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走向战略反攻同步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走向战略反攻同步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走向战略反攻同步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走向战略反攻同步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走向战略反攻同步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向战略反攻同步练习 选择题 1.某校戏剧社的同学正在排演反映解放战争历史的课本剧,准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其出场顺序应该是() 千里跃进大别山百万雄师过大江大军决战扭乾坤转战陕北歼强敌。 A. B. C. D. 2. 邓小平在回忆解放战争时期某一军事行动时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两头的敌人吸引到中间来,而我们的战略反攻,实现了中央军委、毛主席的战略意图。”由此判断,这一军事行动是 A. 转战陕北B. 挺进大别山C. 淮海战役D. 渡江战役3. 1947年2月,蒋介石在演讲中得意地说:“一年余以来,政府要收复什么地方,就收复什么地方,长春如此,张家口也是如此”但到1947年12月他却感到自己也好,国民党的统治也好,已经处在“生死成败的关头”。这是因为 ( ) 国民党在三大战役中遭到惨败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失败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解放军占领南京A. B. C. D. 4. 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 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B. 国民革命运动的主要进程 C.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D.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5.下列示意图中,对直线上面ABCD四个阶段特征的描述符合B段的是() A. 国共矛盾暴露,中共尽力争取和平民主斗争 B. 国民党全线进攻,共产党兵力较弱,防守为主 C. 共产党选中目标全力反攻 D. 国共主力战略决战,解放战争大局己定6。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跃进大别山B.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跃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C.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跃进大别山D.跃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7.战争题材的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是()南京大屠杀转战陕北大转折挺进大别山 甲午风云A.B.C.D.8.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什么文件( )A.论联合政府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 C.双十协定 综合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解放战争开始的8个月里,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歼灭敌人七十多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不久,又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材料二: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曾非常形象地比喻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解放区开始的时间、标志分别是什么? (2)1947年3月“国民党重点进攻”哪一解放区?带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这一进攻的是谁? (3)材料二里的“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什么事件?该事件的领导人是谁?请你谈谈该事件的战略作用是什么? (4)材料一、二的作战地点有何不同了? 参考答案答案和解析【答案】 1.B2.B3.B4.D5.B6.A 7.B 8.C9.(1)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国民党军队20万人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也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爆发。 (2)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集中二十三万兵力向陕甘宁边区进行重点进攻,我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贺龙的指挥下,面对十倍于我之敌,就是采“蘑菇”战术,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七战胜利,歼敌三万余人,终于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3)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他的胸膛”是指中原地区。1947年6月,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就是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4)1946年到1947年3月作战地区属于解放区域;1947年6月以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之后,作战区域进入国统区。 故答案为: (1)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了对中原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2)陕甘宁解放区;彭德怀; (3)千里跃进大别山。刘伯承、邓小平。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4)前者的作战地点在解放区,后者的作战地点在国民党统治区; 【解析】 1. 据所学知,千里跃进大别山发生在1947年6月,百万雄师过大江发生在1949年4月,大军决战扭乾坤发生在1948-1949年,转战陕北歼强敌发生在1947年3月。 故选B。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重要事件的先后顺序。 注意识记解读战争时期重要战役发生的时间及影响。 2. 本题考查对解放战争相关史实的识记和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邓小平”“解放战争”“战略反攻”“把两头的敌人吸引到中间来”,结合所学,可以判断该事件为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等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ACD与题意不符,故选B。 3. 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依据材料“但到1947年12月他却感到自己也好,国民党的统治也好,已经处在“生死成败的关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彭德怀、贺龙领导西北人民解放军,进行多次战役,粉碎了敌人的进攻。1947年夏。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使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到战略进攻。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 本题考查的是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示意图,从转战陕北到渡江战役再到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从胜利一步步走向胜利。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 A。国共矛盾暴露,中共尽力争取和平民主斗争是直线上面A阶段的阶段特征。 B。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6月,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1946年6月-1947年6月间,国民党全线进攻,共产党兵力较弱,防守为主是直线上面B阶段的阶段特征。 C。共产党选中目标全力反攻是直线上面C阶段的阶段特征。 D。国共主力战略决战,解放战争大局己定是直线上面D阶段的阶段特征。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不同的阶段特征。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解放战争时期的不同的阶段特征。 6.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五四运动,所以首先排除B、D。遵义会议是在1935年,卢沟桥事变是在1937年,跃进大别山是在1947年,所以A正确。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12月,转战陕北发生于1947年3月,挺进大别山发生于1947年6月,反映了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根据时间可排列为。故选B。8.略。9. (1)本题考查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疯狂进攻。是内战开始的标志。 (2)本题考查内战爆发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1947年,国民党军队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3)本题考查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插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人民解放军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