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命中无法挣脱的囚禁 末代皇帝影评 人们对于末代皇帝溥仪的了解,多是从史书上得来的。似乎他昏庸,软弱,优柔寡断,卖国求荣,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与象征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而电影末代皇帝,在没有社会和政治背景的限制下,通过外国人的视角,对溥仪进行了一个全新的阐释,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溥仪。中国背景、中国故事、中国人物,混杂了西方人的观念与技法。影片在两个多小时中讲述了溥仪的一生,以一个特殊人物一生的传奇经历,反映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在电影中,溥仪不再是我们一直理解的那个罪人,而是一个无知、本性中还有一丝善良的庸人。历史狂潮将他卷来卷去,他也无能为力。这部影片,使我对溥仪狭隘的看法有了改观。在这部影片,我们不难发现,导演贝托鲁齐对溥仪充满了同情,这同情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了解。导演曾说:“这些人物虽是可憎的,但他们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并不谅解他,可他们也是命运之神的玩物。所以,任何人都不过是历史的牺牲品。”贝托鲁奇版末代皇帝可能和史实和传说都无关,溥仪的人物塑造便回避了脸谱化的窠臼。他眼中的溥仪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无法摆脱被囚禁命运的生命个体,成份复杂、面目模糊的一个可以和观众进行心灵沟通的人。对于溥仪,人们用得最多的词语就是“傀儡”,然而,对于这个处于特殊时代的特殊人物,我认为与其说是“傀儡”,不如说是“囚徒”,他是历史的囚徒,封建社会的囚徒,最“尊贵” 的囚徒,他一出生便被无法选择的“囚禁”生活所捆绑。影片叙事手法十分独特,不是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运用交叉叙事蒙太奇以及叠入叠出的手法,通过现实与过往交错更替,记忆与生存映照对比来刻画溥仪这一个历史的囚徒的复杂的一生。从1950年的监狱开始倒叙,随着溥仪身份的揭晓,梦境般的回忆从冰冷的现实中缓缓释放。回忆中的紫禁城被明显加以视觉上的风格化处理,温暖的色调与油画般的质感为影片构造出了一片充满想象的回忆的净土。童年时候,溥仪想做个快乐的孩子,人们却强迫他坐在皇位上。少年时候,他想做个真正的皇帝,却被告知自己只是一个符号象征。青年时候,他想创立一个国家,却成为民族的罪人。中年之后,他以为自己是个罪犯,却被赋予平民的身份。他极度渴望自由,但一次次地被命运戏弄,由不得自己。末代皇帝,仅“末代”一词足以让人唏嘘。面对历史的车轮,即使是皇帝也无法抵制其前进,无法把握历史奔跑的方向。溥仪只能被动地在历史的车辙之下,任其碾压。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场景场景是在影片开始不久,小溥仪被垂死的慈禧招入宫中,影片采用前进式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先给阴森恐怖,庄严肃杀的大殿一个全景,接着,镜头以小溥仪的视线角度渐渐推近,为我们展现的是个个面容严肃甚至有些畸形扭曲的泥塑的罗汉和泥塑般的臣子,嫔妃,嬷嬷,太监随后,出现慈禧的声音,寻音而去,镜头给了慈禧一个特写,此刻的慈禧行将就木,丑陋的褶皱,惨白的面庞,妖魅化的形象让人一看便觉胆颤。最后,死后的慈禧被一块白纱盖住面部,小小的溥仪还不知道,这盖住的不仅是死去的面容,还有他往后的自由。小溥仪就在这个环境下被授予皇位,一个政治牺牲品就这样诞生在即将崩塌的王朝中。一个三岁的儿童,天真烂漫,在宫殿里游走嘻笑之际,被临死的慈禧宣立为皇,小孩却懵懂无知。导演的刻划实在高明:慈禧下旨立君,小溥仪背向慈禧,对满堂拜倒的人视若无睹。只牵挂着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回家。这是一个讽刺性的画面,中国的传统侮辱了小溥仪,小溥仪也就侮辱了中国的传统。童真时代的溥仪天真烂漫,纯真可爱,可是,在这样一个宫规森严之地,他所有孩童的快乐,只会是被无情地抹杀。自少不经事的三岁起,溥仪便开始了其囚徒般的生活。他在那个风云飘摇的笼子中,承载着那些道貌岸然丈人的可笑的帝国复辟之梦。好不容易有嬷嬷这样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在经过宫廷生活的百般摧残,孤独寂寞时可以像个婴儿般俯在嬷嬷的怀里吮吸着她的乳汁,紧紧的抱着她,仿佛抱着她就抱着整个世界,嬷嬷是他心灵的港湾。然而,在最后与嬷嬷分别时,竟不能见上一面,紫禁城是那么小,小得多国帝国主义都可以自由出入,驻扎于此;紫禁城有时又那么大,大得溥仪跑过一扇门,还有另一扇门,永远跑不到尽头,追不上嬷嬷的马车。导演在此处特意用镜头将宫墙的长度拉长,来表现溥仪与嬷嬷那不可及的距离。最后,只留下溥仪一句“她不是我的嬷嬷,她是我的蝴蝶”一句令人值得玩味的话语。蝴蝶是可以自由自在飞翔的,溥仪羡慕蝴蝶的自由,在他心中,嬷嬷能给与他暂时的心灵的释放与温暖,是他心目中的蝴蝶,可是现在连这只蝴蝶也飞走了。婉容,是溥仪生命中又一个重要的人。婉容是一个活泼,受西方新思想教育的大家闺秀。她的到来为傅仪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同时也是溥仪颠沛流离生活中的精神上的重要支撑者。可是后来,婉容的爱国思想容不得溥仪为日本人办事,成为其傀儡,诸多的不如意使其在他人的引诱下吸上了鸦片,消极脱落起来,他和溥仪的感情也就此跌落谷底。鸦片就这样摧残了一位清王朝的末代皇后,同时也带走了溥仪身边又一个重要的人。庄士敦,溥仪的家庭教师。庄士敦教会溥仪几国外语,打开其眼界,传授其许多新思想,带来新事物,并让溥仪有了留学牛津的冲动。他真心地关爱着溥仪,与宫廷里与傅仪有着血缘关系及口口声声叫着陛下的人有着鲜明对比。他会为了傅仪眼睛的健康甘愿以辞职相逼,当溥仪为了替母亲送殡想翻过屋顶时会着急,并毫不犹豫的解救.他成为了溥仪的朋友。在与庄士敦的对话中,庄说道为什么措词重要。如果你不能说出你的本意,皇上,那你就不会说话算数了。一个君子应该永远说话算数。而溥仪的回答是朕不是君子,朕被禁止说心里话,他们常告诉朕该说些什么。听到这里,对连言语自由的溥仪剩下的只有心酸与同情。可是最后他这位朋友也离他而去。我们抛开导演是否美化外国人不谈,光是从影片中体现出的封建社会的腐朽可笑,大臣们思想的迂腐无能,便是最好的讽刺与嘲笑。人们总说上帝是公平的,可是对于溥仪这个可怜的囚徒,一生总是在失去。失去了国家皇位,失去了亲人朋友,失去了一生的自由。为了延续无数人心中的帝国幻想,他在别人编织的帝国梦里,以自由,亲情为代价,背离了一个常人该有的生活轨迹,成为皇椅上的摆设。而当他渐渐适应了这一切时,这个梦却破碎了。皇宫依旧在,却再也不是他的家。他在不断的挣扎中独舔着撕心裂肺的痛苦,在痛苦中开始慢慢绝望。他以“中国人背弃了我”为由自愿去长春登上了“满洲国皇帝”的宝座。而他的复辟梦终究还是破灭了。随着“皇帝”这一称号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完全退出,他在关押了整整十年后,终于学会了如何做回一个简单的平民。从清末乱世到军阀混战,从“伪满帝国”到国共对决,从新中国建立到文革风云,他就像一叶扁舟,落寞而无奈。他身后的场景变换如云,从王气渐散的紫禁城到华贵的别墅张园,从阴森压抑的伪皇宫到哈尔滨凄冷的监狱,身上甩不掉的是虎视眈眈的各种力量强加的羁绊与枷锁。他爱的接二连三的离他远去,他的奶娘,他的妻子,他的老师,最终留下的是他孤独的背影。在战犯所里的他虽然物质上得到了限制,但他的生命可以说是真正的得到了释放。通过他不断的改造,所长的开导。使得他得以正是自己的历史,正视自己曾犯下的错误,从而找到了一条精神上解脱的道路,也揭开了一段真实,客观的中国历史。 隐喻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是这部影片的一大亮点。整个影片完整、紧凑、有序而又不乱,影片不紧没有一个多余镜头,相反每一个镜头之间的组接几乎都有很深的寓意,多个隐喻蒙太奇的使用让观众的思维随着影片展开与思考。下面就简单对几个运用隐喻蒙太奇的场面进行分析介绍:其一、在本片开头太监的第一次出现,是以女装入画的,这也许更符合西方导演的意图,同时也让各类观众特别是外国观众明白了其中深层寓意。毕竟在我们中国都很少有人了解太监这类畸形群体的真实情况. 其二、相信看了影片的人都会对溥仪那两次的绝望的“open the door”的呼喊深深撼动。第一次是母亲死了,他骑着自行车飞奔出去,却最终无法跨出城门,更可笑的是太监宫女们对其阻拦的场景,一大列的人跑着追逐着骑着自行车想要出宫门的溥仪,最终围了个圈将溥仪逮住,这也预示着溥仪是无法逃脱这个历史封建的牢笼。溥仪第二次“open the door”的绝望呼喊,是在婉容发疯后将其带离出去时,溥仪如年少时一样疯狂地追着,可是跑得再快,也敌不过那扇高大伟岸的朱门,“open the door”的的声音也由第一次的疯狂转而变得微弱,似乎在他的潜意识中已经明白,再怎样呼喊终究也是徒劳,因为自己是一个从小就被关在监狱里的囚徒。溥仪虽然在物质上有丰富的享受,但在精神上,在思想上,在行为上却不得不被一扇“门”所束缚着。从三岁起,一直关到他的晚年。他没有自由,母亲死了,他也不能出去,老婆疯了,他也不能出去,最后进了真正的监狱,完成了自我改造才走出去。可以理解成,他自己打开了自己的心门,然后整个人才走了出去。其三、影片的开头和结尾两次出现了“蝈蝈”。在开头,童真的溥仪与万人瞩目的登基大典不顾,而去逗一只蝈蝈,很有意味的是他的太傅将蝈蝈装在了一个筒子里给他。此刻的溥仪其实就如同这只蝈蝈,本该在原野里,却被圈养在笼子里,被囚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失去自由,预示着溥仪囚徒般的生活也由此开始。而在影片的结尾,溥仪在龙椅下拿出了装蝈蝈的筒子,并将其放了出来,活了半个世纪的蝈蝈,已然成了历史的见证者,而随着蝈蝈的爬出,身后溥仪的身影也消失无踪。如此深刻的隐喻着实值得玩味。一个令人玩味的结局,它把时空串联起来,1908年与1967年,59年的时间,溥仪登基的那天,它被装进罐子,溥仪去世的那天,它终于从罐子里爬了出来,一个被束缚的灵魂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得到自由,得到救赎。溥仪多少次喊着“open the door”,如今,门终于打开,囚禁于历史的洪流中数载的溥仪也消失了,退回到无尽的历时人像中。导演对于光影和色彩的运用,是本片的又一大亮点。影片几乎全部采用自然光,大量运用广角拍摄。运用光线成功表达人物的心情。贝托鲁奇说:“在紫禁城,溥仪从未获得过阳光的直照,他总是处在阴影中。在这段生活中,他在思想上始终同外界隔绝的,稍后,当他从老师庄斯敦那儿学到的东西愈多,我们就愈来愈多地感到阳光照着他了。光与影的博斗也就逐渐展开了,就像本我与自我在你身上展开了搏斗一样。在满洲国那部分故事中,当他在日本人的监控下充当傀儡皇帝,而他自己也梦想着重返自己的帝国时,阴影几乎又笼罩了整个画面,就像又回到了他童年时代一样,后来,在监狱中,他回想自己的一生。他渐渐懂得许多事情的真相,光和影也愈来愈趋向平衡,他应该在光和影完美无缺的平衡中,在平稳的色调中了结一生。我只希望能够实现这一设想。”在这里,光象征着开放、欢乐,而影象征着封闭、忧郁。其中在表现溥仪现在的生活尤其是在长春火车站候车厅时,影片的基调为冷色调。暗淡的候车厅,再加上特写和近景镜头对人物面部苍白的表情的刻画,让整个气氛显得压抑,紧张。冷色调正好渲染了溥仪扭曲,混乱而又压抑的内心。影片在表现完现代状况的溥仪后又马上切回到了他的回忆中也就是他一生的起点被封为帝。此时的影片基调一转为暖色调,橙红色一直伴随溥仪进宫受封的始终。与现实长春火车站候车厅的溥仪成了鲜明的对比。暖色调中的溥仪还是一个不知时世的孩子,所以这里的“暖色”暗示着他不平的未来,未知的人生将会是曲折,跌宕起伏的。令我印象格外深刻的是在溥仪受封之时,一块很大的黄色的帷幔飘动于宫殿的门口,显然这里的“黄色帷幔”是导演主观的处理。黄色在中国古代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在影片中也就象征着赙仪被权力笼罩,压迫的人生,当他去揭开黄色帷幔的时候展现在他面前的是黑压压的一片跪倒在地的百官,实际上黄色的帷幔已经成为一种无形的束缚存在于他的生命中。而这种束缚是与权力是分不开的。 如果说色彩是通过渲染气氛,通过象征性的意义来表现人物的话,那么光线则是直接作用于人物来揭示溥仪的心理活动和命运。还是在候车厅那场戏,当溥仪企图自杀时。镜子里的他笼罩在巨大的阴影之中。一束光从他的侧面打过来,苍白的脸一半明一半暗。这束光仿佛是来自溥仪的内心,把他麻木,矛盾,绝望,扭曲的心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其中,前面说到的两场关门的戏,利用光线的变化来表现人物复杂的心理,就表现得很明显。当溥仪得知自己的妈妈去世后,骑着自行车飞奔到朱红伟岸的大门口时,人物的光线处理的很暗,但大门外的光线却很明亮。接着导演用平行蒙太奇来表现溥仪和大门的关系,当溥仪越来越接近大门的时候,人物的光线就会变得越来越明亮,当溥仪身上光线的亮度快要接近大门外光线 亮度的时候,大门“啪”的一声关上了,而人物的光线也从亮一下子恢复到了原来的暗淡。这一段的对话语言很少,然而光线却把人物内心的活动,人物的命运完美的演绎和表现出来了。当溥仪即将逃离禁锢他的牢笼紫禁城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充满着希望,期待光明,渴望自由的。所以光线处理也是渐明渐亮的。但是他终究难逃命运的摆弄和束缚。门关上了,光线暗了,他的生命也随之暗淡。看完这部影片,心情非常沉重。第一是感叹于溥仪的囚徒般的一生,看似尊贵,却连最基本的自由都无法获得;看似尊贵,实则充当着那些伪遗老的帝国梦实现的工具:看似尊贵,却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华设置的傀儡。第二点让我十分感慨的是中国拍了这么多关于末代皇帝的戏,没有一部能够深入人心,引起强烈的感想,反而是由一位外国导演很真切地为我们诠释了一位不一样的溥仪。我不禁思考,关于末代皇帝屈辱的历史的那一段,关于文革时期那一段,如若是由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林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冀教版七下第一章第三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听评课记录
- 2025年智能制造行业补贴资金申请政策解读报告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听评课记录全套
-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4-12 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听评课记录
- 统编人教A版数学高中必修第一册《4.4 对数函数》听评课记录x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听评课记录
- 部编版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听评课记录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听评课记录
- 村干部发展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完整)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考试必考多选题库及答案(共300题)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2024年自投光伏安装合同范本
- 乳制品配送服务应急处理方案
- 车间员工技能管理办法
- 高温高压天然气井固井水泥浆防气窜技术研究新进展-郭小阳
- 会议室预约申请表
- DB11T 1581-2018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能力评估规范
- 汶川地震波时程记录(卧龙3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