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发展对策.doc_第1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发展对策.doc_第2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发展对策.doc_第3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发展对策.doc_第4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发展对策.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发展对策河北农业科学,2011,15(9):99101JournalofHebeiAgficulturalSciences编辑蔡海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罗河月,郭冬梅,陈莉(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河北邯郸056006)摘要:针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转化渠道多而协作性差,投入经费少而不稳等现象,通过了解发达国家的经验,并与之进行对比提出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明确各推广渠道职责,加强协作以及加大拓宽经费投入力度和渠道等发展对策.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策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631(2011)09-0099-03Statusand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ofTransformationof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sLUOHeyue,GUODongmei,CHENLi(Handa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Handan056006,China)Abstract:Therearemanyproblemsinthetransformationofagricuhural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sinChinasuchaslowefficiency,poorcooperation,andlessandunstableinput.Accordingtotheseproblems,the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areputforwardincludingimprovingthequalityof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s,makingclearthedutyofeachextensionchannel,strengtheningthecooperation,andincreasingtheinputandSOon.Keywords:Agriculture;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s;Transformation;Countermeasure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然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深入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了解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合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佳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1.1农业科技成果水平与规模从农业科技成果水平和发展规模看,我国每年约有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果仅占30%40%,与发达国家的转化率(70%80%)相比差距明显.另据调查,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可以分别为3种类型:热型成果,温型成果和冷型成果.1.1.1热型成果热型成果是指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并被农民积极使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据不完全统计,“热型成果”仅占成果总数的10%左右.1.1.2温型成果温型成果是指没有明显劣势,也没有明显劣势,依靠广告宣传和配套服务被部分地区或部分农民使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温型成果”约占成果总数的40%60%.1.1.3冷型成果冷型成果是指农民不感兴趣,不愿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农业科技成果.”冷型成果”约占收稿日期:2011-0726作者简介:罗河月(1968一),男,河北永年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谷子育种及技术推广工作.Email:lhy63909163.corn.成果总数的30%40%.1.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看,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有3条途径.1.2.1成果研发单位以科研院校为主,这些科研院校都组建自己的推广队伍,成果问世后由单位内部的推广人员结合研究人员进行成果示范推广.1.2.2具有资金实力的农业(种业)企业他们凭借资金实力,从科研院校取得成果的开发权,通过强大的营销网络将成果推广到农民手中.1.2.3政府农技推广部门该系统有着从中央到乡镇的五级政府组织以及一员户(村级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完整推广体系,他们主要体现的是政府行为,目前主要通过项目带动,每年根据项目经费安排推广项目,进行示范推广.3条主线通过经销商,示范园区(户),农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等平台有协作,有竞争地推广着每年问世的大量科技成果.1.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经费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经费看,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投资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低.资金不足是制约农业科技转化的”瓶颈”.中央财政每年用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资金只有近5亿元,地方财政用于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也很少,因此每年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主要是通过企业市场运作完成转化,转化力度及水平受限.近几年,国家开始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后,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取?100?河北农业科学得了明显的效果.如中央财政2001年开始设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012008年8a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2.5亿元,引导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140亿元,共立项3784个.8a问,转化了一大批先进实用的技术成果,累计支持成果转化3700多项,开发各类动植物新品种8560个,新产品4846个;植物新品种推广面积2050万hm,建立中试线2730条,带动了5200万名以上的农民增收.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2.1农业科技成果供给结构不合理,成果水平参差不齐受我国传统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影响,农业科研从选题到立项研究未能完全与市场结合,仍是政府主导型.成果的审定,鉴定以及认定等验收工作南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情因素.导致每年通过政府认可的成果在推广过程中出现明显分歧,有的成果优势明显,商品化程度高,转化快,很容易被农民接受,推广面积大,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郑958玉米品种在全国大范围的推广,近几年美国先锋公司的先玉335玉米品种迅速占领国内大片市场等.而有些成果由于优势不明显或者适应性差等原因,问世后推广进度不理想或者小面积示范种植后不能被农民接受,有的甚至造成减产损失.成果数量多而高质量成果少是我国成果转化率低下的1个重要原因.2.2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目标重复,部门分工不明确我同建的以政府设立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专群结合多层次的农技推广体系是1种自上而下的纵向直线模式,是1种政府行为,没有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的积极性.科研院校以及企业为r推广自己的成果,追求经济利益而开展的成果转化行为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与美国,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相比,二三者之间缺乏高效统一的协作运行机制.这与对农技推广概念及服务目标的认识有很大关系.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总结出农业推广学基本原理,即农业(技术)推广是通过培训交流等非强制的知识性活动来帮助农民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其自力更生的能力.政府农技推广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技能;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使其认识到共同利益和合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农业推广及产品销售,加r,信贷等活动;指导农民合理安排家庭生活及恰当处理经济,法律事务及子女就业,教育等问题.他们进行的农技推广tDJTE务核心是农民而不是技术本身,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发达国家农技推广部门的工作核心.通过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推广工作,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得以提高,生产经营模式不断进步,同时,高度市场化的企业科研院所不断推出新品种,新技术,因此成果转化T作得以高效进行.而我国3条成果转化途径都是同绕具体品种或技术来开展推广工作,每年又有大量的成果问世,造成力量分散,未能形成合力,同时也造成农民不知所措,无从选择.2.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经费不足,推广队伍不稳定从发达国家看,无论是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投入体制(日本),还是国家利用政策,法规,通过社会大循环,以政府财政拨款形式建立的农业(技术)推广投入体制(澳大利亚)以及国家多渠道筹集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投人体制(美同),他们都有着长期稳定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机制,能够满足成果研发及转化需要的人力物力投入.而我国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及国有科研单位除了T资南围家支付外,其余研究推广经费需要每年通过项目争取,机动性很大.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没钱不办事的现象比较突出.不能有计划,系统件的开展T作.同时,也此导致农技推广的队伍不稳定,整体水平较差,知识老化现象严重,缺乏继续教育及知识更新,甚至有基层部门已经名存实亡.2.4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系统性的培训体制由于我国特殊的农业耕作制度以及分散式的种植方式,特别是近些年,农村的大量劳动力外J打T,导致除那些种植高效经济作物乡村以外的农村承担大量农业耕作的主体以老年人,妇女,儿童为主,而他们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需求不迫切.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受经费,体制影响,缺乏主动开展丁作的动力;科研院校主要精力是在研究和教学上;企业主要目的是把物化的成果(新品种)销售j去.因此,没有1个系统性的培训机制,多数地区农民缺乏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动力,成为制约农民素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慢的重要原.3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探讨3.1改革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先决条件,科技成果转化要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实效性,应用上的可靠性和生产上的可行性等明显优势.国外由于高度的市场化,应用研究多数南企业研发部门进行,他们研究的目标就是针对生产上的实际需要,没有优势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开,对企业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企业从选题到对成果的生产上验证都很洋慎,从而确保了推出的每1项成果的先进实用性.从近几年国外公司在我国推广的蔬菜,棉花,玉米品种上可以明显看出其竞争优势.而我国科研推广仍是政府行为,市场化程度与围Jb,bN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由于各种考评制度与成果的关联,导致从课题立项到成果验收不同程度的存在急功近利现象,从而难以保证科技成果的质量.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逐步改革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完善从课题立项,审批,审(鉴)定验第9期罗河月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发展对策?l01?幅度提高.吕令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探析J?农3.3:苎宽投资渠道,保证i薛K,晋2华009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农业警矍高矍.一:0”:30-一32.LdJIi-1-.,(.誊应继续加大或冀.对农业科研院校的币斗5信乃国夕业(袁)推广体制的调查报告J.研经费扶持力度,同时制定政策鼓励大型企业逐步加大农业科技管理,2010,(5):15.农业科技成果研发力度,保证有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6左永梅,赵贺清.院县联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服务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