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录:五大类规范答题术语一分不丢一、地球及地球运动类的答题术语规范用语 常见太阳用语:太阳辐射、太阳活动、黑子、耀斑、太阳辐射总量。 常见地球用语:自转、公转、远日点、近日点、太阳日、恒星日、回归年、恒星年、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黄赤交角。常见失误(1)出现错别字。耀斑两个字最易出错。(2)理解不到位,运用错误。如将恒星日说成太阳日,把“昼夜现象”混同“昼夜长短”。(3)概念混淆。将“远日点”和“近日点”混淆,将“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混淆。(4)描述不准确。将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描述成“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阅卷评点(2009年高考浙江卷)读图,完成下题。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4分)送检样卷失分原因得分0分本题失分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对极昼极夜的范围描述不准确。只说了北极圈以北地区而忽视了北极圈上。二是对极昼极夜的原因剖析不到位。产生极昼极夜的原因有两点: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的影响,少一点都不能准确说明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规范解答66.5N及其以北地区。(2分)原因:黄赤交角为23.5,地球公转导致昼夜交替消失。(2分)二、地形和地质类的答题术语规范用语常见地形用语: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常见地势用语:地面平坦、高低不平、由XX(方位)向XX(方位)倾斜。常见地质用语:地壳、岩石圈、岩层、地质构造、背斜、向斜、断层、河口三角洲、冲积扇。常见失误(1)概念不清。比如将“地壳”和“岩石圈”混淆。(2)不能正确区别地形和地势用语。比如往往将“我国西高东低”说成是地形特点。描写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叙述为“地面平坦”。(3)语言口语化。在解释“向斜成山”时,叙述为“向斜的中间部分由两侧岩石挤压变得很结实,不容易被侵蚀而成为山岭”没有使用“槽部”“岩层”等专业术语。阅卷评点(2011年高考浙江卷)图甲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题。甲地是我国“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说出形成气源地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6分)送检样卷样卷一:得分3分样卷二:得分3分失分原因本题失分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没有紧扣地质构造的关键信息,答成构造地貌。二是不能根据层理结构来判断沉积岩,而是简单地把图例内容写在答案上。规范解答向斜构造、沉积岩。(6分)三、天气和气候类的答题术语规范用语常见天气用语:天气晴朗、阴雨、大风、降温、天气转晴、多连续性降水、暴雨等。常见气候用语:终年高温多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大等。主要气候名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常见失误(1)天气用语和气候用语相混。(2)气候用语表述不当。如“高温多雨”一词在应用时要注明是“终年”高温多雨,还是“夏季”高温多雨。(3)气候类型名称与自然带、植被类型相混。如将“热带雨林”气候误写为“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带”或“热带雨林带气候”,“热带沙漠气候”误写为“热带荒漠气候”。(4)气候类型名称不准。如“温带海洋性气候”误写成“温带海洋气候”。(5)口语化。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答成“夏天高温多雨,冬天温度不高,下雨不多”等。阅卷评点(2010年高考上海卷)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3分)送检样卷得分2分失分原因本题失分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气候用语表述不当。把“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没有注明“常年”这一关键限制词而失掉0.5分。二是过于口语化。把“干旱少雨”答成“降水不是很多”;把“降温减湿”答成“使天气变冷,降水减少”而失掉0.5分。规范解答南回归线横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1分)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1分)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1分)四、水循环和洋流类的答题术语规范用语常见地表水用语:淡水资源、河川径流、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常见水循环用语: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地表径流、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常见洋流用语:风海流、季风洋流、寒流、暖流、渔场、增温增湿、降温减湿。常见失误(1)混淆不同概念。将东北地区河流的春汛补给方式“季节性积雪融水”叙述为“冰雪融水”。(2)叙述不严密。在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中,将“相对于原污染海域来说,污染程度会降低”简单地描述为“降低污染程度”。(3)口语化严重。将“河川径流的变化”通俗地表达为“河流水量的变化”。(4)分析不全面,遗漏答案要点,这是最严重的失分原因。阅卷评点(2012高考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送检样卷得分4分(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送检样卷得分2分失分原因本题失分原因主要有两点:1分析地理事项成因不全面,漏答要点。第(1)题“西沙”的成因漏答干流两侧支流上游地势起伏和降水集中、多暴雨两项。第(2)题漏答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和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等关键句。2地理语言逻辑性不强,第(2)题中,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必然导致“过度开采地下水”一句话,在解答中没出现。规范解答(1)“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2分)“西沙”:干流西侧支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2分)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2分)降水集中,多暴雨。(2分)(2)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2分)泥沙淤积,河床抬高;(2分)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2分)五、地理区位类的答题术语规范用语常见农业区位因素用语: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灌溉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科技、工业基础等。常见工业区位因素用语:自然因素:位置、土地、水源等。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资金、地价等。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等。常见城市区位因素用语: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等。常见失误(1)混淆概念。农业自然区位因素中的光照和热量、降水和水源是最易混淆的两种概念。对农作物生长或品质影响较大的是“日较差”,而不是“年较差”。(2)思路不全面,造成答案不完整。涉及区位因素分析的问题,一般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回答,有的考生往往只答一个方面,造成思路不完整,而造成失分。(3)语言过于口语化,缺少地理术语色彩。“某居住地”该用“聚落”表达,把“商品谷物农业”表述成“小麦种植业”。阅卷评点(2011年高考广东卷)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意大利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但那不勒斯市的炼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电公司税务申报管理规定
- 公务员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家电公司合同模板管理规定
- 异常分娩试题及答案
- 驾驶证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
- 高危孕产妇管理试题及答案
- 防风固沙面试题及答案
- 化工事故如何应对
- 家电公司连锁管理办法
- 家电公司财务报告管理规定
- 2025年公需课考试题库(附答案)
-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原版)
-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共3篇)
- 国家开放大学成人学历报名登记表
- 外研版八年级下册选词短文填空期中复习专项练习10篇(含答案)
- cloudpss能源互联网大会发布
- 转基因水生生物的安全性
- 斑马湖万达广场专项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 GB/T 4857.23-2021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23部分:垂直随机振动试验方法
- FZ/T 64012-2013卫生用水刺法非织造布
- DB63-T 1996-2021自然保护地++特许经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