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当赵堡太极拳脉系 - 戚建海 来源:武当2005年第9期 作者:戚建海 发布时间:2010-06-07 是赵堡太极流传早,还是和式太极产生早?和式太极拳能否完全可以取代赵堡太极拳?要澄清这些问题,还得从赵堡太极拳源流史说起。 1、从杜元化1935年太极拳正宗太极拳溯始得知,蒋发于明万历二十四年赴山西跟随王林桢(字宗岳)学拳七年。返乡后,在温县赵堡镇传授此技。因此,王宗岳是赵堡太极拳宗师,蒋发是第二代传人。继而,三传邢喜怀,四传张楚臣,五传陈敬柏,六传张宗禹,七传张彦,八传陈清平。 2、和有禄先生1990年赠寄笔者和氏家族秘传拳谱之复印本。首页的太极拳师之姓名笔录:“始宋时,武当山有位老师,名叫张三峰。次、老师住山西,名王林贞。三、老师住赵堡镇,名蒋法。四、老师名邢西怀。五、老师名张初臣。六、老师名陈敬柏。七、老师名张宗雨。八、老师名张彦。九、陈清平”。(见图) 杜元化的考证与和氏提供的谱文,相互印证,是吻合的。说明赵堡太极从明末到清末是代代相传,从无间断。 3、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陕西铜川市王震川先生,在河南荥阳市汜水镇世代行医刘恒山后人的医案中,挖掘出雍正六年(1729年)王柏青编著太极秘术之海内孤本,记录了明末清初赵堡太极传人的诸多经典拳论。孤本中记录了:刘凤梧太极秘术序,王柏青太极秘术序,张三峰太极拳势,王宗岳太极拳论,蒋发太极拳功,蒋发太极拳诀,蒋发太极拳行功论,邢喜怀太极拳道,邢喜怀太极拳说,张楚臣太极拳秘传,王柏青太极丹功义诠,王柏青太极丹功要术。 4、还须明确指出,清初王柏青先师在太极拳秘术序中,曾郑重告诫后学者说: “余从师于温州张楚臣,先师曾曰:是术得之于道门,精微奥义,有不言传之妙,德不修者不与之,名利重者难成之,才不足者不传之。故择者不易,尔宜慎密勿随。” 无庸置辨,明末清初的赵堡太极拳是得之于道门,是由武当山道门所传,是道术、是修炼内丹之术。且须择德才兼备,尊师重道者,方传其“秘论”,遵循“秘传”的门规。故而以上太极拳“秘论”,始终没有传人陈家沟。陈家沟的拳术,原属炮捶体系,是何时更名为“太极拳”的,至今仍拿不出有力的证据。究竟是陈卜“发明”了太极拳,还是陈王廷“创造”了太极拳?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也未说清楚。陈鑫说陈卜“发明”了太极拳,陈氏家乘也说陈王廷“精”太极拳。树陈王廷“创造”太极拳之说,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的事。无论如何辩解,清乾隆之前,陈家沟的“拳谱”,没有一篇署名太极拳的经典拳论流传于后世。这就与赵堡先师们的经典“秘论”形成鲜明对照。是与非,真与伪,俨然泾渭分明。 用陈家沟陈氏拳谱的传递表,取代中国太极拳师承传承表,这大概是温县陈氏太极拳志的一大“发明”! 由斯观之,清雍正六年赵堡王柏青先师编著太极秘术的重见天日,自然而然地成为唐豪、顾留馨二位编造陈王廷创造太极拳之说不可逾越的铁壁铜墙,也是其追随者的克星。 综前所述,仅就赵堡太极拳流传脉络而言,在陈清平之前,其弟子和兆元所创的“代理架”还没有产生,显然,赵堡太极拳远远早于被称为“代理架”的和式太极拳。 5、再就目前赵堡太极流传与发展现状来看,如今除和式太极拳外,至少还有四个重要脉系在海内外广泛流传。 张应昌传授的赵堡三合一太极拳。 西安刘会峙先生乃西安赵堡人侯春秀的人室弟子。他在武当赵堡传统三合一太极拳的源流及特点一文中说: “王宗岳先师将张三丰祖师所创的武当传统三合一太极拳,传给了河南温县赵堡镇的蒋发先师(由此而称为北派太极拳),由蒋发将其继承架为旨圭,在赵堡镇代代秘传下来,故称为武当赵堡三合一太极拳。蒋发传邢喜槐(为第四代),邢喜槐传张初臣,张初臣传陈敬柏,陈敬柏传张宗禹,张宗禹传张彦,至此均系单传。八代先师张彦除传其子张应昌外,还传给了由陈家沟(笔者注:实王圪增村)变产而迁赵堡镇,并在赵堡镇重新治产经商定居的陈青萍(指陈清平)。故张应昌和陈青萍都是第九代名师。由张应昌传第十代张汶,张汶传张金梅,张金梅传张敬芝,张敬芝传侯春秀,由侯春秀先师传给笔者,计已一十四代。” 赵增福先生著作中国赵堡太极(1997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曾对张应昌传授的赵堡太极拳也有披露。其说: “此外,张敬芝的另一弟子陈应铭,在赵堡镇传拳。陈应铭的高足王庆生,功力过硬,目前在赵堡镇颇有声望,传人很多。”由此可见,无论是赵堡人侯春秀在西安所传众多弟子习练的“三合一太极拳”,还是赵堡人王庆生先生在赵堡及黄河南北两岸所传众弟子的拳架,均与和兆元后裔所传的“代理架”有别。 李景颜传授的赵堡太极拳。 郑瑞、谭大江二位先生合著武当赵堡太极拳小架一书(1999年人民体育出版社),有关李景颜所传脉系的赵堡忽雷太极,有如下解说: “忽领架是赵堡第八代李景元(颜)的弟子杨虎学艺成功后,体验中形成一种抖劲、发劲形成。因抖劲是忽然生发的劲力,故称为忽领架。然而,杨虎这种抖劲,在他的功夫上认为较易,而被传授的人却认为难度较大,因此,从学的人不多,影响不大。目前受传者逐渐也在改进忽领之形。” 笔者在台北出版的太极拳技击和炼丹术之奥秘一书,对李景延所传忽雷架的考证如下: “第四种架式:传给温县辛堂村人李景延的拳架,后又称忽雷架。在走架中随着功夫的纯熟而逐步加圈,以至极为复杂。功深之后,能突然发整劲,有雷霆万钧之势,故而得名忽雷架”。目前台湾高雄市王晋让先生和美国徐纪先生所传,即是“忽雷架”。 王海洲、严翰秀先生合著赵堡太极拳诠真(200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其师承为:李景颜传杨虎,杨传陈铭标,陈传杜毓泽的承传脉系,属于李景颜传授的赵堡太极拳。 据闻,杜毓泽传授的拳架,目前在台湾和美国均有传人。杜毓泽是赵堡太极早期传人中唯一的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工程师,民国初年留学德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台湾定居,所传弟子,可知者有徐纪、梁纪慈二人。 日本著名武术史学家松田隆智先生著中国武术史略(1984年四川科技出版社),是这样记载的: “杜毓泽河南怀庆府人,其父杜岩是怀庆府知府。杜留学德国学工,不以教拳为业,所以得其传授者不多,仅有徐纪、梁纪慈二人而已。” 虽然杜毓泽不是以授拳为生,然其弟子徐纪却曾经是以授拳为业。徐先生乃杜之高足,不但擅长螳螂拳、八卦掌等技艺,尤为精通赵堡小架太极拳。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台湾学艺成名后,移居美国旧金山定居。曾被选人“台湾功夫名人堂”、“美国黑带名人堂”、“全美十大武术高手”之列,在美国武术界有很高的名望。为寻根访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三次回祖国大陆陈家沟、王圪增村和赵堡镇等地考察访问。经多次访问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最喜爱的小架赵堡太极拳,大陆又称“忽雷架”,且师承清晰可见:陈清平李景颜杨虎陈铭标杜毓泽。 当今,赵堡小架忽雷太极拳,除温县有众多传人外,另一支重大脉系,就是台湾高雄市王晋让先生所传的拳架。其师承是:陈清平李景延(颜)杨书文陈应德王晋让。 王晋让的入室弟子勇国本先生撰写的赵堡太极拳之源流与传承系统及拳谱,刊登在台湾高雄太极拳杂志上(1999年第122期和第123期),该文是为纪念“中华赵堡太极拳协会”在高雄市成立四周年而撰写。文章义正词严地批评了唐豪、顾留馨树陈王廷创造太极拳之说,尤其对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自序和陈氏家乘进行了有说服力的深层次抨击。 以上人证、文证、书证、图表证、协会证可知,赵堡忽雷太极拳,如今不但在大陆广为流传,而且在台湾和美国,也是呈积极发展之势。 李佐智教授的衩拖赵堡太极拳。 笔者对李佐智传授的“衩拖架”考证如下: 第二种架式:传给李佐智(非赵堡镇人)的拳架,后又称“衩拖架”。除上述在传统特点不变的原则下,极为重视下盘功夫,练功时,要求裤裆须擦地而过,故又称“矮桩架”。非有坚韧毅力和吃苦精神者,难修成功。由于难度很大,不适合中老年人习练,流传不甚广泛,仅在温县当地流传。 根据考证,李佐智乃温县南张羌村人。因与我恩师任志义是同村人。任志义老师对李佐智的赵堡太极有较深刻的了解。任师青少年时期,曾多次聆听其父讲述李佐智的武当绝技。当年任师的大伯是习练少林武功的高手,功夫出众。但要与李佐智相比,就相形见绌了。一次任师伯与李交手,李能做到挨到何处何处击的太极妙手神化之域。双方一经接触,师伯立即被抛出丈外,多次比试,均是如此,故师伯遂“俯首称臣”,甘拜下风。因此,任志义老师从青少年起就暗暗地爱上了太极拳,至今他对李佐智的武当绝技仍赞叹不已。如今李佐智的传人,除温县外,据说博爱县狄林村黄鑫梯和沁阳市黄伯庆两兄弟所练的即是“衩拖架”。 陈景阳传授的赵堡太极拳 陈清平之子陈景阳传授的赵堡太极脉系,如今仍有人在习练。据王海洲太极拳传承表所示,其传承为:陈景阳陈钧陈乃文陈学忠。该陈姓传人皆为赵堡镇人,陈学忠先生目前尚健在,据说陈学忠是赵堡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陈敬柏的后人,在赵堡仍有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从古传太极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谈礼貌课件教学课件
- 诺贝尔瓷砖产品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建筑工地保安兼职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森林资源承包管理与利用合同
- 2025年度综合交通枢纽用地土地平整施工合同
- 2025年度居间合同范本:专业居间服务协议
- 2025版皮毛原料绿色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合同
- 2025版消防水电工程消防安全检测服务合同
- 2025版托盘制造企业产品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合同
- 2025版挖掘机操作人员培训及考核合同范本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家庭营养配餐》课件
- 产后恢复-中级-1738220692478
- 二零二五版森林抚育项目苗木种植及管护合同2篇
- 药物作用机理创新-洞察分析
- 毕业设计(论文)-口腔助手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ICH《M10:生物分析方法验证及样品分析》
- 电力金具选型手册输电线路金具选型
- 初中开学第一课安全课件
- 2025年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高效执行方案全面贯标体系实操模板集锦
- 鼻咽通气管日常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