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5 卷第 8期 2 0 0 6年 8月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f 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N a n y a n g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Vo 1 5 No 8 Au g 20 06 辟 其 田 畴 正 其 经 果 简述1 9 3 0 年代河南南阳县的田赋整理 李 向东 华 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 史研究所 湖北武汉 4 3 0 0 7 9 摘要 河 南省 南阳县在2 0 纪3 0 年代之初 着手 对全县混乱的地籍 田赋情 况进行 整理 首先进行土地 陈报 继 而进 行土地清丈等实际测算登记工作 对全县 的地貌地质 耕地面积 保 甲里数等幅 一 况进行详 细核 查 历时数年 最终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 并在此基础上 厘定地籍产权 划分土地等级 整理田赋数额 进而规范 了田赋 的征 收机 制 关键词 国民政府 南阳县 土地 陈报 田赋整理 中图分类号 K 2 0 6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6 1 3 2 2 0 0 6 0 8 0 0 9 2 0 4 近代以来 全国各地地籍混乱 L I 赋不清 农民负 担不均 政府收入不足 民国以来 特别是南京政府成 立后 先后颁布 1广 一 系列法令 措施 进行 r f 1 赋整理 以 往学者对此 多有 沦及 并多 从全国或某一 省的大 范闱 内进行考察 仉往往褒贬各异 本文试图对 l 9 3 0 年代河 南 省南 阳县 的 田赋整 理概况进行 描述 通 过小视角 的 个案分析 以期对这一时期的田赋整理效果有一个新 的透视 一 南 阳县 田赋整理缘 由 占城南阳县卧居河南省西南部 横狭纵长 西北多 山林 东南 为沃野 白河 潦河 唐河纵贯 全境 北 东分 别有许 昌 宛 南阳简称 信 阳 南 阳 等公路相通 南可水路以达荆襄 两则陆路而入秦川 时版图辖区共 l 0 区 后改组为5 区 1 3 l 5 保 l 3 l O 0 余甲 而积约 l 1 9 8 4 平方市里 近代以来 南阳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 化 因 自然环境 所限 并没有发挥其 发古兴业之作用 境 内经济虽非 分凋敝 亦非现代发达 只足以其厚重 的盆地文明负载着历史的沧桑 从当时南阳县的土地及田赋情况石 其他地区 并无二致 存在着共同的弊端 如正税重 附税繁 册籍 不清 税负不均 隐匿税 中饱营私等 其中最 为突 出的问题主要有 四 一是 田亩数 字错讹 白明朝 以 后 南 阳县乃至全 国冉没有进 行大规模 的土地清 丈 加 之兵燹匪患 所存鱼鳞图册 尽行散火 嗣由清初饬县 按册 书粮差 所存之征粮 底册 不论 保分之 次序及粮户 之住址 汇总编册 作为其征收田赋的依据 民国时税 亩约1 4 3 万余 卣为估算数字 并不确实 有人估计1 9 3 2 年南阳县的耕地面积约为2 3 2 0 9 1 2 亩 l 另有人提 供的数据则为1 6 1 6 7 6 3 亩l 4 相差较多 没有一个 确切之数 二是田赋负担错乱 由于土地买卖频繁而不 过户 加之河流改道和水冲沙压 荒 田互变等原因 从 而导致了粮地不分 户粮不明 有地无粮 有粮无地 负 担不均等问题 最终使 赋由田出 这一天经地义的事 变得十分荒谬 三是征收手段错位 县政府过 多地依赖 于柜书粮差们包办收粮 导致苛征于民 税不入官 民 不能知 官不能察等弊端 于国于民其害甚大 四是财 政 收 支错轨 一 方 面农 民负担 不断加 重 河南 田赋 从 l 9 0 2 年每亩3 角2 分 到1 9 2 8 年提高至3 元 2 6 年负担增 加近9 倍 民国2 2 年 1 9 3 3 年 河南省 县两级实征地 丁正税5 3 2 6 万元 附加 l 1 4 9 6 y Y 元 合 计银 币 1 6 8 2 2 万元 当时赋 田仅较清末多6 J Y 顷 但与清末的征银 3 0 0 万两 按法定比率折银币4 5 0 万元 相 比较 征率约 提高了2 7 4 倍 娜 另一方面田赋收入的不足 当时 南阳田赋原额3 1 5 0 0 余两 而收数常不足2 万两 短收三 分之一 这两种情况的并存是有悖常理的 正常情况 下 如果农 民负担沉重 政府 田赋收入必然充裕 反之 如果政府 田赋 收入不 足 农 民负担必然较轻 二 南阳县土地整理情 形 仁政必 自正经界始 1 9 2 8 年 国民政府通令 值 兹训政开始 自应力加整顿 务期赋 由地生 粮随地 转 富者无抗匿之弊 贫者无代纳之虞 以收田赋平均 之效 啦 决心进行田赋整理 并制定了整理土地计 收稿臼期 2 0 0 6 0 5 1 8 作者简介 李向东 1 9 6 9 一 男 河南南召人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根据当时规定 依据各县赋税收 多少划兮五个等次 赋税额在6 万一9 万元的列为三等 南阳县为三等 罟中等水平 根话南阳档 案瞎赶踏 豢 龟临2 1 1 7 综 台整理而得 维普资讯 2 0 0 6年第 8 期 李向东 辟其 田畴正其经果 9 3 划方案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清丈 地籍整理工作 在 此情况下 南阳县遵照河南省政府的要求 在县长罗震 的主持下 于1 9 3 2 年5 月开始试办土地陈报 并1 9 3 5 年 4 月成立南阳县整理田赋委员会 开展土地清丈和田赋 整理 一 土地陈报 民国2 1 年 1 9 3 2 年 5 月 南阳县政府着手办理土地 陈报 首先划定联保及联保 内分段界线 训练工作 人 员 委派2 0 名调查 员 两人一组 分赴 l 0 区会 同区长 联 保主任及保甲长 宣传讲解土地陈报的意义及方法 印 发陈报表册 按照保甲长查报 业户陈报的次序 督促各 地主进行土地陈报 要求将地主的住址 田地位置 实有 之地亩 地价及粮名粮银数 目 保分等内容 按照陈报表 册上的内容 逐项如实填写清楚 不得以多报少 故意隐 瞒 填造完毕具结后 交各管区公所汇总 上报县政府 以待复核 所有陈报于1 9 3 3 年2 月底办理完竣 经地主自 行陈报 全县耕地面积仅计1 4 1 8 6 2 0 5 市亩 二 土地清丈 全县土地陈报完竣后 与原前的地亩粮银数 目核 对 相差悬殊 虚报不实 隐瞒偷漏 的现象相 当严重 非彻底丈量 负担难期平均 而全县地亩亦难得确 数 于是 自1 9 3 5 年4 月开始 在全县范围内举办土地清 丈 至次年5 月份完成 费时年余 用款两万余元 丈出 无粮地亩1 6 0 余万亩 基本澄清了全县的土地状况 1 清丈机构组成 1 9 3 5 年春 南阳县政府依照国民 政府 土地简易丈量法 的规定 制定 南阳县清丈土地 计划大纲 规定 了土地清丈的方法 程序及时限要求 等 并由县政府从有关机关抽调人员组成南阳县整理 田赋委员会 简称 田赋会 直 属于县政府 负责 全县 土 地 丈量和 田赋整 理事宜 田赋会设 委 员9 人 由县 长罗 震任主席委员 负总理全会之责 设主任委员一人 由 全体委员推荐 田永泉担任 常川 I 驻会 秉承主席委员 办理会内一切事宜 委员由专员公署第四科 主财政 科长李丹五 南阳县财务委员会委员长苏耀华及所辖 五 个区的区长组成 委 员会分设 总务 丈量 登记三股 分别负责文牍账簿 调查丈量 核算登记 制图造册等 具体事宦 各职员工作职责 明晰 2 清丈队伍配置 根据南阳县清丈工作的需要 按 南阳县清丈土地计划大纲 的规定 田赋会于1 9 3 5 年4 月 1 日起 招考 中学毕业 人员6 0 名 施以短期培训后 分 赴与邻县插花畸形地最多的第4 区 与南召 方城 唐河 交界 先行丈量 嗣后 由于丈量人员过少 先后又续招 考 丈量员2 0 0 名 均施 以短期 培训 编为 四队 每 队设 队 长兼指导员一名 每 队l 0 组 每5 人 为一组 设 组长 一 名 分发至各 区 办理土 地清丈 当时选调的丈量员 均为初中毕业 以上及同等学 力的青年男性 年龄在2 0 3 0 岁之间 实际上招录的人 员 中 年龄 最小 的 1 8 岁 有5 人 年 龄最 大 的3 9 岁 有 5 人 3 8 岁的6 人 年龄构成比较合理 能够适应长期野 外 工作 丈量员的培训 以四个 星期为限 三个 星期理论 学习 一个星期田野实习 理论学习涉及几何学 统计 学等科 目 主要包括几何学求面积法 涉及三角形 长 方形 正方形 四边形及不规则多边形等1 4 种地形的面 积计算 竹弓尺使用法 测丈绘 图 造册登记 调查统 计等内容 野外实习主要是丈量工具的使用和实际丈 量操作技术 力求熟练掌握计算 测绘技巧 3 土地丈量程序 就 当时的技术条件而言 使用飞 机进行航测已有可能 陈果夫主政江苏时 在无锡就试 办 r航空测量 江西也利用航测 浙江平湖的航测成绩 较为突出 但费用太高1 2 I 贝 使用三角测量器测量则 又费时费力 且清丈土地不容再缓 因此 为节费省时 南阳县田赋会决定采用几何学求面积法 以新市尺为 单位 用竹制弓尺丈量 1 弓为5 尺 每方弓计2 5 方尺 2 4 0 方弓合6 0 0 0 方尺为一亩 为求准确 丈量时以亩为 单位 亩以下小数点算至毫位 毫以下四舍五入 整个清丈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 一 是宣传发动 在丈量某区前 先由队长或教导员 到区署与区长接洽 召集该区所属各乡镇联保主任开 会 进行动员并讨论丈量次序 然后派清丈员按所定次 序依次逐一丈量 在丈量某乡镇前 亦采用此法 并令 保甲长负责通知到各地主 持有效证明凭证等候丈量 二是勘定县界 清理插花畸形田地 与南阳县毗邻 的有唐河 方城 南召 镇平 邓县等数县 相邻之处 土 地边界多不清晰 为杜混漏 在清丈之前 由南 阳县政 府咨请邻县派人会同清丈员 对边界地亩进行实地勘 查 对插 花 孤 悬或无 粮无 契之地 由两 县会勘 后确定 归属 并交割 地亩税捐户口等项清册 呈报省政府登 记 对与天然形势抵触过甚的畸形地 按照 河南省整 理畸形地办法 的规定 以河流 山川 I 道路或坚 固建筑 物为界线 经双方协商后 拟出详细界线呈请省政府核 定后 再行编制 地亩税捐户 口等项清册 互相交割 呈报省政府登记备案 截至l 9 3 5 年6 月 南阳县共清理 移交给唐河 方城 南召 镇平 邓县等县6 2 个村庄 接 收个3 6 村庄 全县 的四周 边界得 以确定 I 则 三是实施丈量 丈量员到乡村丈量土地时 以村为 单位 首先由组长查询该村基本情况 明定村的四周界 线 然后按丘丈量 每一 丘地编 为一号 丈量完毕后 即 将 该丘 地之地 主姓名 地号 面 积 地类 土质及 四至逐 南阳地区税务志 第5 5 页 南阳市档案馆藏档案 宛临2 l l 7 南阳市档案馆藏档案 宛临2 1 1 7 维普资讯 9 4 南 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6 年第 8 期 一 登记 填制 丈量地亩草册 绘制地丘图 此种方法 沿用至今 现仍有 八亩滩 十九亩 等地号称呼 丈 量土地过程中 地主地邻保甲长均须到场 按指定的次 序 由地主指明地界及四邻 眼同丈量 不得帮手扯拉 弓尺 以免舞弊和错误 丈量时 由组长指挥 按照田地 的走向 沿土地边界 布设标点 树立标旗 设纵横两组 各2 名 丈量员 每 人各执 弓尺一端 一 人收 弓 一 人放 弓 在各标点之间依次进行 并将读数准确报告组长 组长负责填表 绘图 一村丈量完毕后 以该村为基点 向其 他各村按地丘 前进 逐 村丈量 以免遗漏 工作期 间 丈量员统一着制服 夏装为白色中山装 其他为黑 色中山装 帽子与衣服颜色相配 严格纪律 不得徇私 舞弊 弄虚作假 每人每 日发给伙食费5 0 0 文 不得向农 民索要膳食供应等 一经发现 将予以严惩 四是复查登记 一村丈量完毕 丈量员依据 丈量 地亩草册 填制 各村段旧有地亩赋额分册 并列单 公示 有疑义者限1 0 日内申请复丈更正 无疑义后填发 临时地亩凭单 一式二联 在正式土地管业执照下 发之前 此凭单具有法律效力 同时召集全村地主 按 户按亩 问明旧有粮名粮银 核对 串票 契约 税契 查验 是否有漏等情形 填制 调查粮银契约草册 和 调查田 赋旧有保分粮名正税数 目表册 呈送县政府核对 县田赋会在全县地亩丈量后 组织复查组分赴各 区 对地亩数 字是否确 实 地 主姓 名是否真实 粮银记 载是否清楚等进行复查 并按区 乡 镇的次序 每乡抽 查十分之一村庄进行抽查丈量 以杜舞弊 以求准确 此后 由地主按照规定格式 填写 土地蹬记 申请书 向县田赋会 申请 经核对无误后 由县田赋会填制 地 籍赋额清册 包括业户的住址 耕地面积及位置 地号 及登记号 地类土质与地价等项 目 并发给地主土地管 业执 照 所有公产包 括庙产 荒地 学 田 公 地等 填入 公地清册 内 造册后呈报县政府 三 田赋整理 全县土地丈量后 粮名混淆 粮银错乱现象凸 显 整理田赋势在必行 1 分等定级 南阳县政府召集全县各机关领导 各 区区长及地方公正士绅 组成土地评价委员会 由2 5 人 组成 按土地丈量时登记的地类土质等 以土地肥瘠 生产多寡为标准 评定各丘各项土地价值 预分等级 并予以公布 如有疑义 地主须于2 0日内申请复核 确 定无疑后 分定地级 全县土地分为9 等 园地及活水田 为一等 水浇田及上壤土为二等 坡地为八等 新垦荒 地为九等 每等田地每年收入及价值一 目 然 2 按等定税 土地等级 产权确定后 本着基本不 南阳市档案馆藏档案 宛临2 1 1 7 增加税负的原则 将南阳县旧有粮额3 1 5 0 0 余两 约合7 万元 附加不包括在内 按全县所有田地亩数及等级 分配粮银 并按 地籍赋额清册 所登记的情况另造新 征粮册 以均负担 而裕赋收 同时 按田地等级定粮 征税 每一等级粮银税额不同 一等地每顷征粮银三两 每两合2 2 元 合粮计洋6 6 元 二等地每顷征粮银二 两六钱合粮 汁洋5 7 2 元 八等地每顷征粮银 四钱合粮 计洋0 8 8 元 九等地暂不征粮 即按照原来税额征税 的话 由于 田亩 的增加 无疑税 负得到 r减轻 3 征税办法 南阳县政府在整理田赋过程中 通过 改革征税方法 以杜绝粮银 征收的种种 弊端 一是 归并 田赋 分等定律 按亩以银元计征 使赋额划一 免除了 银两 银元的绕算 折征之弊 使农民的负担情况得到 了改进和减轻 二是按照河南省 整理各县征收处及分 柜办法 分设核算 收款 发票三组 以相互监督约束 防止中饱之弊 三 田赋整理成效 通过这次土地清丈和 田赋整理 全县的土地赋粮 等情况得到了厘定 解决了长期不能清除的田赋积弊 取得 了明显成效 一 赋田数 额增加 全县土地 丈量后 共计 耕地 面积3 0 4 2 4 0 0 市 亩 清 查 出无粮地 1 6 0 6 4 0 0 市亩 在原有 田赋税额不变 的情况 下 按地等平均分配 短收的税额可以足额征齐 同时 分等定粮 负担平均 有田即有粮 地多地肥则粮多 地 少地贫则粮少 政府既不减其税收 农民亦不增加负 担 且政府之税收因清丈而增 加 农 民的负担因平均而 减轻 裕国利民 实为两利 但不能否认的是 当时所 采 取 的土地 测丈方 法和技术 只能获 得一个相 对准确 的大 约数字 淡不 上精确测 鼍 使用 的工具简 陋 加上 丈量时清丈员扯绳子 的角度随意性和读报数字 的误差 都使得测出的数字离精确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二 产权户籍确定 按照国民政府 土地陈报纲要 规定 须用本人真 实姓名 不得沿用旧日某记某堂名号 每人只许一名 一 号 以户籍 登记 者为限 南 阳县 在土地 清丈 时 采用实名制登记造册 发给管业执照 既确定 了地 主对 田地 的永久所有权 又辅助整理 了保 甲户册 因为 地亩J l 玎 必须 f j 保 甲册相对照无误 有住户就有恒产 有 保 甲即有土地 二者相辅而行 经清查 全县共f 8 6 3 保 8 7 3 1 甲 1 4 9 2 3 6 户 保分错乱问题也得以解决 经 界I 卜 而户 口清 有利于更好地统 治和管理 三 地亩等级厘定 通过实地 勘查 丈量和土地评 价委 员会 的评 定 地 维普资讯 2 0 0 6年第 8 期 李 向东 辟 其田畴正其经果 9 5 亩等级得以确定 地类 土质情况明晰 全县土地分为9 等 1 8 类 包括旱田 稻田 果园 官学田 山岭 道路等 每类 土地都清丈出具体数额 改变了以往 土地整理仅重在田 赋之整顿 而少重在土地之生产与分配 的弊端 则 对调整农业生产 调剂农村经济 改善政府救济等都大 有裨益 四 结语 地籍田赋整理 关系国计 民生 自古以来 农民始 终天然为财政上敛征之对象 面对弊窦丛生的捐税征 收局面 南京政府颁布训令 要求地方限期对辖区中地 籍 田赋进行整治实属难能可贵 南阳县能够较早地进 行地籍整理和清丈更属不易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一 整理田赋实际上是利益的重新分配 从 文本到 实际的过程 中 必有可 以想见之阻力 江苏 自十六年开 始整理土地以来 户地清丈 迄未有一县完成 6 J 视 清丈为畏途 浙 江省办理土地陈报 用洋数百万 除造具 若干之图册与田额清出若干外 其它利益殆鲜 l 4 I 螂 湖北在进行土地清丈时遭到农民的反对 有人竞将清 丈人员打死 樊城清丈时 妇人裸体将裤加于清丈人员 之头上等类似的事例很多地方都有所发生l 7 l 螂 而 南阳县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这项工作 实属不易 自然也 会遇到种种 困难 与清 丈人 员 的争吵 和理 论肯 定会有的 但并没有发生如此的恶性事件 至少说未见 有相关 的记载和述 闻 这 一方 面可能足 受豫西南 较早 的地方 自治 的影 响 也 可能得 益于 1 9 2 0 1 9 3 0 年代 兴 起 的农村 社会调 查和 乡村 建设运 动 的影 响 另一 方面 与领导者 的魄力和胆识不无关系 二 对南 阳县的地籍 田赋整理工作应 该加 以肯定 的 一是准备充分 纪律严明 查阅所存档案资料 不难 发现 在进行土地清丈之前 县田赋会 已制定了许 多规 章制度和办事细则 包括各组织的工作章程及考勤签 到簿 工作月报表句报表 作息制度表等等 纪律严明 奖罚分明 二是清丈人员的招考 和培训 比较到位 民国 时期的公务员招考办法至今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三 是影响较大 当清丈完成后 1 9 3 6 年1 0 月 河南南阳县 土地清丈专刊 刊印 当时的政要名流如孙科 居正 邵 力子 于右任 陈果夫 宋哲元 韩复榘 黄绍 等3 0 多 人为其题词 足 见南 阳田赋整理 工作的影响 三 田赋整理的最终 目的 从社会立场 以谋土 地分配之平均 从经济立场 以谋土地生产之发展 从 财政立场 以谋国家 田赋之改革 4 1 页 田赋整理 后 一般来说 以溢出的田亩收入作减赋之用 新的赋 税额要较原税额重有所减少 农 民的税收负担要有所 减轻 否则 田赋整理就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意义 据河 南省巩县等4 5 个已办土地陈报县 包括南阳 的统计 截至1 9 4 2 年 平均每亩税率 由陈报前的0 3 0 元 降为 0 1 8 元 较原率低4 0 国家应征的赋额也较原赋额增 H 3 4 3 0 6 7 元 增幅5 7 南阳县农民的税负也得以减 轻 I 但 抗 战军兴 后 田赋征制 复乱 秕政层 出 对 田赋由征银元改征实物并实行征购 征借 开办地价 税 使田赋正税比光绪年间提高9 倍 田赋附加比正税 超过1 0 多倍 从而再一次陷入了黄宗羲理论的怪圈 实为当前更好地解决 三农 问题必须审慎考虑的 参 考文献 I 1 l 河 南省政 府秘 书处统计 室 河南省政 府五年 来施政 统 计 A 近代 中国史料 丛刊 三编 第7 4 辑 M 台北 文海 出 版社 1 9 9 3 2 吴兆莘 中国税务史 下 M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 9 3 7 3 冯紫岗 南阳县农村社会调查 A 冯和法 中国农村 经济资料 续编 上 C 台北 华世 出版社 1 9 7 8 4 赵晋三 河南土地整理 问题 A 萧铮 民国二十年代 中国大陆土地 问题 资料 C J 台北 台湾成文 出版社 1 9 7 7 5 J 河南省税务志 M 郑 州 中州古籍 出版社 1 9 9 5 6 陈登原 中国田赋 史 M 上海 商务 印书馆 1 9 3 6 7 1 陈家鼎 宜昌实习调查 A J 萧铮 民 国二十年代 中国 大陆土地 问题资料 C 台北 台湾成文 出版社 1 9 7 7 T h e Re g u l a t i o n o f Fe u d a l L a n d Ta x b y Na n y a n g Co u n t y i n 1 9 3 0 S LI Xi a ng d o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h i n e s e M o d e r n Hi s t o r y H u a z h o n g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Wu h a n H u b e i 4 3 0 0 7 9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At t h e be g i n ni n g o f 1 93 0 s t h e 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银行2025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工商银行2025双鸭山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产业革命
- 2025年3D打印的快速原型制作技术
- 工商银行2025泉州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衡水市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邮储银行2025玉林市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建设银行2025临汾市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农业银行2025信阳市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入园合同5篇
-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英语单词表(带音标)
- 女生青春期生理健康教育课件
- 2024年全球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研究报告
- 休学创业申请书
- 人工智能导论-第2版-全套课件
- 颈椎病课件完整版
- 炸鸡汉堡加盟合同范例
- 工商银行-(招聘笔试题)
- 八年级物理上册课程纲要
- 学校食堂食品定点采购制度
- 《楼梯的故事》话剧剧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