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加油站】高考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六 第一讲 形象、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备考加油站】高考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六 第一讲 形象、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备考加油站】高考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六 第一讲 形象、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备考加油站】高考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六 第一讲 形象、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备考加油站】高考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六 第一讲 形象、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创新方案高考语文一轮课件 第二部分专题六第一讲形象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新人教版 考试说明 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是 鉴赏诗歌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就是把握古代诗歌所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 艺术形象不仅指人物形象 还包括诗歌的意象 鉴赏这些艺术形象的内涵 就是要分析 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主要是把握古代诗歌运用语言的艺术 领会其语言的优美 生动 传神 精练 隽永以及语言的风格等特点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 表达了什么内容 达到了什么效果等 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对作品内容 主题的评价 二是对思想感情的评价 三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纵观近几年各省市的高考诗歌鉴赏题 其命题规律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1 唐宋诗词是诗歌鉴赏设题的重要内容 如新课标全国卷2008年考查了宋诗 2009年考查了宋词 2010年考查了乐府诗 辽宁卷2009年 2010年连续两年考查了宋诗 2 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中 有时侧重于语言 形象 表达技巧中的一点 有时兼而有之 近几年的诗歌鉴赏更重视整体性 注重考点综合考查 不论是题干的要求上 还是答案的组织上 都体现出综合性 3 考题分值和题量固定 一般为2小问 以便于从不同角度进行考查 所谓 形象 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 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 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是客观之 象 与诗人主观之 意 的结合 因而蕴涵着强烈的情感 寄托着丰富的意旨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理解 品味 把握诗歌中形象的内涵 分析其蕴涵的情感和意旨 高考命题时 主要考查对 形象 的情感认识和理性思考 1 人物形象 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前者即诗中的诗人形象 我 如 登幽州台歌 中抒情主人公 陈子昂的形象 后者如白居易的 琵琶行 并序 中琵琶女的形象 2 景物形象 即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如杜甫 旅夜书怀 中所描绘的景象 抒情诗 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 山川草木等 表现主观感情的 诗中的景物形象也就是含有 意 的形象 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 诗人作为主体 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3 事物形象 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如骆宾王 咏蝉 中 蝉 的形象 陆游 卜算子 咏梅 中 梅 的形象 鉴赏事物形象往往由物及人 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例1 2010 山东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 其七十九 阮籍林中有奇鸟 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 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 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 起 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 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 怆悢 使心伤 注 商风 秋风 怆悢 li ng 悲伤 诗中 清朝饮醴泉 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 延颈望八荒 四句体现了 凤凰 怎样的品性 3分 答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解题指导 根据 醴泉 山冈 凤凰 这些意象的特点和 彻九州 望八荒 的动作可分析出 凤凰 的品性 清朝饮醴泉 延颈望八荒 这四句描写 凤凰 的性情高洁 心系苍生 却独自一个 没有同伴 没有共鸣 这样的处境和阮籍自身是一致的 参考答案 高洁 或 超越脱俗 清高 2分 答 远离尘世 给1分 志向远大 或 心忧天下 1分 阅卷抽样 前人之失 后人之鉴 例2 2009 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 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 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 石湖 南宋诗人范成大 1126 1193 晚年去职归隐石湖 在今江苏苏州 自号石湖居士 姜夔 1155 1221 字尧章 号白石道人 饶州鄱阳 今江西波阳 人 浪迹江湖 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 1187 夏 曾去拜见范成大 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 请简要叙述 4分 答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考点落实在意境上 解题指导 意境 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之间高度契合而达到的艺术境界 它除了具有意象的情景交融外 又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 事件 场景 能够引发人们对整个人生 历史 宇宙的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对应到此作品中 考生可以找到桥 水 村 岸 浮萍 藕花等一组散发着乡村气息的景物 把这些景物联系起来 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活图景 参考答案 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 2分 写了小桥 流水 村庄 绿岸 浮萍 荷花 人家 庭院等景物 2分 阅卷抽样 前人之失 后人之鉴 考生甲 考生乙 鉴赏诗歌形象的答题策略一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物象古代诗歌中的形象主要是指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意象 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 饱含着诗人的情感 因此 形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 分析诗歌形象时要根据诗歌描写的人物行为和具体的物象 画面来识别其特征 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 社会意义及诗人所寄托的思想感情和理想 1 设问方式 1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 试说说这首诗中形象的特点 3 通过诗中形象的塑造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等等 2 答题思路第一步 找出并描摹诗歌的形象 第二步 概括形象特点 要特别注意语言的简练而准确 第三步 揭示作者通过形象所表达出的情感 一般而言 高考阅卷得分的重点在第二步 其他两步是用来充实答案的 但也是不可或缺的 二 鉴赏诗歌形象六法 1 知人论世 关注诗人简况了解诗人的有关资料是鉴赏诗歌形象的前提 诗人的有关资料主要包括其生平经历 代表作 所处时代的特征 作者的政治主张 诗歌具体的创作背景等 吟咏物象的诗更需关注诗人的生平经历 2 关注色调色彩 辨析意象特征 1 关注时令色彩 古典诗词中 不同季节的景物往往带有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 早春的景物是欣欣向荣的 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悦 暮春则是感伤 惋惜和留恋 秋冬则是凄清 肃杀和悲凉 同时 把握作品的基调底色 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 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 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 例如 钱起的 暮春归故山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写的是暮春之景 前两句一 稀 一 尽 一 飞 三字一气而下 渲染出春光逝去 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 伤感 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2 关注冷暖色调 古诗中所写物象有冷暖之分 暖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喜悦和欢快 冷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忧郁和愁绪 例如 李煜的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无言 而又 独上 写出了 斯人独憔悴 的孤独身影 月如钩 缺月 是冷色调的物象 象征着人事的缺憾 无言独上 梧桐深院 清秋 等眼前一切都着上了冷落凄清的色彩 因而抒发出幽囚生活的愁苦 3 关注虚实动静古诗中所写意象有动静虚实之分 只有关注古诗意象的虚实动静 发挥想象 才能把握意象特征 例如 杜甫的 绝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诗歌描绘的是初春季节的景物 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 溪水映日 春风和煦 百花初放 生机勃发 芳草如茵 芳香浓郁 春暖花开 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 衔泥筑巢 春日和融 日丽沙暖 鸳鸯也要享受春天的温暖 在溪边沙洲上静睡不动 整个画面有动有静 和谐统一 色彩鲜明 生机勃发 流露出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的欢悦情怀 4 解读艺术手法 把握诗歌形象诗歌的传情达意 往往还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 如比喻 拟人 借代 双关 衬托等修辞手法及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 了解诗歌这方面的特色 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和对语言妙处的品味 例如 元代才子王冕的诗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诗歌中运用衬托手法 以冰雪林衬托梅之坚毅 还运用对比手法 拿梅与 混芳尘 的桃李对比 显其清高守志 表达了作者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 不与世俗合流的高尚品格 再如 李约的 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突出地运用对比手法 对百姓苦难的深刻同情 对贵族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生活的讽刺 全包含在对比之中 5 了解传统审美心理 熟记特殊意象的含义古诗在发展过程中有着传统的审美习惯 对后来咏史诗 咏怀诗 感遇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屈原的 善鸟香草 以配忠贞 恶禽臭物 以比谗佞 的寄情于物 托物以讽的表现手法 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 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 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不得志时寄情山水 仕途失意回归自然 诸如此类的审美心理都与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 传统习俗 生活方式 心理特点等发生了各种各样的联系 在历史的积淀中被赋予了 某些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 唐诗宋词更是以悲愁为美 春花 是 凋零 的 秋月 是离别的 隐逸是解脱的 爱情的离思使人愁 青春的短暂使人愁 身世遭遇使人愁 家国衰败使人愁 把握这个特点 对很多古典诗词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6 联想想象 分析抒情主体形象诗歌言简意赅 讲究含蓄美 不直露的语言特点 要求我们鉴赏古诗形象时应通过想象 把作品留下的空白补充完整 使之成为完整的形象 情节或意境 从而认知这些或隐或显的抒情主体的形象 例如 苏轼的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上阕写太守出猎的 狂 劲 展现了一个意气风发的狂飙式的人物形象 下阕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 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委以重任 到边疆抗敌 报国立功的豪情壮志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方法与技巧固然重要 但只有结合实践并熟练指导实践 才能发挥其无穷的威力 三 如何鉴赏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鉴赏的基本能力之一 也是理解诗歌的基础之一 因此 这就经常成为考查设题的首选 也就是说 考生应该把这作为诗歌备考的重点 何谓意境 简单理解就是诗歌中通过描写特定景物表达诗人情感而达到的某种境界 理解诗歌的意境有两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只有写景抒情的诗歌才有意境可言 不是所有诗歌都有意境 二是意境包括三个因素 即景物 情感 境界 1 设问方式考查意境的试题形式是比较容易判断的 常见的提问方式或提问角度如下 1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诗歌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4 诗歌中某句诗展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 作者写这句诗是表达 情感 情怀 的吗 为什么 5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2 答题思路当考生对意境答题规律掌握得较为熟练后 下面这些步骤是可以灵活地进行前后变动的 但不管如何变动 这些内容都是要具备的 一般答题步骤和要求如下 第一步 总观点 遵循先观点后分析原则 这一步十个字之内即可 第二步 精练直观陈述诗歌图景或画面内容 景 有的考生由于对诗歌理解不到位而可能很难以做到 精练陈述 诗歌图景或画面内容 这个时候 就把诗歌用散文化语言来描述 只是不要把诗歌理解当做古文翻译来完成就行了 第三步 用稍微专业一些的术语概述画面与景物结合的特点 之所以强调专业术语 因为这是你的成绩与其他考生拉开距离的关键 常见的表现意境的术语有 雄浑开阔 雄奇瑰丽 恢弘高远 浩瀚辽阔 博大新奇 深邃奇崛 朦胧渺远 空灵高远 苍凉悲壮 优美迷人 清新明丽 清净幽远 宁静恬淡 清净悠闲 凄凉冷落等 第四步 结合诗句 指出诗歌中作者的情感特点 当然也尽可能用专业性强的术语 这就要积累 很明显 以上几个步骤顺序都是可以灵活调换的 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中熟练掌握 不过 第一步内容最好不要调换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出塞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 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 乱斫胡兵缺宝刀 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事 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 答 解析 诗歌首句通过衣着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 刻画出戍边将士的英姿勃发 信心百倍 第二句以天气恶劣 行军艰难来突出戍边将士的勇往直前 斗士昂扬 第三句以 卷旗夜劫 的行动表现了戍边将士的有勇有谋 末句用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出戍边将士的英勇无畏 所向披靡 答案 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信心百倍 斗志昂扬 机智勇敢 英勇无畏的形象 2 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溪居 柳宗元久为簪组 累 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邦 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 夜榜 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 长歌楚天碧 注 元和五年 柳宗元在零陵西南游览时 发现了曾为冉氏所居的冉溪 因爱其风景秀丽 便迁居此地 并改名为愚溪 这首诗就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住在冉溪之畔时写的作品 写的是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 簪组 古代官吏的冠饰 榜 用棍子或竹板子打 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描述了怎样的场景 塑造了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答 答案 第二联描述了主人公与农田菜圃为邻 过着山林隐名之士的闲适生活 第三联描述了主人公的归隐生活 清晨踏着露水去耕地锄草 偶尔荡起小舟 纵情山水 直到天黑才归来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故作旷达 强作闲适 独来独往的忧愤者的形象 3 阅读下面的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 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 一岁四行役 的奔波流离之苦以后 暂时定居于成都草堂之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 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的生活后愉悦闲适的心情 步骤三 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 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 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 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内容主题方面包括意义的表层与深层评价 常识典故传说评价 背景现实评价 经历主张志向评价 思想感情方面包括富有一贯性的意象评价 情感倾向评价 例3 2010 安徽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岁暮 唐 杜甫岁暮远为客 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 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 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注 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 763 末 时杜甫客居阆州 今四川阆中 雪岭 又名雪山 在成都 今四川成都 西 雪岭临近松州 维州 保州 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 杜甫作本诗时 三州均已被吐蕃攻占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 寂寞壮心惊 的感慨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赏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诗人为何有 寂寞壮心惊 的感慨 实际上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鉴赏评价 结合注释 了解到本诗写作时间是763年 安史之乱刚刚平息 但 边隅还用兵 吐蕃 回纥乘虚而入 战乱再起 战火已烧至 雪岭 一带 注释 告诉我们 雪岭 在成都西北 作者曾居住在成都草堂 此时严武已去世 杜甫的生活失去依靠 他又开始了漂泊生活 然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诗人考虑的不是自己的生计问题 而是面对 天地日流血 的战乱 发出 朝廷谁请缨 的疑问并由此产生 寂寞壮心惊 的感慨 这样再概括出答案就容易了 参考答案 边境发生战事 时局艰危 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 2分 岁暮年终 漂泊异地 政治上被冷落 孤独寂寞 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生活处境 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了巨大反差 2分 阅卷抽样 前人之失 后人之鉴 例4 2009 安徽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题目 小重山 端午 元 舒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 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 长 空惆怅 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 日星光 离骚 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 树转午阴凉 注 五色臂丝 荆楚风俗 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沅湘 沅水和湘水 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从全词看 空惆怅 和 无人解 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赏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解题指导 空惆怅 是因为 谁复吊沅湘 根据注释 我们能知道 沅湘 是代指 自投汨罗江 的屈原 端午节因屈原而起 但今天已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 所以作者 惆怅 因此 这惆怅既是感叹世人 又是怀念屈原 作者对屈原的怀念与对 离骚 的感伤 无人解 正是表明作者不为世俗所接受 也使作者更能理解屈原的高洁情操 所以 无人解 既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也表达了对屈原的崇敬 参考答案 空惆怅 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 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 表达了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2分 无人解 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所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 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之情 2分 阅卷抽样 前人之失 后人之鉴 考生甲 考生乙 评价古代诗歌观点态度和思想内容四注意 一 注意由 点 及 面 挖掘诗歌内容和情感这里的 面 指的是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而 点 则主要包括关键词句 诗题 注释等 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 要做到 四看 1 看关键词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 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如宋祁的 木兰花 中名句 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 闹 运用拟人手法 将春杏怒放 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 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显然 作者热爱春天 热爱自然的情感也通过这一 闹 字而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又如李白的 登金陵凤凰台 中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的 愁 字 就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也为我们的答题明确了方向 2 看关键句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 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 如王昌龄的 芙蓉楼送辛渐 中的 一片冰心在玉壶 就表明了作者高洁的志向 朱熹的 观书有感 中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就阐述了人们要从书本中汲取营养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道理 这样的诗句在诗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都可以说是诗中的关键句 抓住这些句子 就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 的一道考题 从全诗看 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 生活 只要我们抓住了 最羡渔竿客 一句 写出类似 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的答案就非难事了 3 看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类型和内容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如 送孟浩然之广陵 中的 送 字 表明该诗属于 送别 诗 越中览古 中的 览古 说明它是一首 怀古 诗 出塞 从军行 则显示此类诗歌应是 边塞 诗 明确了这一点 我们的答题就有了针对性 再如2010年福建卷 访隐者 赏析 隐者 的 形象 我们只要抓住 残花满地无人迹 就可迎刃而解 相反 如果忽视题目 有时便很有可能因思考失去着落点而盲目答题 如鉴赏朱熹的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果不结合题目理解 则很难把握这首诗的主旨是 谈读书 4 看注释 小序出现在高考古诗鉴赏题中的所有信息都应看成是有效信息 包括注释 小序 注释 小序一般是对题目 作者 朝代 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 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 注意分清诗歌题材 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依据题材的不同 可以把诗歌分为不同的类别 这些不同类别的诗 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一般是不同的 其中包括 1 山水田园诗通过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来表达思想感情 有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有对官场仕途的厌恶 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还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等的感情 如王维的 过香积寺 就是通过描写去香积寺沿途所见的景物 来表现他晚年沉湎佛事的恬静心境 2 边塞诗通过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 有的表现出戍边的艰辛 有的表现出对战争的厌恶 有的表现出建功立业的豪情 有的表现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如王之涣的 凉州词 就委婉蕴藉地表达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3 咏物诗描写某种客观事物 表现其特征 借以抒发思想感情 如 流莺李商隐流莺漂荡复参差 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 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 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 凤城何处有花枝 诗人用流莺的 漂荡 比喻自己转徙幕府飘零不定的生活 用流莺的 巧啭 比喻自己的才干及远大的政治抱负 用无 佳期 表达自己不为人理解的满腹委屈和怀才不遇的深沉感伤 4 怀古诗叙述登临凭吊之事 描写所见所闻所想 常常运用今昔对比手法 表达出物是人非的惆怅 沧海桑田的感慨 追慕前贤建功立业的雄心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等感情 还有的借古讽今 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5 送别诗亲人或朋友之间送别 写诗相送 有的依依不舍 有的情深意长 有的坦陈心志 有的劝勉鼓励 积极乐观 6 闺怨诗有的是对出门在外为商为官丈夫的思念 关切丈夫的生活和事业状况 感叹自己虚掷韶光 青春易逝 有的是对戍边和出征的丈夫的思念 关心对方安危 或者怨恨兵役和战争的残酷 7 即景叙事诗有的诗 通过描写景物 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 有的诗 通过叙述事件 来表现人物的美丑 揭示事件的意义 表达自己或肯定或否定或赞颂或批判的观点态度 如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后两句通过写景 揭示了一切美好的 向上的 生机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是任何力量都禁锢不了的道理 三 注意揣摩意象 解读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 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 许多意象常常含有特定的涵义 如 松 往往寓含坚贞 梧桐 常常表现凄苦之情 残月 往往暗示离散 柳 表示离别时的难舍之情 也含有挽留之意 杜鹃 往往表示凄凉 哀伤 平时备考应加强这方面知识的积累 考试时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如2010年的江西卷 只要抓住诗中 子规 这一意象 在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时就可做到事半功倍 四 注意借助表达技巧 揣摩诗歌内容和情感有些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的表达主要是借助于某些特定的表达技巧 如比喻 用典 反衬等 因此 把握诗中的表达技巧 分析它们的表达特点 也是鉴赏诗歌的有效方法 如2010年的山东卷 全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 象征的表达技巧 只要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考生就能够准确而快速地把握住全诗的思想情感是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伤情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以乐景写哀情 这种表现手法 古代借景抒情类诗歌绝大多数是以乐景来表乐情的 但也有一些诗歌却以乐景来寄托哀情 我们在解读此类诗歌时 不能被诗歌中明快的景象所迷惑而误解作者的情感 如李白的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诗就是以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的热闹 繁华之景 乐景 来表达盛衰无常的慨叹 哀情 的 还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