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doc_第1页
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doc_第2页
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doc_第3页
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doc_第4页
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如何利用图表工具软件处理表格信息,利用图文排版的方式组织或分析报告,表达意图。本教学主要是以“李小明同学高一五次考试成绩”案例为基础展开学习,该案例与同学们下期文理分科自身未来选择相关。我采用以“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的线索组织教学。【学情分析】: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主体服务的。一个班的学生,由于基础不一,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不等,在接受新鲜事物时,肯定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因而在教学设计时,事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胸中有数,如果只采用引导教学法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好的学生做得很好,基础差的学生不会做的现象,所以教师仍然采用演练授课方法,讲练结合,这样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根据任务需求,使用合适的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对表格数据进行计算(函数与公式)汇总、求平均分等处理。2.分析几种常用图表(柱形图、饼形图和折线图等)的用途及特点。3.图形化表示表格数据,并配以恰当的文本内容,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能力目标: 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操作中,学生可能对本节内容产生误解,侧重图表的操作与应用,而轻视文本的应用。实际上,图表是将分析数据的结果表示出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文本也是表达和组织信息的重要方式,只有两者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将主题内容表达得更清晰和直观。【教学重点】1.掌握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2.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呈现方式(如适当的图表类型及恰当的文本内容等)表达意图。【教学难点】:(1)学生能力、认知水平不同(2)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教学手段】:同学在学习本节的时候,多结合实际的应用(如成绩表、校运动会团体总分统计、同学们上网情况调查、课堂学习评价统计等)进行统计和分析数据并形成分析报告,学会如何在报告中采用合适的图表形式及文本说明来表达结果,只有将两者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将主题内容表达得更加清晰和直观。此外,同学们可以多看一些高质量的创意图表,提高自己的图表呈现水平。【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案例分析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过程: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 我们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分析:高一下学期期末学生都要面临分文理科的问题,到底是读文科还是理科,我们可以借助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来帮助我们决策。李小明同学想请我们根据他高一全年五次考试的成绩,帮他参谋参谋,看看是选文科还是理科?1第一步:明确任务1需求分析:需要处理的是李小明同学高一年级五次考试的各科分数表,并由此形成一份带有结论的分析报告,具体任务有以下四项:(1)分析、确定有利于我们做出判断所需的数据。(2)比较相关科目分数情况,判断文、理科哪项占据优势。(3)分析相关科目的成绩发展趋势,判断具有潜力的科目。(4)分析相关科目的标准差发展趋势,判断具有潜力的科目。2选择EXCEL进行数据处理。第二步:建立表格 在Excel中建立上表。第三步:分析数据1.利用数值运算分析数据:通过“Average”函数各科的平均分。表1 成绩表考试次数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第一次10310852807879838269第二次11413553827982768372第三次9912749858586698575第四次10610438868689729063第五次9213948928893809464平均103 123 48 85 83 86 76 87 69 问题一:表中的九门科目五次考试,到底哪些对我们的分析有用呢?语数英是必考科目,可以不考虑,主要看到底是文科(政治、历史、地理)成绩好还是理科(物理、化学、生物)成绩好就可以了。问题二:根据什么来判断5次考试的总体情况的好坏?参考它们各自的平均分,请把这六个学科的平均分算出来。2.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通过柱形图进行相关科目的分数比较。在Excel图表有三种常见的图型,柱形图: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关系;线形图:按时间轴表现数据的变化趋势;饼形图:描述数据之间的比例分配关系。其实三种图型都可以使用,但要从中选择最适合的一种图型。选择图表就是因为它比数据更直观、更形象,能够一目了然。究竟要做成什么类型的图表,要根据分析问题的重点来定。要进行学科的分数比较用柱形图最为合适。操作时选取的数据是:六门科目的平均分以及数据的标题。选取数据的时候,用ctrl键选择不连续的数据。从上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理科比文科略好,但并不明显,这时我们还要分析各科的前后是进步还是退步了,即学科的发展趋势。3.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通过折线图比较相关科目的发展趋势。折线图可以以把成绩的发展趋势表现出来。当同时分析多门科目的发展趋势时,我们会发现各门的趋势线离的比较近,不太好区分,哪有什么办法可以看清楚呢?缩小折线的起始刻度范围。从上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理科基本都是呈上升趋势的,而文科只有历史是呈上升趋势的。这时我们是不是该下结论了呢?还不行,我们还要考虑到每次考试的试题难度,所以我们还要考虑另一个问题标准差,也就是该同学每次考试的成绩与全年级同学平均分的差值,通过这个值我们就可以真正看出该科是上升还是下降的。4.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通过折线图比较相关科目的标准差趋势。表2 标准差表考试次数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第一次559113第二次6610121第三次78100.512第四次6912121第五次81113121从上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理科比都是呈上升趋势的,而文科基本上是呈下降和上下波动趋势的。第四步:形成报告根据结果情况附上一些相关的文字说明,并进行修饰,从而丰富报告形成,以方便阅读、突出重点。第五步:同步练习 题目:下面是某国能源消费构成统计表,根据下列要求,利用图表的形式对数据进行分析,形成结论。某国能源消费构成统计表各类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年份煤矿石油天然气水电1970 80.914.70.93.51975 71.921.12.54.51980 72.220.73.141985 75.817.12.24.91990 76.216.62.15.11995 74.617.51.86.12000 6723.62.56.91) 各类能源消费量各年份的对比情况分析。2) 各类能源消费量各年份的变化趋势情况。3) 统计各年份各类能源消费量的比例关系情况。教师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共性问题:1)、在数据源选择时出错,图表不能反映数据变化 2)、比例分配图没有能源名称和百分数显示第六步:课堂总结对于本节课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不仅要检测同学们利用工具软件加工信息的技能和水平,而且还要从同学们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和水平加以评价(例如分析任务中所蕴含的信息需求,表达意图的方法和技巧等)。教学活动中应注意选用工具软件的能力、理解和归纳用文本和图表组织信息的方法、用表格规划布局的方法、选用图表类型的能力等。对学生的任务分析:1. 能否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来呈现分析结果。2. 是否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图表中所蕴含的信息。3. 能否在实践应用中归纳利用图表和文本相结合的形式来加工信息并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教学反思:本节课在选案例时,我选择与同学们切身相关的如何根据平时学习成绩来选择下学期文理分科这一问题入手,针对这一问题怎样分析做出提问,引起同学们的高度注意,同时对每一个同学做出文理科选择也是一种帮助,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我采用演练学习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学习掌握利用图表分析数据的方法。不足之处:部分同学在数据源选择时出现问题,导致所选择的图表不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对于这一问题我重点讲解,同学们都掌握了,在余下的几个问题同学做好都好。让学生明确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根据任务需求,使用合适的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对表格数据进行计算(函数与公式)、求平均分。学生思考:怎样从成绩表中分析各科考试情况。认知柱形图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关系学会利用折线图分析数据深入思考:通过以上两种图表不能下结论该选文科还是理科,该如何做出更精确的判断学生认知:利用图表分析有关数据,并以简短的分析报告的形式展示结果,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向同学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并与同学分享。学生模仿,完成任务。通过必要的的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明确上课内容,并自查知识落实情 况。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如何处理各种各样的表格,可以按照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过程(左图所示)的思路进行。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线”,从应用需求入手,激发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