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发展观.ppt_第1页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发展观.ppt_第2页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发展观.ppt_第3页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发展观.ppt_第4页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发展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测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 建立循环型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传统经济是一种 资源 产品 废弃物 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 资源 产品 再生资源 的反复循环流程 做到生产和消费 污染排放最小化 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联系具有多样性 资源 产品 再生资源 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 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参考答案 1 联系具有普遍性 客观性 循环经济是 资源 产品 再生资源 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 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分 2 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以实现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分 3 联系具有多样性 资源 产品 再生资源 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分 4 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 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3分 2012年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考点1 发展的普遍性考点2 发展的实质考点3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发展的过程 考点4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发展的状态 考点5 事物发展的原因 考点预览 考点1 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1 发展的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 发展具有普遍性 表现在 自然界是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 总之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 变化 发展的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2 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友情提示 发展 运动变化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 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只有那些上升的 前进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友情提示 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 不是看形式的新与旧 不是分出现的时间顺序的先与后 也不是看一时力量的强与弱 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新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新事物 新生事物 新的事物 新出现的事物 小结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 重点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 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要坚持与时俱进 培养创新精神 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反对 我们应反对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 破除思想僵化 因循守旧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运用 1 时间 看到事物的来龙去脉 既看到事物的过去 又看到事物的现在 还要看到事物的未来 2 语言特征 加快 增长 增强 提高 缩小差距 新局面 新形势 创新 更新 刷新 长远利益 战略眼光 前瞻性 例1 胡锦涛指出 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 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不断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 有所前进 这段话主要体现了A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B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C 与时俱进的发展观D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解析 三个 从 解放出来 实质是 不断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 有所前进 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A B D选项本身虽讲发展相关的问题 但与题意不是最贴切的 C 考点2 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1 前进性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这是因为 第一 新事物代表了事物发展的方向 符合客观发展规律 有着自己存在的根据和强大生命力 发展前途广阔 因而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第二 社会历史领域的新事物 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 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的利益 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 曲折性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这是因为 第一 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有小到大 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第二 旧事物不会自行灭亡 它总要竭力扼杀新事物 第三 在社会历史领域 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 理解和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 小结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发展的方向 趋势 是前进的 上升的 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迂回的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或 在前进中有曲折 在曲折中向前进 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方法论 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 对未来充满信心 积极鼓励 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反对 既要反对把事物看成是一帆风顺的盲目乐观主义 又要反对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观失望思想 例2 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近水楼台先得月 向阳花木易为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千帆 万木春 新叶 前波 与 沉舟 病树 陈叶 后波 分别属于新旧事物 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 虽有一定关系 但不够直接 B 例3 近年来 一种新的祭祖方式在网络上悄然流行 网上祭祖这种方式既节省时间又经济环保 尤其是为许多远在异乡的游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下面对这种祭祖方式看法正确的是 网上祭祖是新出现的事物 必定战胜旧事物 网上祭祖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网上祭祖作为新生事物要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网上祭祖发展的速度慢 不可能成为新事物A B C D 解析 观点错误 新出现的事物违背未必是新事物 同时发展速度的一时快慢不能成为判断是否为新事物的标准 B 考点3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1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1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是一种渐进的 不显著的变化 2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是一种根本的 显著的变化 3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变化是否超出了一定的 度 度 是一定事物保持其质的规定性的数量界限 2 量变和质变关系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使事物的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3 要求 方法论 第一 重视量的积累 做任何事情都要从点滴做起 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 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 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 要果断地抓住时机 促成质变 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第三 要坚持适度原则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要保持事物性质不变时 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友情提示 1 有量变就必然有质变 改正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 才能实现质变 2 不能说质变就是发展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改正 只有向前的 向上的 向好的方面的质变 才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即发展 3 不能认为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 改正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量变 质变对事物的发展 同样有意义 小结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 原理内容 1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总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 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如此循环 不断前进 方法论 第一 重视量的积累 做任何事情都要从点滴做起 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 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 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 要果断地抓住时机 促成质变 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第三 要坚持适度原则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当我们要保持事物性质不变时 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例4 09北京 医学研究表明 大多数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与其血液PH值有关 如图9所示 A PH值在7 35和7 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B PH值在6 8和7 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C PH值在6 8和7 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D PH值在7 35和7 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A 例5 09全国 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 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 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 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 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 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的变化 确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 这种现象被称为 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 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 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A B C D C 例6 09广东 爱情无须死去活来 温馨就行 朋友无须如胶似漆 知心就行 金钱无须取之不尽 够用就行 身体无须长命百岁 健康就行 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 重视量的积累B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C 把握适度原则D 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C 考点4 事物发展的原因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是决定性的原因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 这要求我们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 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 内因 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 外因 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例7 西藏50多年辉煌成就的取得 是国家对西藏大力扶持 全国人民对西藏无私援助的结果 更是西藏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精神的结果 这表明 A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B 奉献精神是西藏发生巨变的决定力量C 只要团结协力 做任何事情都能取得成功D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A 例8 漫画 打 气 意在告诉考生 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要重视量的积累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要尊重规律 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 应该树立信心A B C D C 重点把握 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2 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3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例9 10广东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 咖啡 芭蕾 沙发 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 近些年来 OK拜拜 雷人 粉丝 介素虾米东东 等用语渐趋流行 对于外来语 网络语 中英文混用语 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 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无须干涉 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 粗鄙化 是对汉语规范性 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 必须取缔 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 再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 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6分 答案 发展具有普遍性 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 具有强大生命力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做好量变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 要积极积累 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 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 例10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经过60年的发展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大国 科技实力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我国在当代科技的许多重要领域涌现出以 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 探月工程 超级杂交水稻 高性能计算机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重大自主创新性成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把握国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