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成功传给下一代四、要讲究教育方法。第一、给孩子面子。很多家长说:我明明是对的,可是孩子就是不听我的。在这里,我告诉家长一个绝招:你明明是对的,你还得给你孩子面子他才能接受你。如果有人问:你小孩多大?你随口回答:才13岁。你小孩听了肯定不高兴。人家问:你小孩多大?如果你回答:已经13岁了!你小孩听了就高兴了“才13岁”,说明你还看不起他,不给他面子!“已经13岁了”,说明你把他当大人看了,尊重他给他面子了! “才”、 “已经”,就这么一两个字不同对小孩的心灵影响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家长带孩子出去会朋友是“命令式”:儿子,跟爸爸出去见个朋友!他不敢不去,但是他心里有气,走到半路都会找个茬跟你生气!你该怎么做?尊重他给他点面子嘛“儿子,今天爸爸妈妈一定要带你去个朋友,我知道你跟我们大人在一起肯定不好玩,但是你要支持我们一下,给我们点面子,忍一忍啊!”你这样跟他商量了,他一路去肯定高高兴兴不跟你闹意见。你看我小孩在读初一的时候跟我打羽毛球,他哪里打得过我?我两下子就可以把他的球扣死,但是我不能扣他!那么多观众在看,我要给他面子呀!所以我故意喂球给他,让他扣得我东奔西跑,今天让他赢两分,明天我赢他一分,他很有面子,越打兴致越高,水平也提高得越来越快,现在他在英国伦敦大学当羽毛球队队长,不仅他威风,我这个当爹的更有面子呀!我给大家再讲个孩子要面子的案例:有个三年级的孩子,他爸爸是我市的一位公务员。在原来的学校,他的数学只考了10分,他爸爸通过朋友找到我,说:“陈教授,我的孩子也不笨,怎么数学才考10分?”我跟他说,八九岁的小孩数学考10分绝不是智力问题,是教育方法有问题。后来,这个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读书,读了两个月,上数学课果然什么都不懂,作业也交不了。读了两个半月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他举手了,老师十分高兴,因为他从来没有举过手呀!老师马上请他回答问题,结果他站起来了什么也答不出来。按一般的做法,老师肯定要批评这小孩:“你不懂为什么又举手?”而我们的老师没有这样做,下课后,老师把他请到办公室,换个说法来问他:“你刚才站起来了为什么不回答问题?”那孩子觉得老师很亲切,就老老实实回答:“我又不懂。”老师紧接着问:“你不懂为什么举手?” 那孩子说: “我不举手没面子,人家都举手了。”这个老师一听,你要面子这好办,就对孩子说:“你下次懂就举左手,不懂就举右手,举右手我就不叫你了。”这个孩子的眼睛马上亮了,感觉到这个老师从心里头喜欢他,很给他面子,他找到感觉了,结果两个月以后成绩就上去了,后来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奥林匹克数学班,参加市里头数学竞赛还获了奖。你们看,给孩子面子多重要!还是那句话:我们要求老师这么做是应该的,可是要求每个老师对每个孩子都做到这样是不现实的,可是我们的家长做不到就不应该了,尤其是当爸爸的,你以为你是他父亲就可以整天指责他,不给他面子,这样肯定不能把小孩教好。爱孩子还要懂得爱,要与孩子平等相处,要以理服人。第二、要注意表达方式。我认为,小孩的毛病没有改,就是家长没有改,只要家长改了,小孩就一定会改。我们广州市有个初二的孩子在家里成天看电视,吃饭时看,做作业时看,一分钟都不能离开电视,他爸爸妈妈烦死了,什么办法都用尽了,好说歹说不听,打骂也不听,他爸爸气得把电视机都砸烂了,砸了也不听,儿子对爸爸说:爸爸,你不买个电视回来我就不读书了。做爸爸的只好又买台电视回家听了我的课后他就找到我:我这个儿子成天看电视怎么办呀?我就问他:你小孩周一到周五每天会看几个小时电视?他说看五个小时!周末呢?至少看十个小时,上瘾!我就跟这位父亲说:初二的孩子有个特点,就是叛逆,你说东他偏要说西,这初二的小孩是最难教的,初二的小孩不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他身体受不了不是他思想品德不好,是他身体发育的那种躁动,他就要跟你唱对台戏的。后来我教了这个家长一个办法,这个方法千万不要爸爸去做,要当妈妈的去做。怎么做呢?第二天早上六点半钟,儿子一起床,当妈妈的马上主动帮儿子去打开电视机:“儿子,看电视了啊!” 吃早饭的时候,“儿子,看电视了!”中午放学回家,妈妈又喊:“儿子,快看电视啊!”一天啰嗦他二三十次,到了第三天,这个儿子终于举手投降了:“啰哩吧嗦,烦死了,我不看了!”他不看不正中下怀嘛!你们看,你改变了,你的孩子就改变了吧?这个初二的小孩就是这样凡是你心里头不喜欢他做什么事,你就天天逼着他去做这个事,他就一定不做这个事。家长要学会掌握孩子的心理呀!我讲个故事,有位老太太想过宁静的生活,所以她买了幢别墅来养老。可是有几个小学生天天都到她别墅的草地上玩耍,弄得她不得安宁。老太太想:用限制的手法不准小孩子来玩只会适得其反。她动了个脑筋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天,小孩子来候她出去了,她跟孩子们说:“你们来我这玩我很高兴,我现在一点也不会感到寂寞了,以后你们来我每人每天给一块钱。”小孩一听,来玩还有人给钱,高兴极了。过了两三天老太太出去跟那些小孩子说: “哎呀,小朋友,对不起,我的养老金还没发下来,手头上有点紧,今后我只能每人五毛钱。”小孩听了有点不高兴,但一想:五毛就五毛吧,少得一点也无所谓。又过了两天三,老太太又出去了,她说:“哎呀,小朋友,真对不起,我现在身体不好,看病要花钱,养老金不够用了,以后你们来玩我只能给你们一毛钱了。”小孩一听,马上说:“原来答应每天给一块钱,现在才给一毛钱,给一毛钱我才不跟你玩呢!”全都走了。这位老人成功地将孩子们的内在动机变成外在动机,即把玩的兴趣转变为对奖励的兴趣。当奖励降低到不值得为之奋斗的时候,活动便停止了。我讲这个故事给大家听,意思是你对孩子的态度生硬,他不会接受,你就要换一个角度,用一个比较灵活的办法去解决。我们制止学校女生染头发的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如果学校、老师生硬规定不准她们染头发,她们一万个不接受,她们说:“王小丫都染头发,吴小莉都染头发,现在解放军阿姨都染发了,我怎么不能染?教育部哪有规定女孩子染了头发就是坏学生?”她不接受,你用强制高压的办法,她心里是不会服你的。怎么办呢?我的办法是:换说法。我在会上跟学生说:我支持你们染头发,有超前意识。十年前在座的女同胞都不染,恐怕十年前你也说人家染头发不对,现在你不染了吗?我们那个年代谁穿牛仔裤不仅要把牛仔裤剪掉,还要开你的批斗会的,现在省长、部长不都穿牛仔裤了吗?过去剪个头发才五毛钱,是低着脑袋洗头,后来,发廊里发明仰着头洗,收20块钱,我当时也不接受,现在不也接受了吗?所以,学生有超前意识是对的,你不能去压制他们。我这么一说,学生很高兴:“这个董事长还差不多,思想很超前,跟我们很靠近。”使劲鼓掌。学生鼓完掌我就想,这的确是很超前,但是,如果今天这一批女同学是黄头发,明天那一批是红头发,我这学校五彩缤纷的,还办得下去吗?怎么办呢?等学生鼓完掌我说:“我们英豪学校有个规定,必须是优秀学生才能染,一个年级五个,你考到前五名就可以染。”其实,凡是考前五名的,不会想去染头发,凡是想染头发的人,他都考不到前五名。你不是说你先进吗?超前吗?超前就应该考前五名,对不对?这样一说他们就没意见了,老老实实染回黑色。又比如,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学写生字,老师说:“每个写十遍。”孩子们很不情愿随便写十遍就交差了。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说法呢?假如我们说:“我们比比看,看这字谁写得好。”保证写十五遍也没意见,因为你把主动权交给他了。我再讲个故事。在法国的巴黎,一个瞎子在讨钱,他把帽子摆在面前,帽子前面放了一张纸,上面写了一句话:我从小就双目失明。结果一上午过去,没几个人丢钱给他。一个美国游客经过,跟他的朋友说:“我可以让他的帽子里丢满钱。”这个朋友问:“你有什么办法?”美国游客把那张纸拿过来,在反面写了几句话:“春天来了,游客到这里看到的风景一定很美丽,可是我看不见,因为我从小就双目失明。”他把这张纸摆出去,很多人就丢钱了。为什么?你们这些游客都看得到,他看不到,是不是该同情他呀?换了个说法后变得有亲和力,很容易就激起别人同情。你看,就换一个比较温和的办法,你改变了,游客就改变了。小学搞文明班评比,一个年级共十个班评选出六个。没评上的班级的孩子,本来不调皮的,就因为没有评上,他就有可能故意弄点事出来给你看看。如果你换一个做法,由各班自己申报文明班,全班同学每个人都签名,他认为他们班是文明班,你就让他当文明班,他自己就会自律了。他自己签了字,你把主动权交给了他,即使某个同学有一些毛病,其他同学也会帮助他。十个班都申报,你就让十个班都当文明班又有什么关系!你的目的不就是要大家都文明守纪嘛。关于小学生补课,“补课”两个字大家都明白,都知道后进生才需要补课。所以,给小学生补课就给他心理造成一种压力,等于给他贴上“差生” 的标签。补课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让他学懂。既然是为了弄懂,我们就可以采取别的办法,比如把“补课”变成“预习”。学得慢一点的同学,帮助他们预习明天、后天的课程,他在明天、后天上课的时候,就会比没预习过的同学学得快,这样,既不会让他感觉到压力,还增强了自信。在预习中帮他回顾过去的课程,而不是补课,孩子的感觉就截然不同。还有一些中学生比较难对付,我们也要找出最好的办法说服他。有一个故事:在欧洲有个农庄主,有一片果园非常漂亮,每到周末就有很多游客到那里去玩,搞得果园乱七八糟,他很生气,为此,他写了块牌子:“私家果园,严禁人内。”在东、南、西、北都放了一块,结果到了下一个周末,游客连看都没看这个牌子,又进去了,照样玩。这个农庄主并没有因此记恨这些游客,他是找自己的原因,他想,只有改变了自己,才能改变别人。他把牌子收回来,重新写了几个字,他是这样写的:“如果你在我家的果园被毒蛇咬伤,医院离这里十五公里,十分钟车程。”他把这个牌子放在通道上,到了下个周末,再没有一个人敢进去了。他就换了一个说法,就阻止了游客进入他的果园。我们的老师、家长也应该有这种观念,你搞不定小孩,你就要从自身找原因,你改变了,小孩就改变了。所以说,教育方法和表达的方式非常重要。在我们学校也碰到过这种很难对付的事,学生迷恋通俗歌曲,迷恋歌星,天天唱悲哀的歌,唱那些爱得死去活来的歌,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也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办法去说服学生。张国荣跳楼以后,我就在思考,我想,怎么这么多唱通俗歌曲的人跳楼的跳楼,死的死呢?陈宝莲跳楼了,张国荣也跳楼了,邓丽君死了,梅艳芳死了,陈百强死了,罗文也死了,都是在四十来岁。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因为通俗歌普遍情调悲哀的比较多,歌手们要赢得观众的掌声,就要用心去唱。这样这些明星天天唱,就天天悲哀,天天忧伤,天天迷惘,把心肌给唱伤了,把心胸给唱狭隘了,得了严重的抑郁症,碰到一点事就想不通,嘣,就跳楼了。他们都是亿万富翁啊,说跳就跳了。邓丽君可是十几个亿的身价的明星,就是一个哮喘病竟然治不好,有什么道理?我们学校有个团支部书记也有哮喘病,每次一发作吃两片药就好了,而邓丽君什么药对她都不起作用。梅艳芳不是子宫瘤吗?动个手术不就好了,她为什么治不好?因为她把心肌唱伤了,什么药物、动手术对他们都没用了。而我们许多著名的唱民歌的歌唱家,像郭兰英等,唱“一条大河多宽广”,全部是积极向上的歌曲,一唱唱到80岁,现在还在唱。这些道理学生都很认同,他们感觉是不能再唱这种歌了,纷纷要求学校多买些快乐的歌来播放。他们都知道太悲哀了死得早,划不来。这样就对了,学生一定要高兴快乐,才有智慧,成天愁眉苦脸,聪明才智从哪里来,自信从哪里来啊?我还讲了一个雕刻家的故事给学生听:一个男孩子长得很酷,帅呆了,大学毕业后专搞雕刻,结果雕了三年以后,越长越丑,他拿了张原来的照片去看心理医生:“医生您看,我原来长这么漂亮,怎么现在变得这么丑了?”心理医生问他:“你做什么工作的?”他说:“我学雕刻专业的,我天天雕刻。”医生问:“你雕什么?”他说:“我专门雕魔鬼。”他天天雕地狱里的魔鬼!“哎呀,怪不得了!”医生说,“你天天雕鬼就天天想着那些鬼,天天想着鬼,所以人就长得跟鬼一样嘛。今后就不要雕鬼了,你雕菩萨吧,保证你能长好!”他听医生的话,雕了三年菩萨,样子果真又长好了。这是有道理的:相由心生。人心里老想着什么东西,就变成什么样子。夫妻俩口子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就有夫妻相也是这个道理。我认为十五岁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完形填空核心考点(含答案解析)-2024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 统编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练: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专项练习(解析版)
- CN120204225A Pi3k激活剂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中的应用
-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练)-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
- 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二)原卷版-2026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浙江专用)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卷(含答案)
- 动脉采血临床操作规范与并发症处理指南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专项复习:阅读填表含答案0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专练:单项选择100题(含答案)
- 热点话题01 电影哪吒2(解析版)-2026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热点话题练习
- 2025年监察员笔试高频题彩票执法
- 2025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事业编制人员招聘37人(第二批次)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校服专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会
- DG-T 076-2024 采茶机标准规范
- 外国文学史第二版马工程课件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 院感培训试题及
- 开发区财政管理改革研究
- 三维数字城市建模及数据获取课件
- 电气照明系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