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脂中奇数和支链脂肪酸的研究进展.pdf_第1页
乳脂中奇数和支链脂肪酸的研究进展.pdf_第2页
乳脂中奇数和支链脂肪酸的研究进展.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 脂 中 奇 数 和 支 链 脂 肪 酸 的 研 究 进 展 王蕾王加启刘仕军卜登攀梁松刘亮 王蕾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国家动物营 养学重点实验室 1 0 0 0 9 4 北京 王加启 通讯作者 刘仕军 卜登攀 梁松 刘亮 单位及通 讯地址同第一作者 收稿日期 2 0 0 7 1 2 1 0 国家 十一五 科技攻关奶业重大专项 2 0 0 6 B A D 0 4 A 0 0 和国际合作项目 2 0 0 6 D F B 3 2 1 6 0 1乳脂中O B C F A的种类和来源 1 1种类 奇数和支链脂肪酸 O B C F A 包括奇数碳原子中的 直链脂肪酸 如C 1 5 0 和支链脂肪酸 如i s o C 1 5 0 以及偶数碳原子中的支链脂肪酸 如i s o C 1 4 0 另 外 无论是奇数还是偶数碳原子中的支链脂肪酸又包 括异构支链脂肪酸 如i s o C 1 5 0 i s o C 1 4 0 和反异 构也叫前异构支链脂肪酸 如i n t e i s o C 1 5 0 O B C F A 的种类繁多 不同种类之间的含量差异较大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具有奇数碳原子的直链脂肪酸如 C 1 7 0和C 1 5 0所占的比例最大 约占O B C F A总 数的5 0 其次是反异构酸 约占O B C F A总数的 2 7 同时就某一种支链脂肪酸含量看 具有1 5个碳 原子的支链脂肪酸a n t e i s o C 1 5 0的含量要高于短链 支链脂肪酸i s o C 1 3 0和长链支链脂肪酸i s o C 1 6 0 的含量 不同个体之间同种O B C F A脂肪酸含量也相 差 较 大 其 中除 了 具有 奇 数碳 原 子 的C 1 5 0和 C 1 7 0直链脂肪酸和a n t e i s o C 1 5 0含量变异系数 C V 小于2 0 外 其它个体之间O B C F A含量的C V 均大于2 0 而i s o C 1 3 0和i s o C 1 7 0含量在不同 个体之间的C V则超过了5 0 1 2乳脂中奇数和支链脂肪酸来源 项目 i s o C 1 3 0 i s o C 1 4 0 i s o C 1 5 0 i s o C 1 6 0 i s o C 1 7 0 a n t e i s o C 1 3 0 a n t e i s o C 1 5 0 a n t e i s o C 1 7 0 C 1 5 0 C 1 7 0 c i s 9 C 1 7 1 样本数 6 4 8 2 1 0 3 8 0 9 3 6 4 1 0 1 7 3 1 0 3 1 0 3 8 3 平均值 g 0 0 4 0 0 8 9 0 2 2 4 0 2 0 9 0 2 7 2 0 0 8 3 0 4 6 2 0 5 0 1 1 1 0 4 0 5 5 7 0 2 0 7 C V 9 0 0 0 3 4 8 3 2 6 3 4 2 3 9 2 6 0 2 9 2 8 9 2 1 9 4 8 2 4 9 5 1 4 8 6 1 8 4 9 3 4 7 8 中间值 g 0 0 2 7 0 0 8 3 0 2 1 0 2 0 1 0 2 1 4 0 0 8 0 4 5 1 0 4 8 9 1 0 9 7 0 5 3 0 2 0 3 S D g 0 0 3 6 0 0 3 1 0 0 5 9 0 0 5 0 1 6 4 0 0 2 4 0 0 9 0 1 2 5 0 1 6 4 0 1 0 3 0 0 7 2 最小值 g 0 0 1 1 0 0 3 8 0 1 2 4 0 1 1 5 0 1 2 4 0 0 2 5 0 2 9 0 1 5 0 7 8 0 4 0 5 0 0 0 5 最大值 g 0 1 4 4 0 1 7 9 0 5 1 0 3 7 0 9 1 0 1 3 5 0 7 6 0 7 9 1 6 4 0 7 9 0 4 8 2 表1乳脂中主要奇数和支链脂肪酸的含量 注 1 i s o为异构 a n t e i s o为反异构或前异构 2 资料引自V l a e m i n c k等 2 0 0 6 3 以上数值均为每1 0 0 g脂肪酸中含量 1 2 1瘤胃细菌 乳脂中的O B C F A主要来源于离开瘤胃的细菌 K e e n e y等 1 9 6 2 在瘤胃细菌中O B C F A主要存在于 细菌膜脂中 K a n e d a等 1 9 9 1 瘤胃微生物的脂类合成 有两个来源 一是重新合成 E m m a n u e l等 1 9 7 8 二是 吸收日粮中前体物分子 然后再合成 姜淑贞等 2 0 0 1 K n i g h t等研究结果表明 微生物可利用乙酸盐合成棕 榈酸 丙酸和戊酸能替代乙酸产生直链 具有奇数碳 原子的长链脂肪酸 E m m a n u e l等 1 9 7 8 体外试验结 果表明 瘤胃细菌体中脂肪酸可通过发生 氧化反 应合成自身具有奇数碳原子的长链脂肪酸 异丁酸 异戊酸和2 甲基丁酸也可以合成支链脂肪酸 E m m a n u e l等 1 9 7 8 杨舒黎等 2 0 0 7 总的来讲影响瘤胃 内支链脂肪酸合成因素可归结为3类 细菌脂肪酸 合成酶的活性 合成底物的利用率 碳链延长酶 的活性与浓度 K a n e d a等 1 9 7 7 I f k o v i t z等 1 9 6 8 研 究表明 不同生长阶段瘤胃细菌之间O B C F A含量差 异不显著 S a l u z z i等 1 9 9 3 研究表明 在培养基中添 加维生素和挥发性脂肪酸可增加瘤胃细菌的一些脂 肪酸合成 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因此 离开瘤胃进入 十二指肠的细菌中的O B C F A组成主要受瘤胃细菌脂 肪酸合成酶的影响 而受细菌的生长阶段和体外培养 条件的影响相对较小 饲料工业 2 0 0 8年第2 9卷第6期 营 养 研 究 4 8 1 2 2乳腺组织对奇数和支链脂肪酸的合成 K e e n e y 1 9 6 2 的研究表明 由于乳腺细胞对O B C F A的合成能力是有限的 所以乳脂中的O B C F A主要 来源于离开瘤胃的细菌 但通过统计以往的研究数据 结果表明 乳脂中具有奇数碳原子的直链脂肪酸的含 量要高于十二指肠中的吸收量 V l a e m i n c k等 2 0 0 6 这表明奇数直链脂肪酸可在乳腺细胞中部分合成 V l a e m i n c k 2 0 0 6 研究表明 乳脂中a n t e i s o C 1 7 1 反异 构C 1 7 1 含量高于小肠中流量 但a n t e i s o C 1 5 0 反 异构C 1 5 0 含量与小肠中总量并不存在较大差异 这表明反异构脂肪酸可在乳腺细胞中部分合成 但合 成能力有限 F i e v e z等 2 0 0 3 F i e v e z 2 0 0 3 研究进一 步表明 直链C 1 7 1可在乳腺细胞中经 9去饱和 酶作用于直链C 1 7 0内源合成 所以目前看来 乳腺 组织对乳脂中O B C F A影响尤其是对直链C 1 7脂肪酸 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 1 2 3直接来源于饲料 O B C F A在植物中的含量十分微少 而反刍动物 饲料主要以粗饲料为主 乳脂中O B C F A仅有少量直 接来源于饲粮 最近研究也表明 即使日粮中所有 O B C F A都转移到奶中 其最终的含量也不到乳脂中 总O B C F A的1 0 D e w h u r s t等 2 0 0 3 2 O B C F A的生物学功能 2 1抗癌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 O B C F A具有抗癌作用 通 过从发酵大豆制品中提取的i s o C 1 5 0 在体内和体外 试验中均抑制了多种癌细胞的生长 Y a n g等 2 0 0 0 随后进一步的体外试验研究表明 支链脂肪酸均可抑 制癌细胞的生长合成 Wo n g t a n g t i n t h a r n等 2 0 0 4 2 2动态内源指示剂 为了能直观地反映出饲料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 收 通常都会在动物身上做一些瘘管来测定各种营养 成分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率 但这种方法通常都会 对动物造成一定的创伤 也可能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影 响动物的正常代谢 无形中会给试验结果带来误差 所以 如果能通过动物体内固有的物质来标记动物的 动态代谢变化情况 不但会减少对动物的创伤还会降 低试验误差 K e e n e y 1 9 6 2 研究表明 O B C F A可以标记离开瘤 胃的细菌数量 最近几年的研究也显示 十二指肠内 微生物蛋白含量与乳脂中O B C F A存在着强相关作用 V l a e m i n c k等 2 0 0 5 通过过统计 C a b r i t a等 2 0 0 3 D e w h u r s t等 2 0 0 3 和V l a e m i n c k等 2 0 0 5 的研究数据可 以看出 小肠中微生物蛋白与乳脂中O B C F A的比例为 9 0 1 V l a e m i n c k等 2 0 0 6 又重新确定比例为1 1 1 1 这表明 通过测定乳脂中O B C F A的含量可以估算出 进入十二指肠中微生物蛋白含量 同时 V l a e m i n c k等 2 0 0 4 体外试验进一步证明 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与 乳脂中O B C F A组成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此后 V l a e m i n c k等 2 0 0 6 通过测定乳脂中O B C F A的含量 预测出了瘤胃内各种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量 综上所 述 通过测定乳脂中的O B C F A含量 即可估算出进入 十二指肠中微生物尤其是细菌蛋白流量 又可反映瘤 胃发酵模式的变化 但到目前为止 利用O B C F A作为 内源指示剂的方法还并不成熟 还有许多未知情况 如日粮中脂类的供给和不同泌乳阶段对O B C F A转化 率的影响等因素仍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证实 3影响乳脂中奇数和支链脂肪酸合成的因素 3 1日粮精粗比 增加日粮中粗饲料比例会提高瘤胃p H值 改变瘤 胃内细菌数量 L a t h a m等 1 9 7 1 使纤维分解菌数量增 加 O s h i o等 1 9 8 7 和淀粉分解菌的数量降低 T a j i m a等 2 0 0 1 进而导致乳脂中的O B C F A发生变化 S h i n g f i e l d 等 2 0 0 5 研究表明 提高饲粮中粗饲料比例会增加乳脂 中O B C F A含量 且i s o C 1 4 0和i s o C 1 5 0含量的增 加要高于直链C 1 5 0含量的增加 但也有一些研究 表明 提高日粮中粗料的比例会降低C 1 5 0的含量 S h i n g f i e l d等 2 0 0 5 因此随着纤维分解菌数量的增 加 瘤胃细菌O B C F A中异构支链脂肪酸比例会增大 但淀粉分解菌的增加会导致瘤胃内反异构酸支 链和具有奇数碳原子的直链脂肪酸的比例增加 B a s 等 2 0 0 3 研究表明 当提高日粮粗饲料比例时 细菌 中i s o C 1 4 0增加幅度最大 而V l a e m i n c k等 2 0 0 6 通过分离提取固相和液相的细菌发现 当粗饲料比例 增大时 却是i s o C 1 5 0的变化最大 改变日粮的比 例 除了会改变瘤胃细菌数量外 也会导致瘤胃细菌 产生应激反应 所以 乳脂中O B C F A的变化究竟是由 瘤胃内细菌数量的改变所引起的 还是瘤胃细菌所产 生的应激反应所引起 目前并不十分清楚 也仍需进 一步深入研究 3 2日粮添加脂类的影响 在不同泌乳阶段 为了满足泌乳能量需要 一般 日粮中均会添加一些脂类 而油脂中长链脂肪酸会抑 制瘤胃细菌生长 随着不饱和度的增加 这种抑制作 用会不同程度增强 M a c z u l a c等 1 9 8 1 但奇数碳原子 支链中的异构脂肪酸的比例却会随着油脂的添加而 营 养 研 究 王蕾等 乳脂中奇数和支链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4 9 上升 且对直链顺式脂肪酸的影响强于对直链反式脂 肪酸的影响 另外 油脂对不同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 也不同 如对纤维分解菌的抑制作用就要高于淀粉分 解菌 当饲喂C 1 8 2 亚油酸 和C 1 8 3 亚麻酸 时 乳 脂中偶数碳原子支链中的异构酸没有显著变化 但添 加鱼油和海藻油却导致这些脂肪酸显著降低 同时增 加奇数碳原子支链中的异构酸比例 尤其是i s o C 1 7 0 的增加 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9 5 S h i n g f i e l d等 2 0 0 3 和3 6 0 S i n g h等 2 0 0 4 这是因为饲喂鱼油和 海藻油改变瘤胃的发酵模式 但并未增加丙酸含量 F i e v e z等 2 0 0 3 或者可能是由于添加鱼油和海藻油 降低了O B C F A脂肪酸在乳腺组织的合成 抵消了 O B C F A脂肪酸的内缘合成 C h i l l i a r d等 2 0 0 5 4小结 综上所述 由于O B C F A具有抗癌作用 在低温的 情况下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 并可作为一种反映瘤胃 内环境的动态指示剂等 具有很大的研究前景 但从 作为指示剂研究应用而言 由于存在许多干扰因素 所以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姜淑贞 杨在宾 瘤胃脂肪酸代谢研究进展 J 黄牛杂志 2 0 0 1 2 7 4 4 1 4 2 杨舒黎 胡志勇 王加启 奶牛瘤胃脂肪酸代谢研究进展 J 中国 奶牛 2 0 0 7 3 1 4 1 7 3 B a u m a n D E G r i i n a r i J M N u t r i t i o n a l r e g u l a t i o no f m i l kf a t s y n t h e s i s J A n n R e v N u t r 2 0 0 3 2 3 2 0 3 2 2 7 4 A S B e e v e r D E E f f e c t o f f o r a g et y p ea n dp r o p o r t i o no f c o n c e n t r a t ei nt h ed i e t o nm i l kf a t t ya c i d c o m p o s i t i o ni nc o w s g i v e ns u n f l o w e r a n df i s ho i l J A n i m S c i 2 0 0 5 b 8 0 2 2 5 2 3 8 5 C a b r i t a A R J F o n s e c a A J M D e w h u r s t R J G o m e s E N i t r o g e ns u p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 c o r ns i l a g e s 2 A s s e s s i n gr u m e nf u n c t i o n u s i n gf a t t ya c i dp r o f i l e s o f b o v i n em i l k J J D a i r yS c i 2 0 0 3 8 6 40 2 0 40 3 2 6 C h i l l i a r d Y F e r l a y A D o r e a u M E f f e c t o f d i f f e r e n t t y p e so f f o r a g e s a n i m a l f a t a n dm a r i n eo i l i nc o w s d i e t o nm i l kf a t s e c r e t i o na n dc o m p o s i t i o n e s p e c i a l l y c o n j u g a t e dl i n o l e i c a c i d C L A a n d p o l y u n s a t u r a t e d f a t t y a c i d s J L i v e s t P r o d S c i 2 0 0 1 7 0 3 1 4 8 7 D e w h u r s t R J F i s h e r W J T w e e d J K S Wi l k i n s R J C o m p a r i s o no f g r a s s a n dl e g u m es i l a g e s f o r m i l kp r o d u c t i o n 1 P r o d u c t i o n r e s p o n s e s 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l e v e l s o f c o n c e n t r a t e J J D a i r y S c i 2 0 0 3 8 6 2 5 9 8 2 6 1 1 8 E m m a n u e l B Mi l l i g a nLP BVT u r n e r T h em e t a b ol i s mo f a c e t a t e b y r u m e nmi c r o o r g a n i s ms J C a n J mi c r o b i o l 1 9 7 4 2 6 1 8 3 1 8 5 9 F i e v e z V D o h m e F D a n n e e l s M e t a l F i s ho i l s a s p o t e n t r u m e nm e t h a n ei n h i b i t o r s a n da s s o c i a t e de f f e c t s o nr u m e nf e r m e n t a t i o ni nv i t r o a n di nv i v o J A n i m F e e dS c i T e c h n o l 2 0 0 3 a 1 0 4 4 1 5 8 1 0 I f k o v i t z R W R a g h e b H S C e l l u l a r f a t t ya c i d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d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r u m e nb a c t e r i a J A p p l M i c r o b i o l 1 9 6 8 1 6 14 0 6 14 1 3 1 1 K a n e d a T F a t t ya c i d so ft h eg e n u sB a c i l l u s a ne x a m p l eo f b r a n c h e d c h a i np r e f e r e n c e J B a c t R e v 1 9 7 7 4 1 3 9 1 4 1 8 1 1 1 2 K a n e d a T I s o a n da n t e i s o f a t t ya c i d s i nb a c t e r i a b i o s y n t h e s i s f u n c t i o n a n dt a x o n o m i c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M i c r o b i o l J R e v 1 9 9 1 5 5 2 8 8 3 0 2 1 3 K e e n e y M K a t z I A l l i s o n M J O nt h e p r o b a b l e o r i g i no f s o m e m i l kf a t a c i d s i nr u m e nm i c r o b i a l l i p i d s J J A m O i l C h e m S o c 1 9 6 2 3 9 1 9 8 2 0 1 1 4 K n i g ht R S u t t o nJ D S t o r r y J E e t a l R u m e n mi c r o b i a l s y n t h e s i s o f l o n g 2 c h a i nf a t t y a c i d s M Pr o c Nu t r S o c 1 9 7 9 1 5 K u h a j d a F P F a t t y a c i ds y n t h a s ea n dh u m a nc a n c e r n e w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o ni t s r o l e i nt u m o r b i o l o g y J N u t r i t i o n2 0 0 0 1 6 2 0 2 2 0 8 1 6 L a t h a m M J S h a r p e M E S u t t o n J D T h em i c r o b i a l f l o r ao f t h er u m e no f c o w sf e dh a ya n dh i g hc e r e a l r a t i o n sa n di t sr e l a t i o n s h i pt o t h e r u m e nf e r m e n t a t i o n J J A p p l B a c t 1 9 7 1 3 4 4 2 5 4 3 4 1 7 L o c k A L B a u m a n D E M o d i f y i n g m i l kf a t c o m p o s i t i o no f d a i r y c o w st oe n h a n c em i l kf a t t ya c i d sb e n e f i c i a l t oh u m a nh e a l t h J L i p i d s 2 0 0 4 3 9 11 9 7 12 0 6 1 8 S a l u z z i L S m i t h A S t e w a r t C S A n a l y s i so f b a c t e r i a l p h o s p h o l i p i dm a r k e r s a n dp l a n t m o n o s a c c h a r i d e s d u r i n gf o r a g ed e g r a d a t i o nb yR u m i n o c o c c u sf l a v e f a c i e n sa n dF i b r o b a c t e rs u c c i n o g e n e s i nc o c u l t u r e J J G e n M i c r o b i o l 1 9 9 3 1 3 9 28 6 5 28 7 3 1 9 S h i n g f i e l d K J R e y n o l d s C K L u p o l i B e t a l E f f e c t o f f o r a g et y p ea n dp r o p o r t i o no f c o n c e n t r a t ei nt h ed i e t o nm i l kf a t t y a c i dc o m p o s i t i o ni nc o w s g i v e ns u n f l o w e r a n df i s ho i l J A n i m S c i 2 0 0 5 b 8 0 2 2 5 2 3 8 2 0 S i n g h A P A v r a m i s C A K r a m e r J K G M a r a n g o n i A G A l g a l m e a l s u p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 t h ec o w s d i e t a l t e r st h e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m i l kf a t J J D a i r y R e s 2 0 0 4 7 1 6 6 7 3 2 1 V l a e m i n c k B F i e v e z V v a nL a a r H D e m e y e r D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r u m e nv o l a t i l ef a t t ya c i dp r o p o r t i o n sp r o d u c e di nv i t r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