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类原料制浆的方法问题.ppt_第1页
草类原料制浆的方法问题.ppt_第2页
草类原料制浆的方法问题.ppt_第3页
草类原料制浆的方法问题.ppt_第4页
草类原料制浆的方法问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草类原料制浆的科学理念与制浆方法 南京林业大学李忠正 一 中国的国情不可能不用草类纤维我国纸业可持续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其中困扰我们的主要瓶颈是 纤维资源贫乏和环境污染问题 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的 纤维资源短缺 已成为我国纸业可持续发展最大的课题 二 禾草类纤维制浆的环境问题 草浆污染治理瓶颈在黑液提取 草浆木浆 黑液提取率 80 9098 水耗m3 t60 120 80 20 废水处理后COD浓度mg l150 300 200 100 草浆提取困难的原因是 浆料本性 亲水性强 滤水性差 黑液本性 灰分 糖分含量高 粘度大 给蒸发 燃烧和苛化带来难度 黑液提取装备不适应 技术管理水平低 二 草类制浆的几个基本原则 1 备料的重要性 秸杆的节 鞘 叶 穗约占总重量的48 茎杆部占52 左右 草中的泥沙大部分夹杂在叶鞘中 全杆各部位的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差异很大 表1麦草全秆各部位的纤维形态 表2麦草各部位在蒸煮过程中的变化 草类原料不同细胞的脱木质素动力学 153 表4麦草纤维与薄壁细胞漂白性能比较 表5麦草浆的纤维组分及杂细组分比较 原则1 强化备料是草类制浆关键措施1 是降低黑液硅含量最经济有效的办法 有利于降低黑液粘度 2 有利于降低制浆化学药品消耗 烧碱 漂剂 3 有利于降低纸浆中杂细胞 细小纤维含量 提高浆料滤水性能 4 提高纸浆得率和浆漂白性能 强度 2 制浆工艺 将提高浆料的滤水性和降低黑液粘度列为制浆目标 原则2 草类制浆硬度不易太低 蒸煮与氧脱木素串联是制浆的最佳工艺路线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卡伯值 浆得率 碱脱木质素 氧脱木质素 原则3 置换蒸煮 产生低黏度黑液的制浆法 碱 图置换蒸煮原理流程图 置换蒸煮优点 1 采用冷喷放技术 高温黑液循环 回收热能 能耗低 2 蒸煮初始阶段草类纤维大量溶出的木质素及碳水化合物通过置换 排出锅外 减少后期蒸煮中碱耗 3 液比大 有利于碱液均匀浸透 蒸煮均匀性好 4 碱浓的分配均匀 并采用冷喷放 可减少了碳水化合物化合物的降解 提高纸浆得率和成浆强度 并减少喷放时对大气的污染 5 锅内高温洗涤 洗涤效率高 降低稀释因子 降低水耗 黑液浓度高 6 纸浆的硬度低 易漂白 漂白化学药品的消耗少 漂白废水的污染负荷低 图不同循环次数的一段黑液与传统黑液粘度比较 140 18g L 其最大优点是黑液粘度低 原则4 改进提取设备及流程 适应草浆特性 确保真空洗浆机在高真空条件下操作 加强操作管理 泉林纸业按上述原则进行实施效果 1 备料除尘率为30 左右 2 黑液提取率达到90 92 3 蒸煮碱耗降低由13 降至10 5 漂白浆得率提高5 4 黑液粘度下降50 黑液蒸发后浓度可达到63 65 5 漂白麦草浆列断长达到6200 6500km 6 用水量达到50 60M3 t 废水处理后排放COD浓度100 120mg l 三 制浆方法 浆种 草类化学浆 烧碱法 1 备料 除尘 杂 率达到25 30 干法 湿法 除硅效果 污染治理 观点不同干湿法结合以干法为主 2 蒸煮方法 间歇蒸煮 蒸球 常规 置换蒸煮 RDH 碱 氧蒸煮等 立锅 连续蒸煮 横管式 Pandia 适于半化学浆 草类制浆 立式连续蒸煮 Kamyr 主要用于木材制浆 近年技术进步很快 立式连蒸器自上世纪50年代 已有几代产品 由单体 双体 Continuouscooking MCC ModifiedCC EMCC ExtendedMCC ITC 等温蒸煮 LDC Low solidsCC Compactcooking紧凑蒸煮 金海为 型 赤天化为 型 紧凑蒸煮 单体产能 3500t d 蒸煮温度 N材为150 L材为140 汽耗为500kg t K值 N材为25 L材为15 连蒸的优越性 适于大规模生产线 10万吨 年以上 原料种类单一 占地面积小 吨浆产量设备投资额少 人工消耗少 劳动生产率高 能耗低 蒸汽消耗大约是间歇蒸煮的一半 用汽 电负荷均匀 减少热 电工程投资 浆质量均匀性好 草类纤维连续蒸煮的问题 横管式连蒸器于上世纪40年代用于生产 至今没有根本性的进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