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鼎立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牡丹江市东宁县第二中学的历史教师祖春英,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18课三国鼎立。一、教学设计理念本课设计遵循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通过积极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从而使学生圆满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段历史为以后学习“西晋的统一”的历史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三、学情分析1、我校是边境小县城的一所学校,学校生源主要为“三校生”,即:农村学校、乡镇学校和县城学校的学生。因此,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差别很大,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加之七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比较浅显和片面,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基础知识为主,注重学法指导。2、七年级学生对新教材有新鲜感,并且学生或多或少看过电视剧或拼音读物三国演义,有关三国的网络游戏也很流行,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赤壁之战一课,因此,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有所了解,这样在授课时比较容易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内容,我把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局面以及三国经济发展概况,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通过让学生动手绘制三国鼎立简图,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通过对三国时期你最喜欢的人物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学会简单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我通过运用课件创设情境、分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史使人明智”,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及处理方法依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我把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利用课件点拨、填写表格、动手绘制简图等途径,使学生掌握本课的重点知识。2、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依据学情分析,我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和认识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历史的进步作为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作用,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利用本课的线索图,理解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历史的进步。六、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 我先播放林俊杰的歌曲曹操,然后提问:同学们对这首歌提到的哪些内容比较熟悉呢?(生可能答到的:曹操、荆州、长坂坡、三国、煮酒、英雄等。)我总结:“不是英雄,不读三国”,的确,“三国”是一个三足鼎立的舞台,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可以说,曹操、刘备、孙权都是这个三足鼎立的舞台上的叱咤风云的人物,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三国时期,身临其境的感受他们所演绎的惊天动地的历史吧!通过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开启学生的心智,然后切入本课主题。(二)、新课导学:三国鼎立这一局面的形成与两次战争有重要的关系,因此我们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为了节省时间,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我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自主学习并展示自学成果,第一组:研究官渡之战;第二组:研究赤壁之战。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我先出示关于战争通常应把握的知识要点,来指导学生学习战争的方法。关于战争的背景,在学生自学之前我补充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由学生读图了解南北方有实力的割据政权,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同时为后面学习两次战争的概况做铺垫。关于两次战争的概况,学生自学后畅所欲言的讲述,在这过程中我及时运用历史地图演示战争的经过和播放火烧赤壁的视频,意图是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教材的直观性,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但是,学生在讲述赤壁之战的概况之前,利用曹操龟虽寿一诗让学生了解曹操志向,由学生讲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把学生引入赤壁之战的学习中。之后,再出示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知识要点的比较表格,由学生分组竞争的形式来填写,既巩固重点知识,区别记忆,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赤壁之战促进三国鼎立局面的初步形成,下面我们共同研究第二个问题:三国鼎立的形成首先,学生自学后到讲台前结合地图讲述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其次,学生动手绘制一张三国鼎立简图,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后,由学生做找错题,意图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巩固重点知识。三国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那么,要想统一全国,他们首要的任务是什么?(发展经济)因此,我们接着研究本节课的第三个问题:三国经济发展情况。图文并茂让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阅读了解三国经济发展情况,理解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三)、拓展延伸想一想:1、大陆和台湾交往的最早记录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三国时期的人物中你最喜欢谁?请说明理由讲一讲:三国时期的成语、歇后语或故事上述合作探究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主要体现在:结合实事,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评价人物,培养学生简单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讲述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四)、简史归纳:军阀混战东汉末年袁 绍曹 操200 官渡战统一北方(曹操)刘备+孙权208赤壁战魏(曹丕)220 洛阳 蜀(刘备)221成都吴(孙权)222 建业三国鼎立图文示意既归纳了“一种局面、两大战役、三国鼎立、四个人物、五个时间”的知识点,又形象地展示了历史的发展脉络,将本课的知识由繁变简,提高学生驾驭教材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因此,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五)、点滴体会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