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钻的数学建模及钻削过程有限元分析.pdf_第1页
麻花钻的数学建模及钻削过程有限元分析.pdf_第2页
麻花钻的数学建模及钻削过程有限元分析.pdf_第3页
麻花钻的数学建模及钻削过程有限元分析.pdf_第4页
麻花钻的数学建模及钻削过程有限元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对刀具磨损状态进行了定性研究 但尚未 对刀具状态进行识别 采用模式识别技术 包括人 工神经网络 聚类方法 支持向量机等 对刀具状态 进行识别是实现工程应用的研究方向 同时 还需 要研究在不同切削条件下和不同刀具磨损状态时工 件表面纹理所具有的特征 并建立典型工况下的工 件表面纹理数据系统 参考文献 1 熊四昌 计时鸣 樊 炜 程耀东 张立彬 基于马尔可 夫随机场工件表面纹理模型的刀具状态监测 中国机械 工程 2004 15 8 678 680 2 A Kassim Zhu Mian M A Mannan Connectivity oriented fast Hough transformfor tool wear Pattern Recognition 37 2004 1925 1933 3 M Sortino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al filteringfor optical detection of tool wea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 ools 与图15 和图16相比 随着麻花钻直径的增加 扭矩增加 轴 向力明显增加 不难看出 随着麻花钻直径的增加 扭矩和轴向 力均增加 随着进给量的减小 扭矩和轴向力均减 小 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相比 轴向力的误差在 5 15 扭矩的误差在20 40 误差主要有 两方面原因 一是因为仿真结果是基于数学理论模 型和有限元算法的 其准确性直接影响仿真结果 二 是仿真的边界条件与实际钻削的加工条件不可能完 全一致 扭矩误差偏大主要是因为钻削仿真过程中 主切削刃还没有完全进入工件 因此扭矩比经验值 偏小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 有限元方法可以用来 预测钻削用量对钻削力的影响 图10 钻削过程的切削变形 图11 扭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12 轴向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13 扭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14 轴向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15 扭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65工 具 技 术 图16 轴向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17 扭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18 轴向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4 2 钻削温度的分析 对钻削温度也进行了仿真 见图19 图22 温 度都是在16步下获得的 图19的最高温度是 114 图20的最高温度是177 图21的最高温度 是102 图22的最高温度是125 不难看出 随着麻花钻直径的增加 温度升高 随着进给量的减小 温度降低 5 结语 1 通过对截面模型和麻花钻锥面磨法数学模 型的研究 可用UG建立麻花钻的精确数学模型 2 通过Deform3D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钻削力 和钻削温度仿真 结果表明 随着麻花钻直径的增 加 轴向力 扭矩和温度增加 随着进给量的减小 扭 矩 轴向力和温度降低 图19 类型1的温度变化图20 类型2的温度变化 图21 类型3的温度变化图22 类型4的温度变化 参考文献 1 Galloway D F Some experiments on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2 tors on drill performance T rans ASME 1957 79 191 231 2 Tsai W D Wu S M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drill point de2 sign and grinding ASMEJ Eng Ind 1979 101 333 340 3 Anish Paul S G Kapoor etc A chisel edge model for arbitrary drill point geometry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2 neering 2005 127 23 32 4 康德纯 EJ A A rmarego 麻花钻直线刃圆锥面刃磨法的 数学建模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98 38 3 290 295 5 K lamecki B Incipient chip formation in metal cutting a three dimensional element analysis Urbana2Champaign Uni2 versity of Illinois 1973 6 Marusich T Ortiz M Finite element study of chip formation in high2speed machi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1995 38 3675 3694 7 Halil Bil S Engin K1l1c etc A comparison of orthogonal cut2 ting data from experiments with three different finite element mod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