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2、了解本文说明方法,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优美。3、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学习重难点1理清说明顺序,训练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学习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走近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物候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注意词语: 次第 翩然 簌簌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草木萌发 衰草连天 草长莺飞二、整体感知1、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2、划分段落层次。第一部分(13):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观察对农业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物候学重要意义。三、合作探究1.题目解读“大自然的语言”是指什么?为什么以它为题目?2.阅读第一自然段并回答(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语。3.分别概括第二、三自然段的大意。4.第四、五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5.阅读第610自然段并思考回答(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特点分别是什么?(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位置能否调整?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6.品读文章,揣摩语言(1)将1、2两段与下面的文字作比较,看看那段文字写得好,为什么?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2)体会下面几句话中加点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和用法。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年迟10天左右,比1965年迟五六天。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7.学完本文,我们知道:物候观测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也与我们的生活、生存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应怎样去保护大自然,去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呢?四.作业:课后练习第二、三题。5. 课外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蚯蚓路上爬,出门要赤脚。 蚱蜢扑脸,大雨不远。 腊梅花向下开,大风卷雪登门来。 燕低飞,披蓑衣。 蚂蚁搬家,蛇过道,不久雨就到。 蜻蜓高,晒得焦,蜻蜓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