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etermingtheMechanismofLysozymeAction 溶菌酶的作用机制制作 靳晶 溶菌酶是如何被发现的 亚历山大 弗莱明 AlexanderFleming 1881年8月6日出生于苏格兰艾尔郡洛奇菲尔德 他是苏格兰低地农民的后裔 家境贫寒 因发现了青霉素以及它对多种传染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荣获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2年的一天 正在感冒的英国细菌学家AlexanderFleming发现 把一些鼻粘液加入细菌的培养基后会引起细胞的溶解 而这种存在于鼻粘液中的能杀死细菌的重要物质被认为是一种酶 Fleming命名其为溶菌酶 Lysozyme 起初 Fleming对这种有杀死细菌活性的物质的实验不过是出于一种兴趣 但在目睹了一战中大量的士兵死于外伤感染之后 Fleming开始试图倾其毕生来寻找一种能够有效杀死细菌 同时又能对人类保持相对的无毒性的药剂 不象Fleming在1928年发现的青霉素 penicillin 溶菌酶不能证明有临床价值 但是在酶机制的研究学习方面 溶菌酶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在1965年 DavidPhillips和他在牛津的同事以0 2nm分辨率的X射线晶体 X raycrystallography 结构分析法阐明了溶菌酶的三维结构 tertiarystructure 溶菌酶是从鸡蛋清中提炼的 蛋清里的溶菌酶可以保护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免受细菌的感染 溶菌酶溶解细菌是通过水解细菌细胞壁多糖 thepolysaccharideofthebacterialcellwall 的糖苷键 glycosidicbonds 而敏感细菌 革兰氏阳性细菌 gram positivebacteria 的细胞壁多糖是N 乙酰氨基葡糖 N acetylglucosamine NAG N 乙酰氨基葡糖乳酸 N acetylmuramicacid NAM 的共聚物 其中的NAG及NAM通过 1 4糖苷键而交替排列 溶菌酶相对分子质量为14 6X103 由129个氨基酸组成的单肽链蛋白质 含有4对二硫键 溶菌酶分子近椭圆形 大小为4 5nmX3 0nmX3 0nm 它的构象比较复杂 螺旋仅占25 在分子的一些区域有伸展着的 片层构象 溶菌酶是一种葡糖苷酶 能催化水解NAM的C1和NAG的C4之间的糖苷键 但不能水解NAGC1和NAMC4之间的 1 4 糖苷键 几丁质是甲壳类动物甲壳中所含的多糖 仅由NAG残基通过 1 4 糖苷键连接而成 几丁质也是溶菌酶的底物 溶菌酶的内部几乎全部是非极性的 nonpolar 疏水的相互作用在溶菌酶的折叠构象中起重要作用 在溶菌酶分子的表面 有一个比较深的裂缝 其大小恰好能容纳多糖底物的6个单糖 这是溶菌酶的活性部位 底物与酶结合后 酶催化哪一个键水解呢 用大小不同的NAG寡聚体作底物测定被溶菌酶水解的相对速率 结果发现 少于4个糖的寡聚体水解速率甚小 当由四聚体增加到五聚体时 水解速率猛增500倍 五聚体增加到六聚体 速率增加近8倍 六聚体增加到八聚体 速率不再变化 这种情况与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结果一致 活性部位所在的裂缝 cleft 正好被6个糖残基所装满 NAG 3是溶菌酶的竞争抑制剂 因此A B B C糖苷键均不可能是被水解的键 C环的空间对NAM来说体积太大 只能是NAG C D也不可能成为裂解的部位 而NAM不能适合到部位C中 进一步排除了另外一个裂解部位 E F键 胞壁多糖是一个NAM和NAG交替的高聚物 从而NAM不能占据部位C时也就不能占据部位E 细菌的细胞壁多糖恰好具有NAM NAG键 所以水解部位只能发生在D E之间 用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法研究了竞争性抑制剂 NAG 3仅仅占据了大约半个裂缝 从活性部位的几何大小看出酶的最小底物应该是 NAG 6 实验中用 NAG 6为底物 确实能被酶迅速水解 酶活性部位刚好能容纳一个六糖分子 A B C D E F表示6个糖残基的位置 只是第4个糖残基D环因空间的原因必须由正常的椅式变形为能量较高的半椅式或 沙发 构造 因此糖苷键的稳定性减低 键就容易从这里断裂 进一步的问题是酶的催化作用 究竟键是在糖苷键原子的哪一侧被裂解的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在H218O溶液中酶促水解底物 NAG 6 发现只有D糖C1上含有18O 而E糖的C4羟基只含普通的O 由此可知这个键断裂在D糖基的C1和E残基的糖苷键的O之间 分析D E键周围的微环境 最活泼的基团显然是Asp52和Glu35 它们分别位于糖苷键两侧 Asp52位于糖苷键的一侧 而Glu35在另一侧 这两个酸性侧链具有明显不同的微环境 Asp52是在一个明显的极性环境中 在那里它在一个复杂的氢键网络中起着氢键受体的作用 相反 Glu35位于非极性区 这样 在pH5下 这是溶菌酶水解几丁质的最适pH 即溶菌酶活性最大 Asp52侧链羧基为解离的COO 形式 而Glu35则为质子化未电离的COOH形式 侧链基团的氧原子与这个糖苷键的距离大约是0 3nm Phillips等人根据上述研究资料提出溶菌酶的催化作用机制 要点如下 1 Glu35的 COOH提供一个H 到D环和E环间的糖苷键O原子上 H 的转移使D环的C1键与糖苷键O原子间的键断开 并形成正C离子过渡态中间产物 2 含有E及F残基的NAG二聚体离开酶分子 3 正碳离子中间产物进一步与来自溶剂的OH 发生反应 Glu35质子化 由A B C和D残基组成的NAG四聚体通过扩散离开酶分子 然后溶菌酶为新一轮催化过程做好了准备 上述的催化机制中 关键要素为 1 广义的酸催化 Glu35以酸的形式提供质子 他的糖苷键氧原子的距离为0 3nm 正式合适的作用距离 2 正碳离子中间产物的形成与稳定 一方面由于Asp52带有负电荷的羧酸基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稳定D环中C1的正电荷 另一方面由于D环的形变 由椅式构象变为半椅式 使D环上C1 C2 C5和O都在一个平面上 氧原子的负电性可以使正碳离子稳定 因此可以说 在结合底物时 酶迫使底物采取了接近于过渡态的构象 随着DNA技术的新技术的发展 使以前被分解的基因的任何多肽的中间缺失 添加或替换成为了可能 通过定点诱变技术的使用 DNA的核苷酸序列可以特殊地变更以至多肽的氨基酸可以被任何调查者选择的氨基酸代替 蛋白质中的任何氨基酸可以被替代 并且调查者能确定所有蛋白质分子产生的持续的变更 最早把定点诱变使用到溶菌酶研究的在1989年被发表 在论文中 Asp52和Glu35都被作为对象研究 研究是测试那些氨基酸残余被代替的突变蛋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宝鸡三和职业学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古典园林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外国语大学《生物育种综合实验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师范学院《计算机辅助绘图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医学信息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安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商学院《国际贸易实务英语(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江南丝竹》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GB∕T 17466.1-2019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电器附件安装盒和外壳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钻探设备工具材料共12
- 得到上市招股书: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机动车检测站授权签字人内部培训考题(含答案)
- 2022年浙江省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 Q∕GDW 12158-202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工作规范
- 我把没有送给你(课堂版)(1)
- 刘半农雨散文的特点
- 南靖和溪各姓氏源流
- 智能PID算法在液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毕业论
- 肾病及生活质量KDQOL-SF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