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经济体制的调整.ppt_第1页
苏联经济体制的调整.ppt_第2页
苏联经济体制的调整.ppt_第3页
苏联经济体制的调整.ppt_第4页
苏联经济体制的调整.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 苏联的工业发展很快 1913年 1950年增加12倍 农业却徘徊不前 只提高了40 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 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为什么工农业会出现这种明显不同的情况呢 1 片面发展重工业 2 为支持工业 不惜损害农民利益 损害了农民积极性 3 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 苏联的经济改革势在必行 一 赫鲁晓夫改革 1 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影响 2 赫鲁晓夫改革措施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开垦荒地 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利 尝试推行 物质利益原则 通过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调动生产积极性 玉米运动 西方在我们之前发现 玉米是一种最好的青贮饲料 它是自然界用来喂牛的第一等饲料 赫鲁晓夫急噪喜怒无常的性格被称为 鲁莽的改革者 赫鲁晓夫改革 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取得一定成效 没有突破旧体制 脱离实际 盲目性 赫氏的个人作风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 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 一 赫鲁晓夫改革 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 1 工农业的改革措施 一 赫鲁晓夫改革 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 1 工农业的改革措施 2 后期改革陷于停滞 勃列日涅夫改革 军事和综合国力增强 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没有突破旧体制 脱离实际 与美国军备竞赛 使经济减速甚至滑坡 勃氏后期保守作风 后期改革停止 继续革除弊端 纠正混乱 推行新经济体制 扩大企业自主权 扩大自主权 提高农产品价格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安德罗波夫 契尔年科 一 赫鲁晓夫改革 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 三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 经济体制改革 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加速战略 是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提出的改革方针 其基本目标是 到2000年 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要增长1倍 国民收入年增长速度提高到5 人均实际收入增加60 80 其基本思路是 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要求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国民收入年均增长 经济由低增长变为负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 1991年为 8 石油出口 1991年减少4400万吨 4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结果 消费品市场供应恶化 1991年 1200多种消费品中 95 以上短缺211种食品中 188种不能自由购买 居民未满足购买力已达2000亿卢布 大致等于一年商品零售流通额的50 财政赤字 货币发行 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 亿卢布 通货膨胀率 外贸逆差 亿卢布 农业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 进口农产品增加 1989年以来 苏联每年要进口3000万 4000万吨粮食和其他大量食品原料 所花的钱等于每年外贸出口额的20 苏联人民生活水平迅速下降 1989年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7 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为4100万人 占总人口的1 7 1990年占1 3 一 赫鲁晓夫改革 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 三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 经济体制改革 2 政治体制改革的失控 改革的失控 由于经济改革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改革中阻力重重 经济继续滑坡 戈尔巴乔夫将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有人曾形象地说 戈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 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戈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 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 1991年12月26日 苏联正式解体 课堂总结 回顾 苏联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历程 勃列日涅夫改革 趋于停滞 赫鲁晓夫改革 探索开始 斯大林经济体制 确立 新经济政策 新的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探索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阶段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是艰难的复杂的曲折的 必须不断的探索改革实践 戈尔巴乔夫改革 深化 失败 思考探究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有何异同点 异 赫 改革侧重农业 勃 改革侧重重工业 戈 改革侧重所有制 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 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 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 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 而后者则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 但由于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同 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 都在农业 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 结果都失败了 相同点从背景 范围 国情 结果四方面考虑 不同点从改革侧重点 成效 改革幅度三方面考虑 思考探究 苏联的经济改革给我国的经济改革留下什么启示 4 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1 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 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