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测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I、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8页,有4个大题,36个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姓名、考号、班级等填写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卷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试 题 卷 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下列哪幅图中的箭头能正确表示球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2. 下列选项中表示压强数据的是( ) A.30ml B.300Pa C.3.0107Jkg D.3103N3. 小明家安装自来水管时,将一根水管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则这两段水管( ) A质量相等 B密度相等 C重力相等 D体积相等4. 如图是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踢足球时,球对脚没有作用力B足球在空中时受到脚的作用力C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D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第5题图小提手5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 )A减小对手的压强 B减小对手的压力C增大对手的压强 D增大对手的压力6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以下方法有利于减小摩擦的是( )A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瓶盖四周刻有竖直条纹C在自行车链条上加润滑油 D木桩的头削成尖尖的7. 如图,在吸管中间剪一水平切口(吸管未剪断),从切口处折弯吸管,使两段大致成直角。把吸管一端放进水里,从另一端用力吹。观察到的现象是( )A切口处有水向上喷出 B切口处有水向前喷出C水中逸出大量气泡 D水中吸管内的液面高度保持不变8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9科学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 )A商店玻璃门上贴有“当心玻璃 注意安全”B住宅小区配电房上写着“高压危险 请勿靠近”C出租车上的语音提示“前排乘客请系好安全带”D香烟包装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10针对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从不光滑的滑梯上滑下时,小孩没有受到摩擦力B乙:对拉力器的作用力能使弹簧伸长,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C丙:往纸条上吹气,发现纸条会上升,是因为纸条受到的重力减小了D丁:在水平面上匀速推动箱子时,箱子受到的水平推力大于摩擦力11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帕,(760mm汞柱)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D用钢笔吸墨水是应用大气压的事例12. 推土机清除积雪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土机开得越快,惯性越大B推土机对地面的压力就是它本身的重力C推土机的车轮很宽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D推土机的车轮缠绕铁链是为了增大摩擦13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A检查相框是否挂正 B用力拉弹簧 C往墙上敲钉子 D往前推桌子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图钉帽较大,是为了增大压强D参照物的选取对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无影响15一间普通教室里的空气质量大约是( )(标准状况下 空气1.29kgm3 教室的长、宽、高分别约为8m、7m和4m) A.300多毫克 B. 300多克 C. 300多千克 D. 300多吨16. 如右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 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 1 N,0 B. 0,1N C. 2N,1N D. 1N,1N17.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说明水在不同状态、不同密度时,是如何确保水生生物生存的( )水的状态固 态液 态气 态水的密度/gmL-10.9171.0000.0008A.冬季,冰沉到池塘底部,促使生物冬眠B.冬季,水蒸气沉到池塘底部,给生物带来氧气C.夏季,水蒸气沉到池塘底部,给生物带来氧气D.冬季,池塘水面结冰,能隔绝冷空气,从而保护水生生物免受低温的伤害18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拉力F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为其受到拉力F的示意图,其中可能的是( )A只有甲 B只有乙、丙 C只有甲、丙 D甲乙丙均有可能19. 杯内装满水,若将手指浸入水中,则水对杯底的压强(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20. 试 题 卷 二、简答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21. 某同学幸运地亲身体验了一次极限运动,当他乘坐专业人员驾驶的汽车在环形跑道上高速行驶时,感觉“天旋地转”,好像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当他乘坐的汽车位于如图所示位置(最上端)时,他自身受到的重力方向是 。22. 在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中,中国队表现优异。冰壶由花岗岩凿磨制成,底面积约为0018米2,重约187牛。比赛时,冰壶由运动员推出后在一个非常平整的冰道上滑行,运动员在冰壶行进前方的冰道上用冰刷“扫刷”,使冰转化成薄薄的一层水,冰壶可以走得更顺滑。(1) 冰壶被推出后,能在冰面上继续滑行是因为冰壶具有 。(2) 用冰刷“扫刷”冰道的目的是为了减小 。(3) 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约为 帕。(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3. 一头质量为6103kg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它的重力为 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它对地面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 24.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负责制造的20辆氢燃料电池轿车,作为公务用车在北京奥运中心区投入运营。该车的质量为1200 千克。(1) 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2)该氢燃料电池轿车所受的重力为 牛。其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25. 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选填“p甲p乙”;“ p甲=p乙”;“ p甲p乙”或“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6. 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 。若将A、B紧靠着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动它们一起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则推力F2= N,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 N27. 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烂,是因为锅内水面上方的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锅内水的沸点 100。(以上两空均选填“”或“”或“=”)28. 在北京某科技馆内,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5N;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20m/s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7N,可以判定飞机受到了一个新的力。根据你的分析,飞机受到的该力大小为 N, 方向 。三、作图和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6分)29. 用200N的力沿斜面向上推木箱,在图中画出推力F的图示。30. 我们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关;(2)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锥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了出来,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更急,这表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3)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说明 ;(4)将空矿泉水瓶横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这表明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 31.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 用双面胶将一个200克的钩码固定在一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甲所示; 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 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 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2. 如图甲所示,A是木块,B是长木板,C是弹簧测力计,另有砝码、棉布、毛巾等物。若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可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第32题图甲第32题图乙(1)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2)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 力。(3)在图乙中,D是一个电动装置,可带动木板匀速运动。该装置相对图甲所示装置更具优势,请指出其中一点 33. 在某次探究活动中,小明对老师给出的“小球在光滑斜面由静止释放时,所处高度越高,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越大,而与小球质量无关”这一结论产生了质疑。他猜想小球从同一光滑斜面上自由滚到底端时的速度猜想一:可能与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的高度有关猜想二: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有关他选择了一些实验器材,进行了如图实验(图中A、B、C分别表示小钢球在第0.1s末、第0.2s末、第0.3s末所处的位置,钢球1、2、3的质量关系为m1m2=m3)(1)实验一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一”或“二”),通过该实验他得到的结论是: (2)实验二中,小球2和3在同一光滑斜面的不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到达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2、v3,请判断v2 v3(选填“”“”或“=”)。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34题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