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__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doc_第1页
第13讲__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doc_第2页
第13讲__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doc_第3页
第13讲__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doc_第4页
第13讲__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 世界区域地理】第13讲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第13讲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课时序号34课型复习课课标及高考要求1、 了解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冰雪高原、动物;理解气候特点及成因,人类对南极洲的科学考察和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2、 了解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居民、动物,北极航线的意义。3、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对比。重点难点1、 学会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图。2、 理解南、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成因。3、 南、北极地区的对比。4、 北极航线意义教学设计读图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教具准备南极地区地图、北极地区地图讲 授 新 课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说明及课后记(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最后两个区域南极地区、北极地区。一、南极洲1、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洲位置: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面积:世界第五大洲重要性:未来南半球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2、冰雪高原(1)冰雪覆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的平均海拔2350米以上,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最厚处可达4000米以上,素有冰雪高原之称,这是与其他大洲高原的最显著的区别。南极大陆上仅约7%的地面长年没有冰雪覆盖,被称作南极冰雪大陆上的“绿洲”。 (2)巨大的固体水库南极洲的自然景色极为单调,是个“白色的大洲”。是地球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一个“巨大的固体水库”(大陆冰川)。南极大陆的冰,体积占地球上冰体总面积的90%以上,如果南极洲的冰全部融化,世界洋面将升高50-70米,许多沿海平原和岛屿、低地将被淹没。南极大陆的冰川,不断从大陆高处慢慢地滑向大陆边缘或在海边断裂,形成壁立的冰岸;倾入海洋的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结成高大的冰障。如著名的“罗斯冰障”长度有900千米,平均高出海面50米。这些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妨碍海山航运,但是人类可利用的宝贵的淡水资源,如能加以利用,可解决许多国家的严重的淡水危机。3、寒极和风库(1)特点:酷寒、干燥、烈风(2)原因: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最少,造成严寒地势高加剧气候的寒冷,形成酷寒西风漂流阻碍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造成酷寒巨厚冰盖降水以暴雪为主,日积月累形成巨厚冰盖、大陆冰川,反射阳光,加剧酷寒气压高酷寒形成极地冷高压,气流下沉,近地面吹极地东风,降水稀少而风力大,形成干燥、烈风(3)暖季:11月次年3月(南极科考时间),出现极昼11月至次年的3月,虽然纬度高,太阳高度很低,但这段时间,由于白昼时间很长,有的地区发生极昼,所以气温开始回升,形成“暖季”。在南极洲纬度较低的一些地区,有些融雪的地方,被称为“绿洲”,这些地区可生长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4、资源和科研宝地(1)淡水资源:体积占冰川体积的90%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周围海洋上多冰山(2)矿产资源:煤(维多利亚地)、铁(印度洋沿岸)储量最丰富南极洲的矿产种类很多,随着各国的考察勘探,不断有新的矿种、矿点被发现。现被发现的有煤、铁、锰、镍、钴、铀、石油等20多种。其中储量最丰富的是煤和铁。煤主要分布于维多利亚地,这里是世界最大的煤田之一。(运用构造理论解释,在气候严寒的南极洲形成煤的原因。结合复习高中地理。)铁矿主要分布于印度洋沿岸。1988年我国女地质工作者金庆民,首次在南极之巅文森峰上,发现了赤铁矿带,当时她激动万分,当即在铁矿石上插上了一面五星红旗。(3)生物资源:磷虾、鲸、海豹、企鹅(4)原始的自然环境,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5.科研宝地和南极考察我国的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不在南极圈内)、中山站(在南极圈内) (1)天然实验室 南极洲是地球上唯一没有工业污染的大陆,南极洲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环境等科学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如,南极洲空气清洁,大气能见度高,对于环境科学家来说,南极洲是监测污染物在全球性大气蔓延程度的理想场所;又如,对于动物学家来说,南极洲是研究生物对极端环境条件适应性的最好场所;再如,南极洲2000多米厚的冰层,记载着地球表面几百万年来的温度变化,目前仍处于冰期之中的南极大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质历史上的冰期和未来的冰期,大陆冰盖是增生还是在缩小?是关系人类生活的重大问题。总之,南极洲可供研究的内容,几乎涉及每一个科学领域,在这里可获取其他大陆所得不到的宝贵的科学资料。 南极洲的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越来越被人类所认识,当今,南极同空间、海洋并列起来,作为人类急待开发的三大领域。近几十年来,踏足南极的人越来越多。 (2)南极考察 迄今为止,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我国也于1985年和1989年先后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 冰穹A和南极极点、冰点、磁点并称为南极四大必争之点。在四个点中,极点、冰点、磁点已经被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美国占据“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国占据了“磁点”,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前苏联占据了“冰点”,测到了零下89的全球最低气温,建立了东方站。此前,人类在南极仅剩一个点尚未开展科学探测,那就是冰穹A。 冰穹A是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是东南极中心,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高点),最高海拔4039米,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科学考察船,2004年11月25日从上海浦东民生港务公司码头起航奔赴南极。 此次南极科考有一项最为艰难、也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任务冰盖考察,将力争到达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地区“冰穹A”的最高点,为我国今后在南极内陆地区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的选址作准备。这将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向南极冰盖之巅发起的冲击。 据介绍,此次冰盖考察已经是我国的第五次冰盖考察。冰盖考察队在行进过程中,一项任务是建立中山站冰穹A考察路线地面导航标识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建立完整的中山站冰穹A断面雪冰气候监测系统,为内陆站的后勤支撑和运行方式积累经验,并为建设南极内陆冰盖雪冰气候野外观测系统的业务化运行奠定基础。 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中山站冰穹A断面上进行建站选址、中继站选址工作,分别预选2个,通过系统调查,获取各预选站址的准确位置、年平均温度、冰面形态特征、冰下地形、冰层结构、冰盖运动速率、气象条件、雪层密度剖面、10米钻孔温度、冰盖表面积累速率和冰芯气候环境演化序列等重要的科学参数。 整个南极大陆98的面积被平均厚度达2450米的冰体覆盖,好像头上戴了一顶大帽子,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冰盖”。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1200多公里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这是人类首次踏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南极条约: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二、北极1.北极地区主要由北冰洋、周边陆地以及岛屿组成,而所有陆地分属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瑞典、和芬兰8个环北极国家。2.北极地区的特征浮冰世界洋面:常年不化的冰盖(占 2 / 3 )海面:从东向西漂流的冰山和浮冰(夏季最多),巴伦支海受北大西洋暖流分支北角暖流影响,常年不封冻。岛屿:冰川和冰盖遍布。沿岸:永久冻土带(达数百米)。3.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寒风、多风,天气易变,但没有南极那么寒冷。原因:纬度高,接受阳光少;西风飘流阻止了热量交换。大西洋洋流系统(寒流、暖流)*北冰洋范围内气温低的原因: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内,冬半年有漫长的极夜,散失掉大量的热量。极昼期间尽管光照时间很长,但太阳高度角很小,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很有限。同时,在极昼期间由于积雪和海冰的融化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再加上白色的冰雪对太阳辐射有很强的反射作用。(如新雪的反射率达到90以上)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7855N,1156E)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004年7月28日投入使用。中国科考的原因:中国大陆直接受北极地区气候影响: 北极地区的公共资源属于全人类,中国有责任、也具备能力;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北极选区自然资源有需求;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领域的理想场所。4.北冰洋突出的特征世界上面积最小、最浅的大洋:面积为1230万平方千米,不到太平洋的l4。世界最寒冷的大洋:极寒的气候,使北冰洋上有广布的常年不化的冰盖,约占北冰洋的23;大洋的周围多浮冰和冰山漂移。大陆架面积辽阔:北冰洋的大陆架占北冰洋的36,其他大洋还不到10。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还有少数岛屿有常居人口,如:格陵兰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地岛、埃尔斯米尔岛等。*北冰洋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海底中的锰结核以及些金属矿等。5.北冰洋虽然海运困难,但其上空是重要空中要道和捷径北冰洋周围由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洲环绕,北冰洋上空是亚洲北部(日本、中国,韩国、俄罗斯远东部分)、北美北部(美国、加拿大)、欧洲北部(北欧、东欧、西欧)三个地区之间来往的重要空中走廊和最短的航线。如:从日本东京一北极一丹麦的哥本哈根的航空线,由15600千米缩短了2700千米。*我国黄河站、中山站和长城站哪个有极昼极夜现象?哪个最长?我国黄河站和中山站有极昼极夜现象。其中黄河站要长,因为,黄河站的纬度位置比中山站纬度位置要高,在极圈以内纬度越高,极昼极夜时间越长;又因为夏半年,地球绕日公转速度慢,所需的时间比冬半年长,北极圈以内极昼的时间也长。6. 北极黄河站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7855N,1156E)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004年7月28日投入使用。 选址原因:人类干扰较少,是科学研究的天然试验室;这里是一个国际平台,便于国际交流。 我国北极科考将围绕全球变化及对我国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极区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极地环境中的生命特征与过程等研究领域,重点开展海洋、大气、冰雪、空间物理、遥感、地质、地球物理、生物和生态的长期观测和研究。例 题 精 析说明及课后记1、下图中高点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我国科考队于北京时间2005年1月9日22时15分成功登上了冰穹A点。这是人类首次征服“不可接近之极”。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当我国科考队成功登上冰穹A点时,长城站的区时是 。中山站常年盛行的风向是 ;中山站和长城站两处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冰穹A点与极点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千米。(2)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季节里,某日晨昏线正好与A点相切,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全球昼夜状况是 。(3)当我国科考队成功登上冰穹A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A墨西哥湾沿岸飓风活动频繁 B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河流正值汛期C巴西高原南部草木枯黄 D北印度洋沿岸洋流自西向东流(4)简述南极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5)请在图中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标注出相应的经度,并注明东、西半球。答案:(1)10时15分 东南风 长城站 10001110(在此数值范围内均可)(2)937S 10233W 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3)B(4)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南极圈内,纬度高,太阳高度小;冰层巨厚,海拔较高;冰雪覆盖范围广,反射率高。(5)画图略2、读北极地区示意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