计算(在后面专门介绍ALL2和ALL5的带宽计算)得出ALL2需要6个5M带宽的路径组(由于整条155M光路独享,所以最后一条路径组放大了些_),ALL5的4条链路都设置为256K。根据上面计算得出的结果我们开始配置国家体育场第一架的路径组1、 局向配置点击右键,选择创建里面的路径组配置2、创建路径组,这里要注意三点:1、创建的路径组编号一定要记录下来,后面有用;2、模块号一定要与规划的一致;3、路径组前向带宽和路径组前向带宽按照上面计算的结果填5,000,000。3、上层框创建6条路径组,路径组编号分别是0、28、545、546、547、548; 下层框创建6条路径组,路径组编号分别是29、165、549、550、551、552。 IUB局向创建 1、这里需要创建两个IUB局向一个是上层框的局向,一个是下层框的局向。我们先介绍上层框的局向创建。局向配置点击右键,选择创建里面的Iub局向配置 2、 在基本信息里面用户标识:24992_国家体育场1 CMP模块号:填该站相对应的模块号优先RUB对应的机框号:1/1(一架一框)、1/3(一架三框)、后面以此类推3、 传输路径组信息内需要创建6条传输路径,与刚才创建的6条路径组相对应。创建的6条传输路径,分别在“路径组编号”里选择前面为上层框创建6条路径组,路径组编号分别是0、28、545、546、547、548;“架/框/槽”选择无效值。“端口编号”和“对端业务IP地址有效长度”自动生成无效值。4、 ALL2的配置,配置ALL2时要注意ALL2的服务类别选择成CBR,ALL2流量描述参数1和ALL2流量描述参数2填5000,与传输路径带宽一致。5、 ALL5的配置,IPOA、CCP、NCP、ALCOP根据计算修改流量描述参数为512。6、 下层框配置方法跟上层框配置方法一样,但在ALL2和ALL5的VPI、VCI设置上是有区别的。上、下层框采用的是级联的方式,到RNC走的是一条光缆。配置端口的时候上、下层框对应的是同一端口,所以在VPI和VCI的配置上不能相同。 上层框ALL2的VPI/VCI标识为1/150、1/151,下层框ALL2的VPI/VCI标识就要设为2/150、2/151。ALL5的设置也是如此:上层框IPOA的VPI/VCI标识为1/45,下层则为2/45;上层框NCP的VPI/VCI标识为1/46,下层则为2/46;上层框CCP的VPI/VCI标识为1/50,下层则为2/50;上层框ALCAP的VPI/VCI标识为1/40,下层则为2/40;这样上、下层框IUB局向就创建完了。可以开始配OMCB侧的数据。2.3.4 NODEB及小区配置 双框级联的NODEB及小区配置与双框E1传输的配置一样,这里就不再做介绍了。2.3.5 网元的创建 双框级联的网元创建大部分数据配置都与双框E1传输的配置相同,主要是在传输的配置上有区别,这里只介绍传输的配置。1、 在“机架1”里,上、下层框IIA板创建的传输模式不同。上层框IIA板,配置物理链路选择“STM1线配置”,在里面需要配置两条光传输链路,一条用于连接RNC,一条用于与下级的NODEB进行连接(在这里指的就是下层框)。一般情况我们用0端口连接RNC,在配置时连接对象选择RNC,。1号端口连接下级的NODEB,在配置时连接对象选择NODEB。在IIA板上0端口对应的是上面一个光口,1端口对应的是下面一个光口。下层框IIA板,配置物理链路选择“STM1线配置”,在里面需要配置一条光传输链路,用于连接RNC。在配置时连接对象选择RNC(切记不是NodeB,不要认为其物理上链接的是NodeB)。2、 传输链路配置,与IUB侧上、下层框的ATM配置不同,OMCB侧ALL2 和ALL5的VPI/VCI都采用标准的数据的数据配置。ALL2的VPI/VCI都配成1/150、1/151;IPOA的VPI/VCI都配成1/45;NCP的VPI/VCI都配成1/46;CCP的VPI/VCI都配成1/50;ALCAP的VPI/VCI都配成1/40。3、 在上层框的“传输配置”里面需要配置“数据交换”,“数据交换”其实就是在上层框里配置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