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刊胶订的工艺技术操作.docx_第1页
书刊胶订的工艺技术操作.docx_第2页
书刊胶订的工艺技术操作.docx_第3页
书刊胶订的工艺技术操作.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刊胶订的工艺技术操作【内容提要】书刊胶订的工艺流程为进书芯-铣背-拉槽-上侧胶-上背胶-给封面-封面压痕-封面与书芯合成-书背压紧成形-成品输出。由于胶订的产品质量稳定,差错率低,生产周期短,劳动强度轻,胶订的方法是装订工艺的发展方向。书刊胶订的工艺技术操作,指的是不用铁丝,不用绳线,而是采用热熔胶来粘合书贴成书的装订方法。书刊胶订的工艺流程为进书芯-铣背-拉槽-上侧胶-上背胶-给封面-封面压痕-封面与书芯合成-书背压紧成形-成品输出。由于胶订的产品质量稳定,差错率低,生产周期短,劳动强度轻,胶订的方法是装订工艺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厂工作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如能在以下方面加以重视,效果会很好。胶订包本机的操作掌握胶订包本机由机架、导轨、夹书器、进本单元、铣背机构、吸纸屑机构、侧胶器、底胶器、给封面机构、包本机构、收书车、电气控制等部件组成。其中铣背机构、吸纸屑机枸、收书车是由单独电机分别驱动,其余各部分的工作动力都由主电机提供。主电机的动力经皮带传给减速箱,减速后分别由书夹机构传动链、上胶机构传动链、包本机构传动链、给封面机构传动链、封面机构传动链输出。书夹运动是胶订包本机的主要运动,书夹安置在固定於机架上的导轨中,由固定於链条上的驱动销驱动,每个书夹绕导轨运行一周,均可完成一次工作回圈。书夹处在开始进书本处(能短暂停留),在曲线板的作用下,此时书夹是张开的,将书芯放入书夹内,书夹带着书芯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书夹自动将书芯夹紧;同时由台板旁的电眼检测发出书夹有书芯的信号,指令电磁阀送气;当书夹通过铣背箱上方时,由高速旋转的铣刀完成书芯的铣背和开沟槽工序;书芯继续向前运行,由上侧胶机构上侧胶,由旋转的背胶轮上背胶;同时,给封面机构已给出一张封面并压好痕线,封面输送带将封面送到包本台上;当书夹到达包本台上方时,书夹短暂停留并定位,此时封面已在包本台上由侧规和前规定好位;包本机构中的双面凸轮通过托本摆杆将包本台顶起,使封面粘贴在涂有胶液的书芯背部(即托本合成),然后拉紧摆杆将包本台前后夹板夹紧(即包本成形);双面槽凸轮继续转动,拉紧摆杆使前后夹板松开,紧接着托本摆杆使包本台下落到原位;包本完成之后,书夹重新向前运行,在曲线板的作用下,书夹张开,包好的书靠自重滑下,落在收书车上,收书小车缓缓移动的皮带,带着包好的书通过风冷风扇下方,使书背上的胶液快速冷却固化,最后将书送到收书斗内。处於张开状态的书夹继续运行,重新回到起始的进书本处,短暂停留,可进行第二次进书本,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包本工作回圈。胶订包本机上一般是由数个书夹来依次做这样的回圈运动,进行书刊胶订的包本作业。正确选用热熔胶胶订的主要材料EVA热熔胶是一种不需溶剂,不含水份的固体可熔性聚合物。热熔胶在常温下为固体,加热熔化到一定程度变为流动而且有一定粘度的液体。它主要由EVA树脂、增粘的聚合松香、萜烯树脂、调节粘度的微晶石腊、抗氧化的二叔丁基对甲苯酚类物质所组成。市场出售的热熔胶型号很多,性能也不尽相同。热熔胶在使用时按胶订包本机的不同,有低速胶、中速胶、高速胶三种。低速胶订2000本/小时左右,中速胶订2000-4000本/小时左右,高速胶订4000本以上/小时左右。低速机用热熔胶的开放时间为15-20秒,中速机用热熔胶的开放时间为5-10秒,高速机用热熔胶的开放时间为2-7秒,热熔胶的固化时间为3-5分钟。热熔胶开放时间和固化时间与胶订的速度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应根据热熔胶的型号,性能的不同,合理选用。在选用时还应注意胶订产品用纸的不同,热熔胶也有铜版纸用胶和一般纸张用胶的不同之分,因此要选择相适应的热熔胶,不同的纸张它的表面光洁度是不同的,对胶的渗透性、侵润性、导热性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胶订书贴的拼版、拉口、贴码标记胶订的书贴在上机印刷之前的拼大版与铁丝平订、骑马订、锁线订的上机印刷的拼大版有些不同,胶订装订书贴的拼大版应在订口处放宽2-3mm,这是供胶订铣背耗用的,因为配好的书芯上胶前订口部位要被铣削平齐,并使书贴最里一页也铣成单页,才能保证胶液的渗透。书封为勒口的产品,在胶订之前应将书本的外切口在机刀上拉口,拉口时应将外切口尺寸放宽2-3mm,这样产品在铣背胶订成书后才能和成品标准吻合。书贴上贴码标记的按放,在装订生产中起到错贴和掉贴的质量控制。胶订订书的贴码标记除在书贴的书背处做好标记外,还应在书贴天头部位做好相应的标记,配好的书贴经铣背后,书背上的标记全部被铣掉,如在书贴天头部位也加放了标记,在上三面机刀裁切之前就能使包好封面的书本进一步得到检查。胶订订书书芯配贴后的整理书芯在配贴后进入胶订前的处理是胶订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工序。配好的书贴外形平整度、松紧度的好坏,直接影响胶订生产线能否正常运转,而且对成书的质量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书贴如果未闯齐、捆扎不平、不压实,就转入铣背、拉槽、那么这种质量缺馅的半成品在胶订机中被书夹夹紧后必然是书背不平,铣刀铣不到位,书背拉槽深度也不够好,胶订后就会产生脱页、散页、空背、皱背等诸多质量的问题,因此书贴的整理工作十分重要。书芯配贴后的整理就是将配好的书贴抖松、闯齐、进行捆扎,将一定数量的书贴放在捆扎机上,每捆书贴的两端用硬质木板作为垫板,垫板规格尺寸应与书贴规格尺寸相符合,开动捆扎机,将疏松的书贴本进行压实后,再用绳带捆扎,为使压实后的背脊僵硬整实,在压实捆扎后再用聚乙烯醇胶液在捆扎的书背上薄薄涂刷一遍,待刷上的聚乙烯醇胶液干燥后,将捆扎绳松开,尔后将每本书疏理分开,再转入胶订。书芯配贴后的铣背、拉槽铣背、拉槽是胶订的关键工序,铣背是将配好的书贴的书芯沿订口部分全部铣切成平齐的单页,书背不能铣成斜面。拉槽是将铣切好的书芯背,用专用小尖刀具按一定距离和深度拉成起伏不平的凹槽,以增加热熔胶对书芯的渗透性和接触面积,使书页之间紧密地粘合。铣背要根据用纸的厚度,书贴折叠的层数确定铣切的深度,以52-60克纸张为例,一般铣切的深度是三折贴书芯铣切深度为1.5-2mm,四折贴书芯的铣切深度为2-3mm。拉槽深度则一般控制在0.8-1.5mm之间,若纸张厚,纤维性差,则可拉得深一些,反之可拉得浅一些,最深不得超过1.5mm,最浅不得少于0.8mm。拉槽的形状为型,角度约为60度,拉槽两个相邻之间的距离一般为3-5mm,也可根据纸张情况适当调整凹槽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64开本书芯可拉4-6槽,32开本书芯可拉6-9槽,16开本书芯可拉8-10槽,8开本书芯可拉10-12槽。书芯配贴后的铣背、拉槽一定要到位,如果铣背和拉槽的深度达不到要求,会影响到胶液的渗透,从而造成书芯脱页、散页的质量缺陷。在捡查铣背、拉槽深度是否合适的同时。也要认真检查进入胶订前的配页、捆扎、压实等工序的半成品加工质量情况,同时也要检查上胶的情况。热熔胶的预热热熔胶在使用前应预热,预热时将固体的热熔胶倒入预热胶锅内,用160-200度左右的温度加热,预热1-2小时左右,待达到加热温度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后,再将预热好的热熔胶放到胶订包本机上具有160-180度温度的胶槽内,放可开机使用。热熔胶的加热温度与胶的流动性、粘结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热熔胶在加热时,温度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和过低,温度范围应严格控制在生产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内,一般热熔胶的加热温度和上胶温度要控制在170-180度范围内。温度过高,流动性虽然很好,对书页的渗透性也强,但粘结强度却会下降;温度过低,粘结强度上升,但胶的流动性下降,会使书页之间不能牢固的粘合,发生脱胶、散页质量问题。热熔胶温度如果超过200度,会引起热熔胶的炭化、列解,熔化过的热熔胶不宜久放,尽量避免反复熔化凝固使用。书芯背脊和背脊两侧的上胶胶订上胶的部位是书芯背脊和背脊的两侧边,书芯经铣背和拉槽后,热熔胶才能将书页与书页之间,书芯与封面之间粘合在一起成为一本书。胶有背胶和侧胶之区别。它们的流动性、开放时间、固化时间都不相同,背胶温度应控制在170-180度,背胶上胶厚度一般控制在0.6-2mm之间,胶层要均匀。背胶上得薄,影响粘结强度,背胶上得厚,增加成本。背胶的长度应略短于封面尺寸1-2mm,过长会造成余胶粘积机械传动部件,使之发生故障。过短会造成书背、脚发空,影响质量。书芯与封面之间上侧胶时,侧胶选用必须是流动性好,开放时间和固化时间长,粘结强度高的热熔胶,侧胶温度控制在160-180度左右,上侧胶的宽度一般为4-6mm左右,侧胶上得越薄越好,而且要求粘结牢固,才能保证书本质量和裁切的要求,切忌用背胶作侧胶用,否则会使书封封面上起杠线,影响产品的质量。胶订订书常见故障成因及排除(一)书芯铣背后不良(1)书芯捆扎不平整,将书芯捆扎平整、压实。(2)书芯铣背时铣背量过少,降低托书板使铣切深度为2-3mm。(3)铣背刀与铣背固定板间隙过大或固定板上导向块磨损,调整铣刀与固定板的间隙,间隙越小越好,修理和更换导向块。(4)铣刀损坏或不锋利,更换铣刀。(5)拉槽小尖刀过高或过低、角度不正确、小尖刀钝,正确调整小尖刀角度,修磨或更换小尖刀。(二)书背上胶不均匀(1)底胶轮、匀胶轮过高或过低,正确调整胶轮高度。(2)匀胶辊出现跳动、轴承套磨损,更换轴承套。(三)侧胶上胶不良(1)侧胶过多,调整上胶滚子两刮胶板的间隙为0.5-0.8mm之间。(2)侧胶过高,调整侧胶高度,使上胶辊子底平面与书背平行。(3)上胶滚子不转或上胶滚子轴向间隙过小,检查滚子有无堵塞或调整滚子间隙为0.5-0.8mm之间。(4)弹簧压力、拉簧拉力过小,调整弹簧压力或拉簧拉力。(四)上封不良(1)封面压线错位,调整堆纸台两侧规使书封摆正,压线正确。(2)封面歪斜,调整吸嘴吸气、断气时间,或调整两点纸轮、压线轮及传纸轮的压力一致。(3)封面走双张,按封面厚薄适当调整吹气、吸气大小。(4)封面压破,压线压力过大适当调整两压线轮的压力,或是压线刀与压线槽位置不正确,将压线刀与压线刀槽调整到正确位置。(五)包本不良(1)书本一端平直、一端圆狐,包本两端压力不相等,调整包本台使两端压力相等,或锁线胶装,检查书芯是否放平及进本台板两端是否与导轨平行。(2)书本一边平直、一边圆弧,封面背脊压线过宽或过窄,或是包本台夹板一边紧一边松,校准夹板的位置。(3)胶水渗透到书芯内,是书芯松散或没捆紧,或是背胶过厚、背胶轮过高,包本压力过大应调整好背胶及包本的压力,或是小尖刀拉槽过深,适当调整拉槽尖刀的高度为0.8-1.5mm之间。(4)书背起皱,书芯松散或包本台夹得过紧、包本托板压力过大、或书芯有渗胶,要认真检查排除问题。(六)书本脱胶、散页(1)书芯铣背深度不够,书页没有完全铣成单页,引起书本脱胶、散页,应增加铣背深度。(2)拉槽距离不当,拉槽深度不够引起书本脱胶、散页,应调整拉槽刀间的距离及深度。(3)热熔胶温度过低、胶液流动性和渗透性差引起书本脱胶、散页,应将热熔胶升温至170-180度左右。(4)书背热熔胶上胶过薄引起书本脱胶、散页,应控制背胶的厚度,一般控制在0.6-2mm之间。(5)热熔胶型号使用不当引起书本脱胶、散页,应选择与机型、季节相匹配的热熔胶。(七)书背不方正(1)使用不锋利的铣背刀铣背引起书背不方正,应更换锋利的铣背刀。(2)背胶上胶不均匀引起书背不方正,应调整上胶机构,使背胶上胶均匀。(3)托实定型机构不当引起书背不方正,应调整托实定型机构。(4)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