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土家族婚俗现状研究.doc_第1页
重庆土家族婚俗现状研究.doc_第2页
重庆土家族婚俗现状研究.doc_第3页
重庆土家族婚俗现状研究.doc_第4页
重庆土家族婚俗现状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土家族婚俗现状研究2010年9月第29卷第5期重庆文理学院(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SocialSciencesEdition)Sep.2010VO1.29No.5重庆土家族婚俗现状研究魏良福,石光兵,马磊(重庆文理学院,重庆永川402160)【摘要】重庆土家族婚俗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活化石.文章通过田野调查与相关文献研究,探讨土家族婚俗特色及其文化价值,试图为土家族婚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一些理性的思考.【关键词】土家族;婚俗现状;价值;保护对策中图分类号:K8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004(2010)05000505土家族自称毕兹卡,至五代后开始形成一个单一民族(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在史书中有多处提到了士人说:荆湖南,北路溪洞头首士人.些是最初他族和王朝对土家族的他称,而不是土家族的自称,但证明了他族和王朝对土家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的承认.符合民族族称先于他称而后自称的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规律.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重庆土家族为1424352人,主要分布在黔江区和石柱,酉阳,秀山,彭水四个自治县,以及忠县,万州,云阳,奉节,巫山的个别土家族乡.重庆土家族一般居住在山高林深,水险道陡,沟壑纵横的偏远地区.很少受到皇权正统思想和儒家学说的影响,所以性格豪迈,留下了许多独特的文化.婚俗文化就是其中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西方婚俗文化的侵袭.这种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从人们的习俗中慢慢衰落.一,重庆土家族婚俗现状(一)重庆土家族婚俗的地区分布通过田野调查发现.传统的土家族婚俗已经基本消失,只有在少部分土家族分布的山区才有重庆土家族婚俗的影子,大概分布区域:酉阳县:万木乡的石桥村,茅坝乡,苍岭乡,大溪乡,花田乡,南腰界乡,黑水镇等;彭水县:沙坪乡,水田乡,滑平乡,鹿角镇,保家镇的后山沟等;黔江区:白土乡赵家坪,金洞乡,五里乡,太极镇,黄溪镇的大垭IZl等;秀山县:官州乡,中平乡,保安乡,石堤镇,兰桥镇的双风云等;石柱县:马武坝区,黄水区(镇),临溪区(镇)等;忠县,万州,云阳,奉节,巫山土家族乡分布的极小部分偏远山区.(二)重庆土家族婚俗的内容重庆土家族婚俗内容由婚前礼俗,婚礼礼俗和婚后礼俗三个大的部分组成.整个婚俗收稿日期:20100525作者简介:魏良福(1965一),男,重庆巴南区人,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史党建研究.5流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1.婚前礼俗:提亲,认亲,拜年,备妆提亲.重庆土家族姑娘和小伙通过木叶情歌相互有了好感后,男方就要请媒人(H才好又比较可靠的熟人)到姑娘家里提亲.媒人初次去提亲时,不管天晴落雨,都要带上一把伞.如果媒人在离开时女方家没有把伞退还给媒人,就表示女方家对这门亲事初步同意.认亲.通过媒人的牵线搭桥.男女双方及家人都同意了婚事后,要举行认亲仪式.男方要买贵重礼品,但最重要的一样礼物猪腿绝不能少.男方要请上家族里的长辈一起去女方家,届时还要放鞭炮热闹.女方也会热情款待,互诉家事.认亲表示男女双方的婚事正式确定下来.拜年.拜年一般选择在大年初一,男方要提前询问女方是拜荤年还是素年.拜荤年主要礼物是把猪肉切成大小约一斤的长条.在肉条中间圈上一小圈红纸.俗称窕梵.然后加上传统的糍粑,烟酒等;拜素年是把一斤左右重的面条用红纸整齐地捆起来.同时附加其它礼物.备妆.婚期定下之后,女方就要忙着准备嫁妆.嫁妆一般都是传统的固定式样,但火盆和洗脸架一定不能少,这两样东西是姑娘嫁过去后最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在出嫁那天,女方还要在这两样东西上面放上封封即红色.表示对迎亲力夫的犒劳.)这时期男方也要作相关的准备.如布置花轿,准备新房,剪贴蘸字等.2.婚礼礼俗:开脸,哭嫁,花圆酒,迎亲,拜堂和烧袱子,人洞房和闹房,出拜,圆席开脸.姑娘出嫁前夕请姑姑或嫂子用灰包线绞尽脸上的汗毛,把眉毛绞弯.这种习俗称为开脸.同时要将原来梳的长辫绾成髻子紧贴于后脑,髻如泡粑,俗名粑粑儿,别上银质或玉质发髻,插上头花,戴上耳环,手上戴上戒指,镯子,打扮成新娘.哭嫁.姑娘在出嫁前三天的晚上要哭嫁,有的为了渲染气氛,甚至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哭嫁.哭嫁分为哭人和哭事.哭人主要是哭别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中的长辈.亲族中的妇女要前往陪哭,当新娘哭到某一长辈时,长者还要向新娘赠送财物表示安慰和祝福.哭事如哭辞祖宗,哭梳子,哭上轿等,其哭词多为七字句,押韵,大多是现成的,也有触景生情,信口哭诉的,其哭词多是诉其对亲人的惜别之情或对婚后生活的忧虑.哭嫁过程中要举办一次花圆酒.花圆酒.女方在婚前一日举办酒席宴请亲友,称为花圆酒.在花圆酒这天,女方要把嫁妆摆在显眼的地方,供来客参观欣赏和男方来的夫子(男方请来抬嫁妆的人)搬走.花圆酒这天土家姑娘一般都只在自己的闺房里,等待来客的祝福.迎亲.男方所请乐队和花轿等随媒人在押礼官率领下,去女家迎接新娘.新娘上轿前,由父母或母亲给搭上盖6头布,同时还教导新娘要成家立业,孝敬公婆,夫妻恩爱等,谓之施巾结离,申父母之戒,又名堂前申戒,后才人轿,在女方送亲客的陪送下,一路吹吹打打,迎回男家.在迎亲过程中,男方手中始终要拿着一把雨伞,意味着夫妻二人从此风雨同舟.拜堂和烧袱子.拜堂和烧袱子同时进行.花轿进门,暂停于中堂之外,经一番礼仪后由女傧(圆亲娘)将新娘扶出轿门,跨过轿前的七仙河,在男女傧搀扶下拜天地祖宗和公婆,再行交拜礼后送入洞房;烧袱子,又叫烧袱包,它是新婚夫妇和亲属对逝去长辈们的祭拜,希望得到他们庇佑.袱子一烧,顿时鞭炮齐响,唢呐齐鸣,婚礼进行到高潮.拜堂和烧袱子的仪式体现了对父母感恩和对祖先缅怀的心理,是一种尊长的传统美德,对年轻一代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入洞房和闹房.拜堂完毕,新郎,新娘在圆亲娘的护送下步入洞房.新郎帮新娘卸下红盖头.悄悄私语几句后就得迅速出门招呼亲朋好友.而宾客中之妇女,小孩则拥进新房看新娘,新娘要亲自开箱揭柜,将箱柜中的核桃,板栗,葵花子等分赏给他们.以示招待,一时人流涌进涌出,十分热闹.出拜.次日晨,新郎新娘身着盛装,披红挂彩,在男女傧相陪同下来至中堂,男左女右,面向神龛,礼官按事先拟好的亲族长辈名单,一一高呼某某受拜.新郎新娘即应声下拜.此时负责招待的人员要向受拜者送新娘做的布鞋,名日传鞋,或称送茶鞋,受拜者要赠送钱物,称为丢拜钱.圆席.第三日早上要办一餐丰富的筵席招待送亲客和留宿的至亲,宴罢客人在男方鼓锣鞭炮的欢送中辞行.客去后,新郎新娘一家老少也要吃一顿团圆饭,由新郎介绍一家老少,新娘要给老一辈一一敬酒奉茶.圆席表面上是吃一餐饭,实际上却有着深刻的内涵,它意味着未来幸福家庭生活的开始.3.婚后礼俗:回门,谢媒回门.婚后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看望父母,称为回门.这天,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必须离开娘家,不准在娘家留宿.这其中有着深刻的寓意,是娘家对女儿女婿独立生活的鼓励.谢媒.回门后,男方要设宴谢媒.除宴请外,还要向媒人送衣料,酒,肉等物品.一般都是特为谢媒留下约12斤的猪头.这体现了重庆土家族人知恩图报的民族心理.在汉族和相邻民族文化强烈冲击的情况下,现在的重庆土家族婚俗内容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异和融合.然而一些独具地域特色的习俗还是很明显.(四)重庆土家族婚俗的特色1.用歌声传达情意.木叶情歌.重庆土家族的婚姻在早期是相对自由的婚姻,具有本民族独特的婚俗习惯和婚礼仪式,男女之间经过交往,对歌,赛歌,吹木叶等方式接触,相爱之后,不索取任何财物,经过当地的本族老人作证即可成亲.表达婚恋自由的木叶情歌文化现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其中酉阳县的木叶情歌是典型代表.由酉阳当地着名民俗学者苏远大编的桃源歌声里面收集整理了许多木叶情歌,如:大山的木叶难成对,只因小郎不会吹.几时吹得木叶叫哎,只用木叶不用媒.高坡上种荞哪用灰.哥妹相爱哪用媒.要得灰来养要倒,要得媒来惹是非.木叶情歌传递了重庆土家族人追求美好爱情的信息,是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爱的艺术奇葩.然而,现在的重庆土家族聚居地区,大批的年轻人进城务工,或转入第二,三产业,都脱离了农作的山水田园,木叶声大为稀少了.对于这项传统文化遗产的抢救迫在眉睫.哭嫁歌.土家族哭嫁歌被誉为中国式的咏叹调,始于何时,至今无确切史料证实.哭嫁歌的哭唱形式,程序,是根据出嫁的进程来开展的.一般而言.从媒人送来婚期那天起便开哭.哭嫁仪程.分为平常哭和出嫁哭两种类型.所谓平常哭,指从开哭到出嫁前夕开脸这一阶段.这段时间.哭嫁不受约束:左亲右邻来看望,触景生情地哭;筹备嫁妆思潮起伏,情不自禁地哭,等等;所谓出嫁哭,是指从出嫁前夕.举行开脸,祭祖,陪十姊妹等酒宴始,至鸡鸣上轿出门止.这段时间.哭嫁皆按婚典仪程进行,不得随意抽泣哭诉.哭嫁形式按哭的人数可以分一人哭唱(待嫁姑娘一人哭),二人哭唱(姊妹哭),多人哭唱(如陪十姊妹)三种.哭嫁歌的音乐结构属曲联体,是一个较长的乐句多次反复,在反复哭唱过程中,由于唱词变化,旋律也随之约有变化.但旋律的基音和终止音保持不变,每句旋律均由高音级进下降,但装饰音运用较多.在句尾时常加进呜咽与抽泣哭声,表现妇女悲痛压抑的情绪2.用游戏增添乐趣摸米.重庆酉阳,秀山等地土家族举行婚礼时,要在迎亲队伍中选一位比新郎年龄小的小伙子代表新郎当摸米,偷听新娘哭嫁的内容和分发礼物.在夜晚哭嫁休息时.女方的一些年轻姑娘便会找摸米要哭嫁粑粑.并借口哭嫁粑粑给少了,纷纷往摸米脸上抹锅烟子.摸米怕被摸黑脸,只好设法躲藏.姑娘们也不轻易地放过他,到处寻找,凡见到男方前来迎亲的小伙子,便都将锅烟往他脸上抹.到天亮时,迎亲队伍中好多不是摸米的小伙子,脸上都有了黑.被抹黑的男青年越多,被女方姑娘爱上的青年就越多,新郎新娘就会更加相亲相爱.白头到老.这一习俗既能给庄重严肃的婚庆过程带来欢笑和乐趣,也能够增强男女两地人之间的情感.甩筷.新娘出嫁上路前,要手拿两把筷子,在跨过大门时使劲向身前身后撒去.据说,这撒筷子是祝福兄弟姊妹与自己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也表示新娘从此走上自立之路.坐床.在中堂拜了堂之后,新郎新娘会立即抢先奔入洞房,争坐到床上.重庆土家人把这叫做坐床.据说谁先坐到床上,意味着将来由谁当家管理家庭中的一切大小事务.据此,有民俗学家推断,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争夺家庭管理主权的遗风.但随着社会的改变.这一习俗现在已经只是一种表演了.铺床.在婚日临近傍晚的时候,男方要挑选一位有儿有女,家庭幸福,德高望重的中年妇女为新人铺床.铺床时,还要一边高声铺吉利(也称说四言八句),赞扬新娘美貌贤淑,祝贺新郎新娘婚姻幸福.客人们纷纷围着观看,取闹,有的还跟着铺床人的韵调插科打诨开玩笑,从而增添欢乐气氛,形成闹洞房的高潮.3.用物隐含寓意猪腿传递婚期.猪腿,是巧递婚期的暗号.重庆土家青年男女订婚期间,姑娘一般会仔细查看情郎带来的背笼,获取里面猪腿传递的信息.若猪腿光光荡荡,表明婚期男方尚未择定:若靠蹄处有一吹气的窟窿(土家族杀年猪,会在猪的后脚上用尖刀割一小El,吹气鼓胀,用以褪毛),则暗示男方来吹(催)亲来了,要女方做好出嫁的准备;若猪腿上带有猪尾巴,则表明今年农事忙得差不多了,丰收后这门婚事就要了结收尾了;若女方家来不及办理出嫁的事或一时舍不得女儿离开,就把那条猪腿上的尾巴砍7下来,放在回送的礼物中,男方看到后便会明白.这一礼俗既体现了重庆土家族幽默诙谐的性格,又暗含重庆土家族男人从心底深处对女性的尊重.重庆土家族婚俗民族风味浓郁.特色鲜明.它在历史文化,民族艺术,音乐特征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西方婚俗文化不断冲击,传统的土家族婚俗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反而与本民族的婚俗特色渐行渐远.二,重庆土家族婚俗价值重庆土家族婚俗作为巴渝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重庆土家族婚姻发展历史的活化石是土家族历史文化的积淀.对其祖辈留下来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认清其本身蕴含的文化遗产价值.(一)历史价值历史价值是研究重庆土家族婚俗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重庆土家族婚俗是有声的记忆和鲜活的承载,通过一场婚礼的不断传承,曾经有过的历史遗迹也被保留下来,成为我们研究重庆土家族历史文化的有利证据.它们包含了土家族早期经济类型,生活方式,婚姻价值观等历史信息,具有民间的,口传的,活态的历史文化价值,弥补了官方历史典籍的不足,遗漏或讳饰,有助于人们更真实,全面,并且接近本原地去认识已逝的重庆土家族历史及文化.(二)审美价值重庆土家族婚俗文化遗产中有许多无与伦比的艺术技巧,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能深深打动人类心灵,触动人类情感.特别是木叶情歌和哭嫁歌就是典型代表.木叶情歌歌词质朴大胆,曲调清新自然,充分体现了土家儿女自由恋爱的生活情境.而哭嫁歌更是被音乐家们被誉为中国式的咏叹调,其句式自由,长短不一,语言含蓄明快,民俗性很强.通过这些婚俗文化遗产中的艺术形式,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婚俗历史件,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婚姻习俗,以及他们的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在重庆土家族婚俗文化遗产中,不仅口头文学,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有审美价值,就连其中的服饰织染,红白礼仪等也普遍涉及美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审美艺术价值.(三)社会价值重庆土家族婚俗作为重庆土家族代代相传的习俗.它负载着了解历史,教育后人,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文化功能.有利于当地的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价值.同时,重庆土家族婚俗植根于土家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之中,长期与重庆当地汉族,苗族及周边相邻省份(湖北和湖南)各民族的文化交往中,不断吸纳和借鉴各民族文化中先进的东西.使重庆土家族婚俗从内容到流传的形式上更加完美.可以说重庆土家族婚俗的传承过程也是一个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对于促进重8庆地区及相邻省份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四)科学价值重庆土家族婚俗是重庆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是重庆土家族人民日常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的综合表现.从重庆土家族婚俗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土家族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宗教信仰,民间歌舞,民间音乐,道德伦理等方方面面的文化表现,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信息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可以为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学,历史学,伦理学,美学,民间文艺学等多学科提供研究的对象.三,重庆土家族婚俗的保护对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在现代婚俗文化的侵袭下,重庆土家族最初的婚俗特色及其内涵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受现代社会影响十分鲜明的重庆土家族婚俗.对此我们应呼吁相关部门和当地土家族人民联合起来加以保护.(一)加强科学研究相关文化部门和机构应该组织有相关婚俗专业知识的人员深入重庆土家族聚居的地区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婚俗文化遗产的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现代高科技方式,对婚俗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整理记录,进行分类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作为研究和旅游开发的有形可视资源.(二)提升传承意识,抓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保护重庆土家族婚俗文化遗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社会工程,单靠某个人和某个部门是不行的.保护婚俗文化的最好地方就是它的发源地.只有在这种婚俗文化情境中婚俗文化才能焕发出极强的生命力.土家族婚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当地的群众.相关部门必须提升当地群众的保护传承意识,只有他们认识到婚俗文化的重要性,重庆土家族婚俗文化才有继续存在的根基.对于延续土家族婚俗文化遗产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申请国家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关于这一点,酉阳县的经验同样值得借鉴.在目前国家文化部公示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单中,该县申报的酉阳民歌,土家摆手舞,入围传统音乐类,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其中酉阳民歌里就有传统婚俗中的木叶情歌和哭嫁歌.有了国家相关部门的保护和重视,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出色的品牌,这样既可以拉动当地旅游产业,又能真正保护重庆土家族婚俗文化遗产.(三)加强合理利用,把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只有把重庆土家族婚俗文化遗产中有特色的婚俗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反过来用于重庆土家族婚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因此,对重庆婚俗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又要发展,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首先,要加大对重庆土家族婚俗文化的宣传力度.如拍摄宣传片,开发特色婚俗旅游文化节等.这点酉阳已经迈出了第一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在桃花源景区对木叶情歌吹奏手进行培训.力争用这种独特的土家原生态文化,吸引游客到此旅游.他们还制作发行了相关光盘,成立了固定的网站进行宣传,扩大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次,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优势.例如酉阳摆手舞,酉阳面具阳戏和酉阳民歌已经入选重庆市非遗名录,我们可以把婚俗文化遗产和这些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起来.制定长期发展文化遗产旅游计划.这样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形式新颖.另外,还可以寻找小区域合作项目.如秀山县的秀山民歌,秀山薅草锣鼓,秀山阳戏,秀山余家傩戏也人选重庆市非遗名录,而秀山花灯甚至入选国家非遗名录.我们可以把秀山和酉阳两地连在一起.把婚俗文化和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起来组成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再次,政府方面应当把对婚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长期发展战略,制定长远规划,出台相关措施,法律,提出具体的开发利用原则,开发利用重点及鼓励开发利用的优惠政策.使之不因人为因素而影响开发和保护的持续性注释:宋史卷294,田野数据根据土家族音拼写(用红纸包钱,并折叠成规定式样,约一寸大小,里面的钱数不等(酉阳县志,秀山县志,黔江县志,彭水县志,石柱县志参考文献:1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重庆民族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2酉阳县志编纂委员会.酉阳县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o2.3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秀山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1.4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黔江县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5彭水县志编纂委员会.彭水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6石柱县志编纂委员会.石柱县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7刘客.小议土家族婚俗的民族特色J.重庆:重庆教育学院.20o3.8季羡林,顾久辛.长江流域的婚俗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9廖从刚.土家族婚俗中的哭嫁习俗J.寻根,2005(2).10胡长辉.酉阳民族民间文艺典籍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o6.11彭林绪.土家族婚姻习俗的嬗变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2徐欣.对土家族哭嫁歌哭的探析J.重庆社会科学,2OO6(1O).13周丹.中国式的咏叹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