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兰花同行.doc_第1页
与兰花同行.doc_第2页
与兰花同行.doc_第3页
与兰花同行.doc_第4页
与兰花同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兰花同行“立足兰文化,弘扬花精神”综合实践报告一活动背景人类应该有一个山清水秀,绿草如茵的美好生活环境。我们的家乡绍兴漓渚是“兰花之乡”,北亚热带的温暖湿润气候,为兰花的生长繁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漓渚历史上盛产兰花,早有“勾践植兰于兰渚山下”。兰花遍及兰渚的崇山峻岭之中,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铸就兰香四溢,兰蕙飘香。棠一、棠二村,许多人家以兰花为主业,户均种兰超千盆,漫步在清新雅致的兰苑,幽香飘逸,令人心旷神怡。“兰文化”使兰花成了中华民族以及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和人们的重要精神寄托和人格、情操、信念、道德风尚的象征;从而也使兰花具有了价值,兰花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种植兰花是一种精神享受。 综合实践活动应指导学生围绕人与自然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关爱自然,从中获得丰富的体验。我校充分利用绍兴市花兰花这一资源的优势,让学生从眼前的绿色中寻找切点,积累种植兰花的知识,体验培养兰花的美感,得到劳动习惯的培养,从小树立绿色家园,绿色人生的理念,自觉保护环境和资源,并能学习兰花品格的高尚和坚定,加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而且我校地处绍兴花木之乡,经营花木家庭多,学生接触花木机会较多,对自然生态和植物的认识、了解有一定的优势。“兰花种植”是在环境中简便易行且又充满生活情趣的一项活动,而且也能成为家乡对外沟通的“绿名片”!因此,选择“兰文化”作为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突破口,开展“知兰、种兰、护兰、赏兰、夸兰、爱兰”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将兰花的各种知识贯穿到活动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精神品格和环境意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1)了解兰花的品种、数量,并能说出兰花的生长特点等,学习栽种兰花的知识方法。(2)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调查访问法,实地考察法,资料收集法等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搜集、调查、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综合能力。(2)通过参观采访,感受科学技术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勤奋学习。(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和热爱劳动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爱绿护绿的理念。(2)学习兰花的高尚品格,坚定素洁,幽香清逸,品位高雅。加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三活动年级 六年级四活动时间 2013年11月五活动过程活动准备阶段(一)资料收集与方案构思 动员全体队员收集兰花种植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制定活动计划、撰写活动方案,准备兰花种植科教视频。(二)素材准备与场所选择 师生共同收集本地区常见兰花幼苗、配制花卉栽培用土壌,学生人手准备一个花盆(或简易花盆);在校内农科院选择一处适合学生开展兰花栽培实践活动的地方,并了解此处日照的相关信息。(三)师资配备与技术保障 教师组织学生分工进行兰花种植的日常管理,邀请兰花种植技术人员前来讲座,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兰花生长情况,如何撰写观察日记,并聘请本校园艺师任花卉栽培技术顾问,参与花卉种植现场指导。(四)家校合作与兴趣培养 给每位家长送去一封信,做好宣传鼓动工作,征求并收集家长对此项活动的意见和看法,取得家长的理解和大力支持配合。同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就算成功了一半。为此,教师应提早安排观看了兰花种植科教录像,并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兰花村等地观赏兰花盆景、听取教师讲解,培养种植兴趣。活动实施阶段(一)第一步:知兰,感受兰花之美 1情境创设:播放绍兴优美的风景与兰花特写的视频,并配以轻音乐。2配乐描述:一座城市名字好美好亮,有一条江在她身边静静流淌。告天台上,把历史细细端详,八卦村里,让古训世代颂扬;介子园的回廊,还在演绎不朽文章,黄大仙的神奇,已走向那四海五洋。兰溪是“中国兰花之乡”,那一条兰江两岸兰花年年开放,兰花以特有的四清而给人以高洁、幽雅的优美形象,被喻为“花中君子”。它幽香清远,一枝在室,满屋飘香。古人赞曰:“兰之香,盖一国”,故有“国香”的别称。兰的叶终年常绿,它多而不乱,仰俯自如,姿态端秀、别具神韵。它的花素而不艳,亭亭玉立。几片绿叶,像展开的翅膀,一朵白花,如玲珑的微笑。高洁,典雅,端庄,一盆兰花,一个世界。 3揭示课题: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我与兰花同行。老师已将有关兰花的内容组合成了五道难关,这五关分别是:兰之知识窗,兰之培植园,兰之护绿苑,兰之赏心馆,兰之心意卡。五关表现优秀者分别评以“兰花小博士”、“兰花培植户”、“兰花小卫士”、“兰花赏心者”、“出色心意奖”。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4兰之知识窗:打开课件,漂亮的主页面上写着“兰花世界”,穿插兰花的清新图片,配以淙淙流水般的古筝曲。看“兰香兰艺”和“兰花知识”两个栏目,这样你才能顺利闯过第一关。进入“知识窗”,回答关于兰花知识的题目,看谁答得快?()兰花是( )性草本,叶常绿,根具( ),花富( ),果为( ),俗称“兰荪”。兰花除供观赏外,据记载它的( )、( )、( )( )、( )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根可治( )、肺脓伤、外伤接骨等;叶可治( );花可治劳伤( );果能止呕呷。()兰花的品种很多,近我国传统习惯分为两大类:即一杆一花的称(),一杆多花的叫()。()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以特有的()清、()清、()清、()清而给人以高洁、幽雅的优美形象,被喻为()。兰溪市在1999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宣传命名()。兰花村地处(),包括兰荫山在内拥有占地()余亩,于2000年10月开园。兰花村集()、( )、交易市场和( )四大功能为一体,以( )的形式建设发展兰园。(题目有关兰花的历史、种类、功用、与兰溪的渊源等)5. 总结反馈:通过刚才的答题,说说你对兰花还有哪些了解? 6.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兰花的知识。7.评出“兰花小博士”,颁发奖牌。(二)第二步:种兰,体验劳动乐趣1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古人云“阳台莳兰数十丛,朝顾暮看日相逢。道出不怕君笑我,糟糠说我已发疯。”可见养兰深入人心,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亲自实践,你心中最想说什么?交流你们种植兰花的心得体会或观察日记。根据讨论确定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组。(1)你知道兰花的种类、数量,主要品种的名称、特点,如何栽培管理。(2)养兰花有什么好处、作用。兰花有什么观赏价值。养花与人类有什么关系。(3)兰花的栽培及相关症状的解决。2交流反馈:请每组派一位代表上来总结小组的相关资料及做法。对好的建议或观点我们将颁“兰之培植员”的光荣勋章。(1)根据兰花开花季节的不同,兰花的种类一般可分为:.春季开花类,又称为春兰。主要品种有:宋梅、西神梅、龙字、翠一品、汪字、翠盖荷、迎春蝶、笑蝶、文团素、月佩素绿等。 夏季开花类,又称为夏兰。主要品种有:蕙兰、台兰等。秋季开花类,又称为建兰。主要品种有:建兰、漳兰、魫兰等。 冬季开花类。主要品种有墨兰、寒兰等。兰文化也在兰花的交流中融入到了兰溪。目前,兰溪已培育了“雪洞荷”、“燕窝索”、“唐三彩”、“绮霞兰”等本地奇异品种。还从外地用高价买回了“元吉梅”,使离家半个多世纪的花游子重回故里,散发异香。(2)盆土要求:以含大量腐质、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偏酸性土壤为佳。放置场所:兰花在春、夏、秋可在室外及阳台莳养,要求选择通风良好、空气湿润、又无环境污染处。适当遮荫:兰花多属于半荫性植物,多数种类怕阳光直晒,需适当遮荫。 “荫多叶好,阳多花好”。合理施肥:兰花本吃“素”,施肥要看所选盆土及生长情况而定。凡是生长茂盛无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长差的则不宜施肥或少量施肥。适当浇水:兰花浇水以雨水和泉水为好,自来水或淘米水需隔夜使用。傍晚喷雾:兰花原生长在空气湿润的环境,所以干旱季节里,除蔽荫外,还必须傍晚喷雾,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 修剪摘花:在兰花培养中要经常剪去枯黄断叶和病叶。以利通风。 防病治虫:盆土一般要进行杀菌处理,以防病害发生。 (不过不同的兰花养殖方法不同)3对兰花出现的相关症状找找病因。当当“兰花小医生”4演示法:把自己知道的养兰方法演示给同学们看。5.对出色完成介绍的同学颁发“兰之培植员”的光荣勋章。(三)第三步:护兰,争当绿色卫士1请出课前四个自由组合的绿色行动小组。(1)信息组 (2)采访组 (3)摄影组(4)问卷组2展示成果()信息组(组长汇报收集兰花有利于绿色地球的知识)师问成员在活动中的任务。其他组员评价:收集之星、表达之星总结:兰花的一抹绿色,为地球和人类带来了永远的生命与活力。(2)采访组 (组长汇报采访养兰人员的内容。)老师:采访时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其他组员评价:表达之星、创意之星、礼服之星总结:在采访养兰专业户中,很多学生碰到难题,他们曾为许多人的破坏绿色行动感到惋惜,同时又从这些专业户中学到敬业的精神,他们培育绿色的艰辛可见一斑。(3)摄影组(组长展示拍摄到的兰花照片。)师: 从正面和反面比较,看到这一切你们有什么感想?总结:从植物减少,生物破坏和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兰花图相互对照,你会发现,绿色,成了我们地球的主色调,呼吁绿色地球,刻不容缓!(4)问卷组(组长出示问卷内容。)师: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你们发现了什么?总结:在调查中,很多人已经意识到绿色植物的重要,从养一株兰花起,可是知行不一,看来还应该倡议身边的人从一点一滴做起:种兰,护兰,爱兰3. 对刚才四组中表现突出的颁奖“兰之护绿员”。(四)第四步:赏兰,感悟兰花神韵1.请同学说说兰花的精神品格。2总结兰花的品质:高尚品格,坚定素洁,幽香清逸,品位高雅等。3. 结合兰溪历代具有兰花品质的人进行交流。表达出色者将得到“兰之赏心者”奖牌。4.学生各抒己见。并抒发自己的感受。(见附表:黄大仙、李渔、曹聚仁)5.小组讨论具有兰花精神的英雄人物及自己的切身体会。同桌间互评。6. 总结兰溪名人的精神,如兰花般幽香淡雅,散发着迷人的光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同学们一定会为我们的家乡添砖加瓦,让家乡更加富饶!7.评出“兰之赏心奖”,读兰如读心,做一名坚强高雅,内外兼备的新四好少年吧!(五)第五步:夸兰,展示兰花风采1.成果展示(1)编制你了解的兰花资料卡。(2)写一篇养兰的活动体会文章。(3)编制兰花小报。(4)剪贴、绘制一幅兰花画。(5)制作兰花的电子介绍幻灯照片。2交流汇报(1)分组人人介绍自己调查、采访及收集到的信息。(2)交流活动感受收获。(3)欣赏自己栽种的兰花。(4)朗读或背诵古代诗人赞兰花的诗文。(5)展示作品。3. 兰之心意卡(1)兰,不仅以它美丽动人的身姿赢得大家的喜爱,更以它坚定高雅的品格博得历代文人墨客的称颂。历代留下了许多咏兰诗,一起诵读。(2)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第五关:兰之心意卡,请在网上搜集有关兰的图片,配以喜爱的咏兰诗,然后写上对朋友的祝福,将自己的心意传达给朋友。可在画图工具中完成。(3)交流:哪些同学收到了心意卡?谁送给你的?你心情怎样?在收到朋友祝福的同时,不要忘了也多关心你的朋友,这样你们的友谊才会越来越深。(六)第六步:爱兰,铭记兰花精神1.是啊,兰花,不仅给了我们美的享受,还给了我们美的启迪。走进兰的世界,我们真是受益匪浅啊!那就让我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吧。2师引导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同学们,兰花是我们兰溪的市花,是我们城市宣传的“绿名片”,让我们弘扬兰文化和兰精神,祝福我们的家乡如兰花般坚强深远,繁荣昌盛!活动后期实践活动自开展“立足兰文化,弘扬花精神”活动以来,一切能按原计划进行,同学们很喜欢这个专题的综合实践。由学生、家长、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整体表现,再结合各项标准进行评价。综合评价标准如下:(一)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能认真参加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2能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主动提出活动设想、建议。3在活动中不怕困难和辛苦。(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能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2能在活动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学生参与活动的前后相比较,其各方面有很大进步。(三)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交往和表达能力有很大进步,与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2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实地观察、记录、观察、调查、访问等能力有很大进步。3培育兰花的技术提高了,爱绿护绿、绿色环保的态度有很大进步。案例研究我与兰花同行这一活动案例从课题的选定到活动的开展,每一阶段都紧密围绕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把握住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质,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走进自然、亲近兰花,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同时,结合兰溪的本土文化生根发芽,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一“我了解,我选择”首先,老师在课程的选择上突出了结合地方特色,兰溪市花兰花开展活动的宗旨。学生的研究课题来自于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兰溪文化,他们每天都生活在故乡的世界里,呼吸着兰花的香气,感受着兰花的美丽。联系生活,回归自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能够接受,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我喜欢,我实践”其次,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重在综合性,贵在实践性。课程最核心的目标就是通过社会与教学多方面实践,推进学生与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我在这次课中就组织学生种兰花,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兰文化、弘扬花精神,从花的外观渗透到花的内涵,可谓内外兼备,从内涵延伸到自己今后学习的努力方向。但如果仅仅是种花,那就是劳动课,而不是综合实践课。因此老师在活动前,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调查资料,学生通过书籍、网络、访问、参观兰花村等形式了解了兰花的培育方法及日常养护,并在课上进行了交流,使其行动有理论指导。而且学生不但进行了语言交流,还运用了演示的方法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展示给大家,效果很好,培养了其综合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及认知能力。三“我积极,我表现”再次,在学生积极的表现后,老师通过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如在每组汇报结束后,不但运用语言评价,还奖励他们各种奖章;在谈感想时,把一些格言书签发给学生作为奖励,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倍受鼓舞,善于表现。另外,老师不但注重自己的评价,还让学生之间进行多样的评价,如哪些地方你可以学习,哪些不明白的还需要请教,补充发言,说说想法等。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对自己及他人的表现都有很中肯的评价,培养了学生欣赏他人,增强了自信,为其今后的探究性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不管学生的表现是好是坏,只要孩子用心去实践就应该鼓励表扬。四“我学习,我展示”然后,较成功的一点是活动生成性。学生在这次活动中,掌握了兰花的种植方法,但如何种好花,如何使种子生根发芽,如何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学生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如有的学生想用照片形式展示、有的用文字的形式描述、有的用笔画下来等等。还有的学生提出,要考察家中的阳台、卧室、书房的特点,用花来装扮它们。我觉得这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体现,他们要不仅在活动中学习知识,还要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而在这段过程中,也培养其爱心、耐心、自信心。在夸兰的环节中,学生运用书画、手抄报、文章、幻灯片等多种形式宣传兰花的优点,展示自己的亮点,一举两得!五“我成功,我快乐”通过本次活动,学生普遍反映他们对兰花的各种文化都有了一次更深更具体的了解。他们明白了有关兰花的历史和培育,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兰花文化的博大,兰溪历史的悠久,兰花精神的真谛,从小到大所知道有关兰花的知识,到今天,他们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我觉得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的种种所做所思,都是他们的收获。他们纷纷表示渴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种形式的活动,他们说通过本次活动,知道了本土文化的重要性,知道了劳动成果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后会更加完善真没想到,这次活动能给孩子们带来这么大的感触,我真是由衷的感到高兴,这说明本次实践活动是比较成功的,前前后后的辛劳是有价值的。六“我指导,我进步” 在这个“知兰、种兰、护兰、赏兰、夸兰、爱兰”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很重要。这个活动过程完整,一步一步逐层深入,抽丝剥笋般让兰花的品质呈现在孩子的眼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要重视指导,要切实帮助学生克服各个阶段的困难,稳定孩子的兴趣,因为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会碰到很多困难,这时老师绝对不能听之任之,这样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还会使活动停滞不前,甚至无疾而终,这时老师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和鼓励。我所收获的经验我会用于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将认真思考,并想办法解决。附件(一)兰溪历代名人介绍:1张志和 唐代诗人。张志和博学多才,歌、词、诗、画俱佳。酒酣耳热,或击鼓吹笛,或吟诗作画顷 刻即成。尝于颜真卿席间与众客唱和渔夫词,张志和首唱:“西塞山前白鸯飞,桃花 流水阙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颜真卿、陆羽、徐士衡、李成矩等共和二十五首。志和复剪素写景,须臾五本。随句赋象、人物、舟船、鸟兽,烟波 凤月,皆依文章,曲尽其妙。真唐李德裕评张志和:“隐而有名,显而无事,不穷不达,严光之比。”可谓恰到其分!2李渔 自幼聪颖,少壮擅古文词,在此前后,曾参加过几次科举考试。但都未能中举。41岁后,离家乡去杭州。后移家金陵,并游历四方。李渔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家设戏班。常往各地达官贵人门下演出。主张剧本情节应合乎社会实际,人物要真实,要尽采街巷之语入戏。李渔善于写通俗文学,所著戏曲小说特多。戏曲有笠翁十种贡等十九种,小说有无声戏、十二楼等。诗文词杂著有一家言全集,其中闲情偶寄一编,尤为士林传诵,李渔在金陵期间,他的别业称芥子园,同时开有芥子园书肆,芥子园所印的书画都很精致,著名的芥子园画谱就是由这个书肆印制的。3曹聚仁 墩头镇人。1922年去上海任真如女子中学教员。得邵力子推荐,为国民日报副刊觉悟撰文,乃崭露头角,先后受聘执教于暨南、光华、大夏、同济等大学。教授国文、史学、新闻学。与鲁迅交往颇深,鲁迅经常为聚仁所办涛声、太白、芒种等杂志写稿,称赞涛声有“赤膊打仗,拼死拼活”的精神,并直率表示“我是爱看涛声的”。1934年,聚仁与陈望道、叶圣陶等倡导开展“大众语运动 ”。抗日战争开始,奔走大江南北,报道抗战实况,为名记者。1940年应蒋经国之邀,去赣州主办正气日报。1950年去香港、澳门编报撰稿,从事文化工作,介绍祖国统一大业。生平著作甚多,有鲁迅评传、万里行记、文坛五十年、蒋畈六十年等达70余种。(二)学生活动后的体会:1.调查兰花的种类,数量,查询资料,了解各种兰花的习性,做好记录。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自己知识的贫乏。原本以为自己什么都懂,这才发现对那些植物的种类、习性一无所知。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兰花的特点,增长了不少见识。 2这次活动使我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为了种好兰花,不知洒了多少汗水,但当我们看着那茁壮成长的小兰花时,我们真正体会了劳动的乐趣。3在兰花的成果展示过程中,我们不仅认识一些兰花的生活习性、别名,还了解到了一些名贵品种。同时我们还掌握了如何在网上搜索、如何使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使我们的计算机水平更进了一步,也增强了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