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人格特质和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oc_第1页
初中生的人格特质和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oc_第2页
初中生的人格特质和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oc_第3页
初中生的人格特质和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oc_第4页
初中生的人格特质和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生的人格特质和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许立志摘要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对28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初中生性别和年级在内外向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和初二学生比初三学生更加外向;初中生年级在精神质维度、掩饰性维度上也有显著的差异,初三学生比初一学生更加敏感。(2)初中生的人际信任水平较低,但在性别和年龄上没有差异。(3)初中生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维度与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键词 中学生 人际信任 人格特质 1引言1.1 论文提出背景和意义人格“personality”一词,最初起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此词的原意是指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随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人物性格。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意为人格。其中包含了两个意思:一是指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外在人格品质,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这是人格的内在特征1。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2。如今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对人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影响人心理素质的一个不可低估的因素就是人际信任水平。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会产生交往,形成各种人际关系。与周围人相处交往时,会对有些人产生信赖,而和另一些人相处时会有不安全感。中学时期是学生心理、身体发展变化最迅速、激烈的时期,是个体身体、心理逐渐成熟,迈向独立生活、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时期。由于身心变化快速、社会经验的缺乏与适应能力的不足,因此初中生常常会感到“迷失自己”3。总的说来,初中生思想单纯、思维敏捷、好胜心强、敢于探索,这些为其人格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条件,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的心理尚未真正成熟,情绪容易波动,意志非常脆弱,认知易于扭曲,心理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思想易于偏激或者消沉。他们在成长中面临诸多社会适应任务和挑战,诸如学习任务和压力的增加,社会交往的扩大,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觉醒,对异性的倾慕,对友谊的渴求,对信息技术和网络世界的热衷,社会责任的承担,人际信任,人格的发展等等,这要求他们用更好的行为方式去适应现代社会环境和个人的身心发展的要求。本课题对影响中学生人格特质与人际信任的因素及其两者之间的相关进行调查和分析, 目的是使中学生了解人格特质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并可以根据研究所得的结果不断改善自身人际行为的方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研究当代中学生人格特质的现状、原因,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减少人际冲突,同时也为学校培养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提供参考依据。对中学生人格特质和人际信任的研究还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首先可以为中学生教育管理科学化提供客观依据。对中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能了解各年级学生信任感的现状,对拓宽学校思想教育的内容和角度提供依据;其次可以帮助中学生了解自身的人际信任的情况,提高他们的人际信任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最后对人际信任的研究可以为人格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运用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通过心理量表对中学生的人格特质与人际信任进行相关研究,研究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对中学生人格特质与人际信任的影响,以及中学生人格特质和人际信任的相关性。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能够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增强中学生人际信任度的对策,为人格研究和人际信任的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以及为中学生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1. 2 研究现状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领域相对有较多的人际信任的研究。近十年来对人际信任的研究主要是从三个视角。首先是围绕人际信任是什么以及怎样发展出来的,并探讨了本土的人际信任的结构,这也是研究成果最为丰厚的领域。比如韦伯的研究,他区分了特殊信任和普通信任两种方式。特殊方式是以血源性社区为基础,建立在私人关系和家族和准家族关系之上。普通信任则以信仰共同为基础。其次是从社会制度出发,认为信任是社会结构及制度的必然产物,从而对有关人际及组织信任在工商业及企业组织中的运作及功能的研究比较普遍。最后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探讨人际信任在不同群体中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比如胡利人、刘义明等人的研究揭示了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和人际信任有关。郑信军以大学生为对象,对人际信任问题作了多角度的考察,分析了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低于中学生,两者存在显著差异,特别表现在对社会角色和现象的信任上。理科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高于文科大学生,并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人际信任与人格因素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个人的人际信任度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4。杨晓莉等人在儿童、青少年人际信任的研究述评中详细说明了信任的理论,认为从信任对象的角度来看,对新人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取向。一种是将信任看做对人和世界的善意的一般化期望。它最初来源于婴儿期对及时敏感照顾的知觉,并在日后生活的人际体验中发展成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这种取向的信任称为普遍信任或泛化信任,她忽视了被信任者的特点以及交往情景等因素。另一种取向是将信任指向具体的任务对象,研究对具体关系对象的一般化期望5。田可新、王秀梅、吴昊,李雪静等人关于年级、性别对中学生人际信任与人际关系的影响的研究中表明,人际关系因子与人际信任量表、人性的哲学正因子、容纳他人和被他人容纳量表均呈现负相关,与信赖他人量表呈现显著正相关,而与人性的哲学负因子呈现显著正相关6。2 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盐城市射阳县鲍墩中学各年级的被试。实际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4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93%。其中男生131名,女生143名。初一学生79名,初二学生101名,初三学生100名。其中初一学生的有效问卷有67份,初二学生的有效问卷有101份,初三学生的有效问卷有81份。2.2材料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汉斯艾森克和S.B.G.艾森克于1975年设计的一种有关人格维度研究的测定方法7。简称EPQ。它是一种自陈量表 ,包括4个量表 :内外向(E)因子,得分越高者越外向 ;神经质(N),又称情绪性,得分越高者情绪越不稳定 ;精神质(P),又称倔强、讲求实际,得分越低越敏感;谎造或自身隐蔽(L),得分越高掩饰性越高。经艾森克等人的因素分析计算,前3个量表代表人格结构的3种维度 ,它们是彼此独立的 ,L 则是效度量表,代表假托的人格特质 ,也表现社会性朴实 、幼稚的水平 。L 虽与其他量表有某些相关 ,但它本身却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 。 由于EPQ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用其所测得的结果可同时得到多种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印证 ,因此它也是验证人格维度理论的根据。人际信任量表由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J.B.Rotter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简称ITS),是从社会学习理论出发,主要用于测量人们已经形成的对于某一行为将导致正向或负向的结果的期待。可测查受测者在多种环境下的人际信任,包括大量不同的社会角色,如父母、推销员、审判员、一般人群、政治人物以及新闻媒介等。多数项目与社会角色的可信赖性有关,但也有一些项目与对未来社会的乐观程度有关8-9。本量表共有25个项目,采用五分对称评分法,1分为完全同意,2分为部分同意,3分为同意与不同意相等,4分为部分不同意,5分为完全不同意。故量表总分从25分(信赖程度最低)至125(信赖程度最高),中间值为75分,得高分者人际信任度高。测查时间约为1015分钟。编制者曾在60年代用此量表对460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HochreichRotter,1970)。本量表的劈半信度为0.76,其中男性为0.77,女性为0.75。平均间隔7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56(P0.01,n=24),而间隔3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68(n=42)。有关结构效度的研究提示本量表得分反映出了家庭背景、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的不同,但与人性的哲学量表不同,本量表得分投有性别的差异(Boroto,1970;Geller,1966;Hamsher,Geller,Rotter,1968;Mulrv,1966;Roberts,1967;Rotter,1967)。由于选择项目时避免了与其它量表显著相关的项目,故保证了本量表的区分效度。本量表的优点是同时强调了信任这个术语的理论定义和操作定义。因子分析发现本量表有两个因子,其一是对固伴或其他家庭成员的信任,其二是对无直接关系者的信任11。2.3 结果统计使用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北京大学的PES心理测评系统得出艾森克人格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的总分;使用SPSS 17.0 软件对量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主要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事后检验。3 结果3.1 初中生的人格特质状况3.1.1初中生的人格特质的状况初中生的人格特质的状况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表1 人格特质各因素分数的情况NMinMaxMSD249-3.141.540.04130.899249-1.582.210.1540.833249-1.71.9-0.2830.803249-230.471.110表1表明:初中生人格特质四个因素的得分情况,其中内外向维度(E)最低得分最低,仅为-3.14,最神经质维度(N)的最高得分最高,为2.21。3.1.2初中生人格特质各因子的男女生的差异分析 初中生人格特质的各因子的男女生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表2 人格特质各因子的男女生的独立样本t检验NMSDtdfpMDSEE男1060.2090.8152.56247.0110.2920.114女1430.0830.941N男1060.1530.793-0.016247.988-0.0020.107女1430.1550.846P男106-0.3320.876-0.81204.621.419-0.8550.106女143-0.2460.747L男1060.381.309-1.08247.281-0.1540.142女1430.531.159注:p0.05时,差异显著表2表明:初中男女生的人格特质在神经质维度(N)、掩饰性维度(L)和精神质维度(P)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内外向维度(E)上则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而其中男生得分比女生高。3.1.3初中生人格特质各因子在年级上的方差分析初中生人格特质各因子在年级上的方差分析见表3:表3 人格特质在不同年级学生的方差分析SSdfMSFpE组间6.04323.0223.818.023组内194.6932460.791N组间0.77520.3870.556.574组内171.382460.697P组间3.12821.5642.451.088组内157.0062460.638L组间9.70424.8524.034.019组内259.862461.203表3表明:不同年级的中学生的人格特质在神经质维度(N)上差异不显著,而在内外向维度(E)、精神质维度(P)和掩饰性维度(L)上差异显著(p值均小于0.05)。这说明不同年级这一客观因素对人格特质中的内外向维度(E)、精神质维度(P)和掩饰性维度(L)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初中生的人格特质各因子在年级上的差异,进行事后检验,结果如表4:表4人格特质在不同年级学生的方差分析的事后检验初一学生初二学生初二学生内外向维度(E)0.096(.76)精神质维度(P)0.072(.57)掩饰性维度(L)0.489(.005)初三学生内外向维度(E)0.364(.014)0.305(.022)精神质维度(P)0.274(.039)0.203(.09)掩饰性维度(L)0.256(.159)-0.233(.156)由图4可知,初一在内外向维度(E)、精神质维度(P)方面得分均高于初三,这表明初一学生比初三学生更加外向,而初三学生比初一学生更加敏感和具有同情心。初一在掩饰性维度(L)方面得分高于初二,说明初一学生在掩饰性方面显著高于初二学生。初二在内外向维度(E)方面得分高于初三,说明初二学生比初三学生更外向。初一学生和初二学生在内外向维度(E)、精神质维度(P)上差异不显著。初一学生和初三学生在掩饰性维度(L)上差异也不显著。初二学生和初三学生在精神质维度(P)和掩饰性维度(L)上差异不显著。3.2.1 初中生的人际信任初中生的人际信任水平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5:表5 初中生人际信任分数的情况NMinMaxMSD人际信任总分249559274.426.744 表5表明: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最低分仅为55,最高分为92。平均分为74.42,标准差为6.744。3.2.2 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研究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在性别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见表6:表6 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在性别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SexNMSDtdfpSE总分男10674.536.6910.2142470.830.866女14374.346.806由表6可知:初中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初中阶段无男生或者女生,他们对人际信任的主观意识是一样的。3.2.3 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在年级上的差异研究 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在年级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7:表7 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在年级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SSdfMSFp组间152.62276.311.6870.187组内11128.10324645.24表7表明: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这说明不同的年级对初中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影响不大。3.3 初中生人格特质和人际信任水平的相关研究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对初中生人格特质和人际信任做相关研究,结果见表8:表8初中生人格特质和人际信任做相关分析ENPL人际信任总分0.011-0.116* -0.0820.09 表8表明:初中生内外向维度(E)与人际信任相关不显著;神经质维度(N)与人际信任呈显著的负相关;精神质维度(P)、掩饰性维度(L)与人际信任相关均不显著。4 讨论4.1 初中生的人格特质的现状讨论在249名调查对象中,所测人格特质的各因子得分均较低,但等级分在正常范围之内,反映了当前初中学生的人格并无异常。4.1.1 初中生人格特质各因子的性别差异讨论初中生的人格特质在内外向维度(E)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得分。这与社会对男女性别所给与的不同期望有关,中学生的人格形成是与整个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的。本研究体现了特定年龄的男女之间的差异,与现实情况相符10。4.1.2初中生人格特质各因子的年级差异讨论初中生在内外向维度(E)、精神质维度(P)和掩饰性维度(L)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经过事后检验发现,初一学生在内外向维度(E)上得分显著高于初三学生。这应该是由于初一学生刚刚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交友行为比较活跃,因而呈现出一种外向的特征。初一学生在精神质维度(P)上得分显著低于初三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初一学生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中,人格发展不够健全,生活学习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同情心。初三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成熟,社会化程度变高,人格发展逐步健全,但由于存在升学或就业的压力,昔日的同学好友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长期处于这一压抑的环境中,性格趋于内向,心理变得十分敏感多疑。初一学生的社会掩饰性(L)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学生,这可能是由于初一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十分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因此过度的掩饰自己,由此导致掩饰性程度高。初二学生在内外向(E)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初三学生,相对于初三学生,初二学生已经熟悉了校园环境,而且没有升学和就业压力,学习生活压力比初三学生轻,研究结果与前人一致11。本研究发现,初中生在神经质维度(N)上差异不显著且得分均较低。这应该因为初中生的生活内容单一,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少,因而影响情绪的因素也就比较少,所以情绪稳定且情绪反应不强烈。4.2 初中生的人际信任的现状讨论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平均得分74.42,标准差6.744。人际信任量表的中间分值为75,说明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这是受整个社会大环境所影响的,如今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思想、各种理论纷繁复杂,社会极端人员次第出现,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的初高中生被老师、家长和社会舆论告知不可轻信于人,导致了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不高。4.2.1 初中生人际信任的性别差异讨论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但男生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是由于在社会的刻板印象里男生比女生富有责任感,做事谨慎,思维灵活,善于接受和应用新知识和新事物,信守承诺,独立自信,更乐于交往、活跃有活力、果断有魄力,这些特征使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信任别人和让别人信任。4.2.2初中生人际信任的年级差异讨论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在年级上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客观因素对人际信任影响甚微12 。这也可能与问卷的匿名性有关。由于匿名和真实身份的丧失,而填写问卷的现实风险也降低,因而导致人际信任不存在年级差异。事实上,人际信任是信任者和被信任者相互作用的过程。本研究仅从信任者个人角度探讨了人际信任,被信任者的特点(如言语或行为的一致性等)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4.3 初中生人格特质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的讨论本研究表明,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维度(N)与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情绪越不稳定人际信任程度越低;情绪越稳定人际信任程度越高。稳定的情绪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保持,借助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倾诉、寻求帮助来解决个体所面临的困难和危机,危机的解除也会带来情绪的缓和,同时,也会增加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信任感,所以情绪保持稳定的初中生也会拥有较高的人际信任水平。5 结论5.1 内外向维度(E)在初中生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精神质维度(P)、掩饰性维度(L)在年级上也有显著的差异。但神经质维度(N)在性别和年龄上都不存在差异。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