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资料:_煤气生产安全技术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8 页煤气生产安全技术1煤气安全生产的特点煤气作为气体燃料,具有输送方便,操作简单,燃烧均匀,温度、用量易于调节等优点,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之一。在冶金企业里,煤气是高炉炼铁、焦炉炼焦、转炉炼钢的副产品,又是冶金炉窑加热的主体热料。2煤气安全生产技术煤气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散发在作业场所时,容易使人员中毒。(1)煤气的性质。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甲烷等可燃气体,其中一氧化碳有毒。煤气中还含有少量不可燃气体,如氮、二氧化碳等。因此,煤气安全事故分为三类:中毒、火灾和爆炸。(2)煤气的中毒原因及安全对策煤气的中毒原因:煤气泄漏。存在泄漏煤气的部位有高炉风口、热风炉煤气闸阀、高炉冷却架、煤气蝶阀组传动轴、煤气管道的法兰部位、煤气鼓风机围带等处,作业人员在这些区域作业最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安全对策:煤气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制订煤气设备的维修制度,及时检查,发现泄漏及时处理;对煤气实行分级管理。根据一氧化碳的含量,将作业区域分成一、二、三类煤气危险区域。在一类煤气危险区域作业,作业人员必须戴氧气呼吸器或通风口罩,并应有人在现场监护;在二类煤气危险区域作业,应准备好氧气呼吸器或有人监护;在三类煤气危险区域作业,虽然可不用氧气呼吸器但也要加强检测。(3)煤气爆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煤气爆炸是煤气和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遇明火、电火花、燃点以上温度等可产生。煤气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煤气浓度在爆炸限范围以内;二是受限空间;三是存在点火源。只有这3个条件同时具备,煤气才能爆炸。事故原因:工业炉窑内温度尚未达到燃点温度时就输入煤气,使炉窑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点火时发生爆炸事故;强制送风的炉窑未开风机,煤气由闸阀窜入送风管,点火时,发生爆炸;工业炉窑送煤气点火时,操作人员误把煤气旋塞的开启当成关闭,将煤气送人炉窑,点火发生爆炸;工业炉窑第一次点火时,送煤气未点燃,未经处理的剩余煤气就第二次点火,发生爆炸;工业炉窑的送风机突然停电,煤气不能完全燃烧,部分煤气从烧嘴窜入空气管道,发生爆炸;煤气设备停产后,未将煤气处理干净,又未经爆炸试验,动火发生爆炸;煤气发生炉的送风机突然停电,煤气倒流窜入空气管道,发生爆炸;准备投产的煤气管道,与有煤气的管道没有用堵盲板隔断,煤气由闸阀漏入新管道,未经空气分析检查,动火发生爆炸;煤气设备停产检修,设备内的煤气已清除,检验合格,允许动火,后因蒸汽管未与煤气设备断开,另一台正常生产的煤气设备的煤气沿蒸汽管道及闸阀窜入检修的这台设备中,第二次动火时未经化验检查,发生爆炸;煤气设备着火时,未通入蒸汽或氮气充压,未切断煤气来源,发生回火爆炸。安全对策:在员工中广泛开展危险预知活动,凡直接接触、操作、检修煤气设备的职工,都要熟悉煤气设备的结构及性能,知晓煤气的危险性,掌握煤气设备的安全标准化操作要领,并经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方可上岗操作。煤气设备停产检修时,必须将煤气处理干净,并将其与正常生产的煤气设备用盲板或闸阀和水封隔断,把煤气设备上的蒸汽管、水管断开。在煤气设备上动火或炉窑点火送煤气之前,必须先做气体分析。一般停产检修的煤气设备内空气中的氧含量应在205以上,炉窑点火送煤气时,煤气中的氧含量应不大于1。(4)煤气火灾。煤气燃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的空气,二是有明火或者达到煤气的燃点。事故原因:在焦炉地下室或者在平炉炉台下一层带煤气抽堵盲板时,煤气大量逸出,与火源接触,发生着火事故;带煤气作业时使用铁质工具,撞击火花,引起火灾事故;带煤气作业时,附近有火源或裸漏的蒸汽管道,引起火灾事故;煤气管道停产检修时,管道内的萘等存积物或硫化铁自燃起火;煤气设备动火时泄漏的煤气引起着火;煤气设备停产检修时,煤气未清扫干净,又未准备好消火设施而动火,发生火灾事故;雷击或焦炉煤气放散口积存硫化铁,引起着火事故。安全对策:带煤气作业时,40m以内禁止一切火源,不采取特殊安全措施,严禁在焦炉地下室带煤气作业。带煤气作业应使用铜质工具或铝青铜合金工具,禁止使用铁质工具。在裸露的高温蒸汽管道附近,设备应做绝热处理。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应备有防火消火设施。停煤气动火的设备必须清扫干净。3煤气生产安全预防措施和技术3)爆炸事故抢救煤气设备或炉窑一旦发生煤气爆炸,不仅损坏设备,还会造成人员伤亡或中毒。爆炸事故发生后,应首先救人,同时切断已发生煤气爆炸设备的煤气来源,防止二次爆炸。如煤气设备未损坏,应查明爆炸原因后再送煤气。4)火灾事故抢救煤气火灾往往是熊熊大火,煤气管道内起火则往往是黑烟滚滚。根据煤气着火的情况,应局部停止使用煤气,设法关闭闸阀降低煤气压力,并向着火的设备内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煤气管道管径在150mm以下,可直接关闸阀熄火。万一发生爆炸,最大爆炸压力约为07MPa(7kgcm2),管径小的钢管足够承担煤气爆炸压力。管径在150mm以上,关闸阀降低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4998h,严禁突然完全关闭闸阀或水封,以防回火爆炸。煤气火灾抢救工作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煤气设备已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煤气设备变形,漏出煤气更多。(2)煤气闸阀、压力表、蒸汽或氮气管头,应有专人控制操作。(3)蒸气来源有困难时,可调用蒸气机车或汽吊。(4)如煤气管道内沉积物着火,可密闭人孔隔绝空气使其灭火。第 6 页 共 8 页煤气生产的安全装置南昌化工原料厂造气分厂是万吨白炭黑生产的主要辅助车间,共有3M21型煤气发生炉4台。其中2台生产冷煤气,供气量6500m3/h,供白炭黑(沉淀二氧化硅)分厂干燥炉作燃料,1台生产热煤气,供气量4500m3/h,供水玻璃分厂作窑炉燃料。另外1台煤气发生炉为备用炉,利用隔离水封和双竖管的切换,可分别生产冷、热煤气。由于使用冷煤气的喷雾干燥炉系进口设备,对煤气压力有着十分严格的工艺要求,使得压力控制在煤气安全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厂根据生产中发现的问题,自行设计与安装了一些安全装置,现介绍2例。一、低压煤气总管安装自动蝶阀、防止煤气倒流由于罗茨压缩机出口压力为35kPa,流量为6500m3/h,若突遇停电或罗茨压缩机、空气鼓风机故障,而使罗茨压缩机跳车时,操作人员将来不及关闭罗茨压缩机出口阀(Dg500),导致大量高压煤气倒入低压系统,冲破除焦器、钟罩阀水封,造成煤气外泄,产生安全隐患。更为严重的是倒入空气管道,将引发爆炸事故。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罗茨压缩机进口的低压总管上加装了一套自动控制的气动蝶阀,该阀由仪表盘上的调节器控制,可自动或手控制。控制原理:当罗茨压缩机因停电跳停时,蝶阀迅速自动关闭;当未停电而因罗茨压缩机自身故障跳车时,可在调节器上执行手动控制,亦可迅速关闭蝶阀,从而达到阻止煤气倒流的目的。二、高压煤气管道的自动放散阀煤气用户喷雾干燥炉是进口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不仅能自动调节负荷,而且安全联锁装置也十分灵敏。当出现煤气泄漏、煤气压力低,喷头堵塞等故障时,它会自动切断煤气输送。可是我厂配套的煤气系统自动化程度跟不上,靠人工调节很难胜任,因而当用户突然切断煤气时,经常出现罗茨压缩机憋压,设备容易损坏,生产安全受到威胁。针对这一棘手的情况,分厂决定在高压管路始端和未端分别加装了一套Dgl50和Dg100的气动薄膜调节阀,用于超压放散。调节阀安装在煤气管上的电节点压力表控制,始端放散压力设定为36kPa,末端放散压力为32kPa,工作压力35kPa。生产中若用户负荷降低,则高压管路压力超过36kPa,气动调节阀放散,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操作人员调整压力。如果喷雾干燥炉发热故障,突然切断煤气,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级英语口语面试突破常见问题与答案
- 2025年人事经理揭秘招聘面试内幕销售岗位预测题
- 2025年城市管道天然气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地面瞄准设备、定位定向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抢险救援现场安全员培训课件
- 2025年秋学期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小学教师专业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合作协议书
- 批注式阅读课件
- 扫大街的父亲课件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2第二讲 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 仓库发错货的解决方案
- 金属冶炼安全事故案例与分析
- 动物诊疗机构报告登记表
- 南京市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及答案
- 输液泵、微量泵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 2023年产科手术分级及安全核查培训考试试题
- 数字孪生及车间实践第三篇数字孪生车间
- 时间像小马车课件
-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件
- GB/T 43211-2023软木粒机械筛分测定粒度的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