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有灵气的孩子教傻掉了2.doc_第1页
不要把有灵气的孩子教傻掉了2.doc_第2页
不要把有灵气的孩子教傻掉了2.doc_第3页
不要把有灵气的孩子教傻掉了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要把有灵气的孩子教傻掉了桂花桥镇小 余海容 杨书敏“拜托大家不要把有灵气的孩子教傻掉了”这是浙江省教育厅张绪培前厅长在浙江省实验学校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上语重心长的结束语。老厅长的担忧让我情不自禁地反思:作为教育者“我们的教育使孩子更加完善了吗”?虽然我们高呼着“素质教育”但却仍然运行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多年前一位教育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测试:他用粉笔随手在黑板上点了一下,当他问一群年仅5、6岁的孩子“我画的是什么?”。孩子们高举小手争相作答: “是地里的一粒种子” “是一个小石子” “像天上的一颗星星” “像一粒芝麻” “像妈妈脸上的雀斑”孩子们充满稚气的回答多么可爱,多么有创意,多么有灵性。可是当他把同样的一个问题拿到初中生的面前时,他们几乎给出的是同样的一个“标准答案”就是一个“点”。试问:孩子们的灵气哪里去了?孩子的灵气消失在繁重的作业中。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的,题海战术也许短期内会使孩子得到高分,却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孩子作业的量应以掌握知识为目的,适当地复习以加深印象。由于学校布置的作业是以大多数同学为标准的,有的孩子要抄3、5遍才能记住生字词,可有的孩子只需写一遍就已经记住了。因此,在孩子已掌握了知识的前提下,可充许孩子不做作业。不要逼迫孩子去做那些简单重复的题目,那样会将孩子的学习优势当成缺陷而磨掉,导致孩子的厌学情绪。少做点题目可让孩子把重点放在培养学习能力上,孩子的后劲将是很大的。孩子的灵气消失在教师的评价中。在课堂上,当孩子的回答出错时,我们总是一次次地指责孩子。教师有时不经意的话语却常常在无意中刺伤了孩子稚嫩的心灵,影响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时间一长越到高年级,发言的学生越少,他们总担心会说错。可是,怎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而又乐意接受呢?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一学。支玉恒老师在教曼谷的小象时,学生朗读描写草地的那段话,那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一个学生第一次读得不是很好,支老师说“你让我们看到的只有50米的草地。”学生会心一笑,又读。支老师又说“你让我们看到了100米了。谁能让草地延伸到海边”然后学生一个个读,支老师就说“五里了”、“十里了”、“延伸的更远了,快到海边了”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励下,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参与热情高涨,慢慢地,学生真的把那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的感觉读出来了。原因就在于,教师指出学生不足时,采用了委婉、幽默的措词,充分体现了对孩子尊重,使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得以有效的发挥。用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积极有效的去展开评价,相信学生得到的是滋润心灵的雨露和正确认识自我的阳光。孩子的灵气消失在“标准”中。当我们惊喜于小学低年级孩子“雪化了,变成了春天”的回答的时候,当他们开始学习造句的时候,他们会有“鱼从水中游过,水很活泼!”的妙语。然而,我们可曾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灵性逐渐地减少了。他们的作文中,越来越少地听到他们灵气十足的语言了。取而代之的是中规中矩。由于我们的教育太多的“标准”,太多的统一。当我们一定要让孩子说“雪化了变成水”,“鱼很活泼地从水中游过”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统一标准,抹杀的正是灵性啊!我看过这样一个公开教学的案例:一教师教学坐井观天,学完新课后,教师让学生想象青蛙要是跳出井口了,将会怎样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声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有的说“青蛙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田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上面飞舞着蝴蝶和蜜蜂,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还有的竟然让青蛙坐上了飞机去环球旅行,一下飞机就对小鸟说:“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大啊!”学生们的回答近乎完美,很令老师满意,正准备下课时,一只小手高高地举起,老师点了她的名,她站起来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老师也笑了,打断了她的话随口说道:“我看你是一只青蛙,坐井观天。”之后教师要求把自己想的和说的写出来。在批阅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时,这个老师看到了那个学生写的故事:青蛙跳出井口,来到一条小河边,它累了想去喝口水。突然,它听到一声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然水上漂着不少死鱼。它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它刚要说声谢谢,就听到一声惨叫,一柄钢叉已刺穿了那只来青蛙的身子,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的挣扎。青蛙吓呆了,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赶回去,又跳回了井里。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啊!看完这个故事,老师的心灵被震撼了,后悔自己为了让公开课按意料进度、意料设想进行,断然打断一女生 “不符合”自己设想的回答,并“不经意”嘲讽小女孩是“井底之蛙”。没有给她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倘若让她把话说完,不仅同学们不会再笑她,而且会给这堂课的教学增添一抹亮色,会让孩子们的思维更加富有创造性。于是老师在这个学生的作业下的空格里工工整整地写下一句话:“对不起,老师是一只青蛙。”我想,我们大部分老师又何尝不是一只“井底之蛙”呢?我们都希望多赋予学生一些语文的“灵气”, 可是,我们也只能随波逐流,因为我们的学生要考试。我们就只能够围绕着考试题型考试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