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烫技术手册.doc_第1页
麻辣烫技术手册.doc_第2页
麻辣烫技术手册.doc_第3页
麻辣烫技术手册.doc_第4页
麻辣烫技术手册.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日子(上海)饮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麻辣烫技术手册红日子(上海)饮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技术手册麻辣烫配方、麻辣串配方技术手册内部资料 禁止转印 加盟商专用上海红日子餐饮技术开发推广中心 印制麻辣烫配方、麻辣串配方以下配方只是18种料的其中12种:当然用以下12种配料调制出来的味道,最多只能达到我原来味道的50%60%左右。以下麻辣烫12种大料的配比及操作过程:按照先后顺序分类分为:串菜 配制大料 炒料 汤料熬制 汤料的调味烫菜过程 装碗过程1.可烫制菜类: (根据当地的菜类品种大概可以有40种左右)1.1 素菜类:青菜 白菜 花菜 香菜 生菜 菠菜 黄花菜 绿豆芽 黄豆芽 豆腐 豆府皮 腐竹 平菇 香菇 金针菇 丝瓜 海带 藕片 冬瓜片 土豆片 油豆腐 年糕 鸭血 粉丝 粉条 火腿肠 胡萝卜等 (买粉丝的时候,一定要买比较好的,不容易煮烂的;因为吃“麻辣烫”时,基本上每个人都会点一份粉丝,如果粉丝质量不好,会影响总体的口感)1.2荤菜类:牛肉 咸肉 鸭肠 油炸肉皮 牛百叶各种贡丸蟹柳类等。 (注:串菜这一环节比较灵活,最主要的是串了觉得比较美观;用比较少的材料,串好了以后让顾客看了觉得份量比较多,吃起来又吃得不会太饱,让人吃了一次,下次还想吃)2.汤料配方: 2.1主要配料: 我原来做的时侯,每次配底料的时候也不会用标准电子秤去称的,也只是用自己的手去抓来估计的(配料时比例不要差别太大,基本是不会影响口感的).因我的手在正常的男性当中稍微大一点,下面我将提供一下我用手抓的大概比例,以给你们提供参考。(解释:一只手的满把: 即用右手抓满一下的量;一只手的大半把: 即右手抓一半多一点(比第项用量少一小半左右);以个数计的:直接按个数就可以了。白寇(25元/斤;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 ;香砂(6元/斤;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 ;桂皮(8元/斤;用量:折成小段,一只手的大半把) ;小茴香(6元/斤;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 ;大茴香(6元/斤;用量:一只手的满把再多一点) ;草果(25元/斤;用量:6-7个) ;孜然(10元/斤;用量:一只手的满把) ;丁香:(25元/斤;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香叶(7.5元/斤;用量:一只手的满把) ;凉姜(8元/斤;用量:6-7个)麻椒(25元/斤;用量:一只手的满把再多一点,在麻辣烫中此料是“麻”的关键,能吃“麻”则在此用量基础上增加,反之则减少)干红辣椒用量:一只手满把,想辣就多加一点,不想太辣就少加一点,在麻辣烫中此料是“辣”的关键,能吃”辣“则在此用量基础上增加,反之则减少)注:因为我之前每次配料时,习惯一下配三天的料;以上的配方是我配三天料的用量,但是炒料这前一定要把三天的用量分开,即每次只炒三分之一的用量就可以了,当然如果你不习惯一下配三天的料,那你也可以每次只配一天的用量,也就是说每种料的用量要除以3,即是每天的用量,这一点重要。试做时草果、香砂、丁香这三种大料的用量一定要按照我的用量去做,一定不能多加,如果加多了很容易造成汤比较苦,味怪。2.2 炒料时辅料:(主要为炒料,油烧热时,放入油内起到炸香的作用)生姜(0.3斤左右,切片) ;大蒜头(整2个,刀切一分为二,不用切的太小) ;山东大葱(2根,切成3寸的段)2.3 汤内增鲜的辅料: (不锈钢汤桶内注入水时,直接放入汤桶内)牛腿骨(1个,大概4-5斤左右。也可用牛身上其他部分骨头,但腿骨比较好) ;冷冻鸡架(2个 即那种没有多少肉的鸡骨头,一般的菜市场即可有售 )注:试做时,增鲜的东西加的多一点可以,加的越多就越鲜(如牛骨、鸡架)2.4汤内辅料:火锅底料(重庆三五牌,用1袋150克) ;陴县豆办酱(200克,选用桶装的四川陴县红油豆办酱; 试做时,为了节省材料,可以买袋装的那种也可以);3.炒料过程:3.1 先把之前一次配三天的用量,平均分成三分;(因为之前一次配的是三天用量,现在只炒一天的料就可以了,如果说你配料时,只配了一天的用量,那就不用分了).3.2炒锅置旺火,先加入牛油400克熬化,再加入色拉油300克,烧到7-8成热时,再加入2.2的辅料炸香。3.3 再加入2.1的料 用大火炒出香味.(炒料这一步其实也没有什么,基本上日常家里面炒菜的过程相同,但也不要把大料炒糊了,把那12味料都炒)4.熬汤过程4.1 然后在不锈钢桶(选用直径35厘米,深为38-40厘米的不锈钢桶,此桶大概能装25公斤水左右)先加入2.3增鲜的辅料;桶内注满水用中火把汤熬开(熬汤过程中,注意随时把汤表面上的一层浮沫撇除,如果想汤味比较鲜一点,汤熬开后,可以改成小火再适当的多熬一会儿);再放入2.4的汤内辅料和炒好的料,用中小火进行熬制,大概再需用半小时左右。4.2 用网状的漏勺把熬好的汤和料分开,汤放入另外一个桶内(此料即后来烫菜用的汤和加入碗内喝的汤),在装料的桶内重新加入水,可反复熬制三桶汤料左右。4.3 第二锅和第三锅汤料是用中小火熬开后,然后再改用小火再多熬20分钟左右。4.4把熬好的汤上面一层辣油用勺子撇起,装入另外的一个小桶内备用。注:因这个辣油比较香、麻、辣,如果不撇开的直接放在汤内的话,对不能吃辣的朋友,吃的时候会受不了;当然如果你能吃辣,麻辣烫装碗前可根据口味直接加入碗内,或者烫到最后,汤内没有什么味道,也可加入一点此辣油。5.调制烫料: 5.1 三桶汤料熬好以后,把三桶汤料进行混合(因第一锅汤内料的味道比较重,第三锅的味道比较淡;混合的目的,就是让其味道比较平均)5.2 汤混好以后,根据个人在口味,在汤内加入适量的盐,再加入味精、鸡精、汤料王(汤料王选用排骨味的那种)注:调汤时,味精不能多放,多放味道会苦;鸡精和汤料王一定要加很多,多到相当于我们日常家庭用量的5倍以上;当然也有的朋友不喜欢把味精、鸡精和汤料王直接加到汤桶内,那么你也可以把这些调料直接加到碗内也可以,但是盐是直接加到汤桶内的,如果不直接加到汤桶内,则烫出的菜会没有什么味道。6.烫制过程: 6.1 把调过味的汤放入炉火中,使之保持小沸,即可烫菜。6.2烫菜时,按照各种菜烫制时间的长短,先后放入烫勺内(一般不容易熟的先放,容易熟 的后放)6.3 麻辣烫装碗,然后加入汤;如果能吃“辣”的,可以在碗内加入适量的辣油(这个辣油,也就是之前提到过,从熬好的汤表面提炼出来的)7.装碗:7.1 在碗内加入味精、鸡精、排骨味王及万里香等(调汤时这些如果没有放在汤桶内,也可以放碗里),再加入汤和烫好的菜,如果能吃辣的,可以在碗内加入适量的辣油(这个辣油,除了上面提到的,从熬好的汤表面提炼出来的以外,在完整配方中,还有专门辣椒油的熬制方法)。7.2 如放碗中吃之前,把碗内的菜搅拌一下,以使调料入味。.所有的料在当地的调味品市场全部有售,对有的地方叫法不一可以参照如下:1.草果 :一种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尝之味怪。2.香砂:又叫砂仁、春砂仁、阳春砂仁,系植物阳春砂的成熟果实,尝之涩口,闻之有香味。3.桂皮又称肉桂.这种东西比较常见。4.小茴香 :又叫茴香、香丝菜、怀香、野茴香,犹如小稻谷粒或孜然,有特异芳香气。5.八角: 应叫八角茴香,又叫大茴香、大料、八月珠,这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一味香料。6.麻椒:这是一种较熟悉的调料,不用介绍.(但有些南方地区习惯统称为“花椒”)7.丁香:又叫公丁香、子丁香,为丁香的花蕾.8.白蔻:又叫白豆蔻 、圆豆蔻、百叩、叩仁的。9.香叶:即桂树有叶子,呈灰绿状。10.凉姜:有的地方也叫三奈、沙姜、山辣,为根状茎。另外试做过程中,以下几要点需要掌握:1、炒料时,加入锅内的油一定要多,基本是用的油差不多要淹过配料.(如果油太少,汤熬好后,表面油太少,就无法提炼辣油)2、炒料时,油烧热时,要用大火炒制(炒制大概需要3-5分钟),但是要注意配料一定不要炒糊了。3、炒好的料,加入多少水进行熬制一定要控制好:如果加入的水太少,熬出的汤就会发黑,味道会苦且不好吃;如果加入的水太多,则熬出的汤就会比较淡(打个比方来说:我们日常买的辣椒都有辣和不怎么辣的;所以每种调料的味道,都有味重和味不重的;所以你们刚开始试做时,烫熬好后,如果苦,则水的用量再增加一点;如果味道淡了,则水的用量要再减少一点;“麻辣烫”汤料的好坏,在这一点特别重要,有很多朋友试做时,遇到的问题,基本上是出在这个方面。4、另外有些朋友就是搞不懂所谓的“红汤”与“白汤”的区别:其实熬好的汤上面有一层红红的辣油;如果把这一层辣油完全撇开,汤则变成清汤(当然这个汤也不能完全说是清汤;也是有麻辣味的,只不过口味没有那么重);如果比较能吃麻、辣的朋友;可以在清汤里面加入这个撇开的辣油,也就变成了所谓的“红汤”。另外在调整汤颜色方面在完整配方中有所介绍。5、建议各位试做时,如果为了避免太浪费原料,可以按照我提供的料和水的配比;缩小比例进行试做。6、熬好的烫上面的一层辣油,一定要分开,如果不分开,你喝汤时会觉得汤比较麻辣,对于不能吃麻辣的朋友也许会觉得受不了;能吃辣的朋友,可以在碗里面加入这个辣油。7、现在有的朋友不喜欢太麻、辣的麻辣烫,比较喜欢那种有三鲜味但又稍带一点麻、辣的麻辣烫;如果你喜欢三鲜的那种,那么你做这种麻辣烫时,就重点把骨头和鸡架等增鲜的原料多一点,但大料的比例要减少一点,至于怎样能达到你的要求,你自己则要多试验几次。8、.我再次说明一下,我这个配方确实很不错,也许有的朋友第一次试做,有可能用量方面把握不信,造成第一次试做不是太理想;如果真有这种情况,那你也不要灰心,看问题到底出在那里。9、因有的朋友第一次试做,所以买牛油,如果是少批量的不是太好买;那你试做时,也可以用鸡油来替代,(鸡油买那种半成品,自己回来提炼),如果没有牛油和鸡油,那么也可以用猪油来替代,不过猪油是效果最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