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导学】高中历史 1.2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1页
【同步导学】高中历史 1.2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2页
【同步导学】高中历史 1.2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3页
【同步导学】高中历史 1.2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4页
【同步导学】高中历史 1.2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 井田制的产生 1 背景 随着国家的出现 阶级的分化 原始社会的 遭到破坏 井田制出现 2 性质 土地名义上为 公有 由周王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3 内容 公田 实际上为贵族占有 由得到份田的村社成员集体耕种 私田 是 的份田 只有使用权 没有所有权 土地公有制 国家 村社成员 2 井田制的瓦解 1 时间 春秋时期 2 原因 根本原因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使生产力得到发展 直接原因 各诸侯国的 改革 税制 3 表现 公田 被抛荒 私田 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公田 与 私田 界限打破 一律按 收税 4 标志 战国时期 秦国商鞅变法 从法律上废除了 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 并培植一批新兴大土地所有者 土地好坏 井田制 1 如何认识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 精讲 1 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 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 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2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3 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使西周走向强盛 如下图所示 2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的原因 精讲 1 生产力的进步 特别是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是根本原因 2 分封制的崩溃反作用于井田制 原有等级秩序被打乱 出现贵族争田的现象 3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改革是导致井田制瓦解的直接原因 4 战争不断 劳动力大量逃亡 为井田制瓦解提供客观条件 1 孟子 滕文公上 记载 方里而井 井九百亩 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 同养公田 公事毕 然后敢治私事 文中 公田 的实际占有者是 a 周王b 贵族c 平民d 奴隶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能力 公田 实际上为贵族占有 由村社成员集体耕种 收获物全部缴纳给贵族 答案 b 1 形式 1 君主私有土地 由宫廷掌管 主要用于 的私人开支 2 自耕农私有土地 土地规模只限于一家人自己耕种 3 地主私有土地 土地兼并成为地主 的主要途径 2 发展 1 宋初 田制不立 使两极分化更为激烈 2 明清 商品经济 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扩大地产 君主 不抑兼并 繁荣 3 后果 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1 影响 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 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2 政府举措 国家采取 限田 的措施 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 如北魏至隋唐实行均田制 保护自耕农经济 均田 赋税收入 1 如何全面认识均田制 精讲 1 时间 北魏至隋唐时期的土地政策 2 目的 为限制土地兼并 保护自耕农经济 3 含义 政府将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 不准买卖 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 并服徭役和兵役 4 性质 属于封建的土地国有制 5 影响 均田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拥有少量土地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 均田制逐渐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2 为什么说土地兼并是我国古代社会无法克服的毒瘤 精讲 1 根本原因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 2 政策影响 封建政府 不抑兼并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3 思想原因 古代土地经营能获取稳定的收益 人们热衷于买田置地 4 其他方面 地主 官僚 豪强强取豪夺 2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 富者田连阡陌 为国守财尔 缓急盗贼窃发 边境扰动 兼并之财 乐于输纳 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 a 采取抑制土地兼并 重农抑商的政策b 减轻农民负担 限制大地主特权c 纵容土地兼并 以便筹集军费d 力图搜刮百姓 以备岁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处理材料的能力 首先判断出此处对待土地兼并的态度是肯定纵容 而不是限制 再抓住题干中 输纳 以应对 缓急盗贼 边境 可判断出选c项 答案 c 1 概念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 收取地租作为收益 地主与 之间形成租佃关系 2 发展历程 1 战国时期 通过租佃方式进行经营 早在战国时期就已产生 2 汉代 或耕豪民之田 见税什五 的现象已较普遍 佃农 3 宋代 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4 明清时期 由于人口增加 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减少 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租佃经营 3 特点 1 形式上 地租以 为主 包括分成租和定额租 2 方式上 主要采取 方式 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 4 作用 1 人身依附关系相对 农民身份地位提高 2 通过 减租斗争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 实物 订立契约 减弱 抗租 租佃农民和自耕农有何区别 精讲 3 2011 潍坊高一检测 苏轼曾论述 民庶之家 置庄田 招佃农 本望租课 非行仁义 然犹至水旱之岁 必须放免欠负 贷借种粮者 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 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a 官府减轻农民负担b 地主致力民间赈济c 产生租佃经营方式d 租佃关系日益发展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由 招佃农 可知是租佃关系 由宋代可判断是租佃关系的发展 答案 d 知识点整合全方位 多角度看问题全面认识土地兼并问题 2011 曲师大附中期末考试 从西周时期的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到战国时代 废井田 开阡陌 所反映的是 a 周王室的衰弱b 井田制的破坏c 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 诸侯的强大 解析 答案 c 1 2011 巢湖高一检测 吕氏春秋 今以众地者 公作则迟 有所匿其力也 分地则速 无所匿其力也 与这一历史现象关联最为紧密的图片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读能力 材料前半部分反映了井田制下劳动生产效率不高 材料后半部分说明土地私有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答案 b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诗经 小雅 材料二有煜 云兴起的样子 萋萋 兴雨祁祁 雨我公田 遂及我私 诗经 小雅 材料三刑侯与雍子争田 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其直 在争论中获胜 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 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 国语 晋语九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有什么特点 2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 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变化 这一变化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 3 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一个什么问题 4 这一组记载实质上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进程 这一历史进程是什么 解析 周初实行井田制 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种 西周末年起 奴隶主贵族驱使奴隶在井田之外开垦私田 贵族之间争田的现象逐渐多起来 由于私田不交税 为增加财政收入 鲁国开始按田亩的实有数目征税 井田制逐渐瓦解 取而代之的是土地私有制 答案 1 井田制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一切土地归周王所有 2 表明在 公田 以外 出现了 私田 先是奴隶主驱使奴隶开垦而成为 私田 到春秋时期 铁质农具的使用 使 私田 的开垦数量越来越多 3 在井田制度下 土地不得转让和买卖 材料记载发生了土地争论 表明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了 4 贵族掌握土地所有权的井田制日渐崩溃 土地私有制出现了 2011 杭州模拟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 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 据此推断这种职业最可能出现在 a 汉代江南地区b 唐代关中地区c 宋代太湖地区d 明代苏杭地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提取有效信息及分析判断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注意图中的数据信息 即自耕农占24 佃农占36 然后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明清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身份地位的提高 租佃制已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故题中的现象应发生在明代 答案 d 3 从秦代到清代 在各种形式的土地制度中 占主导地位的是 a 君主土地私有制b 贵族土地私有制c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d 地主土地私有制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随着土地的兼并而不断减少 a b两项在这一时期一直有 但一直不占主导地位 答案 d 4 2011 厦门模拟 以避免出现土地兼并 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和家庭 材料中提到的这项制度是 a 井田制b 地主土地私有制c 均田制d 农民土地私有制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由避免土地兼并 受田者等关键词可知是均田制 答案 c 5 2011 湘潭高一检测 苏洵在 田制 中指出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 而田之所入 己 富民 得其半 耕者得其半 这反映的是 a 自耕农式经营b 均田制的推行c 土地兼并现象十分普遍d 租佃式经营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从材料信息 己 富民 得其半 耕者得其半 可判断这属于租佃式经营 答案 d 一 阅读与思考 教材p10 请思考明清时期农业雇工与佃农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 并尝试理解这一变化的意义 提示 1 变化 早期 佣耕 农民与田主尊卑关系明显 有着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 清代租佃农民和农业雇工在法律上与田主身份平等 不再有尊卑关系 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2 意义 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斗争的结果 提高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 自我测评 教材p10 1 井田制中的公田和私田有什么区别 提示 1 公田 实际上为贵族占有 2 私田 是劳动者的份田 只有使用权 没有所有权 2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是怎样逐渐取代井田制的 提示 春秋时期 大量 公田 被抛荒 部分 私田 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随着私有土地制的发展 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 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 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2 战国时期 商鞅在秦国变法 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 并通过奖励军功的措施培植了一大批新兴土地所有者 3 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态是什么 有哪几种主要形式 提示 远古时代是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夏 商 西周时期主要是土地国有制 战国以后2000多年主要为土地私有制 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